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
借著新課程改革的“東風”,我國小學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現有的成績已然無法滿足飛速發展的社會現狀。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雙方面發展階段,此時的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通過正能量來引導學生,那么學生就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反之如果學生受到不良風氣影響,那么很容易走偏道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根本,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關愛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處于學校教育第一線的老師更是責無旁貸。2017年蘇州市教育局印發一號文件《關于校園環境質量水平 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意見》,強調要為學生提供更優質化的心理健康服務,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健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英語作為小學的主要學科,教師更要在英語教學中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達到學科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雙贏效果。《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掌握學生心理特點,關注個體差異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不會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滿堂灌”這種啞巴式英語課堂模式已經不適合新時代思維活躍的小學生。而對于一個班的學生來說,關注個體差異非常重要,不少外來務工子女一二年級并沒有英語基礎,這個時候過分苛責,就會讓學生產生自卑、厭惡英語的心理,非常不利于人的成長。小學生出于對一切新事物好奇的階段,如果這時候對學生過于打擊,對其長期發展是極其不利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姆·杰爾士說:“人道最深入的需求是巴望他人的欣賞。”所以上課時我會準備一些小貼紙,每節課都會給予有進步的學生一張,尤其是不敢開口說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發展。
對于基礎薄弱、接受能力慢的學生,要給予引導和鼓勵,適時表揚。例如在學習6A Unit 3 Holiday Fun這個單元時,根據課文中學習的內容,學生分享自己的國慶假期。這一話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且恰好是國慶假期后學習這個單元,學生有話可說,班級小陳同學積極踴躍舉手,在講述自己的國慶假期之行時,他忽略了這個單元的重點——過去式。在他講述自己假期活動后,我給了他一個大拇指,同時問他這是上周的事情,對嗎?他撓撓頭說:“ Yes, I went there last week. I was happy. ”這時候他已經意識到自己時態使用錯誤了。這樣我們既沒有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也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于能力強、同時又反應快的學生,我們要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激發這部分學生做得更好。例如在復習課講解練習的時候,對于已學的內容,學生失去了新鮮感,所以練習課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這時我會鼓勵能力強的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到講臺前講解練習,這樣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學生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以一種新的形式鞏固了自己所學的內容,另一方面其他同學在聽自己同學講解題目,而不是任課老師在講,他們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展示的學生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每個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增強了學習自信。
二、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塑造健康人格
對教師來說,上好一節課,備教材十分重要。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琢磨教材中的深層意蘊,因材施教。切記不要將自己的個人看法融入到講授中,隨口的一句話有時候對學生的影響就是一輩子。對于教材內容要注意正確分析國內外的傳統、風俗習慣和信仰的差異。其次,充分發掘教材中有意義的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如譯林版小學英語6A第六單元課文講述了城市過去臟亂差的環境,與現在的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作為小學生如何在維護生活環境中盡自己一份力呢?啟迪學生要像課文中那樣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綠色出行,不隨手亂丟垃圾,把垃圾放進垃圾桶。這是一種習慣的培養,更是對自己、對別人、對生活環境負責任的一種表現。作為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素材,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起到育人的效果。這樣教材中良好的德育素材會對學生的品格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塑造出學生健康的心理品格。從中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來看,自我意識逐步顯現。教師枯燥的說教和單一機械性的訓練已經難以引起中年級小學生的興趣。現在的中年級英語課堂經常出現沉悶的氣氛,教師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能夠舉手發言的似乎總是那么幾個人。這種情況的存在要求英語教師對課堂情境有清醒的認識,輕松活潑的課堂才有助于教學目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只有想方設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這樣才能保證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模擬再現課文的內容,表演課本劇,遷移課文內容到實際生活等。在關注課堂氣氛的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地關注那些課堂上顯得膽小謹慎、性格孤僻而很少發言的學生。對待這些學生,教師應該用更多慈祥甚至賞識的眼光去鼓勵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不僅做他們學習的指導者,更讓他們將自己當作朋友,要在課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發現他們的優點并當眾表揚,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信,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向教師敞開心扉,并成為課堂上活躍的個體。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學生,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積極引導下,學生才會真正樂于回答問題,表現自我,而積極健康的心理也才會產生。
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內部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了興趣,就不怕他們學不好。而學生對英語有無學習的興趣,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果。譯林版英語教材內容設計貼合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每個單元中安排了文化板塊,介紹了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讓學生看到了和自己不一樣國家人的生活各方面信息,可以說英語教材本身就有一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但是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Cartoon Time,課堂上我都會讓他們進行對話操練,Bobby和Sam的漫畫也會上臺表演。從最初的不敢開口,到現在走上講臺的自如,學生是在慢慢成長的,我也看在眼里。六年級Unit 4 的Culture time中,通過對英國學生假期的安排,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差異。同時補充中國傳統節日的名稱、習俗等詞匯,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收獲了知識的同時,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有時候感覺學生并不是不會說,只是老師給他們說的機會太少,所以在課堂上我會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起來發言。對語言學習來說,只要敢開口說,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說得多了英語也就提高了,興趣會愈加濃厚。課后,筆者也會定期開展一些英語課外興趣活動。比如英語課本劇大賽,通過對課本中reading課文的改編演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每周一歌,介紹最新最熱英語流行單曲,讓學生能跟著唱,慢慢培養興趣,修正自身的語音語調;英語手抄報評比,根據話題小組合作完成英語手抄報并粘貼在學習園地,這種環境陶冶法,讓英語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中。每月讀書報告會,學生一起分析讀英語原版小說的感悟,享受語言帶來的魅力。
四、創設合理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科學合理的評價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及時的評價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進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評價學生,使學生在多種評價模式下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進而激發努力上進的信心。同時對班級整體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競爭,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上進心。良好的上進心態不論是對于學生在校的學習,還是將來的工作、學習都是有意義的。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學會接受批評和不足,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不論是上進心,還是耐挫力。現在學生在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下成長,面對挫折的經歷較少,導致學生面對挫折時會不知所措,甚至是逃避。我們通過有效的課堂評價,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正確面對不足并積極改正,反而會進步得更快。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思考,在語言材料中發現新語言的內在聯系和規律,不斷增強自信心,提升對語言學習的求知欲。不管哪種評價機制,都要遵循激勵原則,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使學生通過參與展現自己學習進步的各種評價活動,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從而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取得最優學習效果。在課堂上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關心、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在愛的環境下激發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要創設合理的評價機制,培養學生自信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多元化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包括考試成績、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團隊合作能力等,全面評估學生的表現;肯定性評價:多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評價,表揚他們的努力和成就,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個性化評價: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標準,關注他們的特長和優點,激發他們的自信心;激勵性評價:對于表現不夠理想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激勵,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自信心;重視過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和努力過程,而不是僅僅注重結果,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建立學生檔案:為每個學生建立學習檔案,記錄他們的學習過程和評價結果,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關注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的評價,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調節能力。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教授4A Unit 7 Its late課文的時候,正好有一學生上課遲到了,在那學生講述原因之前,我說“It doesnt matter,please dont be late again.”這樣既化解了那位學生的尷尬,給予他充分地信任,同時又巧妙地與本文的內容結合在一起,我相信這位同學對英語也會多了份好感。其實,這比不問緣由,當場批評效果好得多。這位學生事后還是誠實地告訴我是睡過頭了,但是他也保證以后再也不遲到了,這樣教育的目的也達到了,學生的自尊也保住了,同時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加深了。
從多學科入手,共同維護學生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健康人生的基礎。利用多種方式、方法,立足英語課堂,培育學生健康心理,為學生美好將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