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國是擁有世界記憶項目數目最多的國家,其世界記憶項目的海外推廣策略形式多樣,包括但不限于通過數字媒體和新興技術將世界記憶推廣至海外、發行世界記憶出版物、舉辦世界記憶跨國展覽、聯合申報國際合作以及舉行世界記憶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等。一系列海外推廣舉措不僅使德國的國際形象得到重塑,促進了與各國的跨文化交流,同時也為提升德國文化軟實力做出了顯著貢獻,這對我國世界記憶的國際合作、敘事方式以及技術應用等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世界記憶;德國世界記憶;檔案宣傳;海外推廣
分類號:G112;G279.3
Research on Overseas Promotion Strategies and Impacts of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s in Germany
Wang Yunbin, Li Jie
(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
Abstract: German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s globally. In terms of promoting these Programs internationally, Germany employs a diverse range of strategi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utilizing new media platform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its documentaries and heritages overseas, publishing Memory of the World publications, host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engaging in joint ap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organiz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These promotions have not only reshaped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Germany, but also facilitated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strengthened Germany’s cultural soft power, which holds significant value as a reference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arrative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the Memory of the World.
Keywords: Memory of the World;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s in Germany; Archival Publicity; Overseas Promotion
2023年5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64項全新的文獻遺產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德國新增6項,其中德國提議申報的為4項,另外兩項分別由法國和土耳其提名、德國參與。至此,在494項世界記憶項目中,德國占據28項(根據德國世界記憶官網的說明,2023年德國參與提名的2項未包括在內),是世界上擁有文獻遺產數目最多的國家(中國總計15項,2023年新增2項,項目數世界排名第8位)。
德國的世界記憶數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與其高效的、可持續性的海外推廣策略密不可分。世界記憶作為特定文化的獨特記錄,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對于提升國家的國際形象和聲譽,促進外交關系和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架設文明互學互鑒橋梁”;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研究德國世界記憶項目海外推廣策略,既可以學習其經驗促進中國世界記憶項目所承載的中國文化走出去,又可以加強中德中歐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
1 德國世界記憶項目海外推廣策略
隨著世界記憶項目在德國的不斷深化,其海外推廣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態勢,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1 數字媒體及新興技術運用廣泛
德國的檔案及相關部門積極借助數字媒體,實現了信息的廣泛傳播和受眾的多樣化。表1選取了部分德國世界記憶項目數字媒體傳播的代表性案例,涉及手稿、書籍、電影、音頻文件等多個類型。通過數字媒體推廣世界記憶可吸引來自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的用戶,極大拓展了信息的傳播范圍。多平臺發布能夠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提高信息的可達性和可視性。
與此同時,在德國世界記憶的海外推廣中,新興推廣方式不斷迭代升級。例如,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德國慕尼黑藝術館中的常設線 上展覽“YOU ARE FAUST——Goethe’s Drama in the Arts”, 將數字孿生技術 與導覽系統相結合,數字化展覽場景和展品,360度對該展覽進行全方位展示。游客只需要單擊想要查看的內容即可接收背景信息、詳細照片和補充視頻,以及相關的虛擬導覽和講解服 務等。[10]
又如,擴展現實技術(XR)在檔案展覽中的應用。擴展現實技術包括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的特點。德國國家史前博物館推出內布拉星盤特別展覽,借助VR眼鏡,參觀者能手握星盤,乘坐金色的“太陽船”飛躍地平線;借助手控器,可以與虛擬世界中的一些特定物體進行交互。[11]
再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德國是第一個采用區塊鏈技術推進數字轉型的國家。德國世界記憶中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獻和手稿,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可以在全球范圍內以數字形式訪問。區塊鏈確保文獻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增強了海外用戶對數字化文獻的信任。

技術驅動的服務模式不僅提升了檔案文獻的可持續保存和保護,還為用戶提供了更豐富、多樣的體驗,促進了世界記憶的全球傳播和交流。
1.2 海外出版發行數量多、影響力大
德國出版行業在全球享有盛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出版市場之一,各文化機構會定期編輯出版物并向世界發行,如圖書、學術期刊和論文、數字化掃描本等。
作為德國文學的重要代表作,《格林童話》和《尼伯龍根之歌》各自展示了德國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并且在海外被廣泛翻譯、出版和閱讀。《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幾乎被翻譯成世界上的所有語言,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因此,筆者以“《格林童話》原版及其手稿”“《尼伯龍根之歌》手抄本”和“《共產黨宣言》手稿第一頁和《資本論·第一卷》卡爾·馬克思個人注釋本”這三項世界記憶為案例,窺見其海外出版情況,具體如表2所示。
1.3 跨國展覽主題廣泛,聯合申報合作頻繁
開展世界記憶國際展覽是加強世界各國檔案界、文化界交流與合作的紐帶與橋梁,也是宣傳檔案工作、讓民眾了解文獻遺產的重要渠道。筆者以近5年來德國世界記憶項目的國際展覽情況為例,窺見其國際展覽的特點及影響,詳見表3。德國面向全球的展覽涵蓋了歷史、文化、科技、藝術等多個主題領域,展示了德國自身的傳統與成就,為更多的觀眾提供了了解和認識德國的機會,也為德國文化與全球文明的交流搭建了重要平臺。

德國在向海外推廣世界記憶時跨國合作頻繁,28項世界記憶中有9項同其他國家聯合申報,如果加上2023年德國參與提名的2項,則一共是11項,占總項目數量的三分之一。與他國聯合申報文獻遺產,既可以實現國家之間文化的交流互鑒,也為世界記憶的海外推廣搭建了平臺,是文獻遺產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機。例如,德國與英國、緬甸聯合申報的“緬甸國王雍籍牙致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金箔信函”雖無法進行海外展覽,但在2017年3月至9月間,德國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圖書館利用主題展覽的方式向人們介紹了金箔信函的歷史由來,還用歷史地圖呈現了緬甸、倫敦和漢諾威3個歷史場景,使人們了解當時各國的歷史文化。[21]又如,2023年由德國、比利時、丹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聯合申報入選的“漢薩同盟歷史文件”,早在2015年開始籌備申報世界記憶項目之時,呂貝克漢薩城市檔案館就與來自北歐和東歐的眾多專家一起,歷時三年挑選出17份文件或文件組,并就其內容進行了組織整理與描述。2019年8月15日至11月15日,德國呂貝克市舉辦海報展覽,展示了來自6個北歐國家11個檔案館和圖書館的文件或文件組,其中包括布魯日市檔案館、哥本哈根皇家圖書館和拉脫維亞歷史國家檔案館等。[22]
1.4 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多、涉及面廣
萊布尼茨是17世紀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他的書信涵蓋了所有重要的科學領域。歌德的文學遺產包括了他的著作、手稿、書信和日記等文獻資料,提供了關于他創作過程、思想發展和個人經歷的珍貴見解,以及他的文學風格、思想主張和對于人類存在的探索。這兩項世界記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德國早期科學和人文兩個領域的偉大成就,筆者以此為案例觀察其近五年國際學術交流情況。
就萊布尼茨個人來往信件而言,2019年2月12日,萊布尼茨協會邀請美國學者Daniel J Cook博士開展主題為“萊布尼茨如何看待殖民主義?”的講座活動;2019年9月5日,萊布尼茨協會邀請日本的酒井清志博士開展了“萊布尼茨的政治哲學”講座;2022年1月31日至6月23日起,萊布尼茨協會開展了“猶太思想家與萊布尼茨的對話”系列講座。[23-24]就歌德的文學遺產而言,2022年3月23日至25日,東京大學的Aeka Ishihara教授和魏瑪古典基金會的Jutta Eckle博士在彼得森圖書館組織開展德日歌德自然科學研究研討會[25];2022年5月19日至20日,歌德和席勒檔案館、明斯特大學、芝加哥大學以及歌德協會聯合召開“歌德在(和)美國”國際主題會議[26]。德國世界記憶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舉辦頻繁,形形色色的學術交流活動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和領域的學者參與其中,推動了全球范圍內對世界記憶的保護、傳承、交流與發展。
2 德國世界記憶項目海外推廣產生的影響
德國世界記憶推廣成效顯著,其影響力早已超越國界,主要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
2.1 國際關系層面,德國的國際形象得到重塑
一是從“加害國”“好戰”到“積極反思”“珍惜和平”。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曾對人類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在二戰后幾十年中,德國致力于國家形象重建,近年來連續多次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全球國家形象調查中名列首位,德國成為公認的全球形象最優、最受歡迎的國家。[27]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德國正視歷史,不回避二戰中所犯罪行,并積極反思和彌補。例如,德國以《法蘭克福審判檔案》為基礎,在全世界舉辦“法庭上的納粹罪行”等巡回展覽,成功扭轉其形象。
二是從“科技、工業和經濟實力而聞名的德國”到“文化大國”的國際形象。德國28項世界記憶項目中,文學作品和藝術手稿占13項,并涵蓋了豐富多樣的主題和文化背景,從民間童話到政治文獻,從歌德的浪漫主義文學到馬丁路德的宗教文學,從草稿手稿到印刷版書籍,德國的文學遺產充滿了創新、探索和變革,體現了德國作為文化多樣性的代表。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展覽和推廣,德國不僅向世界展示了其在文學和藝術領域的卓越貢獻,還展示了其在不同時期和地區的文學創作和德國人民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以及對多樣文化表達形式的包容和尊重,成功塑造了德國作為開放和多元文化國家的形象。
2.2 文明互鑒層面,德國與各國的跨文化交流得到促進

跨文化交流目的在于通過文化交流在理念上最終達成共識。德國世界記憶的海外推廣讓海外民眾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各國人民的國際往來更加頻繁。例如,舉辦世界記憶國際展覽為外國觀眾提供了近距離欣賞和學習德國歷史和文化的機會,通過獨特的展示方式、故事敘述和互動元素,激發觀眾對世界記憶和德國文化的興趣。又如,將文獻遺產數字化,使全球的研究人員和學者都可以輕松獲取這些寶貴的檔案資料,通過在線訪問平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可以深入了解其歷史和文獻遺產,促進跨文化交流和學術合作。再如,組織教育項目和學術研討會,邀請國際學者和專家到德國就世界記憶項目和相關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不同文化背景下觀點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促進知識共享和學術合作,加深對不同文化的理解。
隨著世界記憶海外推廣工作的進行,世界各國民眾會以更加寬容的心態面對德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的差異,最后消除文化偏見和誤解,實現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在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的基礎上,國與國之間才能進行文化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2.3 國際治理層面,德國文化軟實力得到增強
衡量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強弱的重要因素是該國文化對外是否具有滲透力、影響力和吸引力,因此文化國際傳播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途徑。舉辦世界記憶國際展覽不僅向世界展示了德國的豐富文化遺產,還加深了人們對德國文化的了解和認同;通過圖書、期刊等形式,傳播德國的文化財富,不僅推廣了德國的世界記憶,還加強了德國在國際學術和文化領域的影響力;積極開展世界記憶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不僅能夠分享自身的研究成果和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吸收國際上的學術觀點和經驗,促進德國與其他國家在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方面的合作;利用數字媒體積極推廣世界記憶,提升海外受眾的參與度,進而增強德國文化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可及性。
通過世界記憶的推廣,使德國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底蘊、重視歷史反思和文獻遺產保護較好的國家,為鞏固其在國際治理層面的影響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對中國世界記憶項目海外推廣的借鑒意義
1992年以來,中國在世界記憶的海外推廣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然而,要實現從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的轉變,仍須在多個方面努力提升。德國世界記憶的海外推廣在國際合作、敘事方式、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經驗,為我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3.1 加強從申報到推廣的國際合作
當前,我國在世界記憶海外推廣的國際合作方面已經做出了諸多努力,諸如與他國合作舉辦世界記憶主題展覽、召開國際會議、參與國際檔案組織活動等。例如,國家檔案局與韓國、蒙古、伊朗、葡萄牙、立陶宛、捷克、保加利亞等20多個國家的檔案部門簽署了雙邊檔案合作協議。[28]但是,與德國的聯合申報項目有11項之多相比,中國僅有“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1886)”一項是與葡萄牙聯合申報。因此,進一步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合申報將是一個值得探索和加強的方向。
一方面,聯合申報為國際合作提供了平臺和機制,通過項目合作,國家間可以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和機制,形成穩定的國際合作平臺,還能夠共同分擔項目的責任與資源投入,增加項目的可持續性。宮文婧等以日本細菌戰檔案申遺為例,闡述了從國際層面建立周邊國家協作合作機制的“協作力”,需要從“國際交流”“中外聯合課題攻關”“聯合辦展”“召開高級別雙邊、多邊學術研討會”四個方面努力。[29]另一方面,聯合申報可以提升項目的海外影響力,多個國家的參與和合作,使項目能夠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得到關注。以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成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送王船項目和班頓項目為例,聯合申報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國與國之間的輻射,更是隨著申報主角——社區、傳承人、相關群體和個人的積極參與,而起到了“自下而上”的輻射作用。[30]
3.2 創新從內容到表達的敘事方式
近年來,國內主要出海媒體正積極進行海外新媒體運營、外文版網站搭建等工作,并以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臺作為主陣地積極進行中華文化傳播。[31]但在世界記憶的海外推廣方面,多采用以大國形象宣傳為主的傳統文化敘事方式,這種敘事方式雖然能夠突出中國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但不符合海外大眾新奇趣味的文化品位,難以下沉到海外的社交媒體渠道。
德國世界記憶項目的海外推廣多采用情景化敘事。在推廣內容方面,其出版物或影視作品通過描繪文獻遺產所處的時代、社會、文化背景等情境元素,讓觀眾更好地了解文獻遺產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例如通過對“尼伯龍根之歌”及歌德作品等的影視化拍攝,觀眾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歷史事件和文化內涵。在表達方式方面,其海外展覽采用情景化敘事讓游客感到身臨其境。如,德國內布拉星盤在荷蘭阿森德倫茨博物館的展覽,為游客創造了一個當代的“天堂”。黑暗空間的墻壁、屋頂為游客呈現出廣闊的景觀,燈光和音樂的巧妙設計增強了整體氛圍,游客置身其中時就像是置身于星空之下,整個展覽栩栩如生。將世界記憶與情境元素相融合,可以讓歷史和文化更加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3.3 加強從開發到宣傳的技術應用
目前,我國在世界記憶推廣方面也廣泛運用了許多新技術。例如,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所聯合多家機構,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歷時五年搭建了東巴經典傳承體系數字化國際共享平臺。[32]但與德國相比,我國世界記憶海外推廣的技術應用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從文獻遺產與技術應用的契合角度來看,至少三個方向亟待突破。一是檔案文獻遺產物質實體的技術應用。先進的技術應用可有效作用于檔案文獻遺產物質實體,或有助于其修復性保護,或有助于保護性開發,或有助于安全性展示等。二是檔案文獻遺產信息獲取的技術應用。例如,通過對檔案文獻遺產的全要素提取、全方位組織、全場景構建等,發掘人工難以察覺的細節,有助于組織存量或者存量發掘的信息。三是檔案文獻遺產輔助決策的技術應用。例如,利用相關新聞資訊、遺產申報案例、遺產存量數據等大數據開發與人工智能計算,促進檔案文獻遺產的國際推廣、全面研究等。
在文獻遺產數字化方面,雖然我國已經開展了大規模的文獻遺產數字化工作,但大部分都無法直接在線訪問。利用數字化形式對文獻遺產資源分配進行重構,有利于文獻遺產資源的全國性配置,并跨越世界記憶開發利用的時空限制,為其海外推廣帶來更多可能性。在檔案展覽方面,新技術的應用仍不夠廣泛。經筆者調研,一些檔案館、博物館中的vR展廳僅僅是限時向游客開放,且僅應用于國內展覽。部分檔案部門數字化設備和技術落后,無法滿足數字化展示的需求。相關機構可以制定政策和指導文件,鼓勵和支持檔案館、博物館等采用新科技進行展覽,并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指導和合作平臺,推動科技在文化遺產領域的應用和創新。在數字媒體傳播方面,一是可借鑒德國為世界記憶搭建專門數字平臺,為全球用戶提供方便的訪問和瀏覽渠道;二是與新聞媒體合作,特別是在世界記憶工程名錄申報前,借助海外社交平臺、各大新聞網站以及YouTube、TikTok等海外視頻平臺進行宣傳造勢,吸引公眾關注和制造話題熱度,助力文獻遺產的申報。在名錄申報成功后,進一步挖掘文獻遺產的歷史文化和申報背后的故事,提升推廣的可持續性。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檔案部門協同合作與服務轉型研究”(項目編號:20BTQ097)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貢獻說明
王運彬:確立選題,設計框架,修改論文。李捷:收集資料,撰寫論文。
注釋與參考文獻
[1]Goethe- und Schiller-Archiv.Recherche[EB/ OL].[2024-01-14].https://www.klassik-stiftung. de/goethe-und-schiller-archiv/recherche/.
[2]Virtual tours[EB/OL].[2024-01-14]. https://www.klassik-stiftung.de/en/home/digital/360-virtual-tours/.
[3]FAUSt - Goethe - Erster teil[EB/ OL].[2024-01-14].https://www.youtube.com/ watch v=3S-P_R8EC2g.
[4]Sinfonie Nr. 9 (d-Moll) op. 125[EB/OL].[2024-01-14].https://www.beethoven.de/de/work/ view/5556714292117504/Sinfonie+Nr.+9+(d-Moll)+op.+125.
[5]Metropolis[EB/OL].[2024-01-14].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search_ query=Metropolis.
[6]NEBRA SKY DISC[EB/OL].[2024-01-14].https://www.landesmuseum-vorgeschichte.de/en/ nebra-sky-disc.html switch=contrast.
[7]Erster Frankfurter Auschwitz-Prozess[EB/ OL].[2024-01-14].https://stories.unesco.de/ erster-frankfurter-auschwitz-prozess#149157.
[8] tonbandmitschnitte des Auschwitz-Prozesses(1963—1965)[EB/OL].[2024-01-14].https:// www.auschwitz-prozess.de/.
[9]HHStAW Bestand 461 Serie 37638/1-456[EB/OL].[2024-01-14].https://arcinsys.hessen.de/ arcinsys/detailAction detailid=s57386.
[10] Audioguides-Digital services of the Klassik Stiftung Weimar[EB/OL].[2024-01-14]. https://www.kunsthalle-muc.de/en/exhibition/details/ youarefaust/.
[11]Die Himmelsscheibe von Nebra - eine virtuelle Reise[EB/OL].[2024-01-14].https://www. landesmuseum-vorgeschichte.de/virtuelle-reise.html.
[12]格林童話(格林兄弟著童話集)[EB/OL].[2023-02-24].https://baike.baidu.com/item/.
[13]《共產黨宣言》的國際影響與歷史貢獻[N].人民日報,2018-05-28(09).
[14]theGutenbergBible[EB/OL].[2024-01-14]. https://www.loc.gov/exhibits/bibles/the-gutenbergbible.html.
[15][新館版畫和素描展覽室][EB/OL].[2024-01-14].https://www.nmwa.go.jp/zh/ exhibitions/2022watch.html.
[16]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舉辦貝多芬250年誕辰特展[EB/OL].[2024-01-14].https://chat.openai.com/ c/a25cec70-aa62-46fe-81c6-932ed7a1876b.
[17]《自然魔法物語:新格林童話歷險記互動藝術展》[EB/OL].[2024-01-14].http://mcc-art. com/cn/projects-single17.html.
[18]ANGERER’S “NIBELUNGENLIED”[EB/ OL].[2024-01-14].https://www.kunstmeile.at/en/ exhibitions/39-angerers-201cnibelungenlied201d.
[19]巨石陣的世界[EB/OL].[2024-01-14]. https://britishmuseum.org.cn/exhibition.aspx nid=150.
[20]“《共產黨宣言》專題展”開展公告[EB/ OL].[2024-01-14].http://www.nlc.cn/nmcb/ gonggao/202107/t20210707_202858.htm.
[21]Goldener Brief birgt noch manches Geheimnis[EB/OL].[2024-01-14].https://ga.de/news/ kultur-und-medien/ueberregional/goldener-brief- birgt-noch-manches-geheimnis_aid-43299173.
[22]Archiv zeigt Hansedokumente als Memory of the World[EB/OL].[2024-01-14].https://www. luebeck.de/de/presse/pressemeldungen/view/134047.
[23]FrühereVeranstaltungen[EB/OL].[2024-01-14].http://www.gottfried-wilhelm-leibnizgesellschaft.de/veranstaltungen/fruehere-veranstaltungen. html.
[24]FrühereVeranstaltungen[EB/OL].[2024-01-14].http://www.gottfried-wilhelm-leibnizgesellschaft.de/veranstaltungen/fruehere-veranstaltungen. html.
[25] Deutsch-japanisches Seminar zu Goethes Studien zur Naturwissenschaf[EB/OL].[2024-01-14].https:// www.klassik-stiftung.de/goethe-und-schiller-archiv/dasarchiv/tagungen/goethes-studien-zur-naturwissenschaft-2022/.
[26] Goethe in/and America[EB/OL].[2024-01-14].https://www.klassik-stiftung.de/goethe-undschiller-archiv/das-archiv/tagungen/tagung-goethe-in/ and-america/.
[27]BBC全球國家形象調查:德國第一 中國第九[EB/OL].[2024-01-14].http://politics.people. com.cn/n/2013/0523/c70731-21592582.html.
[28]深入學習貫徹重要批示精神 努力開創檔案國際交流合作新局面[N].中國檔案報,2023-06-23(01).
[29]宮文婧,石巍巍.關于中外聯合申報世界記憶項目的研究——以日本細菌戰檔案申遺為例[J].浙江檔案,2022(11):41-44.
[30]楊凱博.沒有哪個國家是一座文明的孤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東南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申報培訓班側記[J].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22(4):79-83.
[31]14家中國媒體海外傳播報告:社交平臺成為主戰場CGtN表現最佳[EB/OL].[2024-01-14].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8598794.
[32]“世界記憶遺產-東巴經典傳承體系數字化國際共享平臺建設研究”成果發布[EB/OL].[2024-01-14].https://www.ssmzyp.com/info/494.
(責任編輯:張 帆 李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