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世嬌 鄒振亞 渠繼柱 茅金寶
基金項目 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編號:202214020736
作者簡介 呂世嬌,護士,碩士
通訊作者 茅金寶,E?mail:maojinbao@126.com
引用信息 呂世嬌,鄒振亞,渠繼柱,等.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24,38(12):2161?2164.
Research progress on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l of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in operating room
LYU Shijiao, ZOU Zhenya, QU Jizhu, MAO Jinbao
Corresponding Author? MAO Jinbao, E?mail: maojinbao@126.com
Keywords? operating room; 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nursing education; review
摘要? 闡述國內外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對國內外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課程指標、導師建設、考核體系進行總結,并分析現階段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構建規范化和科學化的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護理教育;綜述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2.017
手術室護理是護理學科的重要方向之一,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教育是我國培養手術室高級實踐護士的重要途徑。圍術期注冊護士協會(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指出,手術室護士是實施高質量護理工作、確保病人安全的關鍵[1],規范化培養高水平手術室碩士層次護士可為圍術期病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因此,培養應用型、高素質的手術室MNS是手術室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由于MNS教育起步較晚,相關培養模式還未規范化建立且缺乏專科特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點》[2]提出,響應科教融匯協同育人機制,為培養手術室護理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提供思路。現有研究大多針對MNS的培養[3],對于手術室MNS的培養模式研究較少。本研究從手術室MNS培養目標、課程指標、導師建設、終期考核方面進行綜述,探討手術室MNS培養模式,以期為建立規范化和科學化的手術室MNS培養模式提供參考。
1? 手術室MNS培養模式
1.1 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MNS培養模式建立的基礎準則,也是課程設置的總體導向[4]。美國護理學院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設定MNS的培養目標為:具備應變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以及能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護士[5]。英國MNS培養目標為:經過臨床實踐后,可以為病人提供連續性護理,促進高級護理實踐的發展[6]。澳大利亞MNS培養目標為:能夠發揮領導才能,同時在醫療衛生服務事業中具備綜合能力,可以為社會提供優質的衛生服務[7]。針對手術室MNS的個體化培養目標,國外并沒有明確的設定。
我國學者在培養目標中創新性提出手術室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非技術能力的具體構成要素[8]。專業技術能力方面,圍術期護理操作技能與應急能力的權重較高;非技術能力方面,權重最高的是安全護理能力;總體權重較低的是信息能力。由于手術室專業性強的特點,專家注重培養手術室MNS的臨床實踐能力、應變能力以及處理安全問題的能力。
1.2 課程指標
課程體系是衡量教學水平的關鍵指標,也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保證[9]。美國課程體系以實踐為基礎,經過標準化認證,以確保項目的嚴謹性,并制定明確的可衡量和標準化的指標評估學習者的信心、實踐知識或心理彈性,包括核心課程、高級實踐課程和專科課程3部分[10]。核心課程指必修課程;高級實踐課程是有關臨床方向必修課程;專科課程即與手術室相關的課程,是重點學習部分,如圍術期病人護理、麻醉與復蘇技術等,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專科能力的培養[11]。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課程模塊由核心課程、選修課程和論文3方面組成:核心課程以醫學統計學和護理研究為主;選修課程多為臨床護理、醫療信息學等專業課,與美國相比,手術室方向的課程數量較少;論文寫作旨在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構建研究框架,完成研究項目計劃書[12?13]。
目前,國內學者在以往國內外護理研究生課程和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課程的基礎上,運用德爾菲法對手術室MNS的培養課程進行了初步探索。武佩佩等[14]研究表明,專家高度重視手術室MNS專科實踐能力、外語水平、科研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專業課中設置手術配合、手術室職業安全的相關課程,其課程重要性根據Likert 5級評分方法計算,從“很重要”到“很不重要”分別賦5~1分,結果顯示課程重要性均分大于4.9分。謝華曉等[8]將課程設置分為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拓展課,并在以往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創新性地設置了特殊儀器及器械的使用和管理、手術室高級護理實踐,且根據Likert 5級評分法計算出課程重要性評分均大于4.7分,說明專家認可度較高。但國內多數院校并沒有對專業課進行細化,手術室培養方向缺乏對應的標準體系,未能體現專科差異及研究生層次的教學高度和要求[15]。
1.3 導師建設
導師是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的引領者,有著模范帶頭作用,其工作作風、學術能力以及指導水平將會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16]。因此,構建手術室MNS導師崗位勝任力評價體系,組建高素質導師隊伍,是保障研究生臨床實踐水平及科研能力的核心要素[17]。各國對導師學歷均要求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美國實行“師生雙選”模式以及導師群體負責制,顧問教授負責為學生的各項規劃提出建議;導師與其團隊構成指導委員會,負責MNS的課程指導及論文結題情況[18]。英國采取導師小組模式:責任導師負責全面指導研究生,導師助理負責研究生的臨床實踐和日常生活[19]。澳大利亞實行指導小組模式,由第一責任導師負責答疑解惑,專業實踐導師對研究生定期進行審查考核并提出規劃建議[20]。
現階段國內各院校采取“雙導師制”或“導師團隊制”,導師既要有資深的臨床經驗且學歷最低要求為碩士[21]。但國內各院校的師資水平與手術室MNS的培養要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校老師缺乏臨床實踐經驗和手術室相關護理操作的教學能力;醫院導師擁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歷,但因教學能力和臨床工作繁忙等多因素的制約,使得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滿足研究生的帶教需求[22]。因此,建立科學、規范的MNS臨床指導教師崗位勝任標準,是確保高質量教學的關鍵。周蓉等[23]根據勝任力冰山理論模型初步構建了MNS臨床指導教師崗位勝任力評價體系,研究表明導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是專業能力及帶教能力,管理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個人基本素質是評估導師崗位勝任力的重點。該指標體系為各學校遴選手術室MNS指導教師、促進導師隊伍建設提供依據,可進一步提升手術室MNS的教育水平。
1.4 考核體系
考核評價體系是對MNS的綜合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判定,是評估教育質量的有效工具[24]。科學全面的手術室MNS考核評價體系不僅可以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而且是促進手術室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
1.4.1 理論知識考核
英國、美國課程知識考核主要通過撰寫論文、理論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進行評估,課程評價均須達到學校規定的目標級別,導師所填寫的綜合評價表也會作為考核成績的一部分[25?26]。美國的理論考核與實踐相關聯,學生在理論學習期間,就已深入到臨床環境當中。英國則規定學生的課程學習均達標后才能申請論文考核。澳大利亞的必修及選修課程平均安排在入學前2年,第二學年注重專科方向的課程測評和技能學習,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后,采用書面考試的方式評估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最終通過綜合考評后,即可申請畢業[27]。我國院校在必修課考核方面大多選用傳統的書面考試、課程綜述的形式,選修課多采取小組匯報、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測評,針對MNS的終末評價方式較單一,缺乏過程性評價,無法全面衡量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28]。
1.4.2 臨床實踐考核
由于手術室具有專科性強的特點,MNS臨床實踐能力是各國考核的重點。美國通過臨床綜合考試、小組討論等方式對手術室MNS的臨床實踐能力、教育能力、促進健康事業發展能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和促進服務質量提升能力進行考核測評,體系結構能夠有效地反映手術室的專業化特色[25]。英國采用技術操作考核、綜合性評價等形式考核手術室MNS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組織水平等臨床綜合素質[26]。澳大利亞通過案例報告、實踐表現等方法,全方面評判手術室MNS的專業能力、評判性思維及實踐水平[27]。
國內專家將手術室MNS的核心能力歸納為臨床護理實踐、臨床研究、職業素養、溝通合作、領導與管理能力、教育與指導,其中臨床實踐能力是最基礎也是考核的重要部分,突出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圍術期照護以及培養專科實踐能力的重要性[28]。目前我國還未形成統一的手術室MNS臨床實踐能力考核體系,現有研究提出一體化的考核體系,在學生培養前、培養過程中及培養后進行全方位考核,并從手術室專業能力、信息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職業素養方面對培養效果進行質量評估,最終形成綜合性評價,及時反饋手術室MNS的學習效果[8]。
2? 手術室MNS培養模式
2.1 以手術室專科發展為導向,確立培養目標
手術室專科護士是經過規范系統的臨床培訓、具備一定手術室工作經驗和豐富專科知識的手術室高級護理工作者[29]。MNS教育與專科護士培養相銜接是我國護理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當前我國護理教育及護理事業發展目標[30]。將MNS教育與相應培養方向的專科課程結合,能夠保證充足的專科實踐時間,從而培養目標明確、高質量的MNS護理人才,為病人提供優質護理,提升滿意度[31]。此外,手術室專科護士可以對MNS進行專科化的臨床操作教學,突顯專業特色,提高專科能力,避免因長時間在外輪轉造成學而不精的情況,進而保證了培養質量及目標實現。
2.2 優化調整教學管理模式
《關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和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提出,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廣泛開展案例教學,提高MNS教學參與度、溝通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2]。研究證實,在臨床教學中采用構思?設計?實施?運作模式、引入?目標?預評估?參與式學習?后評估?總結教學模式、人工智能教育、仿真模擬案例等多樣化教學手段,彌補單一教學方式對MNS能力培養的不足,對于培養MNS的臨床思維、鍛煉應急反應能力有較好的效果[33?34]。同時,培養單位應對手術室MNS進行追蹤管理,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反饋內容完善教學管理模式,提供多樣化、階梯式的學位培養方案。
2.3 加強團隊導師制建設
加強多學科溝通合作,構建高水平導師團隊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MNS由學校導師和臨床導師共同培養管理,能夠充分發揮學校和醫院2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提高手術室MNS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35]。各高校應逐步完善導師的遴選考核機制,規范手術室導師團隊的構成,緊密結合手術室方向開展護理培訓及教學能力指導,并針對聘用的導師定期進行多維度資質審查,構建完善的教學質量監督及多方位評價機制,以保障應用型手術室護理人才的培養質量。導師應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積極參加學術交流,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提升科研水平。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定期召開組會交流學術心得,以身作則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科研觀。
2.4 建立系統的考核評價體系
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可運用修訂的圍術期能力量表(the Perceived Perioperative Competence Scale?Revised,PPCS?R)對手術室MNS進行連續性考核評價,全面評估其核心能力[36]。由于我國手術室MNS培養模式的探索仍處于初步階段,國外量表仍需在適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進行漢化和進一步完善。開展以MNS為中心的動態考核評價機制,能夠有效衡量教學目標的完成度,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能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建立多維度評價體系,改變單一的終期評價方式,采取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以細化的手術室考核方案為基準,增加多元化的臨床考核內容,將團隊交流、人文關懷、無菌觀念等統一納入測評范圍,建立符合臨床工作環境的系統化考核評價體系。
3? 小結
本研究總結了國內外手術室MNS培養現狀,圍繞培養目標、課程指標、導師建設、考核體系4個方面對手術室MNS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我國建立規范的手術室MNS培養模式提供思路和依據。未來可參考國外培養經驗,促進我國手術室MNS教育的健康發展,真正實現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科型護理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Perioperative nursing:scope and standards of practice[EB/OL].[2023-05-23].https://www.aorn.org/docs/default-source/guidelines-resources/periop-nursing-scope-standards-of-practice.pdf.
[2]? 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點[EB/OL].[2023-05-23].http://www.moe.gov.cn.
[3]? SHI X X,YAO X Y,LIANG J,et al.China's cultivation of master nursing specialist: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stakeholder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22,63:103359.
[4]? 范麗敏,張鴻鑫,鄧麗金,等.護理專碩研究生培養目標體系構建的可視化分析:勝任力模型視角[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8):141-144.
[5]? HU J L,YANG Y,FALLACARO M D,et al.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to develop advanced practice nurses in anesthesia settings:using a theory-driven approach[J].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2019,30(5):521-529.
[6]? YOUNG G.Infirmière de pratique avancée au Royaume-Uni[J].La Revue De L'Infirmière,2019,68(248):28-29.
[7]? ROCHE M,DUFFIELD C,WISE S,et al.Domains of practice and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in Australia[J].Nursing & Health Sciences,2013,15(4):497-503.
[8]? 謝華曉,高玉芳,趙林,等.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特色化培養模式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5,30(16):5-8;15.
[9]? LJUNGBECK B,FORSS K S,FINNBOGAD?TTIR H,et al.Curricula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in nurse practitioner programmes:a scoping review protocol[J].BMJ Open,2019,9(7):e028699.
[10]? HICKS K E,RICO J,BEAUCHESNE M.Core curriculum and competencies:a multisite analysi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s for primary care nurse practitioner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18,34(6):454-462.
[1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core competencies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education[EB/OL].[2023-05-23].https://www.aacnnursing.org/Portals/42/AcademicNursing/pdf/Essentials-2021.pdf.
[12]? SCURLOCK-EVANS L,UPTON P,ROUSE J,et al.To embed or not to embed?A longitudinal study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curriculum design on th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rofiles of UK pre-registration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7,58:12-18.
[13]? DUNSTON R,FORMAN D,THISTLETHWAITE J,et al.Repositioning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margins to the centre of Australian heal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what is required?[J].Australian Health Review,2019,43(2):224-229.
[14]? 武佩佩,李秋潔,郭杰,等.手術室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04-706.
[15]? 張斯秀,徐翠榮,顏涵.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19,26(12):41-45.
[16]? 成豆豆,商臨萍.護理碩士研究生對臨床實踐導師角色期望的質性研究[J].護理研究,2021,35(22):4106-4109.
[17]? 林敏,陳京立,朱佳楠,等.新醫科背景下護理專業研究生教育培養的趨勢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5):769-772.
[18]? 牛微,楊楓,王晶,等.中美護理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比較與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1):125-126.
[19]? HAYTER M.Academic nursing in the UK:the case for parity of rigour,transparency and level of challenge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career track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9,75(7):1377-1378.
[20]? ENDACOTT R,O'CONNOR M,WILLIAMS A,et al.Roles and functions of enrolled nurses in Australia:perspectives of enrolled nurses and registered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8,27(5/6):e913-e920.
[21]? 焦靜,陳妍君,曹晶等.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教學現狀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10):784-790.
[22]? 郭妍,李小妹,李津,等.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準入及崗位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21,18(8):695-700.
[23]? 周蓉,郭洪花,張彩虹,等.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指導教師崗位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20,17(12):1072-1076.
[24]? WEI W T,LIU J Y,LIU Y H,et a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ducation quality for nursing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Medicine,2021,100(47):e27771.
[25]? FENNIMORE L,WARSHAWSKY N.Graduate leadership education for nurse leaders-needed now more than ever[J].The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9,49(7/8):347-349.
[26]? DOVER N,LEE G A,RALEIGH M,et al.A rapid review of educational preparedness of advanced clinical practitioner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9,75(12):3210-3218.
[27]? GERDTZ M F,SEATON P,JONES V,et al.Establishing quality standards for graduate entry master of nursing curricula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a Delphi study[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21,55:103151.
[28]? 杜丹丹,胡惠惠,周芳,等.麻醉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12):1819-1826.
[29]? 梁瑞晨,孫子科技木,曾梁楠,等.四川省手術室專科護士工作投入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3,38(4):40-44.
[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3-05-20].http://www.gov.cn.
[31]? 魏星,金瑞華,王佩娜.精神衛生專科護士與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銜接培養方案的初步構建[J].護理研究,2023,37(3):428-434.
[3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和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意見[EB/OL].[2023-05-20].http://www.moe.gov.cn.
[33]? 程歡,吳麗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護合作仿真模擬教學案例編制[J].中華護理教育,2020,17(9):790-793.
[34]? RODR?GUEZ-ALMAGRO J,PRADO-LAGUNA M D C,HERN?NDEZ-MART?NEZ A,et al.The impact on nursing students of creating audiovisual material through digital storytelling as a teaching metho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2):694.
[35]? 張慶華,范少罡,甘維,等.“雙導師制”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現狀及需求分析[J].全科護理,2022,20(2):230-233.
[36]? S?NMEZ B,AYO?LU T.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erceived Perioperative Competence Scale-Revised[J].Nursing & Health Sciences,2019,21(4):428-435.
(收稿日期:2023-06-04;修回日期:2024-05-25)
(本文編輯 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