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一定是為藝術創作服務,以帶來更多好作品為目的。
2024年2月16日,OpenAI發布了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從ChatGPT到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再到今天的Sora,技術發展的橫軸在不斷延伸,而且迭代速度和效果提升都越來越快。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盡管這些技術迅速被用戶所掌握和應用,但要使其在整個行業中發揮實質性作用,產生真正的“應用價值”,仍需經歷一段漫長過程。因此,我們必須致力于解決“技術應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以確保技術能夠真正為藝術創作服務,推動行業持續發展。
經過一年多努力,我們一直致力于把最前沿的技術應用到影視生產流程。雖然過程中遭遇了一些挑戰和曲折,但如今我們看到,隨著技術應用突破“最后一公里”,一套全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影視制作流程即將誕生。要跨越這“最后一公里”,需要我們的技術人員,也可以稱為科學家和影視創作、制作的藝術家,精準識別并解決關鍵流程中的難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利用技術進步的力量,推動影視制作成為新的生產力。
讓新技術從“秀起來”到“用起來”
在讓新技術“用起來”而不是“秀起來”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三條經驗,深耕產業,追求極致效果,最終實現科技普惠。這些經驗將指導我們更好地將技術與影視制作相結合,推動行業持續進步。
自2019年起,我們投身于虛擬拍攝技術探索。時至今日,可以非常有底氣地說,我們的虛擬拍攝技術已達到業內領先水平,這正是持續深耕的顯著成果。
在虛擬拍攝技術首次應用于劇組時,遭遇了一個小小的挑戰。當時,因為技術問題,整個劇組都停止工作,等待工程師調試。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們真正理解了“技術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含義。從那時起,我們意識到技術研發的起點并非僅僅局限于實驗室,而是需要深入劇組,與實際應用場景緊密結合。
在已經完成的多個項目中,技術團隊成員連續工作,甚至睡在片場。通過這種看似“笨拙”的方式,我們逐漸摸清了劇組真正的需求。最終研發了一套完整解決方案,涵蓋顏色、燈光、虛實對齊等多個方面算法,現場調試也從2小時壓縮到15分鐘。這樣的解決方案,不僅經受住了拍攝考驗,更為我們帶來了超出預期的拍攝效果。
位于北京蟹島的優酷視頻觀影體驗技術品牌“幀享”數字影棚,是國內領先的影視制作基地之一,現已裝配了國內頂尖的服務器、拍攝設備,以及特別為虛擬拍攝打造的LED屏幕。與常見的為人眼設計的LED屏幕不同,我們專為攝影機定制了這款屏幕,以確保畫面呈現更加真實。常見的LED屏幕在拍攝時存在亮度不足和暗部細節缺失的問題,無法真實還原白天戶外和夜景、陰暗室內場景。而我們的LED屏幕則解決了這些問題,實現了百分百中國制造,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讓數字人擁有“自由的靈魂”
在軟件、硬件、專業團隊的合力之下,“幀享”已經成為一套從前期策劃設計到拍攝落地全鏈路解決方案,古裝劇集《清明上河圖密碼》就是成功案例之一。該劇在拍攝過程中,使用了數字影棚進行雪天外景、日落湖邊、地下暗渠等八個場景的拍攝。我們期待與更多優秀影視項目合作,共同推動中國影視產業發展。
目前,已有多個虛擬拍攝項目正在籌備,涵蓋了古裝、玄幻、科幻等多種題材。可以說,虛擬拍攝已逐漸展現規模效應,并正在成為一個日趨成熟的產業。將技術深度融入影視制作過程,這也是我們打造的數字人“厘里”參與真人劇集《異人之下》的演出初衷。
在數字人“厘里”的塑造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超寫實”的理念,力求使她的皮膚質感、毛發、眼神和表情更加逼真,從而與真實演員形成真正的對手戲和交流感。隨著語言類大模型的出現,我們開始探索讓“厘里”從僅擁有“擬人的皮囊”進化到擁有“自由的靈魂”。目前,“厘里”已成為首個接入大模型的超寫實數字人,具備自由對話的能力。未來,我們將基于這些能力,為“厘里”開拓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技術在影視行業的應用,不僅帶來了新的拍攝制作方式,也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賞體驗。
讓新技術與影視“珠聯璧合”
2020年開始,我們開啟了對超高清視聽體驗的深入探索,成功構建了包含質量評估、HDR調色及4K 120幀重制等環節的“幀享”超高清內容生產流程,并通過與主流設備廠商合作,為超過1億用戶提供卓越的超高清觀影體驗。
通過不懈努力,結合具體應用場景與創作者實際需求,持續優化和完善技術,優酷致力于創造能讓更多人“用起來”的好工具,為影視制作行業帶來實質性價值。
AI和新技術對影視行業而言,并不是要“取而代之”,而是要“珠聯璧合”,成為藝術家手中的筆,助力他們以更高效的方式創作更優質的作品,共同推動藝術產業繁榮與進步。
當下,只有技術與藝術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才能共同塑造影視行業的新質生產力。這一過程,離不開文管部門的悉心指導與堅強支持,也離不開行業內各合作伙伴的智慧貢獻與開放合作。我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為內容創作注入更蓬勃的生命力,進一步推動文化藝術產業的繁榮發展。W
(作者鄭勇系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