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明
為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鞏固教育教學成果,全面強化學校基礎管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增強學生體質,2022年教育部陸續出臺了關于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的指導意見。把關鍵小事看成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堪稱小切口、大改革,可以充分發揮以小見方向、以小見責任、以小見情懷的高質量教育發展的導向器作用,為家長解決了急難愁盼的問題,增強了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推進作業校本化,落實作業管理
作業是新知學習鞏固深化的重要環節,是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浙江省蘭溪市第五中學提出了“作業校本化、作業考試化、作業個性化”的思路來落實作業管理。
一是作業個性化。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出,學生的學習只有靠近學生認知能力的實際,讓學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才是最高效的。教師要了解學情,精于設計,把學生的作業難易度控制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二是作業考試化。作業考試化是建立良好反饋機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考試化的作業及時探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篩查出學生學習的困難點與關注點,然后將學生問題點進行二次教學加工及強化練習,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是作業校本化。首先從制度上嚴格把握各科教學輔導資料的征訂,倡導教師發揮集體備課的力量,精研課標和教材,開展原創性的練習編制,促進高效率的作業教學。其次把更多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作業。最后推進作業批改精細化。堅持“有作業就要批改,有批改就要全批,切實推進作業反饋和個性化作業批改”,讓作業成為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困難之處,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學生可以逐漸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作業管理習慣。
健康活動一小時,切實推進健康睡眠
高效的學習需要充足的睡眠,也需要必要的活動來調節。一是建立學生活動推進制度。強化“跑操、眼保健操和校本室內操”三操活動,強健學生體魄。二是開展課外陽光體育活動。根據各學段學生的特點不定時安排學生開展課外陽光體育活動。開足開齊體育課,組織興趣小組或社團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三是加強睡眠管理。推進學生自管會建設,嚴格午睡課管理。積極推行符合人體科學的“躺著睡”,保證學生晚上8小時睡眠。
高雅情趣,勵志學習,遠離手機
“五項管理”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提出了手機和電子設備的管理,并努力做出探索。一是豐富學生的情趣,結合體質管理,學校設置了多樣化的課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二是制定手機等電子設備的管理條例,強化落實,知照每一位學生和家長。三是建立家校協同管理機制。在家父母監督,在校老師管理。四是改變學生對手機的認知。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遠離手機簽名活動,開展手機危害學生現身說法活動,從認知上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手機的工具性。五是開展手機不入校園活動。倡導假期在家節制手機的使用,周末回校學生手機留在家中,學校校門口截留手機,設立專門的手機保管箱。
好書伴我成長,閱讀,悅進,推進讀物管理
一是加強讀書資源庫建設。各班建立讀書角,擺放各種優秀書籍,方便學生拿取閱讀。學校建設開放書吧,放置上千本經過師生篩選的讀物,內容種類豐富,供學生課間閱讀。同時,提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出書吧,選擇自己心儀的書籍。
二是開展“悅讀”活動。群體的力量推動閱讀,活動帶動學生“悅讀”,只有人人閱讀,人人談閱讀,才能激發個體閱讀的動力,讓讀書蔚然成風。班級層面班主任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分享活動,鼓勵學生互相推薦好書。學校層面,教師帶頭閱讀,加強對讀物的篩選和管理,避免不良讀物對學生的影響。同時開設閱讀課,分享閱讀心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