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保育工作開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戶外活動的落實,不僅是要讓幼兒蹦蹦跳跳,更要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策劃及多種材料、形式的綜合性應用,讓幼兒可以真正享受體育活動過程,淬煉陽光心態,掌握正確鍛煉方式。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既能增強幼兒體質,還可培養幼兒健康心理,讓幼兒樂享快樂童年,身體綜合素質得到穩步提升。基于此,幼兒園要從多方面分析戶外體育活動落實的積極對策,調動幼兒活動參與積極性,讓幼兒真正因運動而精彩,還幼兒陽光快樂童年。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階段是兒童成長發展的關鍵期,同時幼兒階段也是孩子樂觀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以立德樹人理念為指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要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目標,培養幼兒愉悅情緒,塑造幼兒健康體質,還要關注幼兒肢體協調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所以在幼兒園保教活動開展中,要重視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對于促進幼兒身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也需要科學策劃多元分析,貼合幼兒實際,探索戶外活動開展的有效路徑。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鼓勵幼兒主體參與,營造樂學氛圍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體育運動的熱情。只有通過優質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發展,才能為幼兒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如何推進戶外體育活動的科學組織,在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正向干預引導,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發展,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一項核心問題。
1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意義分析
兒童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生力軍,促進兒童全面健康發展,是當前黨和國家乃至家庭及幼兒自身共同的夙愿。在健康第一理念指引下,幼兒園有責任,有義務組織幼兒開展精彩多元的戶外體育活動,這對增強幼兒體育鍛煉意識,增強幼兒對外部環境適應能力,磨煉幼兒意志品質等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有助于顯著增強幼兒體質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首要目標就在于增強幼兒的體質,通過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可讓幼兒的身體更健康,從而可以為幼兒順利地學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戶外體育活動,應作為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幼兒進入戶外,通過跑、爬、攀、登、鉆、投、擲等各類基本動作訓練舒展身心,鍛煉身體,發展各部位肌肉群。在活動中增強幼兒體質,循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并通過運動難度的逐步增加,讓幼兒享受運動過程,進行積極挑戰。讓幼兒童年生活更加快樂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也能變得更加精彩。
1.2 有助于提高幼兒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不僅為幼兒參與體育鍛煉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同時在戶外體育活動落實中,需要幼兒進行有效的交往,與同伴合作,并在戶外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嘗試克服困難,在與同伴密切接觸過程中,幼兒可在行為、語言等多方面開展有效地模仿。在戶外活動開展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幼兒性格、興趣、行為方面的差異性,將幼兒進行有效的任務分組。通過組內合作,高質量互動,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幼兒合作意識。在具體問題解決過程中,讓幼兒學習思維日趨完善,并通過小組合作的落實,提高幼兒生活適應能力,讓幼兒與同伴密切接觸,建立更強的信任感,真正在體育戶外活動中釋放幼兒天真性情,為幼兒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助力幼兒適應環境、健康成長、活動參與、性格更完善、綜合品質穩步提升。
1.3 有助于促進幼兒好動天性釋放
幼兒階段孩子本身活潑好動,單純將他們拘在室內進行一些情景游戲或區域活動,很容易壓抑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影響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參考,幼兒園積極引導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能夠抓住幼兒好奇心。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運動興趣,促進幼兒關鍵品質養成,教師要基于體育戶外活動的開展,培養幼兒良好的運動興趣,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與一些玩法的創新,讓幼兒專注認真勇敢地去探索和嘗試。教師也可以結合幼兒的表現,對體育活動的難度系數進行靈活地調整。基于教學過程,引導幼兒應對困難,勇于挑戰,將教學的過程有效延伸,實現室內與室外、家庭與學校有機融合,培養幼兒樂學品質,釋放幼兒天性,實現啟智潤心的目標。
1.4 有助于幼兒積極樂觀人生態度養成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不是單純地讓幼兒自由活動,而是要通過對體育活動的高質量推進,促進幼兒健全人格養成。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有效拓寬了幼兒園內活動的空間,在戶外體育活動中,能讓幼兒呼吸更多新鮮空氣,在動作展示中,讓幼兒身心舒展。通過戶外活動的開展,使得幼兒的園內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促進幼兒積極樂觀人生態度養成的同時,可以讓幼兒熱愛體育活動,還可以讓幼兒變得勇于嘗試,不畏困難,堅強樂觀,為幼兒今后的炫彩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2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基本原則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要為幼兒全面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所以,在戶外體育活動開展中,也要避免幼兒隨意打鬧,要真正通過戶外體育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服務幼兒全面健康發展,所以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實施推進中,要秉持科學育人原則。
2.1 安全性原則
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需遵循的首要原則就是安全性原則,對于3到6歲幼兒來講,他們對外部環境的判斷能力較低。在肢體靈活性、動作敏捷度、反應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在戶外體育活動落實中,幼兒難免會存在對一些危險活動不能科學認知,對區域的理解不充分,在活動中極易出現磕碰等各類問題,所以有效的戶外體育活動落實,要以保障幼兒自身安全為首要原則。在戶外體育活動開展中,不要讓大量幼兒聚集在一起肆意打鬧,更不能將大中小班的幼兒全部混齡放出,而是要分階段、分批次,讓幼兒輪流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活動所需的材料,也可以對活動的區域進行有效的規劃,還可以在活動過程中從旁督促指導,真正將幼兒安全放在首位。既要組織開展形式豐富的戶外體育活動,又要將一些潛在危險因素提前告知,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學會做好危險規避。同時,對一些潛在危險要具備基本的防范意識,一旦遇到困難,不能選擇哭鬧或放棄。要讓幼兒從心底對戶外體育活動有正確的認知,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循序進行戶外體育活動。通過長期持續引導,提高幼兒自理能力,推進戶外體育活動高質量組織。
2.2 適宜性原則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還要體現運動本身的適宜性。一方面,體育活動要與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生長發育特征相吻合。以小班幼兒為例,在體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可著眼于一些簡單、趣味性運動,讓幼兒進行一些基本動作的重復,增強幼兒體質。中班可以引入一些相對復雜的運動形式,也可以恰當借助一些道具,調動幼兒運動參與的積極性。大班幼兒可以再進一步增加難度,但是,也不能超過幼兒當前的體能發展和認知水平。另一方面,幼兒園一切體育活動的設計,既要體現安全性原則,又要結合幼兒身體發育的狀況,進行統籌協調。通過科學的銜接性育人,讓幼兒在運動中,要能保持積極健康向上心態,并通過不斷增加任務挑戰的難度,激發幼兒求勝心理。讓幼兒在體育鍛煉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自我,通過運動水平的漸次提升,讓幼兒收獲精彩運動體驗,身體綜合能力取得適宜性發展,從而可以促進幼兒保持高漲的運動熱情,積極持續參與戶外體育活動。
2.3 創造性原則
幼兒園育人活動的開展,還要體現創造性。一方面,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落實是要結合幼兒的興趣特點,將一些常見物品進行創造性加工,從而讓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過程變得新穎有趣。例如,結合廢舊的輪胎,就可以讓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的創新探究,最大限度激發幼兒創新意識。讓幼兒形成良好的肢體協調力,也能增強幼兒物品回收再利用的良好環保意識。另一方面,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設,還要遵循幼兒自身的創造性。除了簡單地走、爬、跑、跳外,教師可以讓幼兒探索更加趣味靈活的一些活動方式,讓幼兒身體各部分得到充分鍛煉。比如,通過廢棄的礦泉水瓶裝滿水,教師可以指導讓幼兒進行投擲訓練。與此同時,幼兒探索出了開展投擲訓練、進行傳遞訓練、踢球瞄準訓練、運球過障礙訓練等多種活動方式。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既要在教師帶領下讓幼兒進行一些創新性展示,更要充分釋放幼兒創造活力。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一些趣味的運動形式,提高幼兒綜合能力,凸顯戶外體育活動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助力作用。
3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實施的積極對策
3~6歲是孩子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期,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幼兒身體素質快速發展,還能讓幼兒心情愉悅,具備良好的生活狀態,所以,幼兒園要積極探索戶外體育活動推進的科學方式,防止幼兒出現肥胖、運動技能不足、協調性差等一系列問題,真正通過戶外體育活動,為幼兒近視防控與健康成長提供有益輔助。
3.1 進行場地和空間的全面布局
幼兒園在引導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時,首先要能用好教育資源,對于園區活動場地進行全面規劃,實現戶外科學布局,為幼兒高質量戶外體育活動開展提供堅實基礎。幼兒園要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目標,營造合適的戶外活動環境。幼兒園可以進行墻面的粉刷以及一些宣傳畫的展示,圖文并茂地向幼兒展示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并通過一些可愛的動物形象、精彩的畫面,讓幼兒進行一些動作模仿,教會幼兒戶外活動的一些安全法則。通過對戶外活動空間的科學布局,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有效營造愉悅的戶外活動氛圍。在進行空間布局的同時,幼兒園還要參與策劃與幼兒個性相符的一些體育活動形式,通過生活化活動空間的打造,激活幼兒運動思維,提高幼兒綜合運動能力。
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場地布局規劃,將一些平坦而寬闊的區域設定為幼兒的奔跑區,通過不同顏色的跑道繪制,讓幼兒學會每人選擇一條跑道,安全運動,避免推搡或磕碰問題發生。在沙坑旁邊可以規劃出投擲區,讓幼兒學會安全地投擲物品,控制投擲的方向與投擲的力度。除了一些大空間外,還可以設定專門的鉆爬區、平衡區、球類活動區。通過豐富、舒適且安全的區域劃分,讓幼兒可以自由地參與戶外體育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并輪流進入休息區擦汗,補充水分。也可以在走廊或者樹下放置一些跳棋、五子棋等小道具,讓幼兒愉悅地進行一些腦力挑戰游戲。這種勞逸結合的方式,能夠讓幼兒戶外活動體驗更加精彩,也能讓幼兒以自己的喜好動一動,選一選,玩一玩,對同伴的行為進行模仿,對一些材料進行創造性應用,滿足不同幼兒體育活動需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成長。
3.2 重視對游戲材料的精心選擇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要進行良好的區域劃分,更少不了類型多元的材料。有效的材料投放,既不能一次投入過多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也不能因為材料投入過少讓幼兒之間發生爭搶,而是要通過科學的活動材料投放,助力戶外體育活動能更有序地開展。在材料投放的初期,教師要嘗試少量多種類投放。結合幼兒的表現,觀察他們對哪類材料更感興趣,然后漸次增加這類材料。在幼兒玩了一段時間后,有些材料會讓他們失去新鮮感,這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幼兒將這類材料適度收納,整齊擺放,等下次幼兒有需要時,可以快速到指定區域,尋得相應的材料。鑒于幼兒數量較多,對一些體育活動可能會逐步失去興趣,所以教師在材料投放時要盡量選擇一些低結構、多元化的材料,不拘泥于單一形式,讓幼兒使用材料,并能通過材料的積極投放,促進體育活動的高質量開展。
在戶外體育活動區,一些低結構、原生態的材料是戶外體育活動的首選材料。與一些復雜材料相比,這些材料比較常見。如幼兒在家庭中喝完飲料所剩的易拉罐,結實好看且可塑性強,還有一些硬質塑料的零食盒、牛奶瓶、硬殼紙箱,這些都是一些低結構、原生態材料,非常適合反復多次利用。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中,就可以引導幼兒大膽發揮創造力,對這類物品進行創作加工。例如,幼兒將紙箱當作大號的積木磚,嘗試進行搭建,還有幼兒將礦泉水瓶當成了拉力器,兩個幼兒用力地往兩邊拉鍛煉臂力,更有幼兒將易拉罐想象成梅花樁排成一排,鍛煉平衡力,這些低結構、多元化材料的融入,可以讓體育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同時,可以實現園內體育活動向家庭有效延伸,讓幼兒在家庭中也可以應用類似的材料,進行一些趣味互動,從而為幼兒帶來良好的游戲體驗。幼兒園在戶外體育活動開展中,要始終堅持材料投放的多元化與科學性,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幼兒不斷地與材料進行互動交流,解鎖更多趣味玩法,培養幼兒探索興趣,推進幼兒園戶外活動高質量開展。
3.3 重視游戲活動的科學設計
幼兒園階段兒童本身活潑好動,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能夠以游戲串聯各類活動,始終堅持在游戲中釋放幼兒探索天性,以游戲的方式實現體育活動的寓教于樂,也能通過游戲集中幼兒注意力,提高幼兒體育活動參與的興趣。教師要善于通過游戲的方式,對戶外活動的模式進行創新,為幼兒帶來豐富多彩的情景體驗。例如,在一些攀爬類項目中,除了讓幼兒進行簡單的攀爬外,可以通過冒險島這種戶外體育游戲,讓幼兒參與一項又一項項目的冒險。鼓勵幼兒走過形態各異的小橋,翻越小山坡,跨過攀登架,讓幼兒從自主闖關向多人合作有效邁進,通過冒險島游戲為幼兒帶來良好的戶外活動體驗,充分釋放幼兒參與熱情,解鎖更多戶外活動的不同玩法。
以游戲的方式推進戶外活動開展,在增強幼兒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讓幼兒更好地完善人格,從而為幼兒長遠發展有效奠基。例如,在戶外體育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融入多種趣味元素,讓幼兒進行融合性學習體驗。比如,結合繪本《拔蘿卜》就可以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自主進行拔蘿卜場景的復現。先讓幼兒齊心協力,嘗試拔出一個大大的輪胎,接著讓幼兒探索通過適當方式將輪胎運到指定位置。這樣的拔蘿卜游戲,能讓幼兒充分感受人多力量大,也能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學會高效的團隊協作。再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不懼困難、勇往直前地進行多種游戲組合的闖關活動。先讓幼兒通過二人三足進行協調力訓練,再讓幼兒依次跳繩闖關,在限定時間內讓幼兒進行運球游戲,看哪個小組運得更多。通過精彩戶外活動的有效串聯,發現幼兒自身優勢,塑造幼兒良好品質,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積極參與,共同進步,獲得多彩活動體驗。
3.4 科學引導強化幼兒自主探索意識
幼兒園育人工作的落實,不僅要在教師指導下讓幼兒進行一些游戲活動,更要重視培養幼兒良好的自主探索意識。所以,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落實,要以教師的科學引導還幼兒快樂童年,鼓勵幼兒在運動中精彩參與釋放自我,支持幼兒有個性的一些獨立見解,并尊重幼兒自身意愿。讓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釋放自我玩樂體驗。教師在對幼兒戶外活動情況進行觀察的過程中,要善于給予幼兒有效的點撥引導,讓幼兒可以在玩中學,在玩中創,基于戶外活動的開展,實現健康發展。例如,沙子就是園區最為常見的一類物品,沙坑除了可以讓幼兒進行跳遠、嘗試投擲類游戲外,有的幼兒提出能不能用沙子和水來搭建城堡。幼兒的這一要求提出后,迅速獲得了教師的響應,教師指導幼兒通過兩人協作或三人協作的方式,運水來到沙坑旁邊,將水倒入沙池,然后再拿來模具搭建城墻城門。教師既充分尊重了幼兒的意愿,又為幼兒創造探索提供了有效的空間。同時在城墻修建的過程中,幼兒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水放得過少,沙子容易散開;水放得過多,城墻又容易坍塌,不成形。這時候要通過何種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讓幼兒開動腦筋,探索水和沙子的恰當比例,還可以讓幼兒尋找同伴來合作,將多個模具并排在一起快速地砌城墻,修建城堡。這樣的體育活動形式,將德、智、體、美、勞有機融合在一起,既增強了幼兒的動手意識,又讓他們的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突破,可以讓幼兒在揮灑汗水中獲得更多快樂。
還有一次,幼兒在園區發現了一只小麻雀,它還比較小,不會飛行,于是幼兒想到了要幫麻雀搭一個小窩。為了幫小麻雀修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幼兒找來了紙箱、棉花,還有幼兒拿來半塊蘋果,將它切小切碎,當作麻雀的食物。這些戶外活動的開展,既增強了幼兒動手意識,還可以引導他們關懷動物。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給小麻雀構筑的家放到了樹杈上,麻雀的媽媽也找了過來。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其中有滿滿的愛心,也有成功的喜悅。這些戶外活動的落實,都體現了幼兒豐富的創造性,也為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之,新的時代背景下,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落實,要打破單純的知識育人,重視通過科學引導,讓幼兒開展高品質課外體育活動。鍛煉幼兒身體素質的同時,對戶外活動的場地形式內容進行科學的布局劃分,能夠讓幼兒玩得開心,多元探索,綜合成長。真正讓幼兒享受戶外活動過程,實現全面健康發展,幼兒童年因運動而精彩,因體驗而成長,因豐富而生動。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鐵路西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