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數字技術已經輻射到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中堅力量。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東盟作為擁有重要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關系地區,應加快發展數字經濟。雖然東盟域內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整體仍處于初級水平,但其發展勢頭強勁、潛力較大。基于東盟數字經濟發展現狀,本文提出應從數字基礎設施、網絡安全制度、數字人才隊伍建設和數字貿易便利化和監管體系四方面為抓手,全力推動東盟數字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東盟;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數字基礎設施;數字人才
本文索引:李越.<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12):-055.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6(b)--04
1 背景及數字經濟概念
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新一代數字技術方興未艾,尤其是以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新技術為驅動因素的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出現經濟發展新業態,顛覆民眾生活方式、沖擊政府管理模式,甚至改變國家間的競爭和合作方式。不同于冷戰思維以意識形態為主的競爭,數字時代的大國競爭以網絡安全和數字經濟的視角闡述和應對國際戰略問題的數字思維將會影響中美及其他國家的戰略選擇,大國將會圍繞數字優勢展開全球主導地位的競爭[1]。東盟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增長的區域性力量,成為大國數字競爭搶占的重要陣地。此外,東盟是中國“數字絲路”的重要合作伙伴,與中國的數字經濟合作正當時。因此,本文對東盟數字經濟的發展展開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擬從東盟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不足、影響東盟數字經濟發展因素及未來發展著手分析。
數字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影響逐漸外溢,產生了新的生產要素和商業模式,數字化概念興起。雖然國內和國外對于數字經濟的研究內容豐富,但理論層面的發展尚不充分。一是數字經濟的范圍邊界模糊難以界定,二是因為數字經濟還在不斷地發展并展現新的業態。目前,各界廣泛認可的數字經濟定義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2]。
2 東盟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歐盟數字部門確立了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來測量數字經濟的發展狀況,指標涉及寬帶的覆蓋率及接入價格、使用寬帶的能力和技能、互聯網的內容、交流和交易等方面[3]。國際電信聯盟對于數字經濟的衡量主要是測定通信和信息技術(ICT)的發展指數,分為三個一級指標,主要涉及ICT的覆蓋率、使用率和技能,十一個二級指標涉及寬帶的接入情況、價格以及人民受教育水平等方面[4]。由此可知,雖然數字經濟尚未形成統一定義,但各方對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范圍達成一定共識。本文基于現有的數字經濟測算指標和定義,結合東盟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從以下四點對其進行分析并總結成就與不足。
2.1 信息通信基礎設施
互聯網的連接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數字經濟測量指標中都會優先考慮。因此研究東盟數字經濟的發展,首先要研究其互聯網的發展狀況。本研究主要選取使用互聯網的個人占人口的百分比、移動寬帶訂閱人數(每100人)、固定寬帶訂閱人數(每100人)、移動寬帶和固定寬帶的費用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電力普及(%)以及每人電力消耗,具體如表1所示。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電力,東盟整體電力普及率和電力消耗良好,但緬甸、柬埔寨電力普及率均低于90,不利于經濟發展。從寬帶安裝費用占人均國民總收入的情況來看,老撾、柬埔寨和印尼還存在接入互聯網的費用較高的問題。從上述數據來看,網絡接入費用和電力普及、消耗率域內差異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東盟所面臨的問題。
2.2 數字商業
全球數字化商業蓬勃發展,各國的數字化水平不同,數字化商業在國內發展的優勢領域也不同。東盟數字經濟主要體現在電子商務、旅游、社交媒體和金融服務四方面。
東盟的電子商務發展狀況較為成熟,一直是東盟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2022年上半年電子商務比2021年增長19%,達到94%[5]。雖然東盟的電子商務發展趨于飽和,但仍存在不足,從網上零售來看郊區用戶占比不到5%,外賣占到即食食品總開支的2%~4%低于美國和中國的6%~8%,網絡運輸在東南亞運輸市場的份額僅為1%~3%,低于美國和中國的3%~7%[5]。因此,東盟的電子商務仍面臨城鄉發展不平衡,電子商務的上下游產業發展不完善的問題。
旅游和媒體與新技術融合表現出較猛的發展趨勢。旅游業一直是東盟國家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以旅游業為著力點,推動了數字技術和傳統產業的融合,提升了產業鏈條的數字化水平。盡管經濟復蘇乏力,但社交媒體的參與度增加以及市場和媒體平臺上的數字化推動,東盟數字廣告呈現猛增趨勢。
東盟整體數字金融發展雖潛力大,但域內各國數字金融發展差距大,金融服務供給不足。新興的數字銀行是通過網絡平臺來運營銀行業務和分銷新推出的投資產品,比傳統銀行大大降低了成本,又由于疫情的推動使銀行的線下業務轉移到線上辦理,加速了數字銀行和傳統銀行的數字化進程。目前,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五個東南亞國家的央行已將數字支付系統互聯起來,提高了包容性、跨境經濟活動和效率。雖然東盟的數字金融發展迅速,但仍存在無銀行賬戶或銀行賬戶不足的人群。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青年中沒有銀行卡的占比分別為81%、75%和54%,而新加坡青年中沒有銀行卡的占比為12%[5],東盟各國數字金融發展水平存在差異。
2.3 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將從信息化的附屬技術中演化出來,變成數字化發展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雖然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東盟的網絡普及率快速增長,但是東盟各國在維護網絡安全的意識和能力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東南亞國家參與網絡政策和安全問題的承諾和政治意愿的強度不同,以及該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高低,從而使網絡成熟度存在巨大差異。例如,網絡成熟度較高的新加坡傾向于推進網絡規范采用、能力建設和其他網絡政策方面的工作,而像緬甸這樣需要提升整體網絡成熟度的國家則更注重建立有關國家基礎設施的保護措施。
2.4 數字人才素養
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技術、算法和算力的融合。事實上,能否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支持數字經濟政策的有效實施和推進數字融合取決于擁有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人才。知識和技能主要是指能夠開發和維護復雜的通信技術系統和平臺的技術和能力,進行數字掃盲和充分應用數字技術的能力。2021年《東盟數字一體化綱要》從六大方面對東盟的數字水平進行評估,東盟的數字技術人才綜合得分48.21,是六個指標中最低的[6]。國際管理學院對63個國家進行人才評估接受評估,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這四個東盟國家位列最后 50%,新加坡是唯一進入榜單前20%的國家[7]。提高數字人才的培養是東盟亟須解決的問題。
3 影響東盟發展數字經濟的因素
第一,東盟區域一體化日益加深為東盟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基礎,提升東盟在全球的競爭力。從個體來看,東南亞國家的經濟體量較小,成立東南亞聯盟集中了各國人力、市場和資本,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增強了該區域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東盟一直尋求更高程度的一體化,數字經濟無疑將成為東盟加深一體化的賦能因素,數字經濟的發展將推動東盟邁向更深層次的一體化。數字經濟的發展引發了東盟寬帶革命、加快金融服務創新、發展智慧互聯城市,推動了東盟產業優化升級、科技進步,為東盟的機制、基礎設施及技術等方面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機遇,推動了東盟的高度一體化。鑒于此,東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意愿增強,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法律和政策規劃。
第二,東盟擁有廣闊的市場和人口結構優勢。信息網絡是遵循梅特卡夫定律,該定律是指網絡價值等于其節點數的平方。因此,網絡價值是以指數函數的形式快速“增值”的,網絡上聯網的計算機用戶越多,網絡及其連接的用戶價值就越高。東盟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互聯網市場之一,每天有 125,000 名新用戶上網[8]。同時,人力資本既可以作為生產要素影響生產,也可以通過影響技術進步間接作用于生產,人力資本的情況既決定了先進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使用效率,又決定了未來技術進步的類型。東盟中位年齡相對較年輕,為 31.48歲,且中產階級不斷壯大。
第三,顛覆性技術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數字時代已成為許多經濟體要面對的現實。數字化的發展讓政府把業務快速轉移到互聯網上,提高了政府辦公效率的同時給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數字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商業模式,為全球公司提供了互聯網平臺,小型和新興公司都可以迅速在全球價值鏈中找到定位,提高企業進入新市場的能力,降低企業準入成本。數字媒體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降低了獲取消息的成本,促使購物方式多元化,尤其是疫情期間,互聯網平臺在東盟國家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印度尼西亞日惹社區組織通過社交網站展開自助活動,收集賣家的產品詳細信息和聯系方式向潛在買家宣傳產品,幫助當地政府眾籌防護設備和尋找合適隔離患者的場地。數字經濟的發展深刻改變了政府治理模式、商業模式以及消費方式,推動了零售、教育和健康領域對在線服務的更大需求,在這種趨勢下發展數字經濟對東盟至關重要。
第四,數字經濟的發展能夠增強東盟經濟發展的包容性,提升東盟經濟的發展水平。首先,數字經濟的發展助推東盟對中小微企業的包容性。中小企業是東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電子商務的發展促使數字化轉型的趨勢覆蓋了個體和中小企業,為中小微企業群體提供了進入區域和全球貿易的機會[9]。金融科技利用技術構建數字數據點,而不是抵押品來評估小企業的信用度,可以為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提供解決方案[10],同時對簡化貸款服務的申請流程也起到一定作用,這使中小微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表明數字經濟的發展讓東盟經濟發展更具有包容性。其次,數字經濟的發展助推東盟不同群體的包容性,數字化拓寬了服務不足群體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50%使用金融服務的農村居民正在以數字方式獲取這些服務,20%的女性需要在線借貸服務借入貸款,網絡借貸服務滿足了東盟女性金融需求,促進女性進一步參與數字經濟[10]。東盟需要抓住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通過加快數字化進程、構建包容性數字未來,幫助中小微企業增強韌性、實現其發展,為東盟不同群體提供更多享受金融服務的可能性,從而推動東盟的經濟發展。
第五,中美科技戰影響東盟數字經濟發展穩定性,東盟意識到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把握數字經濟的自主性。東南亞國家雖然一直強調保持東盟中心地位,意將重點聚焦于發展本身而不是地緣政治競爭上,但其意愿總歸會受大國競爭局勢的影響。美國的最近兩任總統特朗普和拜登在實施對華競爭時,都顯示出在科學技術上“去中國化”[11]。外界將東盟是否使用中國5G技術作為在兩大國之間政治戰隊的信號,各成員國都面臨巨大壓力。
4 東盟未來發展數字經濟的舉措
第一,加快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東盟應繼續穩步落實已出臺的文件政策,如《東盟數字總體規劃2025》中提出優先提升固定和移動寬帶基礎設施質量及覆蓋范圍。其次,東盟應加強與域外數字經濟合作,幫助其釋放數字經濟潛力。中國與東盟的數字經濟合作框架已初具規模,尤其是中國的戰略部署為東盟數字基礎設施的發展提供了絕佳機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推動了沿線國家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提高互聯網的覆蓋率,增強各國的數字互聯互通能力。“數字絲綢之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延伸,旨在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內的“信息高速公路”,該計劃將對建設跨境電纜和其他通信干線網絡,改善國際通信連接以及衛星信息通道等進行投資。
第二,東盟應提高域內各國對網絡威脅的認知,共同制定區域內網絡安全治理標準。東盟雖然出臺《東盟預防和打擊網絡犯罪宣言》呼吁各國必須制定預防和打擊網絡犯罪的國家政策以及實施反對網絡犯罪的行動計劃,關注誤用和濫用信息通信技術所造成的犯罪及有害影響,認識到需要加強打擊網絡犯罪的合作,也成立了東盟數字部長會議、東盟數字高管會議、東盟國防部長擴大會議等討論網絡安全的平臺,但東盟在區域層面還未形成有力的網絡安全治理機制。東盟應繼續發揮網絡安全治理機制和平臺的作用,加強域內網絡安全合作,以新加坡等網絡安全體系較完善的國家輻射帶動網絡安全治理體系落后的國家,提高網絡安全認知和治理能力,彌補域內差距。
第三,東盟應加快建設數字人才隊伍。首先,東盟成員國為了提高數字經濟競爭力,應考慮在數字人才培養方面增加投資,拓寬公民獲得技能提升的渠道,建好人才“蓄水池”。其次,東盟各成員國考慮多舉措并舉培養數字人才,為低齡學生提供探索數字技術相關技能的機會,為高等教育機構提供更多數字領域資源支持,出臺政策吸引外籍數字人才。最后,東盟應加強建立數字人才培養的機制和平臺,加強區域內各國數字人才培養合作。
第四,東盟應推動區域內數字貿易便利化及監管體系建立,完善東盟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數字貿易便利化涉及電子簽名和認證、無紙化貿易、數字身份、電子發票和電子支付等方面,行業監管涉及消費者的保護、安全交易等內容[12]。雖然東盟已初步形成數字貿易標準和監管框架,但對于東盟來說一些數字概念還是新生事物。未來東盟一方面要充分完善和利用已建立的數字貿易治理平臺,對數字貿易進行治理并形成東盟數字貿易標準。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新的經濟框架談判。2023年8月舉行的高級經濟官員會議宣布啟動東盟數字經濟框架協定(DEFA)的談判,DEFA框架旨在通過數字貿易、跨境數據流、競爭和數字支付等方面的全面協議,這將為統一數字貿易規則的標準提供機遇,為提升東盟數字經濟規則話語權奠定基礎。
5 結語
數字經濟的發展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新的機遇,同時伴隨新的挑戰和治理困境。表面上全球形勢是保護主義和貿易壁壘日益加劇,實際上存在著更為復雜的態勢,是發展疲軟的發達經濟體和已成為全球增長動力的新興經濟體之間爭奪控制權的斗爭。雖然東盟發展數字經濟的動力充足,但其域內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尤其是數字基礎設施不完善、網絡安全治理能力和數字人才隊伍建設不足,面臨成為大國競爭犧牲品的風險。東盟要從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制度、數字人才和數字貿易便利化及監管體系這四方面著手,系統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逐步形成發展東盟數字經濟的內生動力,增強發展數字經濟的自主性。
參考文獻
閻學通.徐舟.數字時代初期的中美競爭[J].國際政治科學,2021,6(1):24-55.
G20 Information Center. G20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Initiative.[EB/OL]. http://www.g20.utoronto.ca/2016/g20-digital-economy-development-and-cooperation.pdf
EC.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dex 2021[R].European Commission,Brussels,2021.
.ITU.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 2017[R].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Geneva,2017.
e-Conomy SEA 2022[R].Google, Temasek & Bain Company,2022.
ACCEC. ASEAN Digital International Index Measuring Digital Integration to Inform Economic Policies[R].The ASEAN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n Electronic Commerce,ASEAN,2021.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 The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2[EB/OL]. https://static.poder360.com.br/2022/09/Digital-Ranking-IMD-2022.pdf.
Primawanti H, Subagyo A, Dermawan W. ASEAN 4.0.Era: Development in Digital Economy and Trade Sector[J]. Dinamika Global: Jurnal Hubngan Internasional,2022,7(2):333-349.
WEF. ASEAN Digital Generation Report: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R].World Economy Forum,Davos,2022.
ASEAN Main Portal. ASEAN Cybersecurity Cooperation strategy(2021-2025)[EB/OL]. https://asean.org/wp-content/uploads/2022/02/01-ASEAN-Cybersecurity-Cooperation-Paper-2021-2025_final-23-0122.pdf.
潘銳,謝琛.網絡性權力與美國主導的多邊出口管制合作: 基于產業網絡視角[J].國際觀察研究,2023(5):42-66+156-157.
湯揚,武悅,董曉穎.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發展趨勢及我國基本對策[J].互聯網天地,2022(3):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