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仲
摘要:數字貿易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改變了傳統商業格局,電商企業成為全球經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福建省作為中國經濟的活力地區,在數字貿易時代也涌現出眾多電商企業,其全球競爭力備受關注。本文通過對福建電商企業的全球競爭力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其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數字貿易;電商企業;全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1.014
0引言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全球經濟的日益一體化,數字貿易時代的來臨使得傳統商業模式迎來了深刻的變革。電子商務作為數字貿易的一種典型形式,在全球范圍內嶄露頭角,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發展的引擎。福建省作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經濟發展極,其電商企業在數字貿易時代迅速崛起,逐漸成為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參與者。
1福建電商企業的優勢與劣勢
1.1優勢
(1)地理位置優勢:福建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擁有便捷的交通網絡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為其電商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物流條件和生產基礎。
(2)產業鏈完整:福建省在制造業、服裝、家居等領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這為電商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的產品供應和創新發展的可能性。
(3)跨境貿易經驗:由于福建省臨近臺灣省,其電商企業較早涉足跨境貿易,積累了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有助于拓展全球市場份額。
1.2劣勢
(1)品牌知名度不高:相較于一些國際知名的電商企業,福建電商企業的品牌知名度相對較低。
(2)技術創新不足:在數字化時代,技術創新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福建電商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相對滯后。
(3)國際市場適應性差:一些福建電商企業在國際市場中面臨著文化差異、法規不同等問題,適應性相對較差。
2福建數字貿易現狀
2.1數字基建現狀
截至2022年,在數字基建方面,福建省在5G網絡建設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5G基建的建設增長率位于全國第4,5G基站建設數量達到7.1萬個,74%以上行政村均實現了5G網絡的覆蓋,不僅提高了城市的數字化水平,也將數字化紅利延伸至農村地區,促進了農村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千兆光網建設也是福建數字基建的亮點,千兆光網具備覆蓋1800萬戶家庭的能力,不僅為居民提供了更暢快的互聯網體驗,也為數字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支持。福建省還擁有東南第一個大規模的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建成對于推動數字貿易、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福建省還擁有海峽兩岸的直通光纜,以及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實現了光網在城鄉的全覆蓋,為數字經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2數字賦能現狀
福建省數字賦能呈現全面、深入的特征,為各行業提供了豐富而創新的數字解決方案,推動了數字貿易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數字經濟規模方面,截至2022年,福建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了2萬億,占GDP的比重在50%上下,這也意味著數字化已經是福建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尤其是在關鍵業務環節上,規模以上的數字化企業占比穩居全國前3,進一步彰顯了數字賦能在福建各行業中的深遠影響。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在福建省的全面提升也是數字賦能的顯著體現,全省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被評為在全國處于優秀級,各類行政服務許可事項網上可辦率高達98.56%。具體體現為“一趟不用跑”的事項占比達到88.6%,為企業和居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務通道,數字賦能還在農村地區得到了迅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果,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2588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454.6億元,不僅拉近了城鄉數字差距,也為農村經濟的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持。
2.3數字創新現狀
截至2022年,全省發明專利授權數量達到16213件,同比增長29.1%,為數字貿易時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知識產權基礎。全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其中數字信息企業達到5580家,反映出福建省在培育和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為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福建省還在數字化領域持續推動重要制度文件的實施,包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網絡安全審查、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等,這些制度的出臺不僅提升了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也為數字創新提供了更為可靠的基礎設施和法律支持。數字創新在福建省數字經濟中的關鍵能力得到了明顯的強化,福建省不僅在數字技術領域不斷取得專利,也在構建完善的數字創新生態系統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這一系列的成就使福建在數字貿易時代走在了創新前沿,為企業在全球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2.4數字環境現狀
福建省數字治理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網絡空間治理水平持續提升,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在數字治理方面,福建省通過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有效打擊涉及流量造假、刷單炒信等違法違規行為,全年查處了30多個涉及違法行為的網站平臺,清理了80萬余條違法違規信息,這一系列措施維護了數字經濟的公平競爭環境,保障了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跨境貿易機制方面,福建省與200余個國家和地區展開了跨境電商合作。通過經海關監管的跨境電商出口、進口,以及進出口規模均實現20%以上的增長,在數字貿易中不僅加強了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還通過優化貿易機制促進了跨境電商的發展。
3福建電商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分析
3.1發展競爭力
2022年,根據海關數據顯示,福建省跨境電商領域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出口、進口和進出口總規模均實現了20%以上的年度增長。其中,跨境電商出口規模達到1286.4億元,同比增長21.1%,這一增速明顯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超過全國平均增速9.4個百分點,達到了10.6%,這表明福建省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發展步伐更加迅猛,為全國跨境貿易的繁榮作出了顯著貢獻。福建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全力打造了跨境電商的完整產業鏈和生態鏈,使得跨境電商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在進口方面,福建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進口金額達到72.1億元,同比增長43.3%,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8.4個百分點。綜合來看,福建省的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在2022年同比增長22.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3個百分點,達到了1358.5億元。福建省通過創建跨境電商綜試區,通過制度、管理和服務的全方位創新,積極推動了數字貿易的升級,這一舉措有效地形成了以綜試區為核心的跨境電商生態圈,吸引了眾多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如亞馬遜、Shopee、淘寶海外等進駐福建,這些企業的入駐為福建省的數字貿易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強大的產業支持。同時,福建省還以構建洲際航空物流支撐體系為目標,積極拓展對臺海運專線,構建多式聯運的國際物流通路,為福建省的跨境電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體系,促使貨物從倉庫到達目的地的時長大幅縮短,福建省的“絲路海運”聯盟成員超過270家,已經形成了亞歐大陸的貫通通路。此外,福建省還通過打造跨境電商供應鏈專業展會,成功舉辦了跨交會,推動了專業采購和交易的活躍度,為福建省的數字貿易開創了更多商機。同時,福建各地在跨境電商區域集散能力的建設上也取得了顯著成就,設立了22個海關監管場所,建成了140個各類跨境電商園區,進一步提升了產業承載能力。福建省還成功舉辦了金磚國家數字經濟對話會,以“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為主題,為福建省在數字貿易領域樹立了更高的國際形象,加深了與金磚國家的合作與交流。在創新方面,福建省各地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各地積極探索新業態,創新信貸投放方式,推出個性化收匯業務,培育本土跨境電商人才和團隊,打造交流平臺等,為跨境電商的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3.2產品競爭力
福建省的跨境電商企業在產品競爭力方面展現出強大的潛力和市場吸引力。在產業帶方面,福建作為全國三大網貨制造基地之一,是全國發展最快的跨境電商進出口中心之一,以其眾多產品品類為優勢,如電子信息產品、平板顯示器、工藝品、保健器材、汽車零部件、紡織服裝、裝飾工藝品、家用電器等,這些福字號產品,尤其是鞋服箱包、家具家居、工藝配飾、戶外運動等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的熱銷品類,培育了一系列跨境電商的暢銷爆品。福建省以定制化業務為特色,跨境電商企業借助網絡預訂平臺,依托福建省的豐富工廠資源和品牌優勢,針對不同國家的民眾需求,讓海外消費者自主選擇和設計產品。這種靈活的定制化業務,讓產品能夠更好地適配當地文化和風俗習慣,提高了產品的國際市場適應性。在福建省,傳統外貿企業看準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紛紛加入這一大軍。傳統外貿商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出口,成本扣除后的利潤相較于傳統外貿方式提高了2倍以上,這使得企業不僅能夠更好地保持品牌獨立性,還能夠在定價上擁有更大的權利,為企業在保持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持。福建省擁有豐富的本地產業集群優勢,這些產業帶與跨境電商熱銷的重點品類高度契合,這使得福建省成為全國跨境電商的大省,賣家數量位居全國第四。隨著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福建省的海外倉已成為企業融入海外零售體系的重要支撐。省內企業已在35個國家和地區布局設立海外倉,年度新增海外倉35萬平方米,總面積超過180萬平方米,這為福建省的跨境電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年配送跨境電商貨物零售價值超千億元。福建省政府通過推動產業園項目建設,積極響應和引入跨境電商服務類企業,形成了通暢的產業鏈條。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的建設將全環節服務提供給傳統商家,通過培訓服務,更好地為本地企業服務。同時,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動分類監管、內貿集裝箱、跨境電商等業務盡快落地綜保區,鼓勵企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金磚國家建設海外倉。福建省的跨境電商生態圈持續優化,涉及倉儲、物流、財稅、營銷、軟件、運營、金融等多個方面。企業提供的服務種類多樣,包括選品、開店、課程、展會、導航工具、資料下載、視頻課程等。這些服務不僅有助于傳統商家的轉型,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支持,為產品升級和創新提供了助力。
3.3營銷競爭力
在福建省,近年來興起了一種全新的跨境電商營銷模式,它集網絡體驗、產品定制、創新交流、訂單生產為一體,為當地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營銷競爭力。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自主研發的網絡預訂平臺,讓國外客戶自主選擇和設計產品,然后將個性化訂單轉化為成品。這一模式的成功推動了個性化訂制產品的廣泛涉足領域,包括鞋服箱包、家居產品、電子產品配件等500多種,產品銷售地遍布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要素引領是這一成功模式的關鍵。該模式以要素為引領,通過促進閩東北與閩西南、沿海與內陸電商聯動發展,實現了電商的良性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多種要素如主體、產品、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政策、服務、物流、網絡設施和人才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構成了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要素模型。在福建,這些要素分布相對不均等,但通過要素引領,成功解決了農村電商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構建“三條要素線”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策略。通過引導電子商務主體資源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輸出,促進生產、加工、流通、服務企業將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轉移到生產要素成本相對較低的地區,有效提升了電子商務產業鏈的價值,促進了電子商務欠發達地區環境的完善。另外,通過打造“五個出口”,福建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競爭力。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等多個出口通道,使福建能夠將本土產品更順暢地推向國際市場。這一戰略不僅充分利用了出口政策的優勢,也有效降低了電商成本,提升了整體競爭力。最后,發揮“三個層級”是促進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借鑒電子商務水平較高地區的成功經驗,形成縣級引領、鄉鎮促進、村級落實的電子商務三級發展模式,這一層級性發展模式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實現電商的精細化管理和全面發展。
3.4人才競爭力
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福建的電商企業正面臨著對人才的持續需求,根據《“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電子商務從業人數在7000萬以上,與2020年相比,增長將近1000萬人,年均增長高達200萬人。2022年,電商直接就業、創業人員將近5000萬人,電商信息技術從業人員約500萬人,電商服務業從業人員將近900萬人,電商支撐行業從業人員1300萬人,總計約6800萬人,比2020年增長了約800萬人。電子商務產業鏈的不斷延伸以及相關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使得對各類電商人才的需求呈現出蓬勃的態勢。為了適應行業發展的新需求,2019年教育部在本科電子商務類專業中新設了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并在高職(專科)電子商務類專業中設立了相應的專業。同時,農村電子商務專業于2021年新設,網絡營銷專業則更名為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專業,這一系列的舉措推出旨在培育更多、更全面的電商專業人才。當前,電子商務類專業全面涵蓋了技術、運營和綜合管理3個方向。在運營類崗位上,福建電商企業積極邀請行業專家和從業人員參與課程設計和授課,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最新的行業動態和實戰經驗。企業還與知名電商平臺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為學生提供實際項目合作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真實的業務場景中鍛煉自己的運營技能。對于綜合管理類崗位,福建電商企業與高校合作開展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計劃。通過企業的導師制度,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一位來自電商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導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這種導師制度既促進了學術與實踐的結合,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職業規劃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未來的發展路徑。為了提升電商企業的人才競爭力,福建還通過不斷優化薪酬福利體系、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等方式,留住了一大批優秀的電商人才。企業注重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為他們提供晉升通道和培訓機會,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此外,福建電商企業還在引進人才方面進行了更為靈活多樣的嘗試,通過拓寬引才渠道,采取靈活的用人模式,例如遠程辦公、彈性工作時間等,更好地滿足人才的個性化需求,吸引了更多優秀的電商從業者加盟。
4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貿易時代為福建電商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更為激烈的全球競爭。通過對福建電商企業的優勢與劣勢、全球競爭力的分析,本文總結了福建電商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在未來的發展中,福建電商企業應積極借助數字化技術,不斷創新,加強產業鏈合作,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從而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取得更大的發展成就。
參考文獻
[1]馬宇軒,劉曉亮.貿易強國視角下數字貿易對我國全球價值鏈嵌入的影響——基于2012—2021年樣本數據的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3,(16):9598.
[2]李雨佳.數字貿易時代電商企業競爭力提升路徑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2022,(5):46.
[3]陳琴.后疫情時代下RCEP賦能跨境電商中小企業標準化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