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希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告誡我們為人處世要慎終如始,方能行穩致遠,從斗志滿滿的起點抵達理想的終點。
首先,善始發其端,審時度勢,人生之參天巨木則夯實了根基,人生之汩汩清泉則疏通了源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步快,步步快;一步慢,步步慢。善始,意味著我們在開始做事時,要有旺盛的斗志、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努力爭取一個較好的開頭,贏在起跑線上。“天下風云出我輩,且握長纓縛蒼龍”,青年革命家在離家求學時說道:“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正因為他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就立下青云之志,有了崇高的目標,后來才能照亮中國的革命之路、建設之路、發展之路。
然而,只擁有良好的開端,遠遠不夠。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要走完一百里路的人,跋涉過千山萬水,克服了千難萬險,在走完了九十里路之際,才算走完了一半。只有堅持走完最后的十里路,才能迎接美好的終點。
因此,善終助其成,保持斗志,人生才會如樹木般結出累累碩果,如奔騰不息的泉源般流向海洋,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抵達更光明的遠方。
善終,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要始終保持最初的斗志和士氣。“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些青年在漫長的求學過程中,一開始保持了高漲的熱情和可貴的學習習慣,但后來,有時會態度松懈、情緒低迷,甚至放棄初心、潦草收尾、前功盡棄。寒窗苦讀十二年,一朝亮劍顯鋒芒,怎能半途而廢?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持之以恒,方能善始善終”。
欲成大事,必要慎始敬終,堅持到底。古往今來,無數志士都保持著堅韌的斗志,如古有囊螢映雪、鑿壁偷光、聞雞起舞、臥薪嘗膽……今有體育小將全紅嬋刻苦訓練,方能上演“水花消失術”;“飛人”蘇炳添克服傷痛、調整戰術,創造9秒83的輝煌……他們都經歷了重重坎坷、種種磨難,卻從未輕言放棄。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不恥最后,即使慢,馳而不息,縱會落后,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
老子有言:“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漫漫人生之路,悠悠歲月長河,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我們要謹記:善始發其端,善終助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