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清 林小萍 董雪杰
摘要: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創新創業能力。文章以大數據技術為框架,通過挖掘分析數據,確立了基于學生、學校和社會三方的科學評價體系,并基于模糊算法構建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評價模型。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能夠科學評價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服務。
關鍵詞: 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型;大數據;模糊算法;權重與量化;維度
中圖分類號:TP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13-0159-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
0 引言
由于產業升級,各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發生了新變化,為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高職高專學校不斷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在這一進程中,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它是高職高專學校創新和深化人才培養方式的重要途徑[1]。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直接反映了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
因此,科學可靠地評價高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對于規范科學地進行人才培養至關重要。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亟須研究和解決的課題是將能力評價與信息化新手段緊密結合[2],創立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型,對大數據模型進行構建評價,實現數據互通,創新優化評價模式。本研究以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旨在從根本上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優化的目標[3]。以大數據結構為框架,以模糊算法構建能力評價模型為手段,進而實現高職高專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的數據互通與業務整合。
1 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的意義與條件
相對于其他類別的高校學生,高職高專學生在理論方面可能處于劣勢地位,但在實踐操作方面,他們的實力相對較強[4]。因此,對于高職和高專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評價,國內學者在方法上存在分歧,研究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指標時也存在分歧。李麗芳、李長波等學者認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評價體系由綜合素質、創業意識、創新能力、創業管理能力四個部分組成,這四個部分相互影響、互為補充、共同發展,共同影響大學生的創業能力[5]。張天文則從三個方面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評價體系,即創業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6]。
2 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系統的設計目標
系統經過數據采集、數據預處理、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數據應用等步驟,應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這些數據,優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打破數據信息壁壘,從而構建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型。系統挖掘隱藏在學生能力測評數據之間的關聯,并進行預測,實現數據的整合,最終形成有效的評價數據,然后建立考核指標和確定量化權重,構建模型。
該模型的構建能夠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狀況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測評提供個人、學校、用人單位三方多維度的數據統計、分析和預測功能,幫助三方掌握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和人才培養狀況。構建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型,也可以為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和政策執行提供更科學、更精細、更有效、更重要的參考依據,為提高高職高專學校人才培養水平提供數據支撐,使三方的決策做到個性化、精準、高效。它對于學校高質量發展是否能夠搶占先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系統設計
3.1 系統設計
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系統由系統管理、基礎信息管理、“學生、學校、社會人員”基礎信息管理、創新創業能力測評、可視化創新創業能力四大模塊構成[7]。
1) 系統管理模塊。系統管理模塊主要由系統管理人員使用,用于系統角色分配、用戶權限管理、系統日志記錄等。
2) 學生、學校和社會人員基本信息管理模塊。三方(學生、學校和社會)人員基本信息管理模塊(簡稱三方信息管理模塊),負責對三方數據的增加、刪除、修改、查詢操作,用于管理學生、學校和社會人員信息。
3) 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塊。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塊,經過數據評價、體系構建、權重設置、數據分析和決策提供等步驟,從而構建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型完成測評功能。
4) 創新創業能力可視化模塊。創新創業能力可視化模塊(Innovation Enterprise Vision Module,簡稱信息可視化模塊),信息可視化模塊最終將本大數據系統評估分析的結果傳遞到分析層,利用大數據可視化手段可視化分析結果,并生成數據可視化圖(Data Vi?sualization Diagram) 。具體模塊如圖1所示。
3.2 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系統數據層次關系
評估系統的數據分層結合大數據系統的數據級結構,采用了從下到上分為數據源層、數據處理層、數據中心層、數據應用層的全新四層框架結構。具體級別分布見圖2。
1) 數據源層:評價系統數據源層主要存儲轉化學生的基礎數據、高職院校的數據、社會和機構對大學生的評價數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業活動的數據、學生創業企業的影響力等原始數據,并將這些數據收集加工成對學生創業能力測評決定性的基礎數據。
2) 數據處理層:通過經過數據源層采集并加工的數據,通過缺失值處理、數據格式轉換、數據標準化、數據去噪等大數據的數據清洗方法加工之后,完成數據的預處理,并傳遞數據中心層,并接收由中心層傳遞回的回饋數據。
3) 數據中心層:數據中心層作為連接數據處理層和應用層上下兩層的橋梁,主要對于數據處理層傳遞的數據進行集約處理,從而構建能力評價系統基礎數據庫、能力評價系統核心數據庫、能力評價系統應用數據庫。這三個數據庫通過對經數據處理層處理的數據進行重構,從而打破了學生、學校、社會三方之間的數據壁壘,生成可供三個數據庫可使用的結構化的數據。
4) 數據應用層:數據應用層系統最重要的一個層次。經過對數據中心層處理的數據進行計算、整合,形成面向能力測試、能力評價、能力預測的應用,并分析評價的結果,為用戶提供集測試、評價、預測三位一體的服務,最終生成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業系統可視化報表。
4 基于模糊算法的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模型
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模型設計流程包括三個步驟:確認評價指標、確定評價指標權重、評分與結果分析。具體測評過程如下。
4.1 確認評價指標
確保評議結果準確無誤,是構建科學合理的評議體系的重要保障。論文利用模糊聚類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結合高職高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采用重構的方法處理指標,構建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三級評估體系[8]。本體系一共包括四個一級指標(A) :個人綜合素質、創新意識能力、創業能力、創業管理能力,10個二級指標(B) 和25 個三級指標(C) ,具體評價體系見表1。
4.2 確定評價指標權重與量化
根據模糊矩陣表達指標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1) 建立評價元素集合e,公式如下:
e = {e1,e2,e3,……e } n (1)
2) 確定評價集合u,公式如下:
u = {u1,u2,u3,……u } n (2)
3) 建立模糊矩陣s,矩陣如下:
4) 確定指標權重,公式如下:
w = {w1,w2,w3,……w } n (4)
5) 進行模糊矩陣操作,得出判斷分析結果t。過程如公式(5)。
6) 通過計算生成二級指標
① 確定各指標的權重
通過使用層級分析法確定主因子和子因子各指標的權重。
② 建立判斷矩陣
通過兩對配對運算建立起來判斷矩陣,以一級指標“創業能力A3”為例,所建立的判斷矩陣如表2所示。
③ 計算矩陣特征值
求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最大特增值λ = 3.16 (6)
特征向量ω = (0.2,0.3,0.5)Τ (7)
④ 進行一致性驗證判斷
計算一致性指標CI 和一致性比率CR,由于CR 小于0.1,指標通過一致性判斷,從而推出二級指標集合B。具體公式計算如下:
CI = 3.16 - 3/3 - 1 = 0.08 (8)
CR = CI/RI = 0.08/0.96 = 0.0833 (9)
B = {B5,B6,B7}T = {0.2,0.3,0.5}T (10)
4.3 評分與結果分析
模型應用模糊評估方法,經過指標構建、等級劃分、指標量化和評價分析四個步驟對評價對象進行評價分析[9]。
系統將高職高專學生能力評價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中等”“一般”四個等級[10],通過對評價等級集u 賦值,進而對通過模糊評估層次分析法對高職高專學生進行評定,確定評定集u,并歸一化后得到結果。評定集如下:
u = {u1,u2,u3,u4} = {優秀,良好,中等,一般}
= {100,80,70,60} (11)
5 結果分析
該系統邀請了20名來自三個領域的專家組成了測評組。按照上述能力評價模型步驟,對高職高專某位學生的各項評價指標進行了角色分配和評分。應用上述模型,經過系統對該生的所有創新創業綜合能力打分,系統自動生成了測評等級。具體結果見表3。
上述表可以反映出,在創新創業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其個人綜合素質較高,創新意識較強,創業能力和創業管理能力較為平均。結果顯示該同學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發展潛力,將來還需要在創業管理方面進一步加強和提高。
6 結束語
系統通過大數據技術、模糊聚類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有效科學地構建了系統的數據基礎,運用模糊算法構建了測評模型,并應用該模型進行評價。實驗結果證明該模型能夠正確評價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模型的建立為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了決策支持,使得高職高專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具有真正的科學性和智慧性。
參考文獻:
[1] 全雄偉,林玉蓉.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指標與評價體系研究[J].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7(4):54-59.
[2] 孫燕,李旭輝.“互聯網+”驅動下高校青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4):135-142.
[3] 劉文斌,喬玉濤,劉振華,等. 大數據視域下高校教師教研能力評價模型建立及實證分析研究[J]. 科技風,2023(31):34-36,58.
[4] 陳素瓊,丁玉霞. 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算法在高職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應用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4):185-187.
[5] 李麗芳,李長波. 高職教育中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指標的權重分配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4(1):1-4.
[6] 張天文.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模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24(4):124-128.
[7] 李欣旖.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模型構建及應用研究[D]. 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9.
[8] 張金邦,程書靜,張俊生. 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研究[J].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25(4):190-192.
[9] 趙雪嬌,徐立華. 大數據框架下高職院校人才發展評價模型構建研究[J]. 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2,20(3):57-60.
[10] 武彤“. 新經管”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研究:基于ANP- 模糊綜合評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23(36):160-165.
【通聯編輯:唐一東】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2022 年度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項目:大數據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2WTSCX304);廣東省教育廳2022 年度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項目:面向智能教育的在線課程知識圖譜構建與可視化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22KTSCX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