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莉
一個不閱讀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希望的民族,一名不喜歡閱讀的學生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學生。但是我們學生的學習任務非常重,我們真正可支配的時間并不多。如果閱讀占據我們比較多的可支配的時間,那么我們做其他事的時間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而對整本書閱讀來說,如果采用詳讀和略讀相結合的辦法,則可以最大化提高閱讀效率。因為詳讀和略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可以有的放矢地閱讀,還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最大化獲取所需閱讀信息。為了更高效地對整本書進行閱讀,我們可以根據閱讀需求進行詳讀或略讀,也可以根據閱讀興趣進行詳讀或略讀,還可以根據時間決定詳讀或略讀。
一、整本書閱讀之困惑
很小的時候我們對中國的四大名著便如雷貫耳,而且爸爸媽媽也常在耳邊嘮叨,讓我們多閱讀四大名著。但是當我們翻開四大名著時多多少少會有一種頭暈目眩之感。且不說四大名著的篇幅長,就單看里邊的一些描寫就讓我們望而生畏。如果是看原作品,那真的會讓我們抓狂,因為里邊的一些描寫,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似懂非懂。幸好,為了培養我們的閱讀興趣,各大出版社相繼出版了一些少兒版的四大名著。這樣我們閱讀起來就不至于那么乏味了,而且篇幅相對來說較短。但如果仔細閱讀還是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再加上少兒版四大名著只對故事進行概括,很多精彩部分被省略。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閱讀少兒版四大名著,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遺憾,因為一些精彩的描寫被省略掉了。
二、整本書閱讀之詳讀與略讀相結合的策略
(一)有的放矢地閱讀
為了解決以上所提的問題和彌補以上所說的遺憾,在閱讀四大名著的整本書時,我們可以采取詳讀和略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
因為采取詳讀和略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閱讀。比如老師讓我們練習有關描寫人物的寫作,那么我們可以選擇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進行整本書閱讀。當然前面也說過要進行整本書閱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候條件是不允許的,為此我們可以對整本書進行略讀,甚至可以選擇少兒版《水滸傳》進行閱讀。在我們對整本書進行了一個大概了解的前提之下,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當前的學習任務,進行有的放矢的詳讀。如《水滸傳》中對宋江的描寫,“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懸珠,明皎皎雙睛點漆。唇方口正,髭須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身軀六尺”,像這樣的人物描寫我們可以進行詳讀,甚至可以邊閱讀邊批注。如“眼如丹鳳,眉似臥蠶”對宋江的眼和眉進行描寫,這屬于人物描寫中的外貌描寫,而且在進行外貌描寫時又加入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宋江的眼比作丹鳳,把宋江的眉比作臥蠶。簡短的8個字,自成兩句話,而且每句話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在這里進行了詳讀,那么我們在平時描寫人物的眼睛和眉毛時,也可以學習作者的這種人物描寫的方法。
又比如在描寫宋江時,“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這句話連用兩個比喻對宋江的坐姿和走姿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寫,除了比喻修辭手法之外,還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把這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描寫得活靈活現。我們在進行寫作訓練時為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刻意結合整本書閱讀中的詳讀方法,借鑒名著中描寫人物的方法來塑造自己作文中的人物。
(二)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對整本書閱讀,采用詳讀和略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我們進行廣泛閱讀,其根本目的是培養我們的語文素養,拓展我們的知識。無論通過廣泛閱讀達到什么樣的閱讀效果,最根本的閱讀目的還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家長和老師都會告訴我們,要想語文考得好,就要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雖然“雙減”政策實施之后考試越來越少了,但是我們最終還是要面對考試,參加考試。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們還是需要從課外閱讀中吸取營養來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培養要求我們對語文知識進行了解,然而如果我們花比較多的時間對整本書進行閱讀,勢必會影響到其他學習任務的完成。為了提高閱讀效率,我們可以采用詳讀和略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比如為了提高我們關于人物描寫的寫作水平,在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對其他環節可以采取略讀的方式進行閱讀,而對有關人物描寫的環節則可以采取詳讀的方式進行閱讀。而且通過這個方式還可以最大化獲取所閱讀文章的信息。
比如在對《水滸傳》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對于其他環節我們采取略讀的方式進行閱讀,而對于人物描寫方面則采取詳讀的方式進行閱讀。《水滸傳》整本書成功塑造了108名好漢的形象,通過各種描寫人物的方法,作者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阮小二:“眍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睛射幾萬道寒光。”本句對阮小二的外貌進行了生動描寫,在進行外貌描寫的同時,又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當我們閱讀完這一句之后對阮小二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對后續故事情節的推動和阮小二最后的命運埋下了伏筆。這種詳讀又彌補了略讀的缺陷,因為在略讀的過程中對一些具體的細節描寫沒有認真去把握,而通過部分詳讀又可以透過人物刻畫來理解故事情節。
為了更好地達到詳讀和略讀相結合的閱讀效果,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幾大策略:根據閱讀需求進行詳讀或略讀;根據閱讀興趣進行詳讀或略讀;根據時間決定詳讀或略讀。具體閱讀實踐證明這個方法非常有效。
(三)明確閱讀目標
無論我們閱讀什么書籍都有一定的閱讀目標,有的目標是大目標,有的目標是一些比較小的目標,甚至是帶著一定的學習任務進行課外閱讀的。比如某一個時間段老師給我們布置的學習任務是“對人物的描寫”,那么我們則可以根據這個學習任務,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涉及人物描寫的我們選擇詳讀,其他環節選擇略讀,這樣才會大大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當然也存在一些同學對閱讀感興趣,對其他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老師會關注、引導和督促他們。老師鼓勵他們說,閱讀能力都如此之強,學好其他的內容更不在話下。所以根據閱讀興趣進行的詳讀或略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些同學對《水滸傳》非常感興趣,那么他就會對整本書進行詳讀。詳讀之后,他會對《水滸傳》里的人物了如指掌,對《水滸傳》里邊的故事情節了然于心。當家長、老師或者其他的成年人談及《水滸傳》時,那些對《水滸傳》特別感興趣的同學,則會把《水滸傳》里的人物性格特點、故事情節詳細闡述出來。如當大家談及吳用的時候,對《水滸傳》特別感興趣的同學,自然會引用《水滸傳》原文中對吳用的描述:“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腰系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凈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這樣一來,其他人會對描述者刮目相看。所以根據閱讀興趣對名著選擇詳讀的同學會很有人氣。
當然有的同學對很多課外書籍都非常感興趣,都很想對整本書進行閱讀。但是苦于時間不夠,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詳讀或略讀。
課外閱讀特別是對整本書進行閱讀,對我們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要根據學習目標、閱讀興趣和自己可支配的時間選擇對整本書進行詳讀或者略讀,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拓展我們的閱讀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