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婧 華馨 嚴莉 孫鴻翼



Intervention effect of nursing oriented Baduanjin combined with Club-needle Bazhen acupoint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sarcopenia
LIU Xijing,HUA Xin,YAN Li,SUN HongyiTaizho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2253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Hongyi,E-mail:719499086@qq.com
Keywords nursing orientation;Baduanjin;Club-needle Bazhen acupoint therapy;cirrhosis;sarcopenia;motor function;nursing
摘要 目的:探析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對肝硬化病人肌少癥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肌少癥病人120例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干預,觀察并比較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相關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手握力值高于對照組,日常步行速度快于對照組,平衡功能評分、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可有效提高肝硬化肌少癥病人相關運動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關鍵詞 護理導向;八段錦;杵針八陣穴療法;肝硬化;肌少癥;運動功能;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2.017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其主要特點是肝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改變,導致肝功能減退和肝臟纖維化[1]。肝硬化肌少癥是肝硬化病人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病理特點表現為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和運動能力受限,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和運動能力[2]。研究表明,肝硬化肌少癥病人肌肉質量普遍較低,肌力下降明顯,不僅導致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退,還增加跌倒和骨折風險[3]。此外,肝硬化肌少癥病人還存在運動能力受限問題,往往易感到乏力、疲勞,難以進行長時間或高強度運動。研究表明,適當運動可以提高肝硬化肌少癥病人肌肉質量和運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4]。運動康復可通過提高肌肉力量、促進心肺健康、改善認知功能等方面來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和運動能力[5]。因此,運動康復在肝硬化肌少癥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運動康復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手段已逐漸受到重視,并取得一定研究進展。然而,目前對肝硬化肌少癥病人運動康復研究仍相對有限。近年來,中醫健身功法作為一種新的康復手段,逐漸受到關注。其中八段錦通過一系列動作和呼吸方法,可以達到調整
人體氣血運行,促進氣血循環和肌肉運動等目的[6]。此外,杵針八陣穴療法作為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手段,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整人體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以達到治療的目的[7]。雖然八段錦功法和杵針八陣穴療法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臨床研究支持,但其具體干預效果尚未明確。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過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對肝硬化肌少癥病人干預效果的探析,進一步了解其在肝硬化肌少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肌少癥病人120例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年齡52~75(62.15±3.39)歲;男45例,女15例;體質指數為20.24~25.68(21.29±0.21)kg/m 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31例,??萍耙陨?例。觀察組年齡51~75(62.74±3.06)歲;男46例,女14例;體質指數為20.13~25.98(21.98±0.13)kg/m 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30例,專科及以上5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試驗研究(倫理號:2022.43)。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40~75歲;符合肝硬化診斷標準[8];參照《肌少癥亞洲診斷共識》[9],符合肌少癥診斷標準;無意識障礙,無精神類疾病,可正常溝通交流;同意本臨床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因大量腹水或其他合并癥導致的肌力下降;因神經系統疾病或關節疾病影響握力測量;近3個月口服含維生素D藥物;中途退出或臨床資料不完整。
1.3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1)病情觀察。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包括肝功能指標、黃疸程度、腹水情況等,及時發現并處理病人病情變化。2)飲食護理。根據病人病情,制定合理飲食方案,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攝入,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保證病人營養需求。3)藥物治療。根據肝病類型和嚴重程度,遵醫囑使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和緩解癥狀,密切觀察病人使用藥物是否出現副作用,并及時處理。4)癥狀緩解。對常見的癥狀如黃疸、腹水、肌肉萎縮等,采取相應措施來緩解癥狀,如腹水穿刺,皮膚護理、康復訓練等。5)心理護理。給予病人情緒上的支持和安慰,幫助病人建立積極、樂觀心態。觀察組采用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具體如下。
1.3.1 組建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小組
選取1名護士長、4名責任護士及1名中醫師組成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長,統籌小組護理工作,明確小組各成員分工。為保障干預方案同質性,定期組織成員開展肝硬化、肌少癥相關疾病知識、八段錦、杵針八陣穴療法等專業知識學習和相關技能培訓,成員考核過關上崗。小組成員通過檢索數據庫,并結合以往臨床經驗,開會討論制定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方案,并將其應用到觀察組病人臨床護理中,1周3次,干預1個月。在實施過程中,記錄所遇到的問題,在每周1次的小組討論會上進行探討,針對共性問題,討論出解決方法后完善到方案中。
1.3.2 八段錦
1.3.2.1 八段錦護理方案
1)健康評估和動作指導:在開始八段錦運動之前,對病人進行健康評估,了解病人身體狀況、運動能力和可能存在限制;向病人詳細介紹八段錦每個動作,并進行示范和指導,確保病人正確掌握每個動作技巧和要領。2)安全防護和預防意外:在進行八段錦運動時,確保病人周圍環境安全,避免有雜物或障礙物造成病人受傷;如病人存在平衡困難或其他運動障礙,及時提供支持,預防跌倒或其他意外發生。3)適度運動和恰當休息:病人在進行八段錦運動時,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度運動強度和時長,避免過于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病情或引發不適;在運動過程中,病人應適時進行休息,以避免過度疲勞,同時要保證充足飲水。4)動態觀察和病情監測:注視病人運動狀態,觀察是否出現乏力、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確保病人安全;定期監測病人身體狀況和運動后感受,如心率、血壓以及身體不適等,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1.3.2.2 八段錦具體內容[10]
八段錦是一種太極拳練習方法,由八個動作組成,分別為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腰腎、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后七顛百病消。方案中針對肝硬化肌少癥病人特點,以護理為導向,指導病人練習八段錦。1)兩手托天理三焦:站立姿勢,雙腿與肩同寬,胸部挺起,腹部收緊,脊椎放松。緩慢將雙手舉過頭頂,掌心向上,跟隨腳跟的上升和下降。完成6次后,將雙手按壓至小腹位置,然后還原。2)左右開弓似射雕:站立自然,左腳向左邁一步,蹲成“騎馬步”。雙手虛握髖部外側,向上畫弧提升到乳房平齊高度。左手擺出拉箭姿勢,右手向右拉動,稍作停頓后恢復站立姿勢。左右各練習6次。3)調理脾胃須單舉:自然站立,左手緩慢上舉至頭頂,向左用力抬升,同時右手向下按。左手緩緩下降到身體側面,然后還原。右手的動作與左手相反。4)五勞七傷往后瞧:雙腿與肩同寬,頭部緩緩向左轉動,眼睛看向左后方,然后緩緩轉向右側看向右后方。重復6次。5)搖頭擺尾去心火:雙腿橫開,上半身向前傾斜,雙手反壓在膝蓋上,以腰部為軸擺動軀干到左前方,稍作停頓后反向擺動到右前方。重復6次。6)兩手攀足固腰腎:站立,雙手緩慢舉起到頭頂,向上托舉,觸摸腳趾。稍作停頓后恢復到站立姿勢。7)攢拳怒目增氣力:雙腿橫開,膝蓋微屈,站成“騎馬步”。握拳,拳頭向下。通過握拳凝視遠處,交替出擊。重復6次。8)背后七顛百病消:雙腿并攏,雙手下壓使腳跟提起,然后放下。每日2次,適合于早晨鍛煉。
1.3.3 杵針八陣穴療法
1.3.3.1 杵針八陣穴護理方案
1)確定病人狀況:在進行杵針八陣穴療法之前,了解病人病情和身體狀況,包括疾病嚴重程度、相關癥狀和合并癥等。2)準備所需器材:準備好所需針具,包括消毒針頭等,確保器材干凈、無菌,并按照相應操作規范進行消毒。3)隨訪病人體征:在進行八陣穴療法期間,隨時觀察病人體征變化,包括脈搏、呼吸、血壓等,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4)定位八陣穴:根據八陣穴療法要求,準確確定病人肝區8個穴位,并使用標準方法進行定位,并對相應穴位進行清潔和消毒。5)進行針刺:根據八陣穴療法要求,在確定穴位上進行針刺。6)觀察療效:在八陣穴療法進行過程中,隨時觀察病人療效和舒適感受,并記錄相關信息。
1.3.3.2 杵針八陣穴療法內容
參照《泰州市中醫院杵針療法及操作流程圖》操作,遵醫囑辨證論治,根據處方:百會八陣、至陽八陣、命門八陣、大椎八陣、身柱八陣,結合肝腎虧損配穴:陰陵泉、絕骨、太溪進行杵針治療。
1.4 評價指標
與干預前、干預1個月后進行評價。
1.4.1 相關運動功能
記錄并比較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相關運動功能情況,主要包括手握力、6 min步行距離測試(minutes walk distance,6MWD)、平衡功能、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其中采用電子握力計測定病人手握力情況,病人取站立位,上臂伸直且外展<30°,左右手分別測量2次,最終取最大值;測試病人6 min內行走距離,在行走過程中,病人需要保持平穩呼吸,少言語,并不跑、不跳,重復測量3次,最終取平均值[11];采用Berg平衡量表評估病人平衡功能[12],量表包括站立、轉體、轉頭、坐立、行走等14個項目,評分從0~4分,總分最高為56分,評分越高,表示被評估者平衡能力越好;采用身體成分分析儀測定病人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
1.4.2 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13]評估兩組病人干預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況,量表包括進食、穿衣、洗澡、如廁等條目,總分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4.3 生活質量
采用綜合生活質量問卷74(General Quality of Life-74,GQOL-74)[14]評估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該問卷包括身體、心理、社會、生活4個維度共74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滿分37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5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χ 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相關運動功能情況(見表1)
2.3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況(見表3)
3 討論
3.1 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可改善病人相關運動功能
由于肝硬化病人存在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和機體活動減少,導致肌肉減少癥,有研究顯示,肝硬化病人肌少癥發病率高達40%~70%,嚴重時可危及病人生命,對病人、家庭及公共衛生都是不小的負擔[15]。因此,及早識別并及時干預是維持肝硬化病人機體功能、減少或推遲負面健康事件、保障生活質量的關鍵。有研究表明,肝硬化病人和動物模型的身體活動增加后,能夠抑制肌生成抑制素的生成,從而提升肌肉質量,防止肌肉衰竭并維持身體功能[16]。因此,身體活動可有效改善肌肉減少癥。本研究將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應用于肝硬化肌少癥病人臨床護理中,結果顯示,實施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干預后,觀察組手握力值高于對照組,日常步行速度快于對照組,平衡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八段錦通過舒展、扭轉和按摩等動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和關節氧氣和營養供應,同時八段錦的動作和呼吸配合可以調節內臟器官功能,包括肝臟,肝臟功能的恢復和改善可以減輕肝硬化對身體的影響,促進肌肉生長和恢復。此外杵針八陣穴療法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肝臟和其他相關臟器功能,這些穴位刺激可以促進氣血流通,調節肌肉張力和力量,均有助于改善肌少癥病人運動功能。
3.2 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可提升病人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八段錦是中國傳統導引功法之一,最早見于宋代洪邁《夷堅志》。八段錦具有柔緩舒適、連貫自然、動靜相兼、形與神兼具等特點,動作簡練,屬于中度有氧鍛煉。對于肝硬化病人來說,八段錦的運動強度適中,是一種綠色、經濟的養生方式。杵針療法,也稱為“李仲愚杵針療法”,以扶正為基礎,通過整體調節人體臟腑經絡來實現治療效果。它同時結合了針刺和按摩的功效,并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調治作用。本研究將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應用于肝硬化肌少癥病人臨床護理中,結果顯示,實施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干預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肌少癥病人相關運動功能,顯著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八段錦和杵針八陣穴療法通過鍛煉和按摩身體,促進氣血流通,改善肝臟功能,提高病人身體狀況,同時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免疫系統功能,增強病人抵抗力,減少感染和炎癥發生,并通過舒展身體各個方向動作,促進關節靈活性,改善肌肉力量和協調性,增加肌肉穩定性,均有利于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17]。2)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通過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力、緩解肌肉疼痛等多個方面作用,有效改善肌肉萎縮、免疫功能和肌肉疼痛等問題,對促進病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均起到了重要作用[18]。
4 小結
綜上所述,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肌少癥病人相關運動功能,顯著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對病人獲取優質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蔣式驪,劉平.肝硬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研究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2,38(9):1953-1955.
[2] 劉鈺懿,陳東風,顏綦先.肝硬化肌少癥的發病機制與診療現狀[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2,38(1):191-195.
[3] 張佩彥,秦肖含,王玉珍.肌少癥與肝硬化的研究進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2022,29(1):57-61;64.
[4] 廖粵生,白莉莉.運動療法對肝硬化伴肌少癥的作用及其機制[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2,38(3):666-670.
[5] 伍靜薇,張莉,楊平.肝硬化伴肌少癥病人運動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20,34(23):4221-4225.
[6] 丁潔.八段錦對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健康必讀,2021(22):53.
[7] 譚薪興,黃敏,郭夢,等.杵針療法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5):47-48;51.
[8] 劉清清,楊婧,胡紹山,等.肝硬化腎損傷的發病機制與診治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3,39(6):1461-1467.
[9] 姜珊,康琳,劉曉紅.2019亞洲肌少癥診斷及治療共識解讀[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0,39(4):373-376.
[10] 任趙洋,梅晴晴,江夢瑤,等.八段錦功法概述及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學,2023,12(4):765-770.
[11] 陸一梅,孫燕. 6分鐘步行運動訓練對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J]. 浙江實用醫學,2021,26(1):6-9.
[12] 金冬梅,燕鐵斌,曾海輝.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3,18(1):25-27.
[13] 趙元萍,丁睿,謝紅.中國版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編制與信效度驗證[J].實用老年醫學,2022,36(12):1215-1219.
[14] 胡月,平娟娟.基于GQOL-74量表規范化癌痛護理對晚期肝癌患者不良情緒、疼痛及睡眠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4):720-724.
[15] 單姍,趙連暉,馬紅,等.肝硬化的定義、病因及流行病學[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1,37(1):14-16.
[16] 馬穰桂,夏志,尚畫雨.運動通過調節自噬途徑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22,41(4):304-313.
[17] 王興,田力銘,程雙立,等.八段錦對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20,28(17):115-117.
[18] 李倩.不同穴位杵針治療老年心脾兩虛型失眠的臨床療效觀察[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7.
(本文編輯孫玉梅)
基金項目 江蘇省中醫藥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編號:MS2022127
作者簡介 劉希婧,主管護師,本科
*通訊作者 孫鴻翼,E-mail:719499086@qq.com
引用信息 劉希婧,華馨,嚴莉,等.以護理為導向的八段錦聯合杵針八陣穴療法對肝硬化肌少癥病人的干預效果[J].循證護理,2024,10(12):2177-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