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紅 關天琪 黃運安 楊旭卉 陳旭



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食品、餐飲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困難,本文探討和研究了高職學校中西面點的工藝學科“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的人才培養方式。其既是現代職業培養的新理念,也是高職學校優質成長的新特點。本校從“產教融合引崗入課、教學實踐賦能課程改革、以賽促教促學提技、課證融通以證驗課、雙創滲透以創拓能”五維融通的課程體系入手,構建了基于崗位需求、技能大賽、職業證書、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通過該模式培育富有發展潛力、整體素質較好、技能技術本領過硬的復合型人才,提高了中西面點工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1.引言
鄉村振興是我國現階段重要戰略,2022年《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著眼國家重大戰略,要求穩住農業基本盤,扎實推進“三農”工作,并特別指出要大力支持涉農高等學校和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支持涉農職業院校根據農村振興需要,要服務區域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旅游產業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要推動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模式創新,要構建校內實踐教學基地,以及校外崗位實踐基,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著力培養多批行業崗位急需,技術技能一流的高素質人才。
食品、餐飲行業對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高要求為高職學校中西面點工藝技術學科培養指明了方向。在當前社會對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構建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基于此,提出了五維融通機制下的“崗課賽證創”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五維”是指“崗課賽證創”,明確了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開發模塊化、系統化的實訓課程體系。根據2022年我國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21年我國餐飲業總收入46795億元,全國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業總收入為10634億元。另外,根據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的統計資料,2022年我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874億元,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30%,2023年達到了3102億元,2024年預計將達到3360億元。
2.“崗課賽證創”教育方式的特色和意義
中西面點專業學員的職位基礎水平高低取決于他們如何參加中西面點經營業務的關鍵項目。“職業能力”被全球勞工會議界定為他們在職業領域中可以合理掌握某項知識并能夠繼續開展該項業務的技能,包含專業技能素質,以及集基本經營意識、社區組織能力、人際關系技巧和創新創業技巧等于一身的綜合技能,既包含內隱技能又包含外顯技能。就五維融通制度下的“崗課賽證創”人才培養模式來說:“五維”是指“崗課賽證創”,“崗”即工作崗位,目的是體現人員技能特點;“課”是專業課程,目的是打造適應職業需要、適應學科發展的課程內容;“賽”是指專業技能比賽,評價專業水平、檢測質量、引導課程改革;“證”即資質認定,反映了知識水平與實際技術技能的水平;“創”是指創新創業的思想與能力,主要聚焦學生雙創思想的訓練與實際操作能力和創造力的提高。通過建立內容、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活動方法等路徑,可將工作崗位、核心課程、資格證書、技能競賽、創新創業等“五維”融會貫通,形成“崗課融合、課證融合、課賽融合、課創融合”的“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課程體系。“五維”構建結果圖見圖1。
研究以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為導向,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及企業調研總結分析中西面點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以“崗課賽證創”人才培養模式為抓手,通過“以崗定課、以賽促課、以證融課、以創融課”的教學模式實踐,構建“崗課融合、課證融合、課賽融合、課創融合”的“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課程體系的實施路徑。并從“五維”出發去思考中西面點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與內容,落實以校企共建方式去構建的課程體系,加以實施,形成五重考評的“崗課賽證創”課程體系的評價體系和實施保障體系。
貴州食品、餐飲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生產經營主體在不斷增加。如何因地制宜并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人才需求的調研方案是本研究要突破的難點。經過研究提出了“以崗定課、以賽促課、以證融課、以創融課”的教學模式,構建了五維融通課程體系的實施路徑。以校企共建的方式來落實課程體系,并進行實施,以形成“崗課賽證創”課程體系的評價體系,確保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全方位的教學育人模式不僅僅關注課堂知識,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考核。通過與企業的緊密合作,可以更好地滿足行業的實際需求,培養出適應市場的人才。通過綜合性育人體系的打造,貴州省的食品和餐飲產業將迎來更加繁榮的發展,有能力有素質有技術技能的人才將會推動整個產業邁向新的高度。
3.“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機制下中西面點工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方法途徑
3.1 “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機制下中西面點工藝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學校落實“以崗定課、以賽促課、以證融課、以創融課”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構建“崗課融合、課證融合、課賽融合、課創融合”的“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課程體系,其實現途徑見圖2。
3.2“崗課賽證創”的五維融通體系和課程體系構建
3.2.1 進入真實崗位
第一學年,學生職業認識、職業選擇。第二至四學年,學生掌握通用模塊課程和對口模塊課程(對口崗位)的相關知識。第五至六學年,學生參加職業實踐訓練、實踐實操,逐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
3.2.2 建立課程體系
以“崗課賽證創”為載體推進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增設不同崗位對口類課程、資格認證類課程、技能競賽類課程、創新創業類課程,以打造模塊化、遞進式的課程體系,進而形成“基礎能力—專業能力—崗位能力—進階能力”的“四能進階式能力培養”制度。
3.2.3 參加技能比賽
引導學生在職業技能比賽和職教周活動中檢驗掌握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增強心靈抗壓力,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增強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
3.2.4 課證融通 對接職業資格證書
將職業等級證書的相關內容融入專業課程的構建,使學生通過課證融通獲得職業資格認證。
3.2.5 開展雙創教育
將雙創教學融入人才培養,通過“挑戰杯”“互聯網+”“貴州省大學生創新方法”“貴州省青年職業技能大賽項賽(創新創效競賽)”等創新創業競賽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才能,以創新創業項目帶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如圖3和圖4所示。
3.3“崗課賽證創”的五維融通教育模式評估體系
對中西面點對工藝專業培養方法進行研究與探討,以建立“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的教育模式評估體系。該評估體系應包括中西面點工藝專業課程的評估,將多方評估主體、多元評估內容融入其中,如圖5。
結語
本研究的重點是鄉村振興視域下高職院校“崗課賽證創”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旨在符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通過多種方式如調研體驗、時政新聞、法律教師連線、案例思考等,將法律意識、信息和隱私保護、公平誠信競爭、國家戰略、民族大義等思政元素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德技并修”的技能發展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模式不僅是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在實踐工程中將崗位能力要求、技能比賽、創新創業、專業證書等要素融入課程體系。此外,對各門課程的體系進行進一步細化,對原有核心課程內容進行升級,以促進“崗課賽證創”模式的全面落地。模式實施實現了“崗課賽證創”綜合育人和專業發展的可持續目標。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扮演著培養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繼續探索創新,不斷完善“崗課賽證創”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有力支持,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基金項目
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鄉村振興視域下高職院校‘崗課賽證創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以中西面點工藝專業為例”(2022B109)。
作者簡介
郭艷紅(1986-),男,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職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