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據此制定相關預防措施,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預后。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北大荒集團寶泉嶺醫院收治的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壓分為合并高血壓組(46例)、非合并高血壓組(107例)。對兩組患者臨床特征、實驗室指標進行單因素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結果 與非合并高血壓組比,合并高血壓組患者年齡較大,2型糖尿病病程較長、鹽攝入量gt;6 g/d的患者占比及BMI、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尿酸(UA)水平均較高;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2型糖尿病病程長、鹽攝入量gt;6 g/d及BMI、FBG、HbA1c、UA水平高均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OR=2.106、2.255、2.248、2.158、2.109、2.113、2.090)(均Plt;0.05)。結論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有年齡大、2型糖尿病病程長、鹽攝入量gt;6 g/d及BMI、血清FBG、HbA1c、UA水平高,針對上述因素制定預防措施,對于患者預后的改善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2型糖尿病 ; 高血壓 ; 臨床特征 ; 實驗室指標 ; 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9.011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9.036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主要是由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相對缺乏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主要為體質量減輕、多尿、多飲等,若患者病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控制,則可隨著病情進展,造成多器官(心臟、血管等)慢性損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進而嚴重損害患者身體健康。高血壓屬于心血管疾病,亦屬于2型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有相關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可誘發高血壓發生,且兩者同時發生時,可加重對患者機體靶器官的損害,進而增大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及病死率[1-2]。因此,臨床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影響因素進行篩選并及時予以相應的防治策略,可改善預后。基于此,本研究通過選取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從臨床特征、實驗室指標入手,旨在分析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北大荒集團寶泉嶺醫院收治的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壓分為合并高血壓組(46例)、非合并高血壓組(107例)。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診斷依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3]中標準,高血壓診斷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 [4]中標準。納入標準:⑴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合并高血壓患者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非同1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⑵2型糖尿病病程1年及以上;⑶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腫瘤;⑵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癥;⑶合并肝、腦等功能異常。研究獲北大荒集團寶泉嶺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研究方法 通過院內電子病歷系統收集患者的臨床特征、實驗室指標,包括年齡、BMI、性別、2型糖尿病病程、鹽攝入量、是否吸煙、是否飲酒、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高中及以上)及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尿酸(UA)、血脂等指標。入院后,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血清FBG;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血清HbA1c;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CS-1200)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UA、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1.3 觀察指標 ⑴單因素分析:比較兩組臨床特征、實驗室指標,并進行單因素分析。⑵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篩選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影響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影響因素。 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單因素分析 與非合并高血壓組比較,合并高血壓組患者年齡較大,2型糖尿病病程較長、鹽攝入量gt;6 g/d的患者占比及BMI、血清FBG、HbA1c、UA水平均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作為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結果顯示,年齡大、2型糖尿病病程長、鹽攝入量gt;6 g/d及BMI、血清FBG、HbA1c、UA水平高均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效應值均有統計學意義(OR=2.106、2.255、2.248、2.158、2.109、2.113、2.090,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高血壓作為2型糖尿病常見的心腦血管并發癥之一,臨床表現主要為體循環動脈血壓異常升高,可加重機體各臟器的壓力負擔,這不僅增加了治療成本,還導致患者院內死亡率增加[5]。因此,臨床早期識別其相關高危因素,并針對相關因素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對于患者預后的改善尤為關鍵。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有年齡大、2型糖尿病病程長、鹽攝入量gt;6 g/d及BMI、血清FBG、UA、HbA1c水平高,與程欣等[6]研究結論相符。究其原因,隨著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的增長、病程的延長,其發生小動脈痙攣、大動脈硬化的風險較高,進而增加血壓控制難度,易誘發高血壓[7],因此臨床對于年齡較大及病程較長的患者,需加強對其疾病和治療方案的管理,以開展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血壓水平,進而預防高血壓發生。鹽攝入量過高可導致體內鈉離子、氯離子水平升高,提高滲透壓,增加血容量,以導致外周阻力上升,進而增加高血壓發生風險[8],因此臨床可指導患者合理的日常飲食,以控制鈉鹽攝入量,進而減少高血壓發生。BMI過高時表明患者處于肥胖狀態,體內脂肪含量較多,可導致血管壁上過量膽固醇聚集,造成血管硬化,損傷血管收縮功能,進而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9],因此臨床可指導此類患者多運動、合理飲食等,以控制體質量,進而降低患者合并發生高血壓的風險。血清FBG、HbA1c可用于評估2型糖尿病病情嚴重程度,其水平越高表明機體糖基化終末產物越多,膠原交聯加劇,進而使得管壁纖維化加重,血管僵硬,增加高血壓病的發生風險[10];UA異常升高可加重動脈內膜損傷,使得動脈硬化程度升高,進而易誘發高血壓病的發生[11]。因此,臨床通過動態監測該類患者的血清FBG、HbA1c、UA,并對于存在異常結果的患者予以針對性處理措施,控制血糖、UA水平,同時叮囑患者多飲水,促進UA排泄,合理飲食,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取,降低UA水平,進而降低高血壓發生率。
綜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有年齡大、2型糖尿病病程長、鹽攝入量gt;6 g/d及BMI、血清FBG、HbA1c、UA水平高,據此制定相關預防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但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且為單中心研究,結果可能受影響,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仍有待進一步進行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何清華, 董敏, 潘琦, 等. 炎性因子在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中的價值[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9, 27(12): 891-895.
[2]徐歡, 閆雅更, 董鳳麗, 等.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分析[J]. 醫學綜述, 2020, 26(10): 2075-2080.
[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8, 10(1): 4-67.
[4]《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9, 19(1): 1-44.
[5]森干, 李永生, 孫方旭, 等.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及其列線圖預測模型的構建[J]. 重慶醫學, 2022, 51(13): 2189-2193, 2198.
[6]程欣, 錢敏偉, 鄒曉鳴, 等.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點[J].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19, 22(4): 530-533.
[7]張琳. 南陽市臥龍區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人肥胖狀況及認知情況調查[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 18(9): 1494-1496.
[8]滕斌, 諸瑞月, 孟德清, 等. 社區2型糖尿病合并隱匿性高血壓患者臨床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醫藥導刊, 2023, 25(2): 199-204.
[9]蘇俊, 許宏, 楊軍強.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脂、血糖代謝情況及其與高血壓病程的關系[J]. 貴州醫藥, 2019, 43(10): 1564-1565.
[10]王興德, 周麗, 吳詩藝, 等. 2型糖尿病合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率減速力及連續心率減速力分析[J].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7, 31(4): 333-337.
[11]李青娥, 劉林杰, 徐焱成.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尿酸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臨床內科雜志, 2021, 38(4): 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