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會軍
科技的發展進步,讓數字化教學成了高效課堂的抓手,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學校教育信息技術化投入不斷加強。雖然電腦、網絡的普及解決了城鄉差異的最后一公里瓶頸,但鄉村學校信息技術發展起步晚,硬件相對滯后,如何利用好數字化教學,更好地服務鄉村高效課堂,筆者作了探微。
硬件環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條件,學校網絡應具備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教室硬件可以配置鴻合或西沃60英寸以上背投,筆者見到的設備一般聲音偏小,聽起來不甚理想。一般均配備有相應的授課軟件,以西沃為例,它的資源共享功能非常強大,里面的教案到課件,貼近教材,緊跟實際。授課還有錄屏功能,學生回家還可通過網絡回放。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為教學服務,網上的免費上課軟件較多,較著名的有吾課網的名師大課堂,能深耕課堂,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家校本”老師可以輕松優化作業,減輕學生作業負責,他們可以在平臺上提交作業和參加互動討論;“班級優化大師”里面的評價機制全面,學生很喜歡,特別是里面的分小組功能,特別適應新形勢下的小組化學習,可以極大地幫助學困生進步。
學校應建設統一的電子資源庫,搞好資料的收集整理。每季老師們的集體備課教案,教師們精心制作整合的課件,可以讓大家從本地資源庫隨取隨用,不交費用、不受限制,學校要充分利用校校通的優勢,從每學期的量化制度上保證組織網絡聽課,跨區域網上評課,跨區域網上學習、網上幫扶。同時利用網絡展示本校的優質課,積極組織教師參與上級組織的各類信息技能大賽,讓競賽獲勝者能得到學校評優表模的加分,盡快讓新教師從不會教書成長為鄉村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全科骨干。
硬件也需要上級時時更新,個別學校的設備已經應用了十來年,硬件要定時維護,硬件的維護保管學校應指派專人,大多老師對系統跨了怎么復原;電腦卡頓,運行緩慢,怎么清垃圾;應對都較困難且少有時間研究。
深化鄉村教育數字化面臨的困難復雜具體,值得我們多多關注,我們要依托信息技術裝備的普及發展,不斷提升信息技術能力,用好數字化資源,打造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鎮文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