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梅 林新 馬久明
摘 要:新能源汽車是廣西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也是廣西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文章對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未來趨勢進行了探討,并提出提升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的對策,以期為政府相關部門科學決策和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產業現狀 問題 對策
1 前言
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其中石油資源日益臨近枯竭,常規動力汽車急需找到新的能源動力形式。同時,大量汽車尾氣造成環境嚴重污染、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使地球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破壞。開發普及以低碳環保為特征的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也是大勢所趨。
新能源汽車所謂的“新”是相對傳統燃油汽車而言的,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定義不同,還未有統一被公認的定義[1]。中國于2017年7月1日對新能源汽車的范圍進行了劃定: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2]。與傳統的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能源利用形式更加環保和清潔,可以減小汽車尾氣對于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極大改善空氣質量。一般而言,新能源汽車種類有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幾種。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總體處于成長期的階段,但在政策的推動和優質供給的引領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進而帶動上、下游產業不斷發展。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經30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工程技術人員發明創造和科研攻關,有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持續不斷地優化市場環境,更有消費者環保意識不斷提高的社會責任擔當。
經過多年摸索實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采取“政府+市場”的模式,即政府支持技術研發并參與市場推廣,多措并舉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在技術成熟后成功推向市場。從保有量看,新能源汽車在國內整體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占比國內汽車整體份額持續走高。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2022年就已經突破千萬輛,達到1310萬輛,新注冊登記數量為535萬輛,較2021年增長240萬輛。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注冊登記的數量為743萬輛,占新注冊總量的30.25%,這一數量與2022年相比,增長了207萬輛,增幅為38.76%。截止到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2041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量的比重達6.07%[3]。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但從汽車產業分別來看,全國各省份發展冷熱不均。作為中國經濟欠發達省份的廣西,近年來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著力把廣西打造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生產基地。經過不懈努力,目前廣西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初顯規模,零部件配套能力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成績顯著,但與廣東、北京等發達地區相比,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還存在汽車產品單一、核心技術有待提升等不足。如何提升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廣西新能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要深入研究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等一系列問題。
本文論述了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并對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出建議,為推進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
2 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
2.1 廣西新能源汽車發展概況
近年來,廣西以工業強桂為戰略主攻方向,努力推動包含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內的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1)整車產量快速提升。“十三五”初期為廣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創時期,全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0”的突破,在“十三五”末,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達到31.6萬輛。其中,2020年達到18.9萬輛[4],國內占有率13.8%。2022年度汽車產量177萬輛,占全國比重為6.6%;新能源汽車的產量達到67.4萬輛,是2020年的3.7倍,占全國比重約9.5%,躍居全國前列[5]。2023年,廣西汽車產量為97.52萬輛,比2022年減少8.4%。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為43.62萬輛,同比減少8.3%[6],反應出國內汽車市場嚴峻的競爭環境。
(2)“十四五”以來,廣西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和相關技術研發,力爭把廣西打造成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重要基地,帶動廣西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整車—“三電”—關鍵零部件—品牌全產業鏈,車型覆蓋汽車全品類產品,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2023年1—11月全區汽車工業完成投資130億元,同比增長17.3%,增速居所有行業第2位[7]。廣西正逐步打造較為完整的,全方位、全鏈條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3)在大力推動柳州、南寧、桂林等汽車產業傳統優勢區域和重點企業的轉型升級的同時,廣西還對貴港、玉林等后起地區新興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重點扶持,以及重點打造新能源電池、電機產業鏈。支持建設以柳州、南寧、桂林、玉貴(玉林、貴港)幾個城市為重點的新能源汽車基地(中心)建設。以汽車整車制造推動配套體系建設,形成集零部件生產、新能源汽車整車、配套設施為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的格局[8]。
2.2 廣西新能源汽車發展成效
目前,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已經具備了新能源汽車整車、核心零部件生產能力,并正在繼續加快把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大做強。
(1)產業發展形成集群化。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集聚在柳州、南寧等傳統汽車工業強市地區,初步形成以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廣西汽車集團等企業為骨干企業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及生產制造格局。
(2)配套體系完善度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生產體系已構建形成,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重大項目布局已經展開,本地配套體系,如三大核心部件生產上不斷完善。動力電池生產方面,引進鵬輝能源,國軒高科5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已建成投產;驅動電機方面,柳州旺林新能源電機新建生產線生產能力達12萬套/年、五菱電機控制器生產線已竣工投產;電控系統方面,引進聯合電子;五菱工業、耐世特、柳州松芝空調等企業在關鍵零部件研發方面向本地化轉變。
(3)品牌優勢初步顯現。擁有五菱新寶駿E平臺系列產品、五菱宏光MINI;東風風行、菱智等純電品牌;桂林比亞迪K系列新能源公交車、V3純電動廂式運輸車等產品暢銷市場。五菱宏光MINI EV市場銷量全國第一。
(4)在汽車輕量化領域積極實踐,探索與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結合,發揮本土優勢。廣西有色金屬儲量豐富,其中鋁土礦儲量巨大,使得鋁業生產制造在汽車輕量化領域中發揮了近位優勢作用。全國最大規模全鋁車身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南寧,正是廣西在汽車“輕量”“清潔”這兩大趨勢的具體體現,利用鋁業打造輕質合金車身及零部件也是發展本土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的良好機遇。
2.3 廣西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方面存在的問題
廣西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上不斷完善,但產業鏈方面還存在上游礦產布局單一、中游整車產業實力較強,但關鍵零部件產業相對落后、下游配套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9]。
2.3.1 以錳為主的上游礦產布局單一,核心鋰礦布局缺失
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主要包括鋰、鉆、石墨、稀土礦等金屬原材料或礦石和以電解液、隔膜、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為主的電池部件。圖1為2023年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及市場結構占比。正極材料2023年出貨量248萬噸,同比增長31%。其中磷酸鐵鋰出貨165萬噸,三元材料出貨65萬噸,錳酸鋰材料出貨10萬噸,鈷酸鋰材料出貨8.4萬噸,占比分別為66.53%、26.21%、4.03%、3.39%[10]。廣西新能源汽車上游企業產品主要是錳系產品,控股礦業公司均為錳礦公司,新能源電池產品主要是錳酸鋰和三元動力電池前驅體,核心鋰礦布局缺失。雖然廣西積極引入電池企業,如國軒高科、青山瑞普等新能源汽車電池核心技術企業,但布局相對較晚,還沒形成規模效應。
2.3.2 整車產業實力較強,關鍵零部件產業與發達地區相比相對落后
圖2是電池產業上、中、下游關鍵要素及關系圖。在中游產業鏈中,整車是新能源汽車主要的產品形態,核心零部件主要指電機控制、電池管理、整車電控等系統。新能源汽車區別于傳統汽車的核心特征是三電零部件的應用,因此新能源汽車應把關注重點放在中游的產業鏈。
錳礦、正極材料前驅體是廣西新能源汽車上游龍頭企業的主要產品,初步形成了上、下游間銜接的產業鏈模型,但產品偏前端、附加值較低,加工的產品粗放化,如礦產等;高附加值的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和負極材料生產企業較少;隔膜、電解液、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封裝等核心技術、產業尚未成熟[9]。
2.3.3 下游配套設施建設滯后于整車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廣受到一定制約
截至2023年12月,全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數量總計為859.6萬臺,同比增長65%[11]。全年新增338.6萬臺,比上一年上升30.6%,樁車增量比為1:2.8。圖3為截止到2023年12月,各省公共充電樁數量。公共充電樁比上一年增加92.9萬臺,同比上升42.7%。保有量前十名省份分別為廣東(56.3萬臺),浙江(22.4萬臺),江蘇(21.8萬臺),上海(17.1萬臺),湖北(14萬臺)山東(13.8萬臺),北京(12.9萬臺),安徽(12.2萬臺),河南(11.6萬臺),四川(10.7萬臺)。
廣西充電樁設施建設落后于東部經濟發達省份,排名靠后。截至2023年12月,廣西充電樁保有量為5.7萬臺,比去年同期增加71.7%[11]。廣西參與企業數量少,主要是廣西電網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如廣西悅普電力技術有限公司。
3 廣西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對策
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產性布局已具雛形,但缺少推進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尚未實現“質”與“量”齊頭并進。
3.1 統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廣西要在研發能力,智能網聯技術、生態環境等方面統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不斷完善產業創新體系,提升企業試驗、檢測能力,增強三大場景測試能力,即模擬仿真、封閉場地和實際道路等測試,加強與外界實體交互的能力。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生態環境。
3.2 大力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智力支撐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壯大,需要有一批新能源、車聯網、“三電”、材料的人才和跨界的復合型人才來支持。廣西在產業人才的儲備和補充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以柳州為例,2022年,柳州新引進人才1.89萬人,發放人才獎勵補貼9160.25萬元。截至目前,該市累計建設人才公寓4181套,累計交付并使用人才公寓1609套。柳州市高層次人才的溢出效應開始顯現,其它城市應借鑒推廣柳州市的經驗。
3.3 未雨綢繆,搶占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新高地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正極、負極、電解液等電池材料需求快速增長。電動汽車電池拆解回收將成為電池的重要來源之一。廢舊動力電池的循環利用將成為發展循環經濟重要內容之一,旨在促進電池整個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循環經濟和零污染目標。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經濟規模可能超410億元。廣西應提前布局,盡早進入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這個新領域,打造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廢舊電池回收基地。
3.4 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加速推進新能源車企進軍東盟市場
2020年以來,中國新能源車企努力打開東盟市場,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廣西要加強與東南亞國家之間政策溝通,發揮區位優勢,完善政策制度,促進多邊貿易區域化、全球化。廣西要抓住機遇,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著力點,努力與東盟國家構建產業高層交流機制,持續發掘新能源汽車經濟增長點。
4 總結
本文整合國內各大網站新能源汽車數據,綜述了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對廣西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方向及提升產業競爭力提出了觀點和對策。通過本文分析、論述,期望為政府相關產業政策制定機構和企業決策者提供有益參考。
展望2035年,廣西將形成產業完備、服務設施完善、生產企業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定會為我國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基金項目: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技類課題:高導熱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及應用(2024-KJB05)。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政策與模擬重點研究室.經濟政策與模擬研究報告(第6輯)[R].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4:18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EB/OL].(2017-1-6).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11/29/content_5722695.htm.
[3]觀點網.2023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破2000萬輛 占汽車總量的6.07%. [N/OL].(2024-1-12). https://news.sohu.com/a/751359865_114984.
[4]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桂政辦發〔2021〕138號)[EB/OL].2021-12-30. http://www.gxzf.gov.cn/zfwj/zzqrmzfbgtwj_34828/2021ngzbwj_34845/t11144535.shtml.
[5]金卡讀城. 2023各省汽車產銷量,廣東居首上海下跌,2024破局點仍看海外市場[EB/OL].(2024-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864086285856284&wfr=spider&for=pc.
[6]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 2023年1-12月廣西主要工業產品產量[EB/OL].(2024-1-30). http://www.gxzf.gov.cn/gxsj/fxsj/t17954822.shtml.
[7]廣西日報. 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壯大 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亮點紛呈—競速新賽道,增添新活力[N/OL].(2024-1-13). http://www.gxzf.gov.cn/gxyw/t17854282.shtml.
[8]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桂政辦發〔2021〕138號?)[EB/OL].(2022-1-14). http://www.gxzf.gov.cn/zwgk/fzgh/zxgh/t12018715.shtml.
[9]李家深.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10]中商產業研究院. 2023年度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及市場結構占比情況分析[EB/OL].(2024-1-23).https://m.sohu.com/a/753714099_350221/.
[11]智谷超充. 全國充電樁市場數據報告[EB/OL].(2024-3-1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83399186998029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