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天空飄著幾朵白云,微風輕輕吹拂,初夏不知名的白花開滿了樹枝,翠綠的校園中午特別靜謐。偶爾幾聲小鳥的啁啾,點綴著藍天白云,奏著斷續而又和諧的旋律。
吃完午飯后,子君習慣性地走到了操場。是時間把她看得安靜了,還是她把時間看得安靜了,人到中年的她,是個二孩媽媽,如這初夏靜靜矗立著的一棵繁茂的樟樹,靜聽風霜雨雪,細數霧靄流嵐。
作為人民教師,這是子君從教的第二十個年頭兒。她的學生,不管是在校的還是已經畢業的,都對她多了幾分喜悅和敬愛,從學生的表情和文字里,她更加讀懂了人民教師的使命,教給學生更完備的知識,還有立身的本領:正確的價值觀、溫良的品格、終身學習的習慣……她手里拿著閱卷的手機,撐著一把太陽傘,在操場里畫著圈,手指劃過屏幕,如蜘蛛般編織著一張細密而精準的網,不得不感佩造物主的偉大。
馴鴿的飛聲,吸引了子君的目光,她看到幾只灰色和白色的鴿子,排著不很整齊的隊伍,站在圍墻上,倏忽又飛向那棵它們棲息的樟樹。圍墻外建房子的砌墻聲,有節奏地敲打著,是哪家通過自己的勤勞致富,正滿懷希冀地建造著新別墅,過著老百姓辛勤又幸福的生活。
像鳥一樣棲息在自己的窩,亙古不變。亦如我們的祖先,辛勤勞作,在獨屬于他的那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轟鳴的機器聲,劃破天空,學校的特立體育場館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高架上有一位工人,哦!不!那是一只蜘蛛嗎?隨著高架緩緩移動,定位到預定的點,把工人投放到高空作業。我突然想到我們高三做過的一篇文學類文章:在小區樓下,兒子問爸爸,高樓外墻上是有一只蜘蛛嗎?爸爸似有似無地應答著,繼續拉著兒子上學。大多數人從未想象過這些高空作業工人的辛苦,他們初來城市謀生,經歷了怎樣的嘔吐再嘔吐,才適應了城市的打工生活。正像我們新修的寬闊的流東景觀公路,人們開著體面的車去體面的公路上打卡,每天行走于寬闊的公路上,很少會有人想到當初的建造工人,他們是怎樣將一車車的水泥、一車車的石頭、一車車的綠植草皮運來,為我們的光明美好生活添磚加瓦。這份勞動的價值,比起支付給工人的報酬,是不是在時代的光輝中更閃耀呢?而工人們,大多是離開農村土地的農民們,每天像蜘蛛一樣地垂吊在建筑工地,質樸而卑微地爬行著。
等到某天,當我們師生在這寬敞明亮的體育館進行活動與鍛煉時,別忘了致敬這一位位戴著黃色工裝帽子的工人朋友們,是他們為我們負重前行,才有了我們的多功能現代化生活設施。
如果此刻,我們正坐擁窗明幾凈,懷抱美好的學習與生活,請向勞作的人們,鞠上一躬!恭敬地獻上一曲給勞動者的歌……
散步兩三個小時,同步閱卷工作完成。子君把校園給看得蒼翠了,會心地笑了。她繼續投入為國育才的工作中,周而復始,卻收獲每天的進步與歡喜。
夏天的花正爛漫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