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勇
弘揚教育家精神,不是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成為教育家,但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具有教育家精神,用教育家精神要求、引領、激勵、成就自己,為教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貢獻。
那么,每一位教師都應具有的教育家精神,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體現在教師的理想精神上。教師職業需要理想的支撐,更需要理想主義精神的普照與輝映。因為教師職業關乎的是人,塑造的是生命,這就決定著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用智慧、精神、觀念、價值等影響人的成長。教師的職業始終與思想相隨,同思想相伴。教師不僅是思想的傳播者,還是思想的生產者和貢獻者。很難想象,教師如果沒有理想的基石,哪會有汩汩不斷的思想源泉。教師的職業著眼的是明天,面向的是未來。這要求教師不能茍且于當下,功利于現實,必須要有教育理想。教師的職業也存在諸多尷尬,面對很多無奈。教師如若沒有人生的理想信念與教育的理想主義,則難以為繼。
第二,體現在教師的敬業精神上。一個敬業的教師會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熱愛教育事業。一個敬業的教師會認真對待工作,竭盡全力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力求把手頭平常的工作做得不平常,普通的工作做得不普通。一個敬業的教師會明白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并自始至終信任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包容接納每一個學生,并把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當作自己的榮譽。
第三,體現在教師的奉獻精神上。教師職業充滿艱辛,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平凡,選擇了責任,選擇了奉獻。教師職業的回報是充實內心,豐滿靈魂;教師職業的寄托是學生成人成才,桃李滿天下;教師職業的幸福來自一路奮斗、一路跋涉,所涵養的一顆童心。
第四,體現在教師的專業精神上。專業乃為師之基,執教之本。一個教師只有專業扎實,樹立起明確的專業意識,具備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教師需要立足課堂,研究課堂,琢磨課堂,磨煉自己的教學,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修煉厚重的專業精神。
第五,體現在教師的進取精神上。陶行知先生說:“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边@要求教師要有終身學習意識,把學習作為一種使命,一種生命狀態。教師要通過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勤奮治學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拓展、自我提高,不斷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不斷吸納這個時代的精華與力量,去書寫中
國教師的成長,去鍛造祖國下一代的風采與品質。教師還要學會自我加壓,勇于和自己較量。如年輕教師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愛好特長,也就是生命中最亮的一“點”,進行打磨、拋光、錘煉,使其熠熠生輝,建構自己的個性“品牌”。
第六,體現在教師的創新精神上。當今科技發展迅猛,教育領域日新月異。教學內容不僅是學科知識,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工具不僅是黑板、粉筆,還有云教學、智慧教室、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不再是“滿堂灌”“填鴨式”,而是啟發、合作、探究;教學場地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延伸到社區、大自然等廣闊的課堂……新時代的教育,培養的不再是有文化知識的勞動者,而是適應高科技、高速度、高質量社會發展的各種創新人才。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更新觀念,創新理念,改變教學方式,探索教育新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當然,教育必須因時而變,同時要堅守不變之變,將教育護持在科學、人文、理性、常識的軌道上。
教師在各自的崗位“素其位而行”,在每一個當下認真實踐,不斷追求,便可以將教育家精神落到實處,有所成就。
(湯 勇,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農村教育實驗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教育廳教育咨詢專家委員會成員,綿陽師范學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