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想 孫艷艷

摘? ?要:以“一帶一路”45個沿線國家為例,基于2006—2018年我國數字產品出口面板數據,采用米尤森等(1977)、施密特(1977)提出的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在傳統引力模型基礎上引入貿易非效率項和隨機誤差項v來估算貿易效率,并用“一步法”回歸。實證分析“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對我國數字產品出口效率的影響,同時測算我國對沿線各國出口效率的大小。結果顯示,沿線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升顯著促進我國面向沿線國數字產品出口效率;我國向各國出口的平均貿易效率處于中等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
關鍵詞:知識產權保護;數字產品;出口效率;隨機前沿引力模型
中圖分類號:F4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9-0074-03
一、文獻綜述
學界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出口貿易效應已有廣泛研究。朱樹林(2013)認為,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國不同區域出口結構的影響存在差異。余長林(2015)發現,提高目的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會拉動中國制造業出口。劉鈞霆等(2018)以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為例,實證發現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化顯著抑制出口數量邊際,顯著促進價格邊際和擴展邊際。崔日明等(2019)發現中國與新興經濟體雙邊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貿易負相關。關于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關系的研究大多表現為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結構、出口規模等的影響,本研究以數字產品為例,創新性地考查知識產權保護與出口效率的關系,著重檢驗知識產權保護對出口效率的促進作用。
二、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本文采用米尤森等(1977)、施密特(1977)提出的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在傳統引力模型基礎上引入貿易非效率項μ和隨機誤差項v來估算貿易效率,并用“一步法”回歸。將進口國GDP、人口、兩國首都間地理距離、共同邊界、共同語言等短期內不隨時間變化的客觀變量納入引力模型,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每百人使用互聯網人數等人為因素納入貿易非效率模型。模型構建為:
隨機前沿引力模型中,被解釋變量EXPijt表示t年i 國對j國數字產品出口額,解釋變量包括:t年進口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GDPjt、t年進口國總人口POPjt、我國首都北京與進口國首都之間的地理距離DISij、我國與進口國是否有共同邊界CONij以及是否有共同語言LANij(是取1,否取0)。貿易非效率模型中,核心解釋變量為t年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IPPjt,控制變量為進口國每百人使用互聯網人數INTjt。
(二)樣本與數據
本文基于數據可得性,選取2006—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45國數據為樣本,同時根據《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有關內容,提取符合數字產品定義的19個關鍵詞(智慧、軟件、遠程、電視、機器人、雷達、移動、智能、電子、數字、數碼、自動、廣播、數控、通信、數據、DVD、信息、計算機),在https://www.cn-hscode.com/中查詢包含上述關鍵詞的HS編碼,剔除重復或不屬于數字產品范疇的編碼,篩選出數字產品HS編碼及有關信息,通過UN Comtrade獲得EXP數據。其余數據來自WDI 、CEPII數據庫及《全球競爭力報告》。
三、實證分析
本文運用Frontier 4.1軟件進行模型回歸,測度我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字產品出口效率,檢驗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化是否有利于提升我國數字產品出口效率。
(一)隨機前沿引力模型檢驗與估計
1.適用性檢驗
為提高模型合理性,本文采用廣義似然比(LR)檢驗方式驗證貿易非效率項存在與否、隨時間變化與否以及共同邊界和語言、地理距離是否應作為變量引入。檢驗結果表明,不引入共同邊界變量的假設無法拒絕,其余假設均在1%水平下被拒絕。可見,貿易非效率項μit是存在的,適用于時變的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剔除共同邊界變量后模型修改為:
2.模型估計結果
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回歸結果顯示,時不變模型和時變模型的γ值分別為0.78、0.82,均大于0.5且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貿易非效率因素對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數字產品出口影響較大。本文以時變模型估計結果為例進行分析。
根據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回歸結果,LnGDPjt對我國數字產品出口規模有顯著促進作用;LnPOPjt、LnDISij、LANij顯著且系數為負,說明進口國人口的增加、兩國地理距離的擴大導致的運輸成本的增加及共同語言均不利于我國數字產品出口。
(二)貿易非效率模型的估計
運用“一步法”在隨機前沿引力模型中同時將貿易非效率項及其影響因素回歸,結果(見表1)顯示,γ值通過1%水平下的t檢驗且LR值達到215.04,結果穩健。本文重點探討知識產權保護水平(IPPjt)對我國數字產品出口效率的影響,每百人使用互聯網人數(INTjt)這一控制變量的影響。所有變量均顯著抑制貿易非效率,即顯著促進貿易效率的提升。
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高將導致其本土企業假冒成本增加,進而保護了我國出口商的關鍵核心技術,維護了我國出口商的合理利益,降低了出口交易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是鼓勵創新的一種表現,技術創新水平的提高必然會更好地推動我國數字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促進出口效率的提升。2006—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各國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或將積極帶動我國數字產品的出口,提升出口效率。
(三)出口效率分析
以非效率模型中測算的出口效率為例,計算出2006—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數字產品出口的平均貿易效率并進行排名。結果顯示,我國對荷蘭、法國、德國出口的平均貿易效率較高,分別為0.986、0.955、0.954。對阿爾巴尼亞、柬埔寨、也門出口的平均貿易效率較低,分別為0.280、0.239、0.188。總體來看,2006—2018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數字產品出口效率逐年上升,根據模型測算結果,平均效率為0.689,大于0.5,說明2006—2018年我國數字產品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效率處于較高水平。
四、結束語
本文基于中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數字產品出口的面板數據構建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并采用“一步法”將貿易非效率項及其影響因素在模型中回歸,估計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對中國數字產品出口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結果表明,進口國經濟規模的擴大顯著增加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進口國總人口、兩國間地理距離以及共同語言是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的顯著阻礙因素,需引起重視;非效率模型結果表明,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高對中國數字產品在沿線國家的出口效率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為此,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出口貿易的發展有賴于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提高。政府應建立一個多維度、平等和有效的溝通平臺,并在制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過程中促進與各國的相互承認。企業定位并傳達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變化,并提供準確及時的報告,以評估中國出口企業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朱樹林.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7(2):61-67.
[2]? ?余長林.知識產權保護、模仿威脅與中國制造業出口[J].經濟學動態,2015(11):43-54.
[3]? ?劉鈞霆,曲麗娜,佟繼英.進口國知識產權保護對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三元邊際的分析[J].經濟經緯,2018,35(4):65-71.
[4]? ?崔日明,張玉蘭,耿景珠.知識產權保護對新興經濟體貿易的影響: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擴展[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9,35(3):135-146.
[5]? ?Meeusen W. Van Den Broeck, J: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77(18):435-44..
[6]? ?ST Leverty.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 [J].Journal of Risk & Insurance,2012(1):1111-1121.
Impa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Level of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Chinas Digital Product Export Efficiency
FAN Xiang, SUN Yanyan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Taking 45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example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digital product exports from 2006 to 2018,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gravity model proposed by Miyusen (1977) and Schmidt (1977).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level of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Chinas export efficiency of digital products, and measurement of Chinas export efficiency to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level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digital product exports to these countries; the average trade efficiency of Chinas exports to various countries is at a moderate level, and there is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Digital products; Export efficiency; Stochastic frontier gravity model
[責任編輯?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