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桂翠 趙鑫
摘要:榜樣教育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親和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榜樣教育能夠激勵高中生賡續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高中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在教學實踐中,依然存在榜樣選樹事例單一化、教學方式固定化、高中生情感認同度較低的問題。對此,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應通過榜樣選樹精準化、拓展榜樣教育教學方式、提升高中生對榜樣教育的情感認同,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親和力。
關鍵詞:榜樣教育;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1.079
尊重榜樣、推崇榜樣、學習榜樣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運用榜樣英雄人物開展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是提升教學親和力的有力方式之一。“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榜樣教育的重要作用,號召全體社會成員向榜樣看齊,學習榜樣精神和先進事跡。站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新起點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新征程上,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榜樣教育有效應用,對堅定高中生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1榜樣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價值意蘊
1.1激勵高中生賡續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也是社會成員廣泛接受和認定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時代精神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反映了時代進步的要求和人民群眾在新時代下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是人類文明在每一個時代最生動、最具體、最深刻的精神體現。“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激勵新時代奮進力量的重要載體。在新的趕考路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將繼續接力塑造一批又一批榜樣人物。每一個榜樣人物身上都凝聚著時代的主流價值,彰顯著時代精神,通過開展榜樣教育,講好榜樣故事、展現榜樣風姿、彰顯榜樣力量,以心暖心、以情感人、以人化人,從而激勵高中生賡續傳承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1.2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理論性較強,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的影響,使得學生們產生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晦澀難懂、有“距離感”等的想法。運用榜樣教育,將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與一個個具體的榜樣實例相對應,擺脫“大水漫灌”,實施“精準滴灌”,教師不僅僅只停留在理論知識點的解說上,而是會變空洞的理論說教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知識點變得有“跡”可循。在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針對性的同時,綜合運用“接地氣”的榜樣事例拉近與受教育者的距離,通過彰顯榜樣人物蘊含的親和力,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激發受教育者學習的興趣,提升受教育者的課堂參與度,滿足受教育者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從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親和力。
1.3引導高中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為中國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指導思想、一個共同的理想信念、一個強大的精神力量、一個根本的道德準則,它承載著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對人類的價值認識和行為抉擇起著導向作用。“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新時代要想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貫徹和培養,就要充分發揮榜樣的模范帶頭作用。榜樣自身具備著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的精神品質,能夠為高中生的價值認知提供一個參照物。榜樣能夠為高中生的價值認同提供共同的價值體驗,即對于同一個榜樣人物,不同的個體往往能夠產生相同的感動之情。榜樣能夠為高中生進行價值體驗架起一座橋梁,即受教育者將對榜樣的溫情與敬意升華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深蒂固的情感。最后,榜樣教育有利于細化、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即通過對榜樣個體的具體行為生動展現,最后上升為精神追求和知行合一的實踐。
2以榜樣教育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親和力的問題審視
2.1榜樣教育榜樣選樹事例單一化
榜樣事例數量豐富且種類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榜樣事例都能夠與課堂教學內容、教材知識相契合。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一些教育者使用刻板老套的榜樣事例,會令受教育者產生刻板印象和審美疲勞。高中學生正處于叛逆階段,對于老套的榜樣事例會產生厭煩、抗拒甚至是輕視的消極情緒,這樣的教學效果與我們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當前我們倡導素質教育,但在高中實際教學中,大多實行的是應試教育。現階段許多學校由于升學壓力等各方面的因素還停留在應試教育或者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的陣痛階段,學校為了來年招生或是評獎評優,教師為了抓班級升學率或是名校錄取率,在智育和德育的天平上失衡,更大的傾向于智育,忽視了德育或德育沒有提高到它應在的位置。因此,盡管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榜樣教育仍然無法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在榜樣教育中選樹榜樣千篇一律,忽視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就無法引起學生共鳴與內省,也難以做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2榜樣教育教學方式固定化
目前一些教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中仍采用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將多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榜樣教育運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過程中,大多數的思政課教師往往固定使用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將榜樣教育的過程變成知識性的“灌輸”,使得原本應該形象生動、聲情并茂的教學過程變得生硬。一些思政課教師開展榜樣教育時,習慣性地用生硬的大道理去教育學生,使用說教式的語調、政治性的語言,將榜樣教育當作知識灌輸,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盡管教師選取的榜樣貼切教學內容,但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并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倘若一味地運用說教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榜樣教育,生硬、機械性講大道理,榜樣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的作用,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愿聽、不想聽、不屑聽的抵觸情緒,削弱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的發揮。
2.3榜樣教育學生情感認同度較低
榜樣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當外在的教育因素觸及到學生內在的精神需要時,就會讓學生以一種主動的方式接受,并最終形成一種良性的內化。但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沒有觸及學生的內在精神需要,榜樣教育不能達到學生心靈深處,導致教學中存在著榜樣的感召力不足,學生情感認同度較低的問題。榜樣教育過分推崇高大上的形象。一方面,受教育者會感到自己與榜樣的差距較大,產生“敬而遠之”的態度,這種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受教育者學習和模仿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高大上的榜樣形象與現實脫節,經驗樣本的不真實性會造成價值認知上的不可靠性,使高中生產生質疑,不能形成真實的情感體驗。榜樣教育的教學方式不適應時代性的問題。當今互聯網科技迅速發展,但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上課還停留在口頭描述或圖片展示階段,偶爾采用視頻素材,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參與榜樣學習的積極情感。學生是榜樣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參加榜樣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讓榜樣教育真正起到對學生的知識學習、價值引領、行為示范等的作用。
3以榜樣教育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親和力的對策分析
3.1緊密結合時代主題,榜樣教育的榜樣選樹精準化
我們黨歷來重視榜樣教育的育人作用,從黨的各個歷史階段的中心工作來看,榜樣教育具有特殊的示范作用。高中由于升學壓力,對于榜樣的選樹易出現“一刀切”“唯分數論”的問題。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親和力,要緊密結合時代主題,做到榜樣教育榜樣選樹精準化。如在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學中講述黨的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的革命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可選樹榜樣為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鄧中夏、黨的早期卓越領導人蔡和森,展現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顧全大局、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這一時期可選樹“人民的好榜樣”雷鋒、“舍身推戰馬”的歐陽海、“鐵人”王進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主要任務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這時期可選樹“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青山埋忠骨、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兩彈一星”的錢學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時期可選樹“一心中國夢,功德冠群英”的黃大年、“燃燈校長”張桂梅、“捍衛生命的勇士”鐘南山等。
3.2注重全過程育人,拓展榜樣教育教學方式
課前備課階段,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選取榜樣資源。教學設計要體現主體性,把學生作為設計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做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榜樣教育的教學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根據榜樣教育教學運行動態,主要是學生們的反映情況,及時調節榜樣教育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使教學設計在動態中生成教學效率,促使榜樣教育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親和力。課中教學階段,要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講深、講透、講活榜樣的道理。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應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進行案例分析,發掘榜樣的精神品質,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由個人學習到學會互相合作學習,對榜樣有一個更加立體全面的認識。課后評價階段,要堅持激勵和反饋,強化榜樣教育的效果。當學生踐行榜樣行為,進行有益于社會和他人的行動從而受到肯定和贊賞,這種榜樣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結果反過來又成為推動學生重復踐行榜樣先進行為的動力,進而強化這種行為的實施。因此推動形成學生爭當榜樣、學習榜樣的良好氛圍,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激勵缺一不可。通過建立健全物質精神層面的激勵機制,才能更好推動廣大學生對榜樣的持續性學習,強化榜樣教育的效果。要堅持量化和質性相結合的反饋方式,建立多元反饋主體。教師通過多種方式來評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可以通過榜樣教育實踐來分析自己的學習狀態,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反饋評估,同學之間可以通過交流和互評來幫助彼此正確認識自己。
3.3堅持真實性原則,提升高中生對榜樣教育的情感認同
情感能讓思想、道德行為準則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能加快道德認知向道德行為轉變的進程,這是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的必要條件。榜樣教育要將榜樣的精神品質與價值觀念深深植根到學生們的心中,觸及其精神層面,才能夠使榜樣教育得到應有的效果。要堅持真實性原則,精選應用現實優秀資源。榜樣來源于現實生活,是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人物,其自身也存在著不足,肆意美化或特意拔高其形象,會導致榜樣教育大打折扣,堅持真實性原則,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榜樣教育才能夠深入人心。要精選應用現實優秀資源。現實資源是榜樣活動的基礎,為促進榜樣成長提供了動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榜樣教育的成效。通過精心挑選現實資源,建立起現實與精神世界的橋梁,縮小學生與榜樣人物之間的距離。有些榜樣人物十分優秀,但是高中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對于這些榜樣的了解不太深入,會產生困惑,現實生活中榜樣的形象可以比書本上的高大神圣的形象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通過精選應用現實優秀資源,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深入地觀察和體會榜樣的行為,產生共同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共鳴。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9.
[2]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02).
[3]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01).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1).
[5]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3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