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班主任剛畢業,滿懷期待地進入學校,但在面對正值青春期、身心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時,他們可能會感到束手無策。同時,新手班主任面臨著教學的壓力,往往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對新手班主任而言尤為重要。基于此,筆者分析了班主任情緒管理對學生心理健康、班級氛圍和教學效果等方面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實用的情緒管理策略,以供參考。
一、新手班主任進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一)對學生而言
新手班主任的積極情緒管理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日常接觸最頻繁的教師是班主任。擁有積極向上情緒的班主任能夠為學生帶來“正能量”,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進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相反,班主任擁有消極情緒會引發學生的焦慮、抑郁,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由于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明辨是非的能力尚未成熟,自我認同感還在形成中,他們容易模仿身邊的成年人,尤其是教師和家長。因此,班主任應當以身作則,樹立積極的情緒管理形象,成為一名情緒穩定、心態成熟的教育者,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示范和引導。此外,當前的中學生不僅要面對升學的壓力,還要應對父母的期望和學校的各項要求,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容易出現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在這種情形下,班主任的積極情緒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通過積極的開導和談話可以引導學生敞開心扉,緩解學生的負面情緒,使他們以更加健康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
二是影響班級氛圍。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引領者和管理人,其情緒狀態無形中會傳遞給學生,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班級的氛圍。當班主任展現出穩定、積極和樂觀的情緒時,學生更容易感受到快樂,這有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會表現得更為積極,更加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班級的紀律,從而保持班級秩序的穩定。相反,如果班主任頻繁出現煩躁、憤怒等負面情緒,班級會形成緊張和壓抑的氛圍,使學生感到不安和焦慮。這不僅會降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會導致師生關系緊張,使學生在與班主任進行溝通或合作時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新手班主任必須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會影響班級的氛圍,并努力維持積極且穩定的情緒狀態,進而營造和諧向上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是影響學習效果。班主任的情緒狀態對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影響,負面情緒較多的班主任難以保持冷靜,也難以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這無疑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相反,如果班主任能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他們會更理智地思考問題,并在課堂上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當學生感到愉快和開心時,他們的學習興趣會增加,課堂參與度也會提高,其學習效果會相應增強。此外,只有當班主任保持冷靜、理智時,他們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學生的情緒需求,更容易與學生共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更容易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從而加深對班主任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的開展都是極為有利的。
(二)對新手班主任自身而言
新手班主任的積極情緒管理也會對自身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影響自身身心健康。有學者提出,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是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能切實感受自身的情緒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緒。可見,積極的情緒管理是班主任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班主任的工作瑣碎而繁雜,且新手班主任經驗不足,背負的壓力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手班主任的積極情緒管理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挑戰。
二是影響班主任工作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還需要清醒的頭腦和一定的智慧。有研究表明,積極的情緒能使人們更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新手班主任保持積極的情緒能夠讓自己保持清醒,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同時,新手班主任通過積極的情緒管理可以減少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進而改善自身的心理狀態,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和開展班級教育工作,進而增強班級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新手班主任情緒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一)對學生的期待高
新手班主任對自己的第一屆學生往往充滿期待,希望能與學生成為好朋友、知心人。然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素質水平存在差異。部分學生會出現一些不適當的行為,如在自習課講話、宿舍衛生不合格等。從早讀到就寢,學生在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而新手班主任剛入職不久,對學生的期待很高,錯誤容忍度較低。因此,當學生出現一些不符合他們預期或者無法理解的問題時,新手班主任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并產生無力感。
(二)對自己的要求高
新手班主任大多剛從大學畢業,對自己的要求較高,他們非常在意學生、家長、同事的看法。在這個階段,新手班主任不僅想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還想要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但由于缺乏工作經驗,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班級管理上,新手班主任都會有些吃力,如對教材的把握不到位、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遇到不同的問題不知如何處理等,使學生或家長質疑其能力。這時,新手班主任的壓力會增加,他們會充滿挫敗感,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與職業選擇,從而難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三)情緒管理策略不足
班主任往往需要承受來自社會、學校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社會的監督、學校的管理、家長的挑剔、學生的期待等都會給新手班主任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部分新手班主任對自己的情緒感知和調控不到位,從而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不可避免地會體現在他們的班級管理過程中,進而導致師生互動不良、班級學習氛圍不好等問題。
(四)家長對班主任的期待過高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有義務也有責任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部分家長習慣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希望通過班主任的管教讓孩子變好、變優秀,但現實往往不那么如意,學生或多或少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部分家長過高的期望,新手班主任的心理壓力在無形之中也會增大,會出現害怕與家長溝通、情緒失控等情況。
三、新手班主任進行情緒管理的策略
(一)學校層面
學校可以建立合理的班主任管理與評價體系。要想一直表現出積極的情緒,班主任就需要外部的刺激和鼓勵。除了傳統層面的班主任考核指標,如學習成績、常規表現等,學校還可以加入多項與班主任情緒有關的指標,引導新手班主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二)自身層面
1.自我認知和情緒識別。新手班主任在情緒管理中要先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時刻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準確識別憤怒、沮喪、焦慮等各種情緒。在注意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后,新手班主任要思考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包容的態度對待它,并采取正確的方式應對,進而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同時,新手班主任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如與親人朋友溝通、寫日記等,避免情緒的累積和爆發。通過自我認知和情緒識別,新手班主任可以更快地感知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管理策略,從而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和壓力。
2.情緒調節。在察覺到自己存在負面情緒后,新手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調節情緒,如深呼吸、放松練習、積極與自我對話等,使自己更加平靜和理智。除了調節情緒,新手班主任還需要學會應對不同的情境。比如,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新手班主任要先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再冷靜分析具體情況,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在緩解負面情緒后,新手班主任還要學會培養自己的積極情緒,發現工作和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感恩自己得到的一切,提高心理韌性,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新問題、新挑戰。
3.有效溝通和傾聽。在工作中出現負面情緒時,新手班主任可以嘗試與學生、家長、同事進行有效溝通,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傾聽他人的反饋。值得注意的是,在溝通中,新手班主任應保持非批判性的態度,避免過分指責或批評他人,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理解對方。如果遇到暫時不能理解的家長行為或者學生行為,新手班主任可以適當保持沉默,多傾聽對方的訴求,告知對方“我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我已經了解了你的需求”等,通過這種方式延緩解決問題的步調,減少誤解和
沖突。
4.借助他人的力量。新手班主任要改變應對具體問題的狀態,學會借助團隊的力量,與其他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保持有效溝通,分享自己的信息、資源,共同討論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情緒管理的策略,從而緩解負面情緒,保持心理健康,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同時,新手班主任可以尋求其他專業人士的幫助,如學校的心理教師、學校聘請的教育專家等,獲得更深入、更專業的支持和指導。此外,新手班主任還要多向有經驗的班主任請教,多參加與班級管理、情緒管理、心理健康有關的培訓,提高專業水平和應對情緒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支持。
結語
在教育過程中,新手班主任合理地管理情緒,不僅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給學生樹立榜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新手班主任要重視自己的負面情緒,及時采取適當的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以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為學生營造積極、穩定的學習氛圍。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