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逸
摘 要:繼續醫學教育是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在完成學歷教育和院校教育進入工作崗位進行再培訓的重要方式,為提高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的質量,通過對山西省某綜合醫院近三年來繼續醫學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工作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繼續醫學教育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綜合醫院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6-244-02
近年來,隨著醫改的進行,醫院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對醫療衛生人才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繼續醫學教育是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在完成學歷教育和院校教育進入工作崗位進行再培訓的重要方式,其主要任務是使醫務人員結合本職工作不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改善知識結構,提高醫學人員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高素質創新型的專業醫學人才隊伍[1]。為提高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的質量,本文通過對山西省某綜合醫院近三年來繼續醫學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工作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以期提高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質量,培養更多能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衛生人才。
一、政策與制度
為落實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提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西省教育廳共同修訂了《山西省繼續醫學教育實施細則》。根據《細則》規定,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學分制管理,省內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度都應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按活動形式分為Ⅰ類學分和Ⅱ類學分兩類,省級醫療衛生單位繼續醫學教育對象每年獲得Ⅰ類學分不得低于10分,Ⅱ類學分不得低于15分,總分不得低于25分,按照全省統一制定的《繼續醫學教育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對單位的覆蓋率、達標率實施量化評分;對個人考核,按完成年度學分要求分為合格、不合格。在新冠疫情發生后,山西省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適當調整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方式,醫務人員所獲學分可不限比例相互補充,學分可不限于Ⅰ、Ⅱ類劃分。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按級別分為國家級、省級和單位自管項目。申報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必須符合相應的條件,項目負責人必須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申報專業包括基礎醫學、臨床內科學、臨床外科學、中醫學等,申報項目應該按隸屬關系和規定的時間程序在國家級和省級繼續醫學教育網絡平臺逐級申報。已獲批的項目應該按照要求如期舉辦,不得隨意更改項目編號、名稱、內容和所授學分,項目舉辦兩周前應進行報備,舉辦后兩周內應通過信息反饋系統及時匯報項目執行情況。
山西省人民醫院根據國家及省衛生健康委有關文件精神,結合醫院實際先后制定、修改和完善了《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與管理辦法》,明確了醫院所有在編在崗人員屬于繼續教育對象,全部衛生系列崗位技術人員(醫、藥、護、技)按照晉衛辦科教〔2020〕33號《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繼續醫學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必須完成25學分,并將其作為評聘、晉升職稱、執業變更和再注冊的重要依據。制定了《山西省人民醫院科研工作獎勵辦法》,使繼續醫學教育獎勵制度化、規范化、合理化。同時使用繼續醫學教育網絡化管理系統,全院覆蓋使用管理平臺及新進員工培訓、新項目申報執行工作,并將所有員工繼續教育學分明細進行下載存檔,以此督促每位衛生人員自覺參加各種繼續醫學教育活動。設立繼續醫學教育領導工作組,明確了分管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領導及其組內成員的工作職責。設立專兼職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崗位,包括科教處教育科設機構專職管理人員、各專業科室兼職繼教管理員,將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納入規范化發展的軌道。
二、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學分管理現狀與存在問題
2021—2023年,山西省人民醫院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學分考核并達標人數均在2000人以上,且人數逐年上漲,除高級衛生技術人員在2023年由于退休等原因人數略有下降外,初級、中級衛生技術人員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醫院參與繼續醫學教育的科室每年均在90個以上,基本覆蓋了綜合醫院的所有學科。人員數量龐大、學科眾多,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雖然這三年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全部完成了學分考核,達標率100%,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很多醫護人員在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只是為了修滿學分,不重視學術研究與自我醫學知識素養的提升[2],對學習質量和效果不重視,對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人員覺得繼續醫學教育只是為了晉升職稱,因此一些已經具備高級職稱或者即將退休的人員缺乏學習的積極性[3]。在學分構成方面,部分人員通過線下參加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單一途徑獲取學分,而新冠疫情以來,許多線下項目被迫停止舉辦,增加了學分獲取的難度。科室方面,科室負責人對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在年度考核通知下發后,倉促指定科室一名人員負責學分錄入工作,未在全科上下形成繼續醫學教育的學習氛圍。科室雖然設置了繼教管理員,但缺乏連續性,每年的變動性很強,新任管理員對繼續醫學教育政策和授分細則了解不夠,給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二)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現狀與存在問題
近三年,山西省人民醫院獲批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92項,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45項,單位自管項目7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獲批數量增幅較大,從2021年的18項增長到了2023年的42項,增幅達133.3%。省級項目獲批數量較為穩定,保持在50項左右,2023年略有下降。單位自管項目數量呈下降趨勢,從2021年的42項減少到2023年的15項,降幅達64.3%。國家級和省級項目在專業分布方面,臨床專業為174項,醫技專業為15項,護理專業為35項,醫學教育與衛生管理專業為13項。從數量上看,國家級項目獲批率的提高說明近年來醫院上下對國家級項目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項目的申報質量有所提升。單位自管項目數量的減少,一方面在于管理部門加強了對項目申報的監管,另一方面也表明無論是辦會者還是參會者對于高層次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但省級項目的數量止步不前,說明對舉辦省級項目的積極性和重視度不夠,不利于發揮學科優勢,也不利于擴大醫院在省級范圍的影響力。此外,項目專業分布不均衡,項目集中在臨床和護理,而醫技和管理項目屈指可數,無法充分滿足醫技和管理類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需求,也會對綜合醫院學科統籌發展的目標有所限制。
三、對策與建議
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強化醫務人員素質是“科教興醫、科教興院”的重要措施[4],改善繼續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水平,對于醫院的長遠發展和衛生技術人員個人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
(一)提高認識,制度保障
繼續醫學教育是衛生事業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醫療衛生單位增強核心競爭力和衛生技術人員提高能力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臨床醫生工作負擔重,并沒有真正地認識到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性,對學分的構成與授分細則并不了解。應加強宣傳,充分調動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積極性,使醫生樹立“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的觀念[5-6]。職能部門應針對臨床科室繼教管理員開展定期培訓,使其熟悉繼續醫學教育和學分管理相關政策,熟悉國家CME系統及山西省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平臺的使用,將管理職能執行到位,并將相關政策知識傳到到科室每一位人員。同時落實制度保障,把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是否合格與年度考核有機結合起來,并將其作為評聘、晉升職稱、科研課題申報、衛生系列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變更和再注冊必備條件之一。
(二)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統籌不同科室間的繼續醫學教育發展,縮小差距,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正確把握繼續醫學教育的目的、對象、內容和形式,針對不同科室、層次和專業學科的差異,因地制宜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臨床和護理學科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結合醫院實施學科群建設,發揮重點學科的龍頭作用,帶動醫技學科和管理學科共同發展。較弱學科可借助優勢學科,聯合申請繼教項目,在多學科合作中提升新興學科的參與度,從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影響力,促進學科全面發展[7]。同時對這些學科要給予充分的關注、重視、扶持,確實保證綜合醫院的整體功能作用,提高綜合服務保障能力。
(三)改革創新,講求實效
要充分利用各種繼續醫學教育資源和現代教育手段,從實際出發,積極發展遠程和網絡繼續醫學教育,巧妙靈活運用情景教學法,設計衛生工作的案例,是提高醫務人員的教學質量的關鍵措施[8]。把學術講座延伸至省內各地市,再以各地市輻射至下級單位,最終實現三級醫療輻射的模式。在選擇專家方面,將在過去舉辦學術講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年輕專家的培養,讓從教師教學競賽選拔出的年輕專家走下去,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把更新的理念帶給省內各級醫院。同時,也可以促進醫院青年醫師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教學相長。在內容方面,在各協同醫院開展疑難病例討論,請各協同醫院選擇提供當地疑難病例,由醫院相關專家進行討論分析,多措并舉,提高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先進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在當今社會對醫療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醫院的綜合發展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進步面臨著更大考驗的背景下,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立足實際,勇于探索、改進、革新,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才能夠持續、健康、深入地開展,為改進醫療服務質量、推動醫院發展和提高醫務人員水平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溫添林,顧曉軍,王斌.基層醫生繼續醫學教育的思考[J].光明中醫,2022,21(37):3999-4001.
[2] 宋凡,馮明潔,何懷偉.淺談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管理現狀及其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01):1-2.
[3] 趙丹.綜合醫院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實踐與探索[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2):177.
[4] 趙楊.基層醫療機構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的思考與對策[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10):8-9.
[5] 徐紅.充分發揮醫院圖書館在繼續醫學教育中的作用[J].繼續醫學教育,2004,18(06):13-15.
[6] 陳麗,杜治琴,劉振華,等.全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形式及其學習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39(12):958-961.
[7] 趙欣.某專科醫院近五年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現狀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23,37(06):101-104.
[8] 季燕,孫艷格,嚴春澤,等.北京市西城區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繼續醫學教育情況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22):2831-2836.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