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愛愛 何莎莎



【摘要】 目的 探討激勵理論結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及術后恢復的影響。方法 選擇2021年4月—2022年12月于九江學院附屬醫院行甲狀腺癌手術的76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對照組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激勵理論聯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2組均護理至術后1周。對比2組術后恢復情況、負性情緒、應對方式、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地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貝克焦慮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及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的面對評分高于對照組,回避、屈服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甲狀腺癌手術患者實施激勵理論聯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加快其術后恢復,減少負性情緒的產生,改善應對方式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 甲狀腺癌;激勵理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術后恢復;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6-0094-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6
甲狀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與碘攝入、電離輻射、生長因子、遺傳等因素有關。隨著近年來生活方式、飲食結構改變,甲狀腺癌患病率明顯上升[1]。目前臨床治療甲狀腺癌以外科手術為主,但由于手術產生的創傷、患者對治療認知水平不足等,圍術期患者易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影響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以及術后恢復效果[2]。因此,采取有效的圍術期護理措施以減輕患者負性情緒、促進術后康復、確保預后質量是十分必要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近年來常用于外科手術的護理措施,能夠明顯減輕患者手術應激反應,加快術后恢復[3-4]。有研究指出[5],以激勵理論為基礎的護理措施能夠調動人的積極性,改善患者負性情緒,目前在腦梗死、直腸癌等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良好。本研究探討了激勵理論聯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行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4月—2022年12月于九江學院附屬醫院行甲狀腺癌手術的76例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30~63歲,平均年齡(47.69±3.53)歲;未分化癌1例,濾泡狀癌4例,乳頭狀癌33例;腫瘤分期系統(TNM)分期,Ⅰ期19例,Ⅱ期15例,Ⅲ期4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7.35±3.48)歲;未分化癌2例,濾泡狀癌2例,乳頭狀癌34例;TNM分期,Ⅰ期17例,Ⅱ期15例,Ⅲ期6例。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6]診斷標準;首次診斷為甲狀腺癌;符合手術指征。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存在溝通障礙;伴有肝腎功能障礙;伴有其他惡性腫瘤。
1.3 方法
對照組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1)術前。行健康宣教,強調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優勢、主要措施及作用,為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術中配合要點等。不備皮,僅對患者皮膚進行清潔以及對過長體毛進行剃除。對患者進行嚴格飲食管理,術前4 h患者口服500 mL葡萄糖水,術前6 h禁食。(2)術中。采取保溫措施,即維持手術室溫度,用保溫毯等保證患者體溫,必要時加熱輸液液體。根據患者情況限制補液劑量,維持補液量在1 000~1 500 mL。(3)術后。術后2 h將患者體位更改為半臥位,預防頸部劇烈活動。術后6 h患者麻醉清醒后,監測患者體征平穩后可予以少量溫水服用。術后12 h患者無不適癥狀,可給予半流質食物。術后強化疼痛干預,評估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對輕度疼痛者予以語言安撫,通過調整呼吸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對中度、重度疼痛者可在醫師指導下給予鎮痛藥物。術后患者恢復意識后,可在床上進行翻身、伸展四肢等運動。根據恢復情況輔助患者在床邊進行坐位訓練,逐漸過渡到床邊站立、步行訓練等。護理至術后1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激勵理論。(1)術前。健康激勵,入院后向患者講解甲狀腺癌發生、發展的影響因素以及術后可能引發的并發癥,使患者對疾病有全面了解,在患者與家屬交流過程中及時糾正錯誤認知。心理激勵,與患者溝通,鼓勵表達情感并予以理解,幫助患者回想既往勇敢事跡,提高面對疾病的信心;通過音樂、與家人散步等方式轉移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注意力;指導家屬在日常與患者相處過程中動態觀察,及時疏導其負性情緒。(2)術后。心理激勵,分析患者心理征象,對患者開展特異性心理疏導;鼓勵患者主動向護理人員傾訴,引導表達內心壓抑的情緒,對患者問題給予肯定回答,消除焦慮心理,促進其心態向積極性轉化;邀請預后良好的患者通過視頻或面對面方式現身說教,增加正向的心理支持。健康激勵,與患者面對面交流,一起討論護理實施過程中的優勢與關鍵,強化患者的認知,糾正其不良習慣,對患者健康的生活習慣予以肯定。環境激勵,在病房、科室等患者常處的環境中張貼甲狀腺癌術后護理等相關知識壁紙,鼓勵病患之間互相交流、共同勉勵,營造健康積極的病房氛圍。飲食激勵,向患者解釋術后飲食的重要性,并為其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鼓勵患者自主遵循飲食方案。護理至術后1周。
1.4 觀察指標
(1)術后恢復情況。統計2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地時間與住院時間。(2)負性情緒。于干預前后,采取貝克焦慮量表(BAI)、貝克抑郁量表(BDI)對2組患者負性情緒予以評估。BAI包含21個條目,總分為8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慮越嚴重;BDI共含有21個條目,總分為63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越嚴重。(3)應對方式。干預前后,以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CMQ)對2組患者應對方式給予評估,包括面對、回避、屈服3個維度,分值分別為32分、24分、24分,面對分值越高、回避與屈服分值越低說明患者應對方式越好。(4)生活質量。干預前后,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對2組患者生活質量予以評估,滿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地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負性情緒比較
干預前2組負性情緒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BAI及BDI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應對方式比較
干預前2組應對方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應對方式均較干預前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干預后面對分值較對照組高、回避及屈服分值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GQOLI-74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甲狀腺癌病理表現為甲狀腺內小腫塊,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病情持續進展可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吞咽困難等[7]。目前,臨床治療甲狀腺癌以手術為主。甲狀腺解剖位置特殊,手術產生的應激反應及并發癥使患者恢復較慢,加之患者自身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較低,導致患者身心健康均受到嚴重影響[8]。為消減患者的不良情緒、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提高預后質量,應加強圍術期的護理干預。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基于循證醫學形成的新型護理模式,能夠減除不必要的護理措施,保證手術效果,具有快速、高質量等優勢[9]。術前為患者詳細講解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優勢及手術的具體措施,加強患者對手術的認知,消除疑慮,提高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縮短禁水禁食時間,緩解患者饑餓感,為患者順利進行手術提供能量,穩定術中機體的循環狀態,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加快術后胃腸道恢復[10]。術中提供保溫措施及加熱補液液體,可進一步減少患者術中應激,利于術后恢復。術后早期對患者進行飲食及運動干預,可促進機體代謝,促使傷口早日愈合,通過轉移注意力、提供鎮痛藥物等方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為患者盡快恢復提供保障[11]。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有效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但患者常因對手術效果及術后生活過度擔憂而產生負性情緒,應提高對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視[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排氣時間及術后下地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BAI及BDI評分低于對照組,MCMQ面對得分高于對照組,MCMQ回避、屈服得分低于對照組,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激勵理論聯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進一步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時間,減少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的應對方式,提高生活質量。激勵理論以患者不良情緒為切入點,以激勵性的語言及肢體動作鼓舞患者,與患者建立積極的醫護關系,提高患者對手術及護理干預的依從性[13]。術前通過與患者及時交流,幫助患者回想英勇事跡,增強面對困難時的勇氣,提高治療信心并改善應對方式;通過健康激勵,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減少對手術及疾病的顧慮,改善負性情緒。患者在治療期間常出現孤獨、焦慮等情緒,認為家屬無法理解其想法。激勵理論護理邀請預后良好的患者現身說法,樹立健康的榜樣,可增強患者對術后康復的信心、改善不良情緒,配合護理人員做好術后康復,進而提升生活質量。激勵理論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聯合實施,減少手術操作對機體的刺激,減少患者痛感,促進患者心態轉變,為促進術后康復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激勵理論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聯合應用于甲狀腺癌手術患者,可明顯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改善負性情緒及應對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博.改良中上入路甲狀腺癌根治術對早期甲狀腺癌患者頸胸部疼痛、美容效果及術后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21,44(5):398-403.
[2] 王啟,杜曉冰.跨學科管理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負性情緒、術后恢復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1,19(9):950-953.
[3] 韓婷婷,張維娜,宋楊,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21,30(12):99-101.
[4] 蔣霞,周麗鳳,段麗娜,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微創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6):183-186.
[5] 李慧敏,姚翠,孫躍明,等.激勵式護理對結直腸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重慶醫學,2021,50(21):3772-3775.
[6]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等.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J].中國腫瘤臨床,2012,39(17):1249-1272.
[7] 劉冬冬,龍炎鴿,黃鈺,等.跨理論模型綜合干預對甲狀腺癌圍手術期患者負性情緒及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3,31(3):362-366.
[8] 朱寶燕,李智林.快速康復護理在甲狀腺癌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0,34(17):3164-3167.
[9] 許獻霞,陳振蘭,黃英凡,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患者控尿功能及康復結局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37(4):880-883.
[10] 張艷艷,曲曉艷,張玉,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氬氦刀冷凍治療肝癌患者術后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23):3351-3354.
[11] 王永波,王永琳,王培霞,等.快速康復外科對甲狀腺癌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2,20(18):1899-1902,1906.
[12] 牛暢,黃秀珍,馬冬.激勵式心理干預聯合快速康復外科理論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負性情緒及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2,20(13):1345-1348.
[13] 薛玉萍,許蔚.激勵式護理聯合正念減壓訓練在結直腸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