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蕾 史素玲 尤炎麗
Research progress of gratitude intervention for cancer patients
LU Lei,SHI Suling,YOU YanliSchool of Nursing,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471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HI Suling,E-mail:ly13937968081@163.com
Keywords gratitude intervention;cancer;gratitude level;interventions;review;nursing
摘要 描述感恩干預的起源和概念,對感恩水平的測評工具、感恩干預在癌癥病人護理中的干預措施及干預效果進行綜述,并提出合理建議,探討未來的研究和應用方向,以期為國內感恩干預在癌癥病人心理護理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感恩干預;癌癥;感恩水平;干預措施;綜述;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2.013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癌癥粗發病率及粗死亡率仍呈上升趨勢[1]。癌癥作為目前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造成了嚴重的社會負擔[2]。癌癥病人多數需經歷漫長且痛苦的治療過程,嚴重影響病人的心理健康[3],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與恢復。近年來,隨著積極心理領域的不斷發展,感恩干預逐漸成為輔助癌癥病人心理治療的方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因此,了解癌癥病人感恩干預的應用現狀對提升癌癥病人的心理健康、提升其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對感恩干預的起源、概念、干預方式及在癌癥病人中的干預效果進行綜述,以期為感恩干預在國內的實施及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概述
1.1 感恩及感恩干預的起源及概念
感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早期。感恩作為一種情感和行為,源于人們對于得到幫助、支持、關愛以及享受來自他人或環境的好處的認識和回報的愿望。感恩是一種積極的情感狀態,表達了對于他人的善意、關懷和付出的感激之情,同時也涉及對于生活中積極事物的贊賞和珍惜。感恩的概念與心理學領域中的積極心理學和幸福研究密切相關。積極心理學中對感恩水平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末。Emmons和McCullough(2003)是最早對感恩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他們將感恩定義為一種個體對于收到的利益、禮物、關心或支持表示感激和認可的態度[5]。自此以后,感恩在積極心理學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和研究。許多研究探索了感恩與幸福、心理健康、人際關系以及身體健康之間的關聯[6]。
感恩干預起源于積極心理學,是積極心理干預的一員,其目的主要在于激發和促進個體感恩意識、感恩情感及感恩行為。感恩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涉及情感、人格特征及應對反應[5];感恩狀態是一種除去期望之外,還伴隨著對他人善意的喜悅的社會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感恩狀態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個人的幸福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并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7]。
1.2 感恩水平測量工具
1.2.1 感恩水平問卷(The Gratitude Qusetionnaire-6,GQ-6)
此問卷由McCullough等[8]于2002年編制,可評價感恩水平的個體差異,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53。魏昶等[9]于2011年將其漢化修訂,并用于評估青少年的感恩特質情況,測試其信效度較好,Cronbach′s α系數為0.810。該問卷包括4個方面,即感恩的頻率、強度、密度和廣度,并且包含了6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1~7分的評分,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4分表示“中立”,7分表示“非常同意”。每個項目的得分由病人對該項目的認可程度決定,而所有項目的得分相加即為總分。總分越高表示個體在感恩方面的傾向和特質越高。Kong等[10]在2017年對該問卷中文版本適應性進行驗證,結果證明中文版的GQ-6是衡量性情感激的可靠和有效的工具,并且在不同性別測量間并無差異。
1.2.2 感恩量表(Gratitude Resentment and Appreciation Test)
此量表是由Watkins等[11]于2003年編制,用來測量感恩水平,Cronbach′s α系數為0.920。量表共有44個原始項目,Diessner等[12]證實了最初的三因素結構,其中因素包括缺乏剝奪感(LOSD)、簡單欣賞(SA)和對他人的欣賞(AO)。孫文剛等[13]于2010年將其漢化修訂,在適應我國文化的前提下修改了2個原始項目,最終形成了44個項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即非常同意為5分,非常不同意為1分,修訂后對問卷信效度進行檢驗,Cronbach′s α系數為0.910。但目前國內尚無運用此量表檢測癌癥病人感恩水平的相關研究,建議學者以后可測試該量表檢測癌癥病人感恩水平的可靠性。
1.2.3 多維度感恩問卷(Multidimensional Gratitude Scale,MGS)
MGS由Wood等[14]開發。該問卷旨在測量感恩的不同維度和方面,以更全面地了解個體的感恩體驗,Cronbach′s α系數為0.82。多維度感恩問卷包含了3個子維度:感恩態度(gratitude attitude)、感恩行為(gratitude behavior)、感恩體驗(gratitude experience),每個子維度包含多個項目。楊欣蓓等[15]于2012年將其漢化,翻譯后的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5,表明多維度感恩問卷的各個項目在評估感恩水平時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2 癌癥病人感恩干預的形式及內容
2.1 感恩記錄
感恩記錄又名細數恩惠,是目前最常用的感恩干預方法;其主要內容是引導病人將他們最近經歷的令人感激的事件以及相關的心理感受記錄下來。癌癥病人最常用的感恩記錄方法為書寫感恩日記,通過回顧心存感恩的事件促進病人積極情緒的產生[16]。Tan等[17]選取92例癌癥晚期病人隨機分配到正念感恩日記組(n=49)或常規日記組(n=43)進行了為期7 d的干預,干預結果證明7 d的感恩日記書寫可以對晚期癌癥病人的心理困擾和生活質量產生積極影響。Otto等[18]將67例患有早期乳腺癌的女性隨機分配為兩組進行感恩干預,具體措施為參與者被要求在6周中的每周用10 min寫一封信,表達他們對自己選擇之人的感激之情,結果顯示病人癌癥復發恐懼感明顯降低。該方法雖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在使用時需要病人較高的依從性,因此在使用前應注意評估病人依從性水平。
2.2 感恩拜訪
感恩拜訪的主要內容是要求被干預者整理感激的經歷和理由,并通過書信、郵件、視頻通話、電話等方式向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表達感激之情。Seligman等[19]最早運用該干預方式,他們對被干預者進行了為期1周的干預,結果顯示在1個月后的隨訪中,被干預者的感恩水平及幸福感均有所提高。吳靜等[20]運用感恩拜訪等方式在乳腺癌病人出院后進行為期12周的感恩干預,干預內容主要為鼓勵病人向曾經在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人進行1次拜訪或將自己親手做的小禮物送給對方表示感謝,結果顯示病人感恩水平得到了提高,癌癥復發恐懼感也明顯降低。大多癌癥病人需家屬的長期照顧,家屬的心理狀況也會間接影響病人的情緒,目前此干預措施多應用于癌癥病人本身,建議以后可以將此措施應用于病人家屬,促進病人與家屬間的互動,更好地提升病人心理健康水平。
2.3 感恩沉思
感恩沉思是正處于發展中的最新干預方式,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反思和感悟生活中的種種美好、值得感激的事物,從而培養內心的感恩之情。此方法每次干預時間可能不長但對積極情緒的產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Watkins等[11]最早運用此措施對104名大學生進行干預,即干預組沉思所感恩的事情,結果顯示該干預方式減少了他們的負性情緒,促進了積極情緒的產生。葉金嬋等[21]選取78例淋巴瘤病人,并要求他們在出院后(1個化療周期)每天進行10~15 min的感恩沉思,結果顯示病人的心理痛苦得到改善。但與其他干預方式相比,感恩沉思的難點在于需要一個有較強心理輔導能力的主持人來引導被干預者,否則可能無法取得預期效果。
2.4 其他措施
除上述3種干預方式外,有學者運用其他干預方式對癌癥病人進行感恩干預。李方[22]采用感恩講座等方式對80例惡性腫瘤化療病人進行干預,結果顯示病人的感恩水平及治療依從性得到有效提高;應慧蕓等[23]運用觀看感恩視頻等方式對肺癌晚期病人進行干預,結果顯示感恩干預可改善病人負性情緒及癌因性疲乏。
3 感恩干預在癌癥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3.1 改善病人負性情緒
相關研究證明,癌癥病人在患病后大多出現焦慮、沮喪等負性情緒[24],這些負面情緒將對病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甚至降低病人免疫力,加劇腫瘤的生長[25]。
研究表明,感恩干預可促進病人的心理健康,并降低產生的負性情緒[26]。陸美玲等[27]依據感恩-拓展理論對154例乳腺癌病人行感恩干預,結果顯示感恩干預可減輕乳腺癌病人對疾病復發的恐懼感。吳靜等[20]對140例乳腺癌病人實施感恩干預,結果顯示感恩干預可以降低乳腺癌病人術后的負性情緒水平。Wong等[26,28]的研究同樣證明了感恩干預可以促進癌癥病人心理健康,降低負性情緒。有研究顯示,感恩干預可削弱病人的負性情緒,可能與感恩干預影響了大腦的杏仁核、前扣帶皮層和前額葉皮層有關,杏仁核主要負責負面情緒的產生,感恩干預可以減少杏仁核的活躍度,拓寬大腦皮層對于注意力和行動的范疇,從而發揮積極情緒對人體的有益作用[29]。
3.2 提高適應性及依從性
癌癥病人在放化療期間需承受較多的副作用[30]、嚴重的身心折磨及較重的經濟負擔,這些會對病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從而降低病人適應性及治療依從性。國內學者李方[22]對80例惡性腫瘤病人實施感恩干預,具體措施包括感恩記錄、感恩沉思、感恩講座等,結果證明感恩干預可以提高病人感恩水平及治療依從性。國外學者Tomczyk等[31]對119例乳腺癌病人的感恩水平進行測量,結果顯示感恩水平與幸福感呈正相關,與抑郁和焦慮呈負相關,在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中,增加感恩水平可能會增加病人的適應性。雖然此研究可以證明提高癌癥病人感恩水平可以提高病人適應性,但此研究的研究對象均為女性病人,有研究證明,女性感恩水平在正常情況下可能高于男性,故建議以后的研究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除了女性病人也應選擇男性病人[32]。
3.3 減輕心理痛苦
癌癥病人的心理痛苦是一種多因素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包括心理、身體、社會等多個方面[33]。研究報道,我國癌癥病人心理痛苦發生率為24.2%~76.0%,心理痛苦將導致病人的生活質量下降、依從性降低,并影響疾病預后[34-35]。陳芹等[36]選取186例消化道癌癥病人,探討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與消化道癌癥病人生活質量的關系。結果顯示,感恩是病人心理健康的一個預測因素,此結論與Jung等[37]研究結果一致。葉金嬋等[21]選取78例淋巴瘤病人,分為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住院期間、出院后(1個化療周期)和再次入院期間3個時間段接受感恩干預,結果顯示感恩干預能夠減輕病人的心理痛苦。但目前研究干預時間較短且樣本量較小,建議以后的研究可以增加研究時間并擴大樣本量進行研究。
3.4 促進健康相關行為并提升生活質量
研究顯示,癌癥病人的健康相關行為水平處于中下水平并且需要加以改善,有些癌癥病人對健康相關行為的知識了解較少[38-39],提高病人健康相關行為水平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40]。
龍小香[41]以90 例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病人為研究對象,探討感恩水平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結果顯示,感恩水平越高,其角色功能、身體功能、認知功能、情感功能越好,癌癥病人的感恩水平可影響其生活質量。明申秋等[42]選取120例宮頸癌病人,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感恩干預4周。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證明感恩干預可提高癌癥病人的生存質量。國外學者對64例姑息治療病人進行描述性研究,探究感恩與生活質量和健康行為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感恩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并可減輕病人的心理困擾[43]。Sztacha
′nska等[44]利用書寫感恩日記的方式對42例乳腺癌病人實施了為期2周的感恩干預,結果顯示感恩干預可以提高其生活質量。然而,這項研究樣本量較小且干預時間短,研究對象均為女性病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5 降低自我感受負擔
自我感受負擔是一種由抑郁、愧疚等引起的多維情緒體驗,它是由病人對照顧者的依賴感引起的。主要包括3個方面:病人因依賴他人照護而產生的挫折感及內疚感、擔心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擔心因自身疾病而增加經濟負擔[45]。研究表明,約有90%的癌癥病人受自我感受負擔的困擾[46],自我感受負擔越重,病人的生活質量就越差[47-48]。
Heckendorf等[49]對病人進行了為期5周的互聯網和基于應用程序的感恩干預,結果顯示感恩干預可以減輕病人的重復消極思維及自我感受負擔,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此結果與Oeki等[50]研究結果一致。王靜[51]對10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術后放療的老年病人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因素及護理措施進行探討,并運用感恩干預措施降低了病人自我感受負擔。葉金嬋等[52]對不同積極心理干預改善癌癥幸存者抑郁效果進行了網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感恩干預在改善病人自我感受負擔、癌癥復發恐懼、心理痛苦等方面效果顯著。雖然以上研究提出感恩干預可以降低癌癥病人自我感受負擔,但目前國內關于感恩干預應用在癌癥病人降低自我感受負擔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現有研究樣本量不大,且結果沒有進行反復驗證,建議今后學者可以增加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并針對不同類型癌癥病人制定不同干預措施進一步探討。
4 癌癥病人感恩干預存在的問題
感恩干預作為一種促進幸福與心理健康的積極心理學方法雖在癌癥病人的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以下問題:1)樣本量和代表性。目前的研究往往涉及較小規模的樣本,且樣本多為乳腺癌、食管癌等特定類型的癌癥病人,這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泛化性和代表性。未來的研究需要擴大樣本規模,并包括不同類型和階段的癌癥病人,以獲得更全面的認識。2)研究設計。一些研究缺乏對照組或隨機分配,這導致難以確定感恩干預對癌癥病人心理健康的實際效果。未來的研究應采用更嚴格的研究設計,以驗證感恩干預的療效。3)干預內容和持續性。目前的感恩干預內容和持續性各不相同,缺乏一致性的標準和指導。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索更具體和個性化的感恩干預內容,并考慮干預的持續性和長期效果。4)機制和中介效應。目前對于感恩干預對癌癥病人心理健康影響的作用機制了解有限。進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感恩干預對于改善心理健康的中介效應和機制,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方式和效果。
5 小結與展望
本研究對近年來癌癥病人感恩干預應用情況進行歸納總結,表明感恩干預對癌癥病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但目前我國癌癥病人感恩干預措施仍存在較多不足,關于感恩干預在癌癥病人中的應用提出以下展望:1)關注感恩干預的長期效果,了解感恩干預在治療后的長期康復過程中是否能夠持續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2)考慮個體差異及文化差異對感恩干預的影響,感恩的表達和體驗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所差異。未來的研究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進行個性化的感恩干預方案。3)探索感恩干預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例如對情緒調節、自我認同和應對機制的影響,深入理解感恩干預的工作機理。4)將感恩干預與其他心理干預手段結合,如認知行為療法、心理教育等,以提升其效果,尋找更有效的綜合治療策略。此外,感恩干預需要與現有的癌癥治療和支持方案進行整合,以提供全面的護理。
參考文獻:
[1] ZHENG R S,ZHANG S W,WANG S M,et al.Lung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updated statistics and an overview of temporal trends from 2000 to 2016[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2022,2(3):139-147.
[2] 劉宗超,李哲軒,張陽,等.2020全球癌癥統計報告解讀[J].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21,7(2):1-14.
[3] LINDEN W,VODERMAIER A,MACKENZIE R,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after cancer diagnosis:prevalence rates by cancer type,gender,and age[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2,141(2/3):343-351.
[4] CHAMBERS S K,MORRIS B A,CLUTTON S,et al.Psychological wellness and health-related stigma:a pilot study of an acceptance-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lung cancer[J].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Care,2015,24(1):60-70.
[5] EMMONS R A,MCCULLOUGH M E.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2):377-389.
[6] FROH J J,SEFICK W J,EMMONS R A.Counting blessings in early adolescents: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8,46(2):213-233.
[7] 李永蘭,蔡芹.感恩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6):31-33.
[8] MCCULLOUGH M E,EMMONS R A,TSANG J A.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1):112-127.
[9] 魏昶,吳慧婷,孔祥娜,等.感恩問卷GQ-6的修訂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10):1201-1202.
[10] KONG F,YOU X Q,ZHAO J J.Evaluation of 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 in a Chinese sample of adults:factorial validity,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cross sex[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7,8:1498.
[11] WATKINS P C,WOODWARD K,STONE T,et al.Gratitude and happiness: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gratitude,and relationships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3,31(5):431-451.
[12] DIESSNER R,LEWIS G.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Gratitude,Resentment,and Appreciation Test (GRAT)[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7,147(4):445-447.
[13] 孫文剛,汪金,韓仁生.大學生感戴量表(GRAT)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0,18(1):28-30;49.
[14] WOOD A M,MALTBY J,GILLETT R,et al.The role of gratitu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upport,stress,and depression:two longitudinal studi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8,42(4):854-871.
[15] 楊欣蓓、張兆慶、熊智翔.感恩心理與人際關系滿意度的關系:感恩問卷中文版的建立[J].心理科學,2012,35(4):988-991.
[16] DUCASSE D,DASSA D,COURTET P,et al.Gratitude diary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icidal in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19,36(5):400-411.
[17] TAN T T,TAN M P,LAM C L,et al.Mindful gratitude journaling:psychological distress,quality of life and suffering in advanced cancer: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 Supportive & Palliative Care,2023,13(e2):e389-e396.
[18] OTTO A K,SZCZESNY E C,SORIANO E C,et al.Effects of a randomized gratitude intervention on death-related fear of recurrence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Health Psychology,2016,35(12):1320-1328.
[19] SELIGMAN M E,STEEN T A,PARK N,et al.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J].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5,60(5):410-421.
[20] 吳靜,張昊,劉小娜,等.基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的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感恩水平、復發擔憂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4):1255-1259;1267.
[21] 葉金嬋,朱娓,孔維蕾,等.感恩干預在尊嚴受損淋巴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22,37(12):1061-1065.
[22] 李方.感恩干預對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23):4032-4033.
[23] 應慧蕓,陳琳俐.感恩情緒干預對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負性情緒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9,18(3):9-13;17.
[24] WOLYNIEC K,SHARP J,FISHER K,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understanding of cancer and illness uncertaint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J].Psycho-oncology,2022,31(11):1869-1876.
[25] 伍思翰,鄭奎城,王雯,等.福建省胃癌篩查血清學指標臨界值的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4):370-374.
[26] WONG Y J,OWEN J,GABANA N T,et al.Does gratitude writing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psychotherapy clients?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sychotherapy Research: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sychotherapy Research,2018,28(2):192-202.
[27] 陸美玲,陳英梅,郭霖,等.感恩-拓展理論行為對乳腺癌化療患者復發恐懼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1,41(7):1579-1585.
[28] CUNHA L F,PELLANDA L C,REPPOLD C T.Positive psychology and gratitude intervention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10:584.
[29] KYEONG S,KIM J,KIM D J,et al.Effects of gratitude meditation on neural network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d brain-heart coupling[J].Scientific Reports,2017,7(1):5058.
[30] SHARMA N,PURKAYASTHA A.Impact of radiotherapy on psychological,financial,and sexual aspects in postmastectomy carcinoma breast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 and management[J].Asia-Pacific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2017,4(1):69-76.
[31] TOMCZYK J,KREJTZ I,KORNACKA M,et al.A grateful disposition promotes the well-being of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through adaptive cop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2021,13:579-590.
[32] ALLEN S.The science of gratitude[J].Univ Calif Berkeley Wellness Lett.2018,32(6):8.
[33] RIBA M B,DONOVAN K A,ANDERSEN B,et al.Distress management,version 3.2019,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2019,17(10):1229-1249.
[34] 何昕,劉燕,東晵真.癌癥患者的心理痛苦評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22,29(5):613-618.
[35] 石習習,王靜,楊雪琴.癌癥患者心理痛苦預測模型的構建及驗證[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11):1330-1336.
[36] 陳芹,戴玉.消化道癌癥患者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J].重慶醫學,2020,49(16):2775-2778.
[37] JUNG M,HAN K.Effectiveness of gratitude disposition promotion program on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s[J].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7,59(2):189-195.
[38] 田靜宇.胃腸癌術后生活質量和健康行為相關性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4):4267-4269.
[39] 張成彬.肺癌患者健康行為現狀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55-59.
[40] MOWLS D S,BRAME L S,MARTINEZ S A,et al.Lifestyle behaviors among US cancer survivors[J].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2016,10(4):692-698.
[41] 龍小香.肺癌患者感恩情緒、希望水平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1):37-39.
[42] 明申秋,顧會琴.正念感恩干預對宮頸癌患者術后放療期間的影響[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21,35(6):538-540.
[43] ALTHAUS B,BORASIO G D,BERNARD M.Gratitude at the end of life:a promising lead for palliative care[J].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2018,21(11):1566-1572.
[44] SZTACHA′NSKA J,KREJTZ I,NEZLEK J B.Using a gratitude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a daily diary study[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10:1365.
[45] COUSINEAU N,MCDOWELL I,HOTZ S,et al.Measuring chronic patients′ feelings of being a burden to their caregivers: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scale[J].Medical Care,2003,41(1):110-118.
[46] 韓鳳,田曉紅,劉春蕾,等.正念療法在肺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現狀[J].廣東醫學,2019,40(S1):230-233.
[47] WILSON K G,CURRAN D,MCPHERSON C J.A burden to others:a common source of distress for the terminally ill[J].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2005,34(2):115-123.
[48] 陳梅梅,戴新娟.自我感受負擔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療,2014,33(29):168-169.
[49] HECKENDORF H,LEHR D,EBERT D D,et al.Efficacy of an Internet and app-based gratitude intervention in reducing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and mechanisms of change in the intervention′s effect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19,119:103415.
[50] OEKI M,TAKASE M.Coping strategies for self-perceived burden among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J].Cancer Nursing,2020,43(6):E349-E355.
[51] 王靜.老年食管癌根治術后放療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因素及護理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1):5-8.
[52] 葉金嬋,朱娓,孔維蕾,等.不同積極心理干預改善癌癥幸存者抑郁效果的網狀Meta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6):165-169.
(本文編輯孫玉梅)
作者簡介 盧蕾,護士,碩士研究生在讀
通訊作者 史素玲,E-mail:ly13937968081@163.com
引用信息 盧蕾,史素玲,尤炎麗.癌癥病人感恩干預的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24,10(12):2159-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