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賢明 王越弘 胡雷



[摘要] 對RCEP生效以來各成員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發現,RCEP成員中除日韓較高,中國、東盟等均有待進一步提升。各成員國RCEP原產地利用率總體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利用RCEP原產地規則不完全、不充分,RCEP關稅優惠程度及條款競爭力有待提升,RCEP規則實施機制尚不完善,RCEP優勢未得到全面釋放等。應以企業為主體有效提升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推動RCEP規則升級,提升RCEP條款對企業的吸引力,完善RCEP實施機制,強化規則利用的制度保障。
[關鍵詞] RCEP? ? 原產地規則? ? 利用率? ? 規則升級
[中圖分類號] F744?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4-6623(2024)03-0036-15
[基金項目] 2024年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智庫培育課題:以雙港金融合作促進海南自貿港金融高水平開放的研究。
[作者簡介] 匡賢明,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RCEP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中國改革理論與實踐、RCEP研究;王越弘,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RCEP研究所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國際政治、開放研究;胡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RCEP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RCEP研究。
作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并于2023年6月對所有成員全面生效。RCEP實施兩年來,其紅利開始釋放,企業開始從中享惠。從發展趨勢看,RCEP的紅利、活力、潛力仍相當大,關鍵是要抓住當前RCEP實施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各成員強化合作、綜合施策,全面提速RCEP實施,更加有效地釋放RCEP紅利。推動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的前提,是評估其措施落地的程度。為此,本文梳理RCEP各成員國原產地規則利用率情況,剖析其面臨挑戰的根源,提出提升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的相關建議。
一、自貿協定實施效應評估及相關文獻研究
1. 自貿協定的效應衡量與評估,是國際貿易領域的研究重點
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后,其實施效應評估就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一般來說,量化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事前”(Ex—ante)與“事后”(Ex—post)評估兩種,前者為利用結構方程模型等對自貿協定可能帶來的效應進行預測,后者為利用回歸對已經生效的自貿協定的影響進行衡量。針對“事后”評估,亞洲開發銀行的Plummer、Cheong和Hamanaka在2010年發布《自貿協定影響評估方法》①,提出利用貿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of Trade)對自貿協定的經貿影響進行評估。
目前,由于生效時間尚短,國內外尚未有研究對RCEP生效后的效應進行評估。對于RCEP效應的“事前”評估,Cyn—Young Park, Peter A. Petri和Michael G. Plummer(2021)利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測算出,2030年前,若RCEP的實施程度充分,則經濟體的收入將較現有水平增加0.6%,為RCEP區域創造2450億美元的新增國民收入和280萬的新增就業。
2. 決定自貿協定效應的關鍵,在于企業對自貿協定的利用程度
當前,針對自貿協定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的度量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企業問卷調查,二是通過海關數據計算原產地規則利用率。
企業問卷調查法,即研究者采取“使用過自貿規則企業數量/調查企業數量”的公式測算自貿規則利用率。關于RCEP規則利用率,商務部研究院的企業問卷數據顯示,2022年受訪企業中,RCEP原產地證明的利用率達到62.6%②。東亞·東盟經濟研究中心在2013年開展了對東盟企業利用東盟區域內自貿協定情況的調查③。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也不定期對涉及外貿的日企進行調研,統計其對自貿協定的使用情況。馬來西亞制造商聯合會(FMM)2022年下半年所做的企業調查顯示,盡管66%的受訪企業知曉自貿協定,但只有9%的企業在利用RCEP規則④。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下屬智庫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于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30日期間開展企業實施RCEP調查,結果顯示仍有30%的受訪企業不了解RCEP⑤。
企業問卷調查法的主要缺陷是得出的利用率往往高估自貿規則原產地利用率。這種方法只考慮企業是否利用規則,而沒有考慮不同企業不同享惠情況,只要利用過自貿規則原產地條款的企業,無論其金額大小,都作為原產地規則利用的依據。因此,這一指標實質上衡量了自貿協定原產地規則的知曉率,而非利用率。此外,受訪樣本往往傾向于對外貿業務和自貿協定較為熟知的企業,從而進一步高估利用率的真實情況。
目前,自貿協定利用率的國際通行計算方法是由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專家斯特凡諾·伊那馬(Stefano Inama)提出的。其計算公式為 :
簡言之,進口利用率等于在進口過程中實際獲得優惠關稅的商品額/符合優惠待遇的應稅進口商品總額。針對出口利用率,國際上沒有正式明確統一的計算方法,比較近似于進口利用率的計算公式,即用實際獲得優惠關稅的出口額/符合優惠待遇的應稅出口額。
這種方法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系統性的海關清關數據缺失。在RCEP成員中,只有韓國、越南官方公布了自貿協定利用率數據,并沿用了UNCTAD算法,其他成員的官方機構均未公布利用率數據。日本、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的研究者獲得了部分海關清關數據,并利用UNCTAD方法計算利用率,其他大部分RCEP成員均沒有公布系統性的數據。
對于中國而言,由于海關清關數據不可得,因此,國內研究者對UNCTAD算法進行簡化,用“優惠性原產地證書項下對某成員出口額/對該貿易伙伴全部出口額”來計算企業出口方面對某自貿協定原產地規則的利用率;用“從某成員實際受惠進口額/對該貿易成員全部進口額”來計算企業進口方面對某自貿協定原產地規則的利用率。由于分母口徑偏大,此算法將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原產地規則利用率。華曉紅和汪霞(2014)以此估算了CAFTA、CEPA、ECFA的利用率。厲力和段景輝(2015)分析了原產地規則對優惠關稅利用率的影響,并估算了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利用率情況。在下文計算各國原產地規則利用率時,本文也沿用這種算法,當某些成員計算口徑與本文不同時,將予以說明。
3. 關于RCEP自貿協定利用率的研究
RCEP正式生效實施以來,學者對RCEP的利用情況高度關注。目前,多數研究集中于對RCEP原產地規則本身的研究。牛旭霞和王健(2024)指出,RCEP的原產地規則的規制水平和使用便利度總體高于現有FTA。國際上,亞洲開發銀行逐條分析RCEP和“東盟+1”協定的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Product-Specific Rules of Origins)的文本,并根據滿足產品特定規則的難易程度來量化各FTA原產地規則的寬松程度。結果表明,在逾4000項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中,RCEP有408項比《中國—東盟自貿協定》更為寬松,有884項比《日本—東盟自貿協定》更為寬松,有1135項特定原產地規則比CPTPP更寬松,但相對于CPTPP,更寬松的條款主要集中于紡織品①。此外,亞洲開發銀行指出,RCEP的原產地規則的使用便利程度仍將為企業帶來較大行政成本,RCEP降稅承諾的形式、幅度和時限相較現存自貿協定仍缺乏缺乏優勢②。Stefano Inama, Pramila Crivelli和Phan Manh Ha(2022)提出,《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在簽署10年后利用率仍然偏低,被各方抱以巨大期望的RCEP不能重蹈覆轍。作者呼吁需要盡快改革亞太地區原產地規則,提升RCEP利用率③。
受制于數據可獲得性,目前國際上尚未有研究對各成員對RCEP的利用情況做出系統性的計算、梳理與分析。本文梳理RCEP各成員的公開數據,同時參考、借鑒和簡化聯合國貿發會(UNCTAD)的自貿協定原產地規則利用率計算方法,對RCEP各成員的原產地規則利用率進行初步分析。
二、RCEP部分成員原產地規則
利用情況分析
(一)中國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分析
1. 中國企業RCEP規則利用率總體情況
根據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對RCEP其他成員貿易額達12.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其中,中國對RCEP其他成員的出口額與進口額分別為6.61萬億元人民幣和6.33萬億元人民幣。在利用RCEP規則方面,中國出口企業累計申領RCEP項下的原產地證書和開具原產地聲明共67.3萬份,享惠出口貨值達2353億元人民幣,享受進口國關稅減讓15.8億元人民幣,中國企業享惠進口貨值則達到653億元人民幣,享受稅款減免15.5億元人民幣。據此初步計算,2022年,中國企業出口的RCEP規則利用率為3.56%,中國企業進口的RCEP規則利用率為1.03%。
根據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對RCEP其他成員的進出口規模分別為6.41萬億元和6.19萬億元。在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方面,中國在RCEP框架下企業享惠出口貨值為2700.7億元,享受成員國關稅減讓40.5億元;享惠進口貨值為905.2億元,享受稅款減讓23.6億元。據此初步計算,2023年中國企業RCEP出口利用率和進口利用率分別達到4.21%和1.46%(表1)。
2. 中國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初步分析
2023年中國對RCEP的利用水平較2022年有了不小的提升,享惠出口貨值提升9.6%,享惠進口值提升高達32.37%。中國的RCEP進出口利用率均提升了超過0.5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加入RCEP帶來的紅利正在釋放。
從企業享惠總額角度看,中國RCEP進出口享惠額高于韓國對日本進出口的RCEP享惠額。2023年,中國出口享惠額(383.3億美元),是韓國對日本享惠出口額(26.41億美元)的14.5倍;進口享惠額(128.5億美元),是韓國對日本(37.42億美元)的3.4倍。2022年,中國RCEP進口享惠額為97.08億美元,僅為日本享惠額(310.82億美元)的31.23%。進一步分析,2022年,中國的RCEP享惠出口額(349.8億美元)與日本的RCEP享惠進口額(310.82億美元)類似。這表明,日本的享惠進口額大部分來自于中國,中國在RCEP項下的大部分享惠出口也流向日本。由此進一步佐證RCEP填補了中日之間的貿易協定空白。
從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角度看,按本文計算方法,2022年,中國的RCEP進口利用率(1.03%)明顯低于日本對中韓的進口利用率(16.37%、8.01%)。2023年,中國的進出口利用率(4.21%、1.46%)也顯著低于韓國對日本的水平(9.1%、7.85%),中國對RCEP的利用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二)越南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分析
1. 越南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總體情況
根據越南國家工商會公布的數據(表2),2022年越南自貿協定優惠原產地證書發行總額為783億美元,發行138萬份,原產地證書發行額和數量較2021年增長13.18%和11.75%。按照越南國家工商會的數據,越南企業總體FTA利用率為33.61%。
對RCEP規則的利用,RCEP生效第1年(2022年),越南使用優惠原產地證書的出口規模為9.78億美元,僅占總出口享惠額的1.25%。越南對RCEP區域的出口總額為1465.02億美元,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為0.67%。
2. 越南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初步分析
由于越南已經與RCEP中的全部伙伴簽署了雙邊或多邊自貿協定,關稅已大幅降低,部分領域的關稅已經為0或處于1%—2%的極低水平,因此,企業申請RCEP原產地證書的動力不足,導致整體利用比例偏低。表3顯示,越南出口利用程度最高的自貿協定依次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和《韓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與RCEP的覆蓋范圍高度重合。同樣,越南對CPTPP的使用程度也偏低。在CPTPP已經生效4年的情況下,享惠出口額也僅有25.43億美元,占總享惠額比重為3.25%,利用率僅有4.9%。
(三)日本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分析
1. 日本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總體情況
自RCEP在2022年1月對日本生效以來,日本企業對RCEP原產地規則的利用在短期內迅速達到較高水平。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2022年,日本共簽發了38.7萬份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其中有88856份RCEP原產地證書,占比約23%。在RCEP簽署后,日本通過自貿協定實現的進口享惠總額提升了近一倍,從2021年的不到7萬億日元攀升至2022年的13萬億日元(約990億美元)以上。2022年,日本RCEP進口享惠額達到其總額的31.2%,相當于日本在CPTPP、《日歐自由貿易協定》《日美自由貿易協定》下享惠額的總和,成為日本進口額享惠最多的自貿協定①。表4顯示,2022年日本從其他RCEP成員進口額為4484.28億美元,進口總享惠額約為4.1萬億日元。按本文計算方法,日本在RCEP項下進口總利用率為6.93%。
2. 日本對中國、韓國、東盟的RCEP規則利用情況
日本對RCEP原產地規則的利用,主要集中于中國和韓國的進口商品。2022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的RCEP享惠額達3.6萬億日元,占RCEP總享惠額的88.5%,從韓國進口的享惠額達3184億日元,占比7.79%。在利用率方面,日本企業在RCEP框架下對從中國進口的貨物的利用率達16.37%,排名第一,韓國的進口利用率為8.01%,位列第二。
此外,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根據UNCTAD方法計算,2022年1—8月,日本對中國進口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為57%,對韓國進口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為38%。從品種看,在RCEP框架下,日本對從中國進口產品享惠額最大的是紡織品及其制品和化學工業生產品,占享惠總額分別達40%和20%左右。在利用率方面,日本對進口自中國的農產品、水產品、食品,化學工業產品,紡織品及其制品,非貴金屬及其制品,塑料、橡膠及其制品,木材及其制品,鞋類和帽子等產品的利用率均至少達到50%。對礦物性產品、機械及電器設備的使用率超過80%。在日本從韓國的進口中,對農產品、水產品、食品,化學工業產品,塑料、橡膠及其制品,紡織品及其制品,非貴金屬及其制品,機械及電器設備的使用率均超40%。初步分析,日本對RCEP利用率最高的進口產品與日本在關稅承諾表中做出較大、較快降稅承諾的行業的重合度較高②。
相比于日本對中國和韓國進口的RCEP高利用率,日本對于東盟國家進口的RCEP利用率則明顯偏低。表4數據顯示,日本從東盟國家進口的RCEP項下享惠額按大小排列為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進口享惠額的總和約為1500億日元,占RCEP總享惠額僅3.69%,不到中國進口享惠額的5%。
3. 日本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初步分析
從以上數據可見,日本對RCEP原產地規則的利用主要集中于中國和韓國的進口,其從中韓進口的享惠額幾乎占RCEP總享惠額的100%,利用率也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中日韓三國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的基礎上,RCEP首次填補了過去中日、日韓之間的自貿協定空白,成為實現中日韓貿易互惠的最佳途徑。尤其對于中日而言,RCEP在歷史上首次將亞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連結起來,使得中日企業迅速利用RCEP規則向對方市場進出口①。
與日本對中韓的高利用率形成對比的是,日本在RCEP框架下對于東盟國家進口的利用率明顯偏低。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已經與東盟國家簽訂了《日本—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和數個雙邊自貿協定,且關稅優惠水平相較RCEP來說更高,大部分企業仍然沿用此前已生效的自貿協定,而沒有利用RCEP。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報告顯示,日本給予越南進口的優惠關稅,超過85%是通過《日本—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和《日越自由貿易協定》實現的;給予泰國和柬埔寨進口的優惠關稅,超過95%是通過《日泰自由貿易協定》和《日本—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實現的②。
(四)韓國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分析
1. 韓國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總體情況
根據UNCTAD算法,韓國對所有自貿協定的平均出口利用率從2012年的65.3%提升到2023年的82.9%,進口利用率從2012年的72.3%提升到2023年的80.9%(表5)。
2. RCEP利用率
2022年2—12月,韓國利用RCEP享惠出口總額為33億美元,進口總額為56億美元。按國家劃分,享惠出口額最高的是對日本,達到了總出口額的50.7%,即16.74億美元;其次是中國,占27.8%,為9.2億美元。在進口享惠額方面,從日本進口的享惠額占總額的48.3%,為27.16億美元;中國占38.7%,為21.78億美元。韓國對中日進口和出口享惠額占據了RCEP總享惠額的絕大部分,分別達87%和95%③。2023年,韓國利用RCEP對日本進出口享惠額升至63.8億元,同比增長約14%。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在RCEP項下的絕對享惠額相對較低。2023年,韓國在RCEP項下對日本進出口享惠額僅占韓國全部自貿協定享惠額的1.69%,遠低于中韓(24.6%)、韓美(26%)和韓歐(18.9%)自貿協定的享惠額占比。
韓國關稅廳按照UNCTAD算法公布了RCEP框架下對日本進出口的利用率。從表6可見,2022—2023年,韓國對日本的RCEP出口利用率從39.1%提升至68.1%,進口利用率從25.5%提升至37%。從商品類別來看,韓國電子電氣產品出口利用RCEP優惠水平保持最高,農林水產品進口利用RCEP優惠水平保持最高。
按本文方法計算,2022年韓國對日本的進出口利用率分別為4.97%和5.47%,2023年大幅提升至7.85%和9.10%。2022年韓國對中國的進出口利用率較低,均不到2%(表7)。
3. 韓國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的初步分析
韓國在RCEP框架下享惠額最大、利用率最高的是其對日本的進出口。雖然2022年韓國對日本的進出口利用率低于日本對韓國進口的利用率,但隨著RCEP的全面實施,韓國對日本的利用率在兩年時間內就出現明顯上升。比較而言,韓國對中國進出口的享惠程度和利用率則相對較低,但也占據重要地位。
由此可見,韓國RCEP利用率較高的核心原因在于RCEP成為連接中日韓尤其是日韓市場的重要渠道。由于韓國與中國已經簽署了《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且兩國間已經做出了相當程度的關稅減免承諾,中韓FTA的承諾降稅安排比兩國在RCEP條款下的安排優惠力度更大,實施速度更快。因此,通常企業更傾向于使用中韓FTA。如表5所示,韓國對中韓FTA的進口利用率是韓國所有自貿協定中進口利用率最高的。
(五)部分東盟成員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
1. 馬來西亞。根據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MITI)統計,自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該部核發3307張總貨值為11億令吉(約2.3億美元)的原產地證書,享惠額占對RCEP市場總出口(即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的0.07%??梢?,馬來西亞企業RCEP享惠水平不高,利用率也處于較低水平①。
2. 泰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研究表明,泰國在RCEP項下享惠出口額達9.95億美元,出口利用率為1.9%。相比較而言,2022年,泰國在東盟自貿區和東盟貨物貿易協定的享惠出口額達307.9億美元,占總額的36.4%,利用率達73.6%②。2021年,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下,泰國對中國的享惠出口額達253.3億美元,占比34.04%,利用率為69.26%③。由于泰國與RCEP伙伴間簽署的自貿協定與RCEP相重疊,且現有利用水平較高,泰國對RCEP使用率處于較低水平。
3. 印度尼西亞。根據UNCTAD算法,印尼對《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利用率為30.4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利用率為35.98%,《韓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利用率為33.61%,《日本—印尼自由貿易協定》利用率為32.65%;印尼對《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AANZFTA)的利用率為34%。橫向比較,印尼對自貿協定的利用水平較低,此前已生效的自貿協定與RCEP形成競爭。
(六)RCEP部分成員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總體判斷
1. 企業開始享惠
一是首次有自貿協定關聯的成員,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較高。RCEP除了整合區內五個“10+1”自貿協定外,更重要的是,使中日、日韓之間首次建立了自貿伙伴關系。從RCEP利用率看,日本與韓國企業利用率均較高,尤其是對中國的進出口。中日韓三國之間內在的經貿聯系,使得RCEP的效應在首次有自貿協定關聯的成員中得到充分體現,紅利更為顯著。
二是企業從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中開始享惠。從各成員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情況看,企業與行業開始享惠是一個重要特點。中國企業出口享受進口國關稅減讓,從2022年的15.8億元人民幣提升到2023年的40.5億元人民幣,企業進口享受稅款減讓從2022年的15.5億元人民幣提升到2023年的23.6億元人民幣。
2. 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仍普遍偏低,距離RCEP紅利“應享盡享”“能享盡享”有較大距離
第一,各成員利用率總體偏低。2023年中國企業RCEP出口利用率和進口利用率分別為4.21%和1.46%,不足5%。有學者判斷,東盟國家RCEP利用率只有0.5%左右①。無論是越南的0.67%,還是馬來西亞的0.07%,均說明東盟RCEP利用率還有明顯的提升空間。
第二,與其他自貿協定生效首年相比也相對偏低。以韓國與越南為例,根據韓國關稅廳數據,按韓國的計算方法,《韓國—歐盟自由貿易協定》正式實施第一年(2011年),出口利用率與進口利用率分別為81.4%和66.8%,在同等計算口徑下,RCEP正式生效第一年,韓企對日出口利用率與進口利用率分別為39.1%和25.5%,明顯低于韓歐自貿協定。越南作為CPTPP成員,在協定實施的第一年(2019年),出口利用率為1.67%,第二年上升至4%。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生效第一年(2010年),越南企業出口利用率為25.2%,相比之下,RCEP生效第一年越南出口利用率不足1%(0.67%)(表8)。
三、RCEP部分成員原產地規則利用率
總體偏低的原因
(一)企業利用RCEP原產地規則不完全、不充分
1. 企業對RCEP的知曉率不高
企業是利用自貿協定的主體,企業對RCEP的知曉率直接決定了規則利用率。從實際情況看,區域內企業對RCEP知曉率有待提升。江蘇的一項調查表明,部分企業對RCEP的認識還停留在關稅減免層面,對RCEP項下的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救濟措施、爭端解決等內容關注度不高①。
企業對RCEP知曉率不高,直接導致企業更傾向選擇其他享惠途徑。例如,對于特定的商品和產業,有的國家或地區會給予不同的優惠政策,部分企業在進出口環節已經享受了其他投資優惠,如進口機器設備、零配件和原材料的減免稅政策或其他關稅免除措施。此時,企業往往選擇這些優惠而不使用RCEP等自貿協定,從而影響規則利用率。
2. 企業利用RCEP原產地規則的成本仍較高
利用RCEP,企業需投入信息、研發、合規以及生產經營調整等成本。尤其是中小企業,利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自貿協定的利用率。有研究者認為,除非實施、利用這些協議帶來的好處能夠超過5%,即超過實施這些規則的成本,利用率才會有明顯提高,才更容易被企業使用。
這些利用成本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RCEP采用區域累積增加值標準,而區域累積增加值標準的認定程序相當煩瑣,企業需要精確地對其使用的各種投入品記賬,計算區域增加值比重,證明各種投入品的來源,并依據要求提供相應的發票和證明文件,由此增加了內部管理成本。二是出口貨物原產地證書的申辦需由簽證機構審核,根據實際需要還可能需要簽證機構開展原產地調查,企業在申辦過程中需要付出時間和人力等成本。三是在RCEP原產地規則的管理制度上,有的國家海關和簽證機構協同管理的制度和手段落后,一旦出現退證核查等特殊情況,處置效率較低,影響企業正常貿易活動,增加貿易成本。這些成本成為影響中小微企業RCEP規則利用率低的重要因素。
3. 企業使用RCEP規則的能力不強
企業對RCEP的掌握能力越強、對RCEP優惠措施的了解越透徹,就越有利于提高RCEP的利用率。從實際情況看,企業使用RCEP規則的能力還有待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企業關注RCEP規則范圍較窄。目前看,企業關注關稅優惠政策多,對利用RCEP擴大進出口規模以及有效整合國內與成員國資源等考慮得較少,未意識到RCEP實施后面臨的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等新機遇。二是企業對RCEP降稅安排、原產地規則和程序性要求了解較多,但對“原產地累積”“經核準的出口商”“背對背原產地證明”“技術性貿易措施”等創新規則的認知則相對較少。三是RCEP原產地規則較為復雜,企業要有效利用RCEP,不僅要熟悉RCEP的原產地規則和關稅優惠安排,還要掌握其他雙邊自貿協定規則,能夠對不同貿易安排項下的關稅減讓水平、原產地規則難易程度等進行比較。這對企業的專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四是部分出口企業認為自己為利用RCEP優惠付出管理成本,而受益方卻是外商,關稅優惠不能直接體現為自身的經濟效益;還有的企業認為辦理優惠原產地證書需要一定時間,如果辦理過程不順利有可能打亂正常的進出口節奏,從而主動放棄申請享惠。五是專業人才短缺??鐕髽I有專門的法務部門,可以很好地提升應用能力,但不少中小企業缺乏專門的人才而選擇放棄申領或者適用自貿協定的優惠。
(二)RCEP關稅優惠程度及條款競爭力有待提升
1. RCEP關稅降低幅度仍有限
RCEP正式生效實施后,各成員國開始下調對RCEP貿易伙伴施加的關稅。梳理WTO的Tariff Analysis Online數據可以看出,相比于2021年,2022年RCEP各成員對RCEP貿易伙伴的關稅稅率均有下降,但下降幅度較為有限,有的國家甚至有所上升,企業享受到的區內關稅優惠幅度有限(表9)。
2. RCEP降稅條款生效周期長
RCEP的關稅承諾規定貨物貿易自由化率將超過90%,但要達到這一水平則需要較長時間。根據承諾,生效在5年內,僅有42%的區域內進口可以實現零關稅,10年內達到61%,15年內達到77%,而達到89%的區域內零關稅水平則需要20年時間①。除澳大利亞外,RCEP成員的大幅降稅承諾普遍集中于RCEP生效10—15年后(表10)。其中,日本和新加坡的自由化水平原本就很高,因此,RCEP的降稅空間有限。
3. RCEP相比于區域內其他自貿協定條款的關稅減免程度較低
在企業選擇適用自貿協定時,RCEP面臨來自區域內現存自貿協定的關稅優惠條款的競爭,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意大利面條碗”效應。這種效應對東盟國家尤其明顯,因為東盟國家已經與大部分RCEP伙伴簽署了各類雙邊和東盟“10+1”自貿協定。東盟和RCEP其他五國在“10+1”自貿協定下做出的降稅承諾普遍高于其在RCEP下的承諾。以中國為例,從表11可以看出,中國在RCEP中的關稅承諾水平總體比中國與RCEP成員雙邊自貿協定中的承諾要低。相比較而言,日韓RCEP規則利用率較高的原因是中日、日韓市場間沒有現存自貿協定與RCEP產生競爭,RCEP是連接中日韓市場的唯一享惠渠道。
(三)RCEP規則實施機制尚不完善,RCEP優勢未全面釋放
1. 區域內關稅差異導致原產地規則更難以滿足
原則上,RCEP原產地規則采取的“區域累積”原則旨在整合區域內現存自貿協定,將其紛繁復雜的原產地規則統一至同一規則水平。累積范圍的大幅擴大也可以使區域內貨物貿易更容易取得RCEP原產資格并享受各成員的優惠關稅,鼓勵區域內貿易與加工增值,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①。
但在實際運用中,RCEP降稅承諾隱含的關稅差異(Tariff Differentials)使得各國滿足原產地規則的難度大大提升。在RCEP中,六個RCEP成員(中國、日本、韓國、印尼、越南、菲律賓)對其他成員采取了不同的關稅減免承諾。與之對標的CPTPP則要求各成員對所有其他成員采取統一的關稅承諾。關稅差異的存在可能導致RCEP區域貿易出現規避現象,即出口企業有意將商品送往進口國規定的低關稅國家加工。為防止規避現象,RCEP規定在判定商品適用的優惠稅率時,不僅需要進口商品取得RCEP原產資格,還需要判斷RCEP原產國。這套復雜的流程大大增加了企業利用原產地規則的難度。
此外,對于某些產品,關稅差異還為各國規定比原產地規則更嚴格的累積標準留出了空間。例如,越南和日本在其附件的關稅承諾表中規定,當某RCEP成員對其出口經本國加工后的某類原產貨物時,即使該產品已取得RCEP原產資格,其在本國的價值添加仍需達20%。這使得大量經中間加工的區域內貿易無法享受優惠關稅。
2. RCEP秘書處等協調機制未建立,RCEP重大事項統籌協調不足
不同于雙邊自貿協定,作為一個新實施的超大型自貿協定,其實施機制的效率對實施效果有直接影響。例如,RCEP區域不同成員發展水平不同、訴求不同,實施的優先事項不同,需要協調的事項相當多,迫切需要一個秘書機構。RCEP正式生效已近兩年半,但尚未正式成立秘書處,只在東盟秘書處內部成立了一個特別單位,承擔RCEP臨時秘書處的職能,RCEP實施中的許多重大事項無法進行決策與協調,難以取得突破。
此外,RCEP相關的運行和治理機制未形成,也制約了RCEP規則的實施。以爭端解決機制為例,從實踐看,RCEP爭端解決機制借助于東盟現有的“10+1”自貿協定,針對不同的優勢領域又單獨設計了個性化的爭端解決程序,形成了一般規則與特殊規則相結合、爭端解決與爭端預防相輔相成的鮮明特點。總體來看,RCEP“法律化水平低”,也沒有特定的機構和人員實施相關的監督和管理程序。
四、以提升原產地規則利用率
釋放RCEP更大紅利
(一)以企業為主體,有效提升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
1. 圍繞企業主體形成提升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的保障體系
應將提升RCEP原產地規則利用率作為協定全面實施的重要目標。針對規則利用中的突出矛盾與短板,建議RCEP聯合委員會制定專門的行動舉措,務實提升規則利用程度。同時,成員相互協作,形成RCEP原產地規則實施的保障體系,打通當前各成員已經出臺的RCEP實施政策,推動政策對接,協商出臺新的政策。在推動過程中,可采取“小多邊”的推進方式,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盡可能統一行動但不強求,以此形成提高RCEP利用率的方案。
2. 降低企業RCEP原產地規則使用成本
一是推進投資貿易領域的營商環境優化,降低市場運用RCEP規則的成本。及時更新有關RCEP的政策信息,簡化原產地證書辦理程序,跟蹤具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實際障礙和需求。以提高協定利用率作為RCEP實施完善的目標,通過實地調研了解相關產業的生存現狀,適當調整原產地規則的適用規則,有針對性地引導和支持重點行業的企業利用優惠政策。協助企業調整出口市場和產品戰略,優化全球供應鏈布局,幫助企業從被動適應規則到主動利用規則,提高企業規則利用的綜合能力。
二是通過商業配對計劃,幫助中小企業在區域內尋找貿易伙伴。據前文分析,中國的進口利用率偏低,這與其他國家利用RCEP程度不足息息相關。需要通過具體的商業配對計劃幫助中小企業在其他RCEP經濟體中尋找合適的貿易伙伴,以促進RCEP對現有出口商產生影響,意義重大。
三是構建適用所有成員的統一的自貿協定原產地管理平臺(彭羽、沈玉良 等,2017)。這種原產地管理可以通過建立原產地聲明流程和系統實現,有利于出口商獲得市場準入和發現優惠政策,包括用于生產出口產品的物料清單、計算附加值或本地價值含量的相關要求、評估原產地規則微小加工的要求、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定價信息等。目前,由多個國際組織合辦的原產地規則助手(Rules of Origins Facilitator)和東盟秘書處創建的東盟關稅查詢平臺(ASEAN Tariff Finder)為RCEP管理平臺的構建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3. 提升企業RCEP使用能力
一是加強企業RCEP知識培訓,尤其是針對中小微企業的RCEP能力建設。建立面向企業的RCEP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原產地規則利用、關稅減讓、產業鏈布局建議等信息咨詢服務。借鑒日韓經驗,以海關部門為主導建立RCEP大數據庫,實現規則精準推廣,為重點企業提供“點對點”精準服務。為小微企業開發原產地證書申領程序、業務流程等公共培訓項目,提升其對RCEP利用能力。
二是加大RCEP官員能力建設力度。強化RCEP各經濟體的官員能力建設,就RCEP文本解讀、RCEP規則利用、RCEP與更高水平經貿規則對接等開展專題培訓,提高對RCEP相關政策落地實施的理解和利用能力,特別是提升RCEP欠發達經濟體政府官員使用經貿規則的能力。
(二)推動RCEP規則升級,提升RCEP條款對企業的吸引力
1. 啟動RCEP中明確提出的相關條款升級的談判
例如,啟動RCEP原產地規則第四條第二款的協商審議,推進“部分累積”向“完全累積”過渡。RCEP規定,在協定生效之日起開始審議原產地規則第四條第二款的協商審議,并在五年內完成審議。如果RCEP原產地規則能實現“完全累積”,則企業滿足原產地規則的門檻將大大降低。
2. 盡快開展RCEP原產地規則第十六條第四款的審議,允許將進口商出具的原產地聲明作為原產地證明
RCEP規定了原產地證明的三種形式,即簽證機構簽發的原產地證書、經核準出口商出具的原產地聲明、出口商或生產商出具的原產地聲明。同時,RCEP規定,在協定對所有簽署國生效后,就“進入進口商出具的原產地聲明作為原產地證明”進行審議,并于五年內結束審議。建議盡快對該條款進行審議,使進口商、出口商、生產商出具的原產地聲明文件與簽證機構簽發的原產地證明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3. 縮短RCEP相關條款承諾過渡期
按照RCEP第二章第五條“加速關稅承諾”的規定,盡可能縮短關稅減讓過渡期,特別是重要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的“零關稅”過渡期。
4. 建立并完善爭端解決機制
一方面,加快建立RCEP爭端解決機制,為RCEP全面實施提供機制保障;另一方面,加快推動RCEP爭端解決條款的升級。RCEP第十章第十八條提出,將在不遲于生效之日后的兩年內討論ISDS機制。目前,RCEP生效已超過兩年,需要盡早就此議題進行前期研究并做好討論準備。
(三)完善RCEP實施機制,強化規則利用的制度保障
1. 加快建立RCEP秘書處,完善RCEP實施機制
RCEP協議第十八章“機構條款”規定,RCEP機構設置部長會議,決定RCEP相關的任何事項。在部長會議下設立聯合委員會,并對秘書處進行監督。各成員需要加快溝通協商,盡快決策,爭取2024年完成RCEP秘書處設置安排并實質性運行。RCEP秘書處具體職能可以包括:向媒體和公眾發布信息,監測和分析區域貿易發展狀況;為實施協定以及相關合作項目提供便利服務;增進RCEP各經濟體間合作關系等。
2. 秘書處提供技術支持和能力建設,幫助成員解決協議實施中的問題和挑戰
提供協議實施的指導文件,幫助利益相關方了解和使用協定本身。定時提供線上線下培訓課程,幫助特定機構如成員海關、進出口商、中間商、消費者全面深入有針對性地了解協議和使用情況,以提升效率,同時也為各相關方打造信息交流共享平臺。除此之外,也要考慮最不發達國家的情況,為柬埔寨、老撾、緬甸提供格外的培訓及幫助,以推動其實現協議的承諾。
3. 形成RCEP實施的多元合力
圍繞RCEP全面實施進程中的重大問題,組織智庫開展深入系統的跟蹤研究。比如,秘書處協調溝通各成員,建立RCEP規則利用的相關數據,并邀請智庫開展正式評估與分析。發揮媒體作用,加大宣介、推廣、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企業認知水平和應用實效。
[參考文獻]
[1] 華曉紅,汪霞.CAFTA、CEPA、ECFA利用率淺析——以貨物貿易為例[J].國際貿易,2014(12):57-62.
[2] 厲力,段景輝.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關稅利用率研究[J].海關與經貿研究,2015,36(4):81-99.
[3] 彭羽,沈玉良,徐美娜.提高上海企業對自貿協定利用率研究[J].科學發展,2017(10):78-90.
[4] 俞子榮,袁波,王蕊,等.RCEP:協定解讀與政策對接[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21.
[5] 牛旭霞,王健.RCEP原產地規則:條款解讀與機遇分析[J].廣西社會科學,2024(2).
[6] Cyn—Young Park, Peter A. Petri, and Michael G. Plummer,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ADB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7]? Huh, Hyeon—Seung and Cyn—Young Park, “Asia—Pacific Regional Integration Index: Construc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omparison”, Economics Working Papers No.511, 2018.
[8] Michael G. Plummer,David Cheong,Shintaro Hamanaka,Methodology for Impact Assessment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Asian Development Bank,2010.
[9] Shintaro Hamanaka,On the Use of FTAs: “A Review of Research Methodologies”,ADB Working Paper Series 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2013-05.
[10] Stefano Inama, Pramila Crivelli, and Phan Manh Ha. “The Low Use by Firms of ASEAN Trade Preferences: Will RCEP Follow the Same Destiny? An Agenda for Rescue to Reform Rules of Origin in the Asian and Pacific Region”, Global Trade and Customs Journal,2022,17(6):248-251.
[11] World Bank Group. Actual and Potential Trade Agreements in the Asia—Pacific[R].2020-12.
①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Pramila Crivelli and Stefano Inama, ADB Briefs, NO. 206, January 2022。
②?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RCEP生效實施一年效果評估報告》,2023.11。
③ Lili Yan and Urata Shujiro eds, The Use of FTAs in ASEAN: Survey—based Analysis,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④ Federation of Malaysian Manufacturers, FMM says 77% of Msian manufacturers not utilising RCEP, CPTPP agreements yet https://www.fmm.org.my/FMM_In_The_News—@—FMM_says_77—p—_of_Msian_manufacturers_not_utilising_RCEP,_CPTPP_agreements_yet.aspx.
⑤ 馬來西亞智庫:約30%受訪企業不甚了解RCEP,馬來西亞經濟部國際貿易署,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90442d88—ebe8—43b1—80a4—26fd888de94f。
⑥ 其中,FTAur表示自貿協定利用率;h表示具體的產品稅則號,Mh表示某稅號可以享受FTA伙伴國優惠關稅的總金額,MUh表示某稅號具有享受FTA優惠關稅的金額,P表示實際享受FTA優惠性關稅的稅號,D表示符合FTA優惠稅率的所有稅號。
① 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T—SPECIFIC RULES OF ORIGIN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② A prelimary assessment Stefano Inama, Pramila Crivelli, and Phan Manh Ha. “The Low Use by Firms of ASEAN Trade Preferences: Will RCEP Follow the Same Destiny? An Agenda for Rescue to Reform Rules of Origin in the Asian and Pacific Region”, Global Trade and Customs Journal,2022,17(6):248-251.
③? Low Use by Firms of FTA.
① 外務省,財務省,農林水産省,経済産業省:地域的な包括的経済連攜(RCEP)協定に関するファクトシート,令和3年4月。
② 日本における RCEP を利用した輸入の現狀——主な利用は中國、韓國からの繊維製品、化學製品,三菱UFJリサーチ&コンサルティング,2022-12-22.
① 外務省,財務省,農林水産省,経済産業?。旱赜虻膜拾ǖ慕U済連攜(RCEP)協定に関するファクトシート,令和3年4月。
② 日本における RCEP を利用した輸入の現狀——主な利用は中國、韓國からの繊維製品、化學製品,三菱UFJリサーチ&コンサルティング,2022-12-22.
③ https://www.customs.go.kr/upload/ftaportalkor/ebook/FTA—20240201_1/autoalbum/page/240131095936646/view.html?FdirectPageNum[]=1。
① Federation of Malaysian Manufacturers, FMM says 77% of Malaysian manufacturers not utilising RCEP, CPTPP agreements yet https://www.fmm.org.my/FMM_In_The_News—@—FMM_says_77—p—_of_M'sian_manufacturers_not_utilising_RCEP,_CPTPP_agreements_yet.aspx。
② タイの2023年のFTA利用輸出額、前年比2.5%減の816億ドル(泰國2023年的自貿協定利用出口額為816億美元,同比減少2.5%),日本貿易振興機構,https://www.jetro.go.jp/biznews/2024/04/e2ad68022150141b.html.
③ Tham Siew Yesn, Reaping the Benefits of RCEP: From Utilisation to Export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and Export Structures in Thailand Juthathip Jongwanich, Discussion Paper No.75 May 30, 2022。
① 中改院課題組:《推動RCEP全面實施,深化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中改院調研組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調研報告(3)》,中改院簡報第1703期,2023-12-25。
①? 《RCEP是把“雙刃劍”?看到機遇也要看到挑戰》,《新華日報》2022-01-06。
①? 新加坡將在RCEP生效之日起移除對區域內進口施加的全部關稅。
①? 例如,在RCEP生效前,如果越南將含有一定比例來自日本和中國的原材料的汽車加工并出口至柬埔寨,則該汽車因其不原產自越南,無法依據東盟自貿協定的原產地規則而享受優惠關稅。但在RCEP生效后,由于上述汽車的組成價值全部源于RCEP成員,則其可以獲得RCEP原產資格,并享受柬埔寨在RCEP關稅承諾表下規定的關稅率。
Enhanc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ules of Origin to Unleash Greater Dividends of RCEP
Kuang Xianming, Wang Yuehong, Hu Lei
(China Institute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aikou, Hainan 570311)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ules of origin among RCEP members since its implementation shows that, except for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hina, ASEAN, and other members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generally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RCEP rules of origin among member countries are that enterprises do not fully utilize the RCEP rules of orig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CEP tariff concessions and terms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RCEP rules is not yet perfect, and the advantages of RCEP have not been fully releas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the main bod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CEP rules of origi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RCEP rules,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RCEP terms to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RCEP, and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rules.
Key words: RCEP; Rules of Origin; Utilization Rate; Rules Upgrade
(收稿日期:2024-05-20? ?責任編輯:羅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