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
摘 要:在建筑工程檢測中應用無損檢測技術,有利于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作業的有效性,整體提高建筑工程檢測的質量和效率。目前常見的無損檢測技術主要包括超聲波檢測技術、射線探傷技術、雷達無損檢測技術、磁粉檢測技術等,這些技術不但能全方位檢測建筑工程的每一施工環節,其對建構物結構造成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因此在未來發展階段應大力推廣無損檢測技術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無損檢測技術;建筑工程檢測;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TU317;TU71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4)05-0088-03
0 引言
在建筑工程檢測中運用無損檢測技術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精度,同時有效避免其對建筑物結構造成損傷,有助于全面保障建筑工程檢測作業的靈敏度和準確性,充分滿足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作業的各項需求。基于此,建筑工程領域的工作人員必須充分了解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原理和特點,結合具體的檢測要求選擇適合的無損檢測方式,進一步掌握建筑物內部結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針對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環節加強監督與檢測。
1 無損檢測技術概述
1.1 基本原理
無損檢測技術主要用于探測建筑物內部結構,其利用聲、光、電等探測射線降低其對建筑物結構造成的影響。目前無損檢測技術已在我國建筑工程檢測中經過多次重復的實踐檢驗,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這也使得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而無損檢測技術的操作流程也越來越完善。在建筑工程檢測過程中積極融合無損檢測技術評價、探傷等功能,有利于保證建筑工程檢測的工作效率。
在保留建筑物原有結構的基礎上開展相關工程檢測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檢測成本,提高檢測精確度,保證操作便利性,提升反應速度[1]。在建筑工程檢測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管道焊接、設備運行、材料管理等環節,結合各基礎要素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無損檢測技術。例如,建筑物鋼結構檢測重點在于鋼結構的焊縫質量檢測,而無損檢測技術主要用于驗證結構成體的穩定性。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還需要考慮熱效能、電效能、光效能等反應,根據無損檢測技術檢測出的反應結果,判斷建筑物結構存在的異常情況,并將其作為驗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
1.2 特點
建筑工程檢測中的無損檢測技術具有明顯的應用優勢和特點,尤其體現在以下3方面:①無損性。無損檢測技術并不會對建筑物內部結構造成明顯損傷,該技術在檢測過程中還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等優勢。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需要配合聲、光、電等能量體技術,該技術對目標建筑物檢測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在技術應用過程中還能深入建筑物結構內部進行檢測。②遠距離作業。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無損檢測技術實現遠距離檢測作業,相關工作人員只需要在建筑工程檢測點和接收點布置信息采集設備和接收設備,即可在指定的目標區域內完成建筑工程檢測工作。借助信息采集設備全方位采集相關數據信息,并將其傳送到信息接收設備,在計算機軟件支持下可以集中分析、處理相關檢測信息,以便于相關工作人員遠距離完成檢測作業。這種方法既能提高建筑工程檢測的效率,又能減輕遠距離作業對相關工作人員帶來的負擔,避免長期的建筑作業影響相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2]。③效率高。在建筑工程檢測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可以高效分析、處理相關數據信息,并對信息譯讀流程進行優化與改進,在短時間內高效監測目標區域內的建筑物結構。利用無損檢測技術具有的優勢來保證目標區域信息采集、處理的有效性,有利于整體提高建筑工程檢測的效率、縮短檢測時間。
2 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具體應用
2.1 超聲波檢測技術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需要檢測混凝土材料的強度,而超聲波檢測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檢測混凝土材料質量。在超聲波檢測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借助聲波傳輸速度、振幅等信息檢測建筑混凝土材料強度,并在參數模型內模擬混凝土材料結構的質量。當混凝土材料結構內部出現曲線變化,超聲波檢測技術在建筑物結構內部的傳播速度也會發生明顯改變,而聲波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混凝土結構內部發生的變化。
在建筑物混凝土表面運用超聲波檢測技術時,一旦混凝土厚度超出特定的限值,很難利用超聲波檢測技術保證混凝土內部結構強度檢測的精準性,因此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還需要引進超聲波回彈技術。將其與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相結合,即可顯著提高建筑工程檢測工作的精確度,并在后續的建筑工程質量評價驗收環節應用信息分析報告。
針對鋼結構建筑焊接部位進行質量檢測時,可以利用超聲波無損檢測的技術降低其對鋼結構焊接部位造成的影響,同時避免其破壞焊接表面,以此保證建筑工程檢測作業的精度,并為建筑物結構檢測作業的順利開展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持。將相關數據信息整理在鋼構件焊縫超聲波檢測工程量認證表中,該表形式如表1。
在實際檢測過程需規范探頭移動距離及速度,并保證探頭靈敏度處于規范值范圍內。在探頭移動位置調整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現場實際情況,對其采取適當的糾偏處理,同時兼顧整個鋼結構材料焊接檢測工作的全面性。在此基礎上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對比超聲無損檢測設備采集信號和標準信號,觀察鋼板表面是否出現裂縫,同時客觀分析檢測結果中反映的波形特點,在鋼板結構焊接質量檢測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優勢。
2.2 射線探傷技術
射線探傷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也具有明顯的應用優勢,該技術在不同介質中可以保持較強的穿透性,尤其在建筑工程檢測作業中可以有效規避外界影響因素,精準獲取建筑工程檢測作業所需的數據信息。射線探傷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快速完成檢測作業,并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同樣其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實際檢測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快速排除其中潛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在建筑工程檢測中應用射線探傷技術時,必須結合信號強弱程度以及建筑結構的整體情況,科學分析建筑工程檢測作業的全過程,第一時間處理斷崖式衰減等異常信號,從源頭上避免建筑物結構內部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
2.3 雷達無損檢測技術
建筑工程檢測中的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在工程質量檢測過程中有利于保證整個檢測作業的效率,全面體現出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具有的應用價值。在檢測作業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考慮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工藝問題,對相關作業人員提出精細化的要求,實時調整建筑物結構內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3]。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應針對雷達發射的目標區域進行探測,明確雷達發射速度和方向等參數,以免影響整個雷達發射過程的檢測效果。根據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取得的檢測結果,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明確目標區域內的質量達標情況,并針對各種裂縫問題采取科學的解決措施。
2.4 磁粉檢測技術
應用磁粉檢測技術時,需針對建筑工程金屬類材料分布選擇適合的檢測方式,并在檢測過程中觀察這些金屬類材料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的情況。在金屬材料檢測過程中,可以在材料表面撒上磁粉,從而完成金屬表面磁化的過程。相關工作人員觀察金屬表面的磁粉時,若發現磁粉以均勻分布的形式吸附于金屬表面上方,則證明該金屬材料處于最佳的狀態。若發現磁粉在金屬表面上的吸附呈線性狀,證明該金屬材料存在裂紋問題。在此基礎上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觀察磁粉吸附情況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進而科學判斷金屬材料的整體質量。磁粉檢測技術具有成本低、操作簡便的優點,在該技術研究中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新型產品,真正為建筑工程檢測作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層面的支持(見圖1)。
2.5 滲透無損檢測技術
滲透無損檢測技術原理在于利用有色顏料或滲透溶液對目標檢測區域進行涂抹,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目標區域的變化情況。在此過程中滲透溶液很可能通過檢測區域表面的缺口進入,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及時清理滲透溶液。當檢測區域表面干燥后,可以利用部分介質具有的吸附力,在光照條件下分析待檢測區域的結構缺陷信息,并以此為基礎科學制定處理方案,從而有效避免建筑物結構遭到破壞。
滲透無損檢測技術所需的操作時間較長,為此該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保證待檢測物體的光滑程度,而相關工作人員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慎重選用滲透無損檢測技術。例如,在運用滲透無損檢測技術檢測時,可以將滲透溶液涂抹到非金屬物體表面,以便于科學判斷建筑結構焊縫的質量情況。
2.6 紅外檢測技術
紅外檢測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主要利用紅外成像原理,對目標區域內的建筑物熱能損失情況進行檢測,以便于觀察待測目標是否伴隨著缺陷問題。在紅外檢測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應采用紅外線發射裝置、接收裝置及相關電子設備,全方位檢測建筑混凝土結構存在的缺陷問題。當紅外輻射信號反饋到相關裝置和設備后,其可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并形成混凝土結構溫度場分布圖,進而精準判斷混凝土結構出現缺陷問題的部位。安裝紅外線攝像電子設備時,需要提前處理混凝土輻射信號,并生成混凝土溫度場分布圖,促使相關檢測人員客觀分析、判斷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情況。
目前紅外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應用仍有待完善,但該技術不需要與建筑結構直接接觸,其對建筑物結構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在整個檢測過程中還能實現遠程操作,因此在未來發展階段應繼續深入研究紅外無損檢測技術的具體應用。
2.7 渦流檢測技術
渦流檢測技術的原理是利用電磁感應形成的渦流現象,對鋼結構焊縫表面及近表面進行檢測。該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配備多種形式的線圈,以此保證整個檢測作業的精準性[4]。建筑工程檢測中的渦流檢測技術具有操作便捷、反應速度快、成本低等優勢,且使用多種形式的項圈還能深入探測建筑物內部結構。在建筑工程內部結構檢測過程中,應嘗試靈活運用渦流檢測技術,根據建筑工程材料產生的電磁反應,進一步判斷建筑物內部結構其相關建筑材料是否存在缺陷。配置多種形式的項圈還能進一步檢測鋼鐵、金屬制品等導電性物質,以便于科學區分不同建筑材料之間存在的差別,從而精準評估建筑材料的質量和性能。
2.8 沖擊回波檢測技術
在建筑工程檢測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重錘具有的錘擊作用,在混凝土結構內部縱深傳遞應力波,一旦該應力波受阻,即可形成相應的頻譜圖,這也是檢測混凝土結構是否存在缺陷問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沖擊回波檢測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其基本原理,根據回波的最高頻率值判斷混凝土內部缺陷所在的位置信息,從而精準預測混凝土內部結構缺陷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沖擊回波檢測技術保證建筑工程樁基礎樁身的完整性。
3 結束語
隨著建筑工程領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社會各界對建筑工程檢測提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傳統檢測方式早已無法滿足新時期建筑工程檢測作業的實際需要。但在建筑工程檢測中運用各種新型無損檢測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如超聲波檢測技術、射線探傷技術、雷達無損檢測技術、磁粉檢測技術等都可以對建筑結構內部實現無損檢測,并保證建筑物結構內部檢測的質量及使用安全。
參考文獻
[1] 沈巧智.建筑工程檢測中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1(22):219-220.
[2] 高菊.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工程與建設,2022,36(4):1031-1032.
[3] 李輝.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3(9):59-61.
[4] 霍宏偉.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1(3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