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雄



摘?要:論述了高中數學解題中化歸轉化思想的運用意義,并結合具體解題案例,探究了高中數學解題中化歸轉化思想的巧妙運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化歸轉化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3-0074-03
新時期的高中數學解題繼承了以數學思想方法為基礎的理念.化歸轉化思想是高中數學解題中不可替代的思想,貫穿了未知向已知轉化、多元向一元轉化、數字與圖形的轉化過程.將化歸轉化思想應用到高中數學解題中,可以促進高中數學解題效果的優化.因此,探索高中數學解題中化歸轉化思想的巧妙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高中數學解題中化歸轉化思想的運用意義
1.1 全面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化歸轉化思想是以獲得原問題的答案為目標,借助特定轉化手段,將待解決問題歸結為另外一個解決難度較小或者已解決的問題.化歸轉化思想是眾多數學思想方法的統領,包括數形結合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構造法、反證法、分類討論思想等.化歸轉化思想不僅僅具有普遍指導意義,而且可以統籌多數數學研究策略,如高次向低次、運算向逆運算、空間向平面、無限向有限等.
1.2 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生成
化歸轉化思想貫穿了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全程,體現為數學運算素養、數學建模素養、邏輯推理素養等.具體到高中數學解題中,圖形變換、參數方程與普通方程變換、坐標變換、復數表達形式變換等均是邏輯推理、演繹運算的過程.
2 高中數學解題中化歸轉化思想的巧妙運用
2.1有機整合數學模型與化歸轉化思想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學科核心素養”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確保學生通過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習,學會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基于此,教師可以從化歸轉化思想的應用視角著手,有機整合數學模型與化歸轉化思想,促使學生經歷“發現和提出問題”“建立和求解模型”“檢驗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決模型”幾個過程.在上述過程中,學生可以正確認識基本數學模型中的化歸轉化思想,并在發展化歸能力的基礎上,生成數學建模素養[1].
例1?求函數y=x+1x+2的值域.
解析?函數y=x+1x+2的反函數為x=1-2yy-1,x=1-2yy-1的定義域為y≠1的實數,則函數y=x+1x+2的值域為y|y≠1,y∈R.
例2?求函數y=-x2+x+2的值域.
解析?由-x2+x+2≥0,知y=-x2+x+2的定義域為x∈[-1,2].
此時,-x2+x+2=-(x-12)2+94∈[0,94].
所以0≤-x2+x+2≤32.
所以函數y=-x2+x+2的值域為[0,32].
2.2 關聯邏輯推理與化歸轉化思想
邏輯推理是構建數學體系、獲得數學結論的有效方式,更是數學嚴謹性的重要體現.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教師應立足數學問題作為有機體的特點,圍繞數學問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引導學生緊扣問題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的聯系,對問題進行適當轉化,構建縱向與橫向交錯的題目推導解析網絡[2].
在邏輯推理過程中,明確轉化的一般原理是前提,掌握基本的化歸轉化思想和方法是關鍵.因此,教師應有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問題條件、圖象特征、求解目標的結構形式,搭建“條件—結論”的橋梁,探明數學問題邏輯及分析思路.在實踐中,教師應啟發學生緊盯化歸要素,聚焦化歸對象、化歸目標、化歸策略三個基本模塊,確保化歸轉化思想與問題解決邏輯、推理過程的有效聯系.
例3?已知點M(4,4),圓C:(x-p)2+y2=5(p<3)與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E:x2a2+y2b2=1有一個公共點J(3,1),F1為橢圓左焦點,F2為橢圓右焦點,直線MF1與圓C相切,求橢圓方程.
解析?因為J(3,1)在圓(x-p)2+y2=5(p<3)上,所以(3-p)2+1=5(p<3).
所以p=1,圓的方程為(x-1)2+y2=5,圓心為(1,0),半徑為5.
設橢圓左焦點F1(-c,0),直線MF1的方程為y=44+c(x+c),因為直線MF1與圓相切,所以圓心C(1,0)到直線MF1的距離為半徑5,所以c=4.
又因為J(3,1)在橢圓上,所以9a2+1b2=1.
又因為a2+b2=c2,解得a2=18,b2=2.
所以橢圓方程為x218+y22=1.
2.3 挖掘化歸轉化思想中的科學精神
根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可知,通過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應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樹立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領會數學科學精神是化歸轉化思想應用的核心主旨.所以教師應主動帶領學生挖掘化歸轉化思想中的科學精神,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反思、質疑、求實,進一步加深理解概念、鞏固基礎知識、生成數學方法技能.隨后根據學生數學思維品質、個性心理發展的需要,教師可貫徹生本方針,鼓勵學生與同伴共同探索數學問題轉化的合理性、必然性以及轉化過程中的科學精神.“一題多解”是化歸策略多樣性的具體體現,也是挖掘化歸轉化思想中的科學精神的有效方式.
例4?如圖1所示,在等腰RtABC中,AB=BC=2,點P滿足PA·PB=0,則PC的取值范圍是.
解法1?(向量法)
設∠PBC=θ,因為PA·PB=0,所以PA⊥PB.
所以PB=ABcos(π2-θ)=2sinθ.
因為PC=PB+BC,
所以
PC2=(PB+BC)2=4sin2θ-4sin2θ+4=-4sin2θ-2cos2θ+6=6-25sin(2θ+φ).
因為θ∈(0,π),所以PC2∈[6-25,6+25].
故PC的取值范圍是[5-1,5+1].
解法2?(坐標法)以BC所在直線為x軸,AB所在直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圖2中,A(0,2),B(0,0),C(2,0).
設點P(x,y),則PA=(-x,2-y),PB=(-x,-y).
因為PA·PB=0,所以x2+y2-2y=0.
化簡,得x2+(y-1)2=1.
所以點P在以點M(0,1)為圓心,半徑為1的圓上運動.
因為CM=(2-0)2+(0-1)2=5,
所以PCmin=5-1,PCmax=5+1.
故PC的取值范圍是[5-1,5+1].
圖3?例4解法3圖
解法3?因為點P滿足PA·PB=0,所以點P在以點AB中點M為圓心,半徑為1的圓上,如圖3.
由勾股定理,得CM=12+22=5.
所以PCmin=5-1,PCmax=5+1.
故PC的取值范圍是[5-1,5+1].
因為∠APB=90°,所以點P到AB中點M的距離為12AB,當點P與A,B重合時也滿足,所以由圓的定義也可以得出點P在以點M為圓心,半徑為1的圓上.
2.4 梳理化歸中的運算邏輯
數學運算是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組成部分,強調學生理解運算對象、掌握運算法則、探究運算思路.而化歸中的運算涵蓋了等價化歸運算、非等價化歸運算.等價化歸運算強調轉化期間前因、后果均是充分且必要的,即:轉化后結果為原問題結果;非等價化歸運算則是轉化期間前因、后果其一非充分.
例5?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其中△=b2-4ac,x1,x2為方程ax2+bx+c=0(a≠0)的兩個根,且x1<x2.求ax2+bx+c>0(a≠0)的解集.
解析?在a>0時,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開口向上,若△>0,解集為{x|x>x2或x<x1},若△=0,解集為{x|x∈R且x≠-b2b},若△<0,解集為R.
當a<0時,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開口向下,若△>0,解集為{x|x1<x<x2},若△≤0,解集為.
3 結束語
化歸轉化思想是高中數學解題中不可或缺的思想,將化歸轉化思想運用到高中數學解題中,可以全面滲透多種數學思想方法,促進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達成.因此,教師應借助數學解題契機,巧妙探索化歸轉化思想的運用途徑,充分利用化歸轉化思想,促進學生生成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穆聰敏,張玲梅.化歸思想在數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38):42-44.
[2] 王震.結構化視域下高中數學問題解決與創新能力培養[J].數學通報,2023,62(05):7-11,41.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