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耳穴療法聯合維生素B6穴位注射對妊娠劇吐患者臨床癥狀、血清學指標及胃動素水平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睢寧縣中醫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劇吐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以常規西醫治療,即維生素B6聯合鈉鉀鎂鈣葡萄糖進行補液治療,觀察組患者以耳穴療法聯合維生素B6穴位注射治療,兩組均持續治療4周。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和妊娠期惡心嘔吐專用量化表(PUQE)評分、血清學指標、尿酮體水平、胃腸激素水平的變化。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和PUQE評分、血管活性腸肽(VIP)、尿酮體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血鉀、血鈉、胃動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耳穴療法聯合維生素B6穴位注射用于治療妊娠劇吐患者,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臨床癥狀,糾正機體電解質紊亂,降低尿酮體和胃腸激素水平,且治療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妊娠劇吐 ; 維生素B6 ; 穴位注射 ; 耳穴療法 ; 臨床療效 ; 胃腸激素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9.009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9.031
妊娠劇吐是妊娠期婦女常見的一種妊娠并發癥,一般于妊娠早期出現,患者發病期間的臨床表現通常為嚴重持續的嘔吐、干嘔,可反復發作,且嚴重影響進食,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不利于胎兒的正常發育,對正常的妊娠過程產生不良影響。目前,對于妊娠期劇吐的治療主要以補充B族維生素、靜脈補液、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等,對于嚴重影響進食的患者給予脂肪乳、氨基酸等進行營養支持補充[1]。這些西醫治療手段雖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僅是對癥緩解,停藥后癥狀反復,臨床療效并不持久。在中醫理論中,妊娠劇吐歸于“妊娠惡阻”“子病”的范疇,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患者脾胃虛弱和肝脾不和導致的胃失和降、沖氣上逆而發病,健脾和胃、降逆止嘔是中醫治療該病的主要原則[2]。穴位注射、耳穴療法均為中醫經典療法,是集合穴位、經絡、中藥理論優勢,對患者實施的一種中醫綜合療法,是治療妊娠劇吐的有效方案[3]。鑒于此,本文旨在探討穴位注射聯合耳穴療法對妊娠劇吐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睢寧縣中醫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劇吐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29.97±6.15)歲;BMI 18~28 kg/m2,平均(22.62±2.87) kg/m2;孕周6~16周,平均(9.79±2.34)周;初產婦23例、經產婦1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40歲,平均(29.38±6.07)歲;BMI 18~26 kg/m2,平均(22.78±2.76) kg/m2;孕周5~16周,平均(9.34±2.15)周;初產婦25例、經產婦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妊娠劇吐的診斷及臨床處理專家共識(2015)》 [4]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 [5]中的相關內容,辨證為脾胃虛弱證,主癥:嘔惡不食、脘腹脹滿、噯氣嘆息等;次癥:全身乏力、頭暈思睡、口淡或嘔吐清涎,舌質淡、脈沉弱等;⑵均為單胎妊娠;⑶能夠耐受穴位注射、耳穴療法治療方式。排除標準:⑴非妊娠原因導致的嘔吐;⑵合并有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其他內科疾病;⑷過敏體質或對敷料貼、藥物過敏。本研究經睢寧縣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以常規西醫治療,使用維生素B6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822,規格:2 mL︰0.1 g)0.2 g+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同時以鈉鉀鎂鈣葡萄糖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161,規格:250 mL/袋)靜脈滴注進行補液治療,500 mL/次,1次/d。觀察組患者以耳穴療法聯合維生素B6穴位注射治療,選取患者的單側內關穴,注射維生素B6注射液0.2 g,1次/d,左右穴位每日交替,并進行耳穴療法治療,對患者的耳穴周圍皮膚以酒精進行清潔處理,選取神門、肝穴、胃穴為耳部治療穴位,并將王不留行籽貼敷于所選的耳穴上,并用食指、拇指循耳前后按壓至患者有酸沉麻木感,或者出現疼痛灼燒感為宜,按壓時間控制在3~5 min,每日按壓3次,刺激程度以患者能夠耐受為準。兩組均連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將其分為顯效:患者嘔吐癥狀基本消退,可正常進食,尿酮體水平恢復至正常;有效:惡心嘔吐癥狀顯著改善,進食時有輕度的反胃,尿酮體水平呈現弱陽性;無效:惡心嘔吐癥狀無改善,尿酮體呈陽性[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中醫證候積分和妊娠期惡心嘔吐專用量化表(PUQE)評分[6]。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惡心嘔吐、口干煩渴、頭脹而暈等,根據證候程度記為0~6分,分值越低患者的證候程度越輕[7]。采用PUQE評估患者的嘔吐癥狀改善程度,總分為15分,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的嘔吐癥狀越輕。⑶血清學指標和尿酮體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和尿液樣本5 mL,以3 500 r/min速率離心15 min后取上層血清,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吉林省維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WD-480)檢測患者的血鉀、血鈉水平,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桂林市華通醫用儀器有限公司,型號:HT-6000)檢測尿酮體水平。⑷胃腸激素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制備血清方法同⑶,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胃動素(MTL)、血管活性腸肽(VIP)、胃泌素(GAS)水平。⑸不良反應。統計頭暈惡心、腹瀉腹痛、皮疹和局部刺痛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等于各項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7例,有效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4.29%(26/35);觀察組患者中顯效20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29%(33/35)。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85, Plt;0.05)。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和PUQE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和PUQE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和PUQE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和尿酮體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鉀、血鈉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尿酮體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MTL、GAS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VI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惡心嘔吐是妊娠期常見的一種早孕反應,幾乎所有的妊娠期婦女均在孕早期階段伴有不同程度的嘔吐干嘔等癥狀,通常只有少數會發展為妊娠劇吐。對于妊娠劇吐的發病機制的研究不斷明確,目前認為該病的發生機制可能與孕婦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機體B族維生素缺乏等因素密切相關。目前,西醫對于妊娠劇吐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主要以靜脈補液、B族維生素補充等方法進行對癥治療,但緩解效果不甚滿意,且治療周期長。
根據中醫的辨證分析,認為妊娠劇吐發生是因為脾胃虛弱和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治療時應從健脾和胃、降逆止嘔等方面入手,神門有調理情志和鎮靜作用;胃穴降逆止嘔、健脾和胃;肝穴和胃抑肝,有增強止嘔的效果[8]。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和PUQE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這表明耳穴療法聯合維生素B6穴位注射療法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分析其原因在于,耳穴療法治療選取患者的神門、肝穴、胃穴為耳部治療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貼對上述穴位進行刺激,具有安神止痛、鎮靜、和胃降氣及通調腑氣的功效,并且王不留行籽有活血祛瘀、通絡行氣之效,可增強對妊娠孕吐患者的止吐作用[9]。
妊娠劇吐患者由于劇烈的惡心嘔吐,會嚴重影響進食,出現營養不良,以及尿酮體水平的升高,另外頻繁嘔吐還會導致水與電解質失衡。VIP水平升高與機體胃腸功能障礙密切相關,會導致機體胃腸蠕動減弱;GAS胃泌素主要由胃竇部的G細胞分泌,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括約肌張力,提高胃腸動力;MTL促進和影響胃腸運動,調節胃腸道對水、電解質的運輸[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鉀、血鈉及血清MTL、GAS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尿酮體、血清VI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該中耳穴療法聯合維生素B6穴位注射可維持水與電解質平衡,增強患者的胃腸蠕動功能;同時耳穴療法聯合穴位注射改善患者劇烈嘔吐的癥狀,患者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和尿酮體水平得以恢復[11]。
綜上,耳穴療法聯合維生素B6穴位注射對妊娠期劇吐患者癥狀改善效果顯著,并可減輕患者中醫證候,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調整胃腸功能,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聶愛連. 維生素B1聯合靜脈補液治療妊娠早期劇吐的效果及對患者電解質指標變化的影響[J]. 江西醫藥, 2021, 56(12): 2230-2232.
[2]李子曦, 周榮生, 曹振平. 穴位貼敷聯合鋁碳酸鎂及補液治療妊娠劇吐療效觀察[J].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3, 42(1): 59-63.
[3]蔡亞平, 吳飛華. 中醫藥治療妊娠劇吐研究進展[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1, 21(4): 157-159.
[4]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妊娠劇吐的診斷及臨床處理專家共識(2015)[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5, 50(11): 801-804.
[5]王麗潁, 劉孟宇, 宇文亞, 等. 《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臨床應用評價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17, 42(17): 3262-3266.
[6]魯成林,徐國珍,張少華,等. 改良版孕期惡心和嘔吐量化表信效度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9, 11(4): 84-86.
[7]齊丹, 邱明娟. 補液聯合穴位貼敷加耳穴埋籽治療妊娠劇吐30例臨床研究[J]. 江蘇中醫藥, 2018, 50(9): 60-61.
[8]曹小榮, 陳芳, 李平. 內關穴注射液維生素B6聯合益生菌治療妊娠劇吐的臨床研究[J]. 貴州醫藥, 2023, 47(12): 1905-1906.
[9]葉文慧,范麗梅, 楊威, 等. 耳穴壓豆聯合內關穴位貼敷治療妊娠劇吐的療效觀察[J].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 37(4): 511-515.
[10]鄧水仙. 針灸聯合康復治療對于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管活性腸肽胃泌素及血清胃動素影響的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 2022, 51(2): 179-182.
[11]許小宴, 朱潔怡. 維生素B6穴位注射及穴位敷貼聯合心理輔助治療對妊娠劇吐癥狀的影響[J]. 中醫臨床研究, 2019, 11(16): 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