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麗
科學素養的滲透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和能力。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涉及物理知識和物理概念的學習、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解釋以及物理實驗探究等內容,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環節,是有效滲透科學素養的重要時機。
一、傳統物理課堂中滲透科學素養存在的不足
1.教師對滲透科學素養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傳統課堂中,往往是追求問題的正確答案,教師在教學引導和啟發中存在很強的指向性,把學生納入預設的教學框架中,提出的教學設問要么過于簡單只需要學生回答“是”或“不是”,要么難度大卻又不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在物理現象解釋和物理規律總結過程中存在“走過場”現象。另外,在過于注重升學率的思潮影響下,教師授課仍然以學生的成績為重心,在教學設計中,內容過于枯燥陳舊,形式上過分注重知識灌輸,缺乏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調動培養,難以有效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導致學生沒有進一步探究的積極性。
2.教師在課堂實驗中滲透科學素養的力度不夠
大部分教師認為有專門的物理實驗課,忽略了課堂實驗的作用發揮。面對課堂實驗時,學生的新鮮感和求知欲最強,學生的思維也最容易得到調動,課堂實驗才是引導學生科學思考,有效啟迪科學思維的關鍵手段。在課堂實驗的設計中,廣大教師為了便于實驗管理,通常會明確實驗目的,倡導統一的實驗步驟,歸納出一致的實驗結果。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在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上存在明顯短板。
3.教師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過程中對數字網絡的沖擊影響應對不足
網絡是把“雙刃劍”,居家線上教學是學校課堂教學的有效延續,可以說網絡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我們也要從中看到數字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網絡教學帶有一定的虛擬性,教師不能像現實課堂那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督促和互動,在學生接觸網絡過程中,有些信息超出學生學段認知甚至有害于學生成長。另外,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發展,各種學習輔導網站和電子設備充斥在學生面前,導致學生習慣性尋求網絡支援。有些學生甚至沉迷于網絡游戲和手機短視頻等,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在面對課堂學習時,出現精力難以集中,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
二、初中物理課堂中有效滲透科學素養策略
1.在教學設計中的有效滲透
(1)重視物理課程標準的落實?!读x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發生了改變,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設計中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制定教學目標,注重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要求。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吃透課程內容,選取與知識點有密切聯系的生活實例,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加工凝練,圍繞教學目標加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在情境創設、引導設問等時機,注重語言表達的嚴謹性,在評價課堂表現時,注重依據事實,做到客觀公正,正面導向鮮明。
(2)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課程資源開發是廣大物理教師有效完成教學目標的必備方式,課程資源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有效滲透科學素養,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科學精神教育資源。在物理學史上,有許許多多物理科學家的事跡,他們在科學探索中所表現出的科學精神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教育素材。在我區組織的課程研修中,將“物理學家的故事”作為主題,就是很好的教學導向。二是科學方法教育資源。在課程資源的開發中,往往滲透了一定的科學方法,比如物理實驗的開發,需要做到理論聯系實踐,注重實驗過程的嚴謹性,允許實驗結果的差異性等,這也契合了新課程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
2.在課堂實驗中的有效滲透
(1)合理選取課堂實驗。在課堂中分配給課堂實驗的時間有限,對課堂實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求很高。因此,教師需要仔細斟酌,最大限度發揮實驗的作用。對于演示實驗,要做到切合知識點,深化學生對原理的掌握。在課堂探究實驗的設計上,教師需要分配更大的精力占比,從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出發,確保選取的實驗學生容易上手操作,在實驗設計中考慮科學素養的滲透因素,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利用。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多媒體技術融合了聲音、圖片和動畫等元素,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進行認知把握,為學生形成概念、理解規律打好基礎。另外,有些實驗過程比較復雜,會出現大量占用課堂時間的問題;有些實驗現象細微,觀察效果不理想;還有一些實驗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等,這些不足恰恰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加以彌補。多媒體技術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過程本身就是激發學生科技興趣的一種手段。
(3)在探究合作中培養科學素養。在課堂探究實驗中,首先要積極營造合作氛圍,樹立共同進步提高的導向。其次要合理分組,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交流的機會,把推理分析、歸納總結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適當壓擔子,通過正向競爭,強調“拿事實說話”,激發學生比拼動力,借機滲透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務實嚴謹的品質。
3.在課堂管理中的有效滲透
(1)注重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在探究式物理課堂中,強調民主、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師在學生求知的過程中,適時點撥、側面助力,注重創設情境,教師與學生共同體驗從探究到結論的過程,分享學生的收獲和喜悅,從而激發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過程性評價,帶動學生充分融入教學過程,相互評價學習狀況,查找問題不足,制訂改進提高措施。在形成閉環的同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提高其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注重科學人生態度的培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其自身的價值觀念和解決問題的態度方法也會影響到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修煉“內功”,深入研究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在學生面前呈現良好的業務素質能力。同時,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在知識講授、指導實驗、討論交流等環節中秉持嚴謹的教學作風,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積極滲透科學理念,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帶動學生成長進步。
三、結語
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課堂教學作為其中一環,具有重要的承接作用。在物理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滲透具備獨特的優勢和條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措施全方位滲透科學素養,對促進學生能力提升和素質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