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杰
是一個箭頭,直至大海
這勇敢的方向,逼退層層的海浪
百年前的喧囂和人影
砸到海里,砸成岸邊嶙峋的礁石
夜晚,海水被燈光打亮
像極了很多年前,碼頭工人們
燃著火把,把一樁樁貨物交付海洋
故事從這里出發,鋪陳成歷史
一刮風,棧橋就成了碼頭
浪花一次次在這里折身、回頭
兩位老朋友互相拍拍肩膀
從嘩嘩的海浪聲中,托出
碼頭號子的回響
在青島,每一縷風都有形狀
吹過海面的,吹成了波浪
掠過翅膀的,輕撫羽毛
它們都有藍天遼闊澄明的空蕩
還有一些風,從舊照片里吹來
刮過五四廣場
刮過年輕人的頭頂
吹動旗子、條幅、藍布褂和中山裝
風里,有人吶喊,有人振臂
1919年,一股向上的力量
匯聚成紅色的旋風
摧枯拉朽,不停地生長
離海太近,每一朵風都會開花
這些風撞擊到花石樓的外墻
石頭內心的春天就被一一點燃
喜歡發問的,堆疊成哥特式的尖塔
同過往的云彩打探人世的答案
喜歡登高的,站成觀海臺
探索著圓形、方形、多角形的秘密
保守沉穩的,砌成雉堞式女兒墻
上百年來面朝大海,緘口不言
羅馬、希臘、法國……
這群石頭把每個國度的浪漫
調整,契合。花石樓的每塊巖石
都會開花,這是石頭的杰作
也是建筑的春天
以長城的關隘命名
便有了沙的粗糲、河的細膩
還有了駝鈴、馬匹夜行的響動
加上一片海水,便少了燥氣
天南海北的建筑師匯集到這里
讓瓦片唱歌,讓石頭說話
希臘式、羅馬式,文藝復興式……
鐵門上的獅子剛伸了個懶腰
幾只雀兒就從雕花鐵柵欄上飛起
庭院里,海風撩撥著噴泉
游泳池的水面漾著淺淡的樹影
當年,建筑師們在這里撤下種子
像春天的草坡,開出各色花朵
許多年后,這些“花”
仍在迎著海風生長、呼吸
雨落在檐上,瓦片就給出回應
風吹過椿樹,葉片就開口說話
駱駝祥子博物館的燈還亮著
燈罩上的小蛾趴成一枚漢字
桌上的筆翻了翻身
它們都在等一個人,推開窗子
讓夜風進來,讓混雜泥水的潮氣進來
讓無數痛卻喊不出的悲憫進來
他們落到黃縣路12號的紙上
開始飽滿,開始生動,開始呼吸
為了紀念而紀念
這生硬的骨頭立在海邊
長出大片的松林、大塊的礁石
先生,不要再說什么山高水遠
不要再有什么推諉、顧慮
眼前的海等了您這么多年
看一下吧,浪花舉著貝殼撲到跟前
獻出大海最真摯的王冠
就連海風,撞擊岸邊的黑松
之感都會回擊,都在向前
(選自《青島文學》202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