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2022年9月30日,周陽心里莫名感到一陣陣失落,他再次環(huán)視自己的辦公環(huán)境,戀戀不舍地和同事握手告別。來到宏偉壯觀的新農(nóng)行辦公大樓前面,他手捧鮮花,和領(lǐng)導(dǎo)、同事合影,接受著新老同事的祝福。他落下兩行滾燙的眼淚,這天,他正式退休了。
四十年前,英姿勃發(fā)的他剛剛參加工作。那時單位里還只有三間平房當(dāng)營業(yè)室,雖然來存款的人不少,但是處在改革開放前期,人民普遍還不富裕,大額存款的人很少,都是幾十元或者幾百元的存款。手工開立存款單,一天下來,累得手腕子生疼。由于手工數(shù)和算盤盤點不精確,月底底卡往往核對不相符,他就和同事們一遍遍地手工計算,有時甚至公雞叫了頭遍,算盤還在噼里啪啦地響,直到相符為止。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青絲被歲月染成了白發(fā)。日子在平平淡淡中度過了,轉(zhuǎn)眼間列車到了人生的一個驛站,他該打點行李下車了。
根據(jù)原先的計劃,退休以后,他想回到母校—延安大學(xué),再看一眼他當(dāng)年讀大學(xué)的地方,如果有可能的話,再找找當(dāng)?shù)氐睦蠋熀屯瑢W(xué)聚聚,將近四十年了,心頭積攢了多少話要說;想再看一眼寶塔山,暢快地唱一曲信天游《回延安》:“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兒貼在心窩上……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里!”
兒子在北京農(nóng)行工作,相貌就像他年輕的時候。兒子計劃國慶假期帶著媳婦和孩子,開車接他老兩口兒去延安舊地重游,然后去北京定居。兒子在大興給老兩口兒買了一套樓房,雖然面積不大,但是老兩口兒居住已經(jīng)是綽綽有余了。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生活,享受著子孫繞膝的幸福生活,這是多少人將來的期盼。
然而,拿到退休證的這天夜里,周陽失眠了,像澎湃的海潮,心中卷起無數(shù)的浪花:
同事老胡前幾天滑倒跌斷腿了,孩子去了國外讀書,妻子有哮喘病,生活難以自理,自己得去照顧一段時間。
顧家莊老蔡家去年貸了10萬元貸款養(yǎng)殖花卉,但由于缺乏經(jīng)驗,很多名木花卉禁不住嚴(yán)寒死掉了一片。雖然貸款已還清了,但是一家人生活拮據(jù),抽空得給他家送點兒米面油,順便贊助他一點兒錢,不過這事要和老婆子商議好。
徐家樓一個小青年賣海產(chǎn)品,經(jīng)調(diào)查,辦理貸款5萬元,前些日子這個小青年竟然帶著一個花市上做生意的小姑娘跑了。黑頭老李開著三輪載著周陽到處打聽,風(fēng)里來雨里去,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最后在濰坊的一家瓷器店里找到小青年,當(dāng)場還清了貸款。老李連口茶水也沒喝。周陽想著,要去北京了,必須登門答謝一下人家。
這些年在工作上,領(lǐng)導(dǎo)同事照拂了很多,尤其生病的時候,同事主動承擔(dān)了周陽繁重的工作;領(lǐng)導(dǎo)在百忙中詢問病情,并且親自到醫(yī)院看望,囑咐他安心養(yǎng)病……一幕幕像電影一樣閃過,去北京之前,一定要和同事聚一下……
想到這里,周陽的心里忽然像打開了一扇窗,無比敞亮透徹。
不知不覺,國慶長假到了,兒子一家三口從北京回來了,個個滿面春風(fēng)、笑靨如花。老伴兒看看兒子,又端詳兒媳,懷里抱著孫子,喜得合不攏嘴。孫子纏著爺爺去北京給他講故事,他覺得爺爺肚子里有著說不完的好故事。兒子、兒媳覺得父親工作了大半輩子,這次終于有個歸宿了,以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到頤和園、故宮、北海散步,到西雙版納旅游……
周陽在市中心酒店訂了一桌,平時一貫節(jié)儉的他,破例點了幾道名菜:孫子愛吃的紅燒肉,兒子兒媳愛吃的糖醋排骨、宮保雞丁,還有他和老伴兒喜歡的干鍋包菜、魚香肉絲、水煮魚……
他告訴兒子,他這大半生很平凡,但是很知足。從來不沾酒的他,破例和兒子滿滿地對斟了一杯白酒,趁著酒氣微醺,他告訴兒子:去北京定居的事,要再推遲半年。看著兒子一臉詫異的樣子,周陽解釋說:“家里還有一塊小菜園,有些菜剛發(fā)芽,等我把菜收好了,再和你媽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