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電腦前敲下這篇文章標題時,手機滴了一聲,服務功能提示:15分鐘前下單的一本書已在廊坊倉儲完成分揀,并發往石家莊途中。快!真快!
現代物流之快,完美顛覆“一騎紅塵妃子笑”“輕舟已過萬重山”。如今的快,是真正的暢快,便捷,是人所共享之快。廊坊借天時地利,乘“快”而上。
2023年5月,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暨2023臨空經濟與空鐵水聯運·智慧供應鏈展覽會上,斬獲中國物流業“金飛馬”獎多個獎項。在布局全國的現代物流深耕之旅中,其密碼何在?
一
廊坊,背靠京津,面向雄安,地處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區“黃金三角”核心腹地,是以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其下轄縣固安,古稱方城,從黃帝初定九州便已發源。
2024年3月15日,我們來到位于廊坊固安高新區大清河園區內的申通快遞北方總部基地。這里是申通最大的北方樞紐轉運中心。在快件進口車間內,自動化分揀設備高速運轉,整理、掃描、分揀……一件件包裹魚貫進入不同分支傳輸帶所對應的區域。行業內最先進的矩陣分揀、交叉帶等智能型自動化分揀系統,單件快遞從分揀到裝車,整個過程用時僅需10分鐘。“我們配備了大數據智能信息流平臺、電商運營結算中心、電商配套服務中心、電商分撥轉運中心及辦公配套等功能模塊,近百個進出港卸貨口,可同時容納300余輛快遞車進行操作;每天產能500多萬單,峰值可達700多萬單。”申通快遞北方總部基地京津冀地區公共事務負責人熊軍介紹。
在這個“超大的智慧場地”,運送車輛往來繁忙、自動化分揀設備24小時運轉,一件件包裹經過前臺智能識別稱重,快速分流到網點格口,再通過傳送帶送入排列整齊、等候裝載的網點貨車,最后送達各地客戶手里……收貨、轉運、運輸、派件,直接輻射范圍達京津冀、東北、內蒙古、山西等地。
物流在哪里,商戶便在哪里。享有“京津走廊明珠”美譽的廊坊,如今已經成為北京服裝批發市場外遷的首選地。眾多商戶看中的正是廊坊半小時“上京下衛”、一小時“上天下海”的獨特地理優勢。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時尚男女裝、品牌童裝、箱包、皮具……各種時尚單品琳瑯滿目。“北京的衣柜·中國的櫥窗”,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標志性工程之一,目前,商貿城吸引了來自原北京大紅門、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等商圈4000余家商戶入駐,全國各產業帶不少源頭廠商也紛紛進駐。
服裝拆包、整理、接收訂單、發貨……“都市米蘭”店忙得不亦樂乎,一張大大的招聘啟事貼在門面醒目的位置:銷售7000元+提成上不封頂,配貨工8000元,會計9000元,每月公休2天有租房補貼。店員趙姐說:“搬到這里后,環境變好了,店面和市場都擴大了。現在是換季賣貨高峰期,生意很紅火。”
“這是北方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品類最齊的專業商貿批發市場。我們要聚力打造‘中國北方的時尚中心,目前我們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已經簽約入駐56家快遞物流企業,物流直達線路開通220余條,中轉線路已開通了500余條,可實現‘一點發全國全面覆蓋。”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3號廣場運營總監郝震介紹。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目前,國內物流50強快遞企業相關業務覆蓋廊坊,“三通一達”、菜鳥、京東等8家頭部企業設立區域總部、運營中心,快遞區域總部、供應鏈物流、冷鏈物流、環京津商貿產業集散中心等五大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物流就是資金流,強強聯合,才能確保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為從容應對業務高峰、應對“雙十一”各電商平臺促銷,廊坊市多家快遞物流企業通過行業協作、騰倉擴容、更新智能分揀設備、增派人手、流向預測、單獨集包、多頻次交接等舉措,助力商家大促出貨,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快速、便捷的服務。
這是廊坊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賦予河北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的使命,2022年來,廊坊將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確定為“一號工程”,聚焦全面落實“物流愿景”,加快建設世界現代商貿物流中心,推動現代商貿物流從1.0版向2.0、3.0版跨越,全面提升產業集聚效應和國際化水平。
二
智能、虛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這些詞聽起來很炫,但當科技的進步從概念變成生活中的應用,它們帶來的是可知、可感、可觸的變化。
廊坊,從未停止探索創新的腳步。近年來,廊坊不斷推進“物流+科技”協同發展,實施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重點研發專項,加快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商貿物流關鍵技術和設備,新科技不斷從夢想進入現實,走進城市,走進社會生活的毛細血管中。
“每個快件外包裝上都貼著一張面單,上面的條形碼和二維碼就相當于快遞的‘身份證。”順著熊軍的講解,我們的目光落在了“高速高掃儀”上,“這個掃描設備裝有多個攝像頭,當快件進入‘高掃的時候,掃描儀可以快速識別快件條碼,準確判斷它將流轉的方向,讓它按照不同的目的地流向該去的滑道。”
自動駕駛卡車,曾經只存在于夢想與科技的交匯處,令人憧憬。2023年,中通、申通、順豐以及極兔等頭部快遞公司,紛紛邁出了重要一步,開始采購智能駕駛重卡。
當強大的“物流”引入智能駕駛技術,會釋放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2024年,申通快遞投入近5000萬元,購入150輛干線車,用于華南、華東、華北地區等重點線路的常態化運營。新購入車輛所搭載的智能駕駛系統,配備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頭、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等智能駕駛硬件套裝,并擁有針對重卡智能駕駛的獨有算法,可精確感知周圍環境并做出相應判斷,降低因駕駛員疏忽或疲勞等因素引發事故的風險。智能駕駛系統還可在駕駛過程中通過精確控制車輛速度和加速度,實現智能節油,降低成本,提升運輸效率,同時也讓司機駕駛起來更安心、舒適。
“卡哥”翟樹東,從事運輸行業已經25年。他說:“年輕的時候喜歡跑運輸,喜歡開車,干了這么多年,從以前的國四、國五到國六,一直到現在的智能駕駛,現在這個安全系數比較高,進入高速以后,我們一鍵點擊‘智能駕駛可激活就行,開起來比較省力,不用踩油門或者關注剎車、車道跑偏。常年在路上跑,天天在車上吃住,這種智能車,能減少很多精神上的消耗,讓我們輕松一些。”讓那些在物流浪潮中沖浪的人,能夠被看到、被顧及、被關懷,智能也便有了溫度。
在廊坊“物流”,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智慧大腦”的精密安排——
京東廊坊“亞洲一號”智能物流中心現代化物流倉,一排排鋼結構貨架鱗次櫛比,10臺22米高的自動化堆垛機械在自動化立體倉中穿梭自如,有序地進行商品存儲、上架和揀貨。這是亞洲電商領域首個針對大件商品應用自動化立體智能倉系統的物流配送基地。
在廊坊開發區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機器人應用場景中,AGV機器人在各區域間穿梭往復,機械臂靈活揮舞,自動完成復雜搬運、應急監測、自動充電等行進路線工作。
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展示的現代物流新裝備,數字化物流平臺依托定位技術和大數據處理系統,從卡車到庫、備貨裝車、轉運上路,直至空箱返回,全流程智能化,每輛車的實時行車軌跡一目了然。
廊坊國際商貿物流創新中心2023年11月21日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現代商貿物流CBD正式揭牌,這是圍繞現代商貿物流和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以及數字化發展的創新基地。
智能化技改,數字化賦能,網絡化協同……廊坊“物流”正加速形成“數智”引領,釋放澎湃的新質生產力。
三
在位于廊坊市開發區鳳舞道10號的寶灣國際物流園,我們見到了身著制服、配戴“安全員”臂章的物業經理王云。他曾是一名武警戰士,來園區的兩年時間里,企業情況、隱患點、風險等級,他心里都門清。 王云介紹,園區堅持日常巡檢、節假日重點巡檢、半年巡檢、專項用電消防巡檢、消防演習及不定期抽檢等,把安全當服務來做,可以說,園區每一個安全員的服務“永不關機”“時刻在線”。
精準匹配不同客戶的業務需求,匹配不同產品類型定位,寶灣國際物流園為客戶提供了包括倉庫租賃、物流信息管理、運輸配送、設備租賃、勞務服務以及物業管理服務等全方位服務,目前已吸引7家大型物流企業入駐,并構建起規模強大的物流設施服務網絡,成為有效服務京津兩地、輻射整個華北地區的物流園區。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以服務為原點,以服務力為抓手,以價值提升為導向,廊坊“物流”用無數個精益求精的細節,持續增強企業的內生動力和發展韌性。
內生“發展韌性”,外優“營商環境”,廊坊市努力打造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營商環境最優的投資創業首選地、物流發展首選地。在土地支持、獎金獎勵、人才獎勵、審批支持、上市獎勵、引薦人獎勵6方面出臺14條支持獎勵措施,同時出臺了支持現有物流企業轉型升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發展、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等25條措施。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廊坊,期待在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和企業雙向奔赴。
高品質物流服務承諾,廊坊“物流”從未停歇——
大型無人貨運飛機,最大載重5噸,最遠航線2600公里,能廣泛應用于快遞、生鮮等高端物流運輸,為山區物流和應急配送提供便利,解決物流配送難題的“最后一公里”。
樓宇配送機器人,身高不足一米,這個黑白相間的“小家伙”,搭載著快遞以每秒1.5米的速度自主行駛,遇到障礙物自動剎車避讓,到達電梯口自己“按電梯”,將服務從“最后一公里”延伸至“最后一米”。
無人車、無人機、快遞塔、智能柜、菜鳥小盒……“黑科技”迭代升級,物流末端服務運營模式不斷創新、優化。
快速擁抱智能化浪潮,結合中國產業鏈高效、靈活、韌性的既有優勢,廊坊“物流”開始賦能全球供應鏈。
2023年10月27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列滿載家具、建材等貨物的列車從廊坊陸港物流園駛出,通過海鐵聯運的模式運往韓國仁川市。目前已開通中歐班列、中歐(中亞)班列、“中吉烏”國際多式聯運新通道,覆蓋歐洲和中亞等地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下單、廊坊組貨,全球組貨、廊坊分撥”。這是廊坊“物流”抵達并不斷超越的高度,也是一場場品質服務成就的夢想之旅。你看,物流新賽道上,正千帆競發。
(郭曉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出版有《格物致知》《文藝傳播實例精選》。獲河北文藝振興獎等獎項。)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