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通常會用到多種不同的施工材料,這些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技術都會對工程的生態環保效益帶來影響。伴隨時代的發展,建筑材料的種類日益增多,施工技術也更加先進,為了更好地響應國家號召,建筑企業也要加強對于建筑工程材料檢測,保證材料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安全性與環保性,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標準。本文主要分析了節能環保條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意義,提出了優化檢測工作的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節能環保;建筑工程;安全性;材料檢測
DOI:10.12433/zgkjtz.20241344
當前,我國大力提倡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更加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和對資源的節約。在建筑施工中要充分貫徹落實節能環保政策,加強對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以保證材料的節能性、環保性,保證施工質量,獲得良好的生態環保效益。
一、材料檢測的基本內容
(一)原材料檢測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更加關注建筑工程的節能環保條件,所以加強對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也變得更加重要。而在檢測工作中,對原材料的檢測十分關鍵。在建設前,必須對原材料進行深入分析與檢測,對其技術特征進行判斷,以確認其是否符合工程設計與建設的標準。在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按規定數量進行現場采樣,確保樣品的代表性。然后將樣品交給具有專業資格的檢測機構,完成對于原材料的測試操作,而且要做好實時的追蹤與記錄,確保原材料的各項指標均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
(二)砂石水泥檢測
在建筑工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砂石水泥,砂石水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與穩定性。所以需要加強對砂石水泥的質量檢測,而且還要評價其環保性能,以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如果砂石水泥有著良好的吸水性,就代表其有著良好的質量,可以有效穩固建筑物結構。相反,假如砂石水泥的吸水性較差,就會削弱建筑物的穩固性與耐久性,更有甚者,還會引發安全事故,威脅到居住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質量檢測過程中,必須嚴格剔除質量不達標的砂石水泥,使用合格的砂石水泥進行施工,從而保證工程質量,提升節能與環保性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三)鋼材料檢測
鋼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使用過程中也會面臨質量不穩定、表面粗糙等問題,所以需要加強對鋼材的檢測。傳統的鋼材由于粗糙度較高,極易會在使用時發生問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積極采用新型鋼材,確保鋼材的質量與穩定性,預防潛在問題發生。建筑單位要加強對鋼材質量的檢驗,對鋼材的基本性能與環保性能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選出質量較好、綠色環保的鋼材,以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
二、節能環保條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工程質量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建筑行業發揮著支柱性的作用。近些年來,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建設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要妥善處理問題,就需要加強對施工材料的檢測,采用更加節能環保的建筑工程材料,從而減少對能源資源的消耗,減少對生態環境構成的污染。建筑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與品質,所以要采用有效的材料檢測方式與技術,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在選擇建筑材料時,要選擇環保性能良好的材料,以減少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此外,要注重對能源資源的節約,避免材料浪費情況的發生。要綜合性分析與測試建筑材料的性能,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保證施工質量。
(二)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系數
在建筑的施工與使用過程中,安全最為關鍵,只有保證建筑的安全,才可以保護建設者和居住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建設項目中,消防風險是最大的隱患。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起建筑火災事故,不僅造成了人員傷亡,而且給廣大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經調查,這些火災事故很多都源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到的材料質量不過關,而且這些不合格材料在火災中也加速了火勢的蔓延,從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2018年發生的“8·25”哈爾濱火災事故,就是因為施工材料問題引發的,造成的后果十分嚴重。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部分不法商家為了謀取利益,不惜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對外銷售一些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一旦投入建筑施工作業中,就會埋下安全隱患。所以施工單位在選用建筑材料時,要嚴格檢驗材料的品質,在此基礎上才可以保證建筑質量,從而更好地保護人們的人身安全。
(三)有助于推廣使用新型建材
在建筑工程項目啟動前,對施工材料的嚴格測試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確保工程質量,還有助于推廣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對工程的安全與質量要求極高。但是部分施工單位沒有充分認識到施工材料的重要性,這會埋下很多安全隱患,影響節能環保效益的提升。為了實現節能環保目標,建筑企業要嚴格測試建筑材料質量,全面分析與掌握各種不同類型的新型節能材料,選出最為合適的材料,以獲得更好的建設效果。施工單位要積極采用新型的節能環保材料,以充分保證工程品質,節約資源投入,縮短工期,保證工程的安全性,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效益
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科學評價建筑項目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推動建筑行業蓬勃發展。通過對建設項目生態效益的評價,能夠更好地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在檢測建筑材料時也要對材料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進行綜合性分析與考量。在實踐中,部分建材雖然造價很高,但使用壽命長,能夠節約維修成本,從而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反之,有些材料雖然有著很低的造價,卻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于此類材料,就需要加強生態效益評價,要結合建筑的使用效果,綜合性評價建筑的環境、功能與結構等,以全面把握建筑的使用效果及施工進度與質量。通過對于施工材料的檢驗,不僅能夠有效節約工程造價,減少材料使用量,還能推動建筑行業朝著更加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此外,積極推廣應用可回收利用與可降解的建筑材料至關重要,這類材料有著較好的生態效益,能夠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獲得良好的環境效益。
三、節能環保條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優化策略
(一)加強檢測工作的規范性
在檢測建筑材料的質量時,檢測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技術規程,保證操作的規范性與有效性,這樣才可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否則就會失去檢測工作的價值,更有甚者,還可能埋下安全隱患。因此,建筑單位要充分重視對于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工作,制定健全的檢測制度,引導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地完成材料檢測工作。同時,應制定科學、分明的獎懲制度,對表現優秀的人員給予獎勵,對違反相關規定的人員予以處罰,以此激勵工作人員更加認真地完成檢測工作。完成材料檢測工作以后,檢測人員可以結合工程的結構等情況制定科學的檢測計劃,不斷規范施工工藝,全面提升工程質量。
(二)嚴格把控材料檢測環境
建筑材料檢測機構要根據建筑材料的特性,嚴格管理與控制檢測環境。例如,針對混凝土、水泥與石膏等開展檢測工作時,應制定統一化的檢測規范。檢測工作人員需嚴格遵循規范把控檢測環境的溫度與濕度,保證濕度不要超過50%,溫度不要超過25℃,防范對檢測結果帶來不利影響。假如檢測環境的溫度與濕度不達標,可以選擇一定量的塑料薄膜,根據檢測現場的面積大小,利用成型抹面包裹待測的材料,在此基礎上更好地控制環境濕度,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檢測人員應科學判斷檢測環境是否達標,假如檢測環境的溫度太高,就會對檢測材料強度帶來不利影響,提高誤差產生的概率等。因此,需要結合檢測材料樣品的基本特點,合理選用檢測的儀器設備,對檢測環境的溫濕比進行合理調節,嚴格控制各種影響因素,這樣才可以保證檢測工作順利開展,增強檢測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三)科學選取材料樣品
隨著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建筑材料檢測工作也日益重要。為確保檢測工作順利進行,我國政府已加強立法,制定了一系列相應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在材料檢測過程中,科學取樣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因為多種因素會對該項工作產生不利影響,例如,離析與泌水等情況會導致水泥不夠均勻,所以檢測人員在取樣時需仔細分析樣品的質量,保證采樣操作的科學性與儀器的精準性,盡可能地減少檢測誤差偏差的發生。在檢測過程中,回彈法常用于檢測混凝土表層,但對于混凝土內部質量的檢測較為有限,而射釘法更側重于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因此,在實踐中要結合具體狀況采用科學的檢驗方法。
(四)科學處理檢測數據
在建筑工程材料檢測過程中,所獲取的檢測結果往往具有很強的離散性,所以要科學處理檢測數據。例如,在建筑施工作業中會使用到大量的水泥膠砂材料,為了保證施工質量,需要加強對水泥膠砂抗折強度的嚴格檢測。假如所獲結果和平均值之間的偏差很大,就需要對該數據進行剔除處理,然后再重新進行評估。通過這樣的數據處理方式,可以更為準確地反映材料的性能,為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五)嚴格控制檢測誤差
要保證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就需要加強對誤差的控制與管理,對各種檢驗誤差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實踐研究發現,主要的影響因素有樣品、設備儀器與人員等。在實際操作中,人為因素常常會導致誤差的產生。如果在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認真、負責地預處理樣品,就可以有效減少由于人為因素而產生的誤差,更好地保證檢測質量。所以需要加強對檢測人員的定期培訓,使其可以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可以規范化地完成各項檢驗操作,以有效減少檢測風險。除此以外,也要加強對檢測設備的提前校驗,對儀器設備進行調整,加強對其的定期維護保養與檢修。在每次使用以前,都需要做好對檢測儀器設備的現場校準工作,減少由于儀器設備問題造成的不良影響。
(六)科學取舍檢測結果
在完成建筑工程材料的檢測工作以后,需要把所獲得的檢測結果和國家標準進行對比分析。假如檢測結果存在很小的誤差,能夠達到相關的標準,就要保留檢測結果。反之,假如檢測結果存在很大的偏差,就要將其舍去。在數據整合計算過程中,需要合理取舍離散性很大的數據。只有如此,才可以充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在此基礎上判定材料的質量是否達標。
(七)制定動態檢測評價機制
為了保障材料質量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工作人員必須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檢測機構需要制定健全的動態檢測評價體系,以實現檢測工作的動態化管理。要全面分析與評價材料質量檢測結果,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同時,需要結合管理體系的實施情況,對質量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并做出優化調整,以有效提升質量管理控制水平。
(八)強化檢測人員隊伍建設
在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工作中,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至關重要,所以需要加強對這些人員的培訓教育,加強人員隊伍建設。首先,需要嚴把招聘關,提高招聘的門檻,確保進入檢測隊伍的人才具備扎實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需要對現有的檢測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如邀請業內優秀的專家與學者對檢測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以此來不斷提升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其可以掌握更加科學先進的專業檢測知識與技術,全面提升其工作水平。其次,對于實驗室骨干人才,要嚴格限制任職條件,認真考察人才的綜合素質,包括職業素養、理論基礎、實踐能力等。在實驗室內部,要明確各類崗位的任職資格,特別是質量負責人與技術責任人等關鍵崗位,需要對其任職資格進行進一步明確,從而打造一支優秀的材料檢測人才隊伍。最后,需要制定科學、健全的培訓機制與考核機制等,發揮良好的激勵作用,激發檢測人員的工作熱情與學習動力。此外,需要做好廉政建設工作,不斷提升檢測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使其可以公平公正、認真負責地完成材料檢測工作。
四、結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企業要想獲得良好的節能環保效益,就需要選用更加先進的綠色環保材料,并確保材料質量達標,這樣才能有效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因此,要加強對建筑材料的嚴格檢測,結合國家及企業標準對材料質量進行全面評估,對于不達標的材料,堅決予以剔除,只保留合格的材料。企業通過使用優質材料,可有效保證工程質量,減少安全風險,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趙大永.建筑工程施工中新型節能環保材料的應用探討[J].新材料·新裝飾,2023,5(07):76-78.
[2]薛偉.節能環保條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重要性探究[J].居業,2023(09):56-58.
[3]朱桂敏.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質量影響因素及提高途徑[J].建筑與裝飾,2023(14):187-189.
[4]申璐.節能綠色環保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陶瓷,2023(09):172-174.
[5]劉天君.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與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廚衛,2023,22(07):89-91.
[6]邵顏.節能環保條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重要性分析[J].磚瓦,2023(03):127-129.
[7]楊海青.淺談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質量[J].門窗,2023(04):31-33.
[8]陳穎,羅亞歷,李斌.基于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和質量控制的研究[J].江蘇建材,2023(0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