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透析模式結合人性化護理對尿毒癥患者腎功能、毒素指標、營養指標及鈣磷代謝指標的影響。方法 選取沭陽縣中醫院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尿毒癥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35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觀察組(35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均治療3個月,并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腎功能、毒素及血鈣、血磷指標,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硫酸對甲酚(PCS)、轉鐵蛋白(TRF)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均更低;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鈣均升高,觀察組較對照組均更高;血磷均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均更低(均Plt;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聯合治療,可有效提高毒癥患者血液中分子毒素的清除程度,維持鈣磷代謝平衡,促進腎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尿毒癥 ; 血液透析 ; 血液灌流 ; 腎功能 ; 毒素 ; 鈣磷代謝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8.011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8.039
尿毒癥是臨床中因多種類型的腎臟疾病發展所致的腎功能衰竭階段,對機體危害性較高,此類患者多可存在水與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等現象。并且,由于尿毒癥屬于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階段,可因體內毒素代謝異常導致患者出現器官功能衰竭,對其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故臨床應及時給予患者高效的治療方案。現階段,血液透析已逐漸成為臨床中治療尿毒癥較為常用的干預措施,其可依靠物理吸附原理,通過半滲透膜過濾機體血液中多種有毒物質,并進行凈化進而起到治療作用,但由于血液透析存在特異性,部分大分子毒素的濾過、凈化效果未能達到理想狀態,故需聯合其他治療方法[1]。血液灌流是臨床近年來新發現的一類血液凈化方式,可通過體外吸附容器對血液進行凈化處理,將毒素物質充分清除,可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2]。但由于尿毒癥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較差,多可出現恐慌、擔憂等心理,臨床針對此類現象多結合人性化護理進行干預,可實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并進行疏導,為其樹立康復的自信心[3]。基于此,本研究將深入探討不同透析模式結合人性化護理對尿毒癥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沭陽縣中醫院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尿毒癥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對其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35例)患者年齡35~65歲,平均(47.65±4.30)歲;男性19例,女性16例;病程1~7年,平均(3.63±0.23)年;BMI 19~23 kg/m2,平均(21.08±1.01) kg/m2;原發病:慢性腎炎10例、高血壓腎病8例、梗阻性腎病8例、糖尿病腎病9例。觀察組(35例)患者年齡36~65歲,平均(47.63±4.32)歲;男性21例,女性14例;病程2~7年,平均(3.61±0.22)年;BMI 19~23 kg/m2,平均(21.06±1.02) kg/m2;原發病:慢性腎炎11例、高血壓腎病8例、梗阻性腎病9例、糖尿病腎病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進行對比。診斷標準:符合《內科學(第8版)》 [4]中關于尿毒癥的相關內容。納入標準:⑴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與上述內容一致;⑵病情穩定可接受透析治療;⑶血管功能良好。排除標準:⑴營養狀態較差無法耐受透析治療;⑵合并感染類型相關疾病;⑶合并心臟疾病影響治療及恢復。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使用血液透析機(廣州瑞博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
DORA-6000)進行治療,應用注射用頭孢拉定(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3023428,規格:1.0 g)作為透析液,灌洗管道后應用肝素鈉注射液(陜西博森生物制藥股份集團有限公司,規格:2 mL∶5 000單位)抗凝,透析時間為4 h/次,透析頻率為3次/周。將透析機參數調整為下列標準:透析液流速、血流速度分別為500 mL/min、200~250 mL/min。觀察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所使用的透析儀器與對照組相同,血液灌流使用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健帆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型號:HA80),將兩種儀器串聯后先行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時間為2 h,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吸附飽和后取下灌流器,進行血液透析,時間為2 h,總時長為4 h,1次/周,其余2次血液透析療程與對照組相同,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
1.2.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同時均接受人性化護理干預:⑴首先應以課堂講座、知識手冊發放等多種模式為患者進行透析相關知識的普及,減輕其因對疾病、治療方式的不了解所產生的恐懼心理,使其掌握透析方式、注意事項、相關并發癥及應對方法;⑵在透析過程中應實時與患者進行溝通,提高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告知患者此類疾病相關的政策,減輕其心理負擔,并及時為患者解疑答問;⑶組織科室內透析患者定期進行病情交流,使其分享自身飲食、運動等多方面的經驗,促進患者樹立治療的自信心。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參考《內科學(第8版)》 [4]中的相關內容,其中患者接受治療后皮膚瘙癢、抓痕等情況均消失,且睡眠質量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皮膚瘙癢較前有所好轉,且睡眠質量較前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各項癥狀均未見明顯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腎功能、毒素及營養功能相關指標: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離心時間10 min、轉速3 000 r/min的離心標準,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硫酸對甲酚(PCS),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轉鐵蛋白(TRF)水平。⑶鈣、磷代謝:采血與血清制備方法與⑵相同,根據生物藥物分析方法檢測血鈣、血磷水平。⑷并發癥: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睡眠障礙、骨痛、食欲不振等發生情況進行記錄。并發癥總發生率等于各項并發癥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腎功能、毒素、營養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清BUN、β2-MG、PCS、TRF水平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鈣、磷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鈣均升高,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高;血磷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尿毒癥是因多種腎臟疾病所引發的腎功能異常,其體內代謝功能紊亂,代謝產物及毒素均無法及時排出,可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現如今,血液透析被認為是治療尿毒癥的首選方式,雖可有效清除血液代謝廢物,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血清BUN、β2-MG、PCS及TRF均為機體內主要代謝產物,對其水平進行監測可明確患者腎臟組織的代謝功能,其中,血清BUN是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反映機體腎小球濾過功能;β2-MG屬于一類低分子量多肽,可經腎小管被大量吸收;PCS則屬于蛋白質代謝產物,有著較高的蛋白結合率;TRF是肝臟合成分泌的一類糖蛋白,腎臟受損后上述指標水平均可呈現異常高表達狀態,導致患者病情加重[5]。血液透析雖存在一定的毒素清除能力,可調節水與電解質平衡,但對于患者體內大、中分子毒素物質清除效果欠佳,而血液灌流可彌補這一缺點,在體外循環的輔助下充分清除患者血液內大、中分子毒素在內的有害物質,且吸附速度較快,容量較大,可進一步提高血液凈化技術[6]。同時,血液灌流可通過清除尿毒癥患者體內血液中有害物質,逆轉機體循環障礙,對脂溶性毒素、炎癥遞質起到顯著的非特異性吸附作用,確保患者機體內環境處于平穩狀態,還可抑制炎癥因子的異常聚集,減輕炎癥反應,以此減輕對患者腎功能造成的損害[7]。另外,在兩者的協同作用下,輔以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尿毒癥患者治療的自信心,減輕其恐慌、擔憂等不良情緒,也有利于幫助患者促進病情恢復[8]。本次研究內容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血清BUN、β2-MG、PCS、TRF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表示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可提高尿毒癥患者血液凈化效果,改善腎功能。
由于尿毒癥患者長期處于代謝功能紊亂狀態,患者體內的血鈣、血磷平衡均需由經甲狀旁腺激素(PTH)-維生素D軸進行維持,患者發生尿毒癥后,其PTH-維生素D軸功能隨著腎臟功能的衰竭而出現減退,機體代償功能受到影響,出現低鈣、高磷等情況[9]。在血液透析基礎上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可通過彌散、對流等原理充分清除溶質,并進行血液凈化,向灌流器中裝入固態吸附劑,并引入至患者血液中,通過吸附作用力,會清除患者體內毒素,從而糾正鈣磷紊亂;另外,由于血磷的分子質量相對較大,其可通過血液灌流特定的大孔高分子聚合物進行吸附、清除,以此維持患者體內血磷水平的平衡狀態,并且,血液灌流可減輕對患者腎功能損傷,增強PTH-維生素D軸功能,因此可提高血鈣水平,調節鈣磷代謝[10]。并且,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聯合應用,可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既保證了患者對有害物質的清除率,也可改善其腎功能,并不會增加患者的并發癥發生風險,安全性良好。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血鈣水平升高,血磷水平降低;而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可有效改善尿毒癥患者鈣磷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綜上,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結合人性化護理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尿毒癥患者血液中分子毒素的清除程度,維持鈣磷代謝平衡,促進腎功能恢復,提高血液凈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麗娟. 低鈣透析聯合高通量透析治療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J]. 吉林醫學, 2022, 43(12): 3204-3206.
[2]黃梅珠. 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對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22, 12(26): 29-31.
[3]何艷萍.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尿毒癥患者護理效果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 2018, 34(6): 155, 157.
[4]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內科學[M]. 8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 459-462.
[5]王艷姣, 紀芳, 劉秋月. 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對尿毒癥患者甲狀旁腺素、β2-微球蛋白及轉鐵蛋白的影響[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2, 19(5): 138-141.
[6]高爽, 葉盛梅, 佟瑞華, 等. 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性皮膚瘙癢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β2-微球蛋白、內毒素、血清鐵蛋白水平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3, 22(15): 1613-1617.
[7]李玉金, 祁德賢, 張曉麗. 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炎癥因子、血清成纖維細胞因子-23及肱動脈血流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的影響[J].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9, 25(3): 237-239, 252.
[8]李盼盼.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尿毒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19, 6(12): 1734-1736.
[9]姚佩, 施葉萍, 李婷婷, 等. 尿毒癥患者應用血液灌流聯合碳酸鑭治療對皮膚瘙癢療效及鈣磷代謝的影響[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醫學版 ), 2022, 19(3): 19-23.
[10]羅小龍, 李程, 孫西娟, 等.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鈣磷代謝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3, 8(11):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