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
傳統文化中的音樂彰顯了一部分風土人情和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不同地區的傳統文化存在著明顯差異,音樂形式也各有特色,可見音樂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點。傳統文化中的音樂部分內容流傳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經過歷史的沉淀依舊熠熠生輝,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和精神。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工作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教學已經成為音樂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提升學生音樂素養、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師已經深刻意識到優秀傳統文化對音樂課堂的作用,力求通過優秀傳統文化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1 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意義
1.1 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將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首先,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音樂部分屬于優質教學資源,能夠實現學生正確音樂審美的培養和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助力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其次,優秀傳統文化值得鑒賞以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學生的音樂品位能夠在接觸優秀傳統文化之后明顯提升,學生也能對音樂作品和音樂知識產生個人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最后,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帶領學生展開更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究,學生有機會形成更高水平的音樂品位、掌握更豐富的音樂知識,進而帶動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收獲成長和進步,音樂素養也能支撐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
1.2 能夠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
將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能夠將素質教育理念觀念貫徹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首先,優秀傳統文化與音樂課堂的融合能夠使得音樂課堂的德育功能充分發揮,通過課堂德育工作實現對學生思想觀念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其次,優秀傳統文化與音樂課堂的融合能將音樂理論知識教學、音樂技能教學和音樂情感教學串聯在一起,音樂課堂的系統化教學水平將明顯提升,保證學生各項音樂技能的提升,使得學生成長為擁有完整音樂理論知識、音樂鑒賞才能和基本表演能力的優秀學生。最后,優秀傳統文化與音樂課堂的融合能夠使得小學教育體系更加完整,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對音樂學科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音樂課程教學工作的改革能夠保障教師將素質教育理念貫徹在教學全過程中。
1.3 能夠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
將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能夠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使得音樂課程教學資源更加多元化。首先,傳統文化的種類豐富、內容繁多,能夠實現對單一教材資源的補充,達到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效果,音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與其相關的傳統文化教學資源,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具體。其次,傳統文化的呈現形式包括以圖片和視頻形式、音樂形式、故事形式等,優秀傳統文化與音樂課程的融合能使得課堂教學形式更加多元化。在此基礎上,音樂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得到有效補充,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也將進一步提升。另外,優秀傳統文化與音樂課堂教學工作的融合有機地豐富了音樂課堂教學場景和音樂課堂教學場地,現實生活、當地的歌劇團、校園內的音樂節等均可作為音樂教學場所,并在此基礎上豐富音樂課堂中的實踐教學內容。
1.4 能夠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將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首先,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中的音樂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習傳統音樂文化知識的同時,掌握傳統音樂表演技能。其次,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起到活躍音樂課堂氛圍的作用,優良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賦予學生更大的主動探究和學習動力,也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最后,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程的融合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更有參與感,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狀態,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興趣,而且對小學音樂課程充滿興趣,可謂是一舉兩得。
2 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原則
2.1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需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首先,音樂教師應根據學生需求制訂教學計劃,充分考慮學生的喜好和興趣特點,保證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方式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在學生對音樂課程充滿興趣時,學生的課堂表現會更加優異。其次,音樂教師要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公,而非教師全權負責音樂課堂教學全過程。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掌握的知識,往往比教師直接傳授的知識更深刻、更牢固、更有意義。最后,音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見解,肯定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優良表現、委婉指出學生的問題,并激勵學生將優良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品質沿用在日后學習和其他課堂中,這也將成為支撐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關鍵技能。
2.2 豐富融合的內容形式
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需要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首先,音樂教師需要結合每節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學標準,保證課堂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內容的適配度,借此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形式。其次,音樂教師要主動豐富音樂課堂中的各種教學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在音樂課堂中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當音樂課堂教學情境更加豐富多樣時,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能夠得到保障,學生也會對每一節音樂課充滿期待,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最后,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豐富需要結合音樂課堂教學場地的選擇進行綜合考量,保證音樂課堂教學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保證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和課程質量的提升。比如,在操場開展教學時,可選擇游戲教學法;在課外開展教學時,可選擇線上教學法。
2.3 追求循序漸進的引導
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引導原則,逐步提升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首先,音樂教師要分析小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成長規律,逐步增加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逐步學習更多的知識,打開個人認知面,讓學生能夠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以及建立學習自信心。其次,音樂教師要總結和歸納現有的音樂課堂教學資源,并逐步補充音樂課程教學資源、構建完整課程教學體系,及時對課程教學體系中落后的內容進行更新,保障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有用性。最后,音樂教師要分析學生在音樂課程學習中的差異化問題,對學生的差異化問題進行指點和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讓學生更有學習自信心、更具學習動力和學習實力,也讓學生學習效果更加理想。為每個學生制訂的學習計劃各不相同、對每個學生采取的教學方法各不相同,進而實現對學生循序漸進地引導。
3 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
3.1 了解傳統音樂唱法,開發學生音樂表演能力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了解傳統音樂的唱腔唱法入手,大力開發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首先,音樂教師可以把開放式的討論活動帶進充滿傳統文化元素的音樂課堂,同學們暢所欲言地分享自己了解的傳統音樂唱法。在同學們熱烈的討論中,有些學生說“京劇是不是屬于一種傳統音樂唱法呢?京劇表演還需要進行化妝”,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說法進行肯定,并向學生介紹《武家坡》這一戲曲文化和流行音樂結合的一種唱法。有些學生說“少數民族地區對唱山歌是不是屬于一種傳統音樂唱法呢?這種唱法總是能讓人感到震撼”,教師同樣可以對學生的說法進行肯定,并帶領學生分析不同少數民族山歌的特點、學習京劇的生旦凈末丑。其次,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表演傳統音樂的唱法。比如,在學習《太陽出來喜洋洋》時,教師可以親自向學生演示如何使用傳統音樂唱法演唱,并向學生傳授傳統音樂表演的關鍵點,再由同學們展開模仿。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音樂表演能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也能實現音樂課程教學工作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高效融合。另外,音樂教師可以結合對學生音樂素養的調查和分析,從學生群體中選出優秀領唱者,由其帶領學生合唱傳統音樂,既能鍛煉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也能突出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形式以及滿足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展示欲望。為了擔任領唱者的角色,同學們紛紛在課堂中認真投入地學習、積極與教師互動以及踴躍展示個人能力。
3.2 靈活加入傳統樂器,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素養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將傳統樂器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傳統樂器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工作的融合,何嘗不是小學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體現。首先,音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中使用傳統樂器作為伴奏,讓學生形成對傳統樂器的初步認知。比如,在學生學習“山谷回響”這一單元的內容時,音樂教師可以使用豎琴模仿山谷的聲音,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產生身臨其境般的體驗。在展示傳統樂器的魅力之后,學生會產生對傳統樂器的喜愛和探究學習的欲望,學生紛紛表現出躍躍欲試的狀態,也能因此轉變學生學習狀態、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素養。其次,音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接觸和使用傳統樂器的機會。比如,音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古箏、琵琶、二胡等傳統樂器作為教具,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傳統樂器,并由學生說出樂器對應的名字。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自主嘗試的機會,讓學生感受二胡、古箏、琵琶的彈奏觸感和演奏方法。在擁有彈奏傳統樂器初體驗之后,學生的音樂素養將得到有效開發。特別是在使用傳統樂器為學生的演唱伴奏時,學生能夠感受到傳統樂器與傳統音樂搭配的和諧之處,產生對傳統音樂更加強烈的感官學習體驗。最后,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帶領學生親手制作傳統樂器。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并由學生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制造傳統樂器,并在班級范圍內展示自己的作品,學生能夠在動手制作傳統樂器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優秀傳統文化,還能實現對學生音樂素養和動手創造能力的開發與培養。音樂教師還可以將動手制作傳統樂器的活動作為課外拓展活動,邀請家長參與這項活動,使得家長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更加了解,與音樂教師攜手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從而補充親子活動的形式。
3.3 開展傳統音樂鑒賞,提升學生傳統文化內涵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從基礎的音樂鑒賞入手,將音樂教學工作和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依托于傳統音樂鑒賞中,并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內涵。首先,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教材中的傳統音樂進行鑒賞。比如,在學習《水鄉歌兒多》這一音樂作品時,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歌詞、曲調、表演形式等不同的角度對音樂進行鑒賞。在帶領學生展開綜合性鑒賞的過程中,這首歌作為一首民族傳統音樂,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傳統音樂的感染力和生命力,進而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內涵,同學們能夠分析出傳統音樂美在何處、傳統音樂韻味在何處。其次,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教材之外的傳統文化進行鑒賞。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集和整理具有教育意義的傳統音樂資源。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將每周五固定時間作為傳統音樂鑒賞時間,在這一時間段內向學生介紹更多元化的傳統文化音樂,拓寬學生的音樂知識面。在定期開展傳統音樂鑒賞活動的同時,學生的音樂品位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除了鑒賞音樂之外,音樂教師還可以組織和帶領學生模仿傳統音樂的表演形式,使得音樂鑒賞活動更加完整。最后,音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行開展傳統音樂鑒賞活動。比如,同學們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搜集和整理自己感興趣的傳統音樂作品,并將其帶至音樂課堂中與其他同學分享、在社團組織中開展討論等。在學生討論傳統音樂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感悟傳統文化內涵、增強音樂學習效果。在學生自主組織相關活動、自愿參與相關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選擇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學習伙伴、選擇自己感興趣并愿意深入研究的學習內容,學生了解和學習傳統音樂的興趣將明顯提升,通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傳統音樂鑒賞活動的效果和意義。
3.4 融入故事以及歷史,塑造學生傳統音樂情懷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融入音樂故事和相關歷史,借助歷史和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首先,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我國音樂的起源和發展、古代的樂器等。在了解音樂的悠久歷史、古代樂器的精美之后,學生將由衷產生對傳統音樂的熱愛和自豪。更重要的是,這些內容可以作為音樂教材內容的補充,使得音樂課程教學內容更豐富。其次,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我國傳統形式的音樂在國際中的地位。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京劇表演藝術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便深受西方觀眾的喜愛,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團更是赴世界各地訪問演出。在學生了解這一真實歷史之后,能夠對傳統音樂的地位產生全新的、客觀的認知,并有效塑造學生的傳統音樂情懷。比如,在21世紀初,華語樂壇更是掀起了將流行音樂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浪潮,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華語音樂,向世界彰顯了華語樂團的力量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像周杰倫、吳克群、陶喆等在華語樂壇有影響力的優秀音樂人更是深受年輕一代的追捧和喜愛,學生能夠在聆聽優秀創作者優秀作品的過程中,提升個人音樂品位。最后,音樂教師可以在學習平臺上傳講解傳統音樂小故事的趣味視頻。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解說《水調歌頭》這一由古詩改編的音樂以及分享演繹這一音樂作品的技巧,音樂課程教學范圍能夠實現進一步延伸,短小精湛的趣味化視頻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觀看,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音樂也充滿興趣、好奇和學習欲望。除了觀看音樂教師錄制的解說小視頻之外,學生還可以自行收集相關小視頻,展開個性化探究,進一步拓寬個人音樂知識認知面和增加音樂知識儲備量。
3.5 開展實踐考察學習,鍛煉學生音樂實踐能力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對音樂課堂教學場地進行更換,通過實踐考察活動鍛煉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首先,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當地的歌舞團觀看演出。在欣賞演出的同時,學生能夠對傳統音樂文化產生更加直觀的認知。為方便學生和教師,學校還可以主動與當地歌舞團或是少數民族地區歌舞團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優秀的演員前往學校演出和開展講座,讓學生在講座活動中有機會接觸傳統音樂文化。其次,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和帶領學生前往鄉村地區,觀察鄉村地區農民在田間勞作時表演的勞動號子、調查鄉村的音樂形式。在學生與勞動人民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產生對傳統音樂文化更加直觀、更加生活化的認知,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鍛煉。更重要的是,勞動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品質會深刻地影響學生和感染學生。最后,音樂教師可以把握好傳統節日當天對學生的教育機會。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傳統文化節日帶領學生開展傳統音樂節目排練。在重陽節當天,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排練戲劇作品、前往敬老院表演節目和慰問老人;在中秋節當天,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排練《水調歌頭》,并在排練中感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情感。通過開展排練活動,音樂教師可以順勢向學生傳遞傳統音樂的精髓,帶領學生感受傳統音樂的力量,并讓學生在實踐訓練中提升自身音樂實踐能力和表演能力。
3.6 借跨學科教學工作,增加小學音樂課堂內涵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主動將音樂課程與其他課程整合,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的溝通,增加音樂課堂的內涵以及將音樂與優秀傳統文化結合。首先,音樂教師可以加強與美術教師之間的合作。比如,在帶領學生欣賞傳統山水畫、書法作品的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播放傳統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使學生在觀看美術作品時的感受和體驗更加豐富,這種跨界融合能夠使學生深刻感受到藝術的力量,產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美術館會在開展期間播放傳統音樂,音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入美術館,同時接受美術和音樂的熏陶,豐富音樂教學工作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方式。其次,音樂教師可以加強與數學教師之間的合作。比如,“宮、商、角、徵、羽”是我國古代音樂的五音階,而五音階正起源于數學算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經對六藝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也證明了孔子早已將音樂和數學結合在一起,音樂和數學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即便學生無法直接將兩者聯系起來,但教師的教學工作依舊可以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數學的魅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最后,音樂課堂與語文課堂的結合可以借助于古詩,這在上文中已有所提及。為了進一步實現跨學科教學工作,音樂教師可以和語文教師一同商討如何將音樂滲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動語文教師的力量將音樂課程與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并保障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除此之外,音樂教師還可以主動探究音樂課程與道法課程、科學課程、體育課程、信息技術課程之間的聯系,真正達到高質量的跨學科教學。
4 結語
通過對以上論述內容展開分析可以得出,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工作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可以依托于傳統音樂的唱腔唱法、依托于我國音樂的發展歷史和故事、依托于傳統樂器以及綜合鑒賞活動。在融入傳統文化的同時,音樂教師還可以加大力度開發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挖掘本土優秀傳統文化與音樂課程教學工作的多種融合點,讓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更具特色,并帶領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學習,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讓更多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深刻且持續的影響。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