朱玉蘭
在五育并舉背景下,教師要真正意識到五育并舉對學生的重要性,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全面貫徹五育并舉思想,制定合理教學措施,養成較強的文化素養,加強五育并舉開展深度,樹立正確的三觀思維,促進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于此,以高中數學建模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五育并舉對高中數學建模教學的重要意義,明確五育并舉的重要性,把五育并舉的理念運用到高中數學建模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高中數學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其實現全面發展。
一、五育并舉對高中數學建模教學的意義
對比其他學科教學,數學建模教學在實踐方面存在各種問題,很多學校出現數學建模教育弱化現象,學生思維觀念出現嚴重偏差。因此,高中要利用五育并舉理念,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促進其實現健康成長。站在理論價值的角度來看,構建數學建模教育體系,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理念,豐富其數學教育理論,為建設新時代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教育局面打下堅實基礎,從而解決現代教書育人中出現的問題,有效解決廣大師生輕視數學建模教育的問題,提高學生數學意識和數學精神。站在實踐意義角度來看,有利于落實中央精神,在高中教育中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加強學生學習效率。同時,學校管理者應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辦學理念、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方式等,進一步深化五育并舉教育改革,幫助學生克服懶惰思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豐富數學技能,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發展。
二、五育并舉視域下高中數學建模教學的優化措施
1.以提高教師素養為切入點
教師作為五育并舉教育的引導者,在整個五育并舉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全面提高自身職業素養,保證五育并舉教育工作能順利進行。首先,要提高教師品格修養。在五育并舉視域下,高中數學建模教學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積累豐富數學理論知識,還要全面保護學生,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在教育中不斷充實自身。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進一步挖掘五育并舉背景,將數學建模課程和五育相互結合,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培養教師職業能力。由于高中數學知識量較多,要求學生在掌握其他學科的基礎上,融合各學科內容。例如:在公路設計花費最少費用模型中,學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和團隊項目,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提高問題解決效率。
2.以數學建模教學實踐為載體
在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時,教師要積極響應數學課程改革標準,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全面落實五育并舉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結構等內容,促進數學建模教學和五育并舉理念相互融合,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同時,學校作為五育并舉的主要場所,要保證五育并舉在數學建模教學中的作用,教師需要構建高質量的融合教學課堂,分析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學科和生活之間的關聯,鼓勵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知識,真正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以最佳觀測站建立模型為例,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實地觀察和數據收集工作,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親自動手進行觀測和數據的記錄。在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如到學校周邊的氣象觀測站進行實地觀測,并引導學生將實踐結果應用到模型建立中,從而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將五育并舉理念應用到數學建模課程教學方面,需要改革教學觀念,提高五育并舉理念,全面加強自身學科素養,養成創造性思維,提高自身教學創新能力,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更深入的數學內容。
【注:本文系中山市教育科研2022年度重點項目課題“‘五育并舉”視域下高中數學建模教學實踐探究”(項目編號:A2022029)研究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