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是幼兒全面發展的橋梁。良好的幼小銜接,既能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又能為幼兒今后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身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幫助幼兒順利完成銜接呢?我想,教師要能感受到每一個孩子的不同之處,觀察每一個孩子獨特的個性,在教學中尊重幼兒的差異,因材施教。
在幼兒園中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要讓幼兒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就必須創造良好的氛圍。一般來說,在幼兒園教學中,很多教師注重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思維的啟發,卻很少進行知識的傳授。對于處于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而言,他們馬上就要進入小學學習了,這就要求教師開展適當的知識教育,激發并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以使幼兒能夠更好地融入小學學習生活。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能有效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因此,在幼小銜接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感受小學生活。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我是一名優秀小學生”主題扮演游戲,讓幼兒扮演小學生,模擬小學教師上課的情景。同時,教師要把握時機,制定課堂規則,如要坐得筆直、聽得仔細、不隨意走動。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習意識。
開展家園共育,充分發揮家長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
為了增進家長和教師之間的默契程度,小學教師可以讓家長填寫調查問卷,以對家長的教育理念有更多了解,開展家校協同教育,讓幼兒順利度過幼小銜接的適應期。然而,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當幼兒在學習方面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不會從自己身上去思考問題,而選擇去找教師幫忙。我想,教師要讓家長樹立起對孩子進行教育的理念,承擔起責任,意識到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
小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的方式,與學生家長面對面地進行交流和討論,縮短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轉變家長落后的教學觀念,更好地開展小學教育工作。除了學校,小學生大多數時候是在家里度過的,而且一個班級的人數很多,教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無法同時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因此,家長只有積極地與學校合作,與教師進行溝通,將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與在家的情況進行交流,才能讓小學教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教育質量,讓幼兒更快適應小學生活。
做好準備階段的工作,開展創新行動
教師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幼兒對小學的學習和生活還不熟悉。當幼兒進入小學后,很容易對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產生不適應的感覺。此時,教師要幫助幼兒做好心理準備,提高幼兒對小學生活的認識,運用各種方法使幼兒喜歡上小學。教師還可以讓幼兒提前觀察別人的小學生活,學習怎樣習慣小學生活。在觀察完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作業,如收拾自己的背包、玩具等。教師只有找準任務的側重點,讓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任務的習慣,才能使其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對小學生活充滿期待。
教師要做好充足的功課。這一階段的幼兒在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教師要找準訓練的重點,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等,鍛煉幼兒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例如,閱讀是幼兒成長的重要環節,而一些幼兒由于缺乏良好的閱讀技能導致學習成績較差。在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幼兒的閱讀能力,營造適合幼兒閱讀的環境,為幼兒提供適合的素材,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在小學階段,寫作練習可以提高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成績。但過早地開始寫作文,會令其產生畏難情緒、厭倦情緒。因此,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開始,使其嫻熟地運用田字格、四線格等,確保寫作的流暢性。
在幼兒園幼小銜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創新教育作為出發點,做好基礎技能的培養,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不僅能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還可以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文化素養。
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幼兒園和小學之間有較大的區別,這要求教師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幼小銜接這一重要時期,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注重幼兒基礎能力的培養。具體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小學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漢語拼音、漢字及數學計算等內容;第二,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包括與教師、同學的交流;第三,學生應注意個人衛生、班級衛生等。基于這一認知,在幼小銜接教學過程中,幼兒園教師要從多方面著手,自覺地對幼兒進行全面訓練,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可以開展“詩詞小能手”主題教學,定期評選出哪個幼兒積累的詩詞量最多,優勝者獲得相應的小禮品及“詩詞小能手”的稱號。在交際、文明禮儀方面,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儀等,并組織幼兒朗讀、背誦。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學會一些基本的禮儀用語和交際規則。在責任心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每周一次“大掃除”。這不僅可以保持教室的整潔,還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責任意識。
總的來說,幼小銜接是幼兒學習、成長過程的重要環節,應該引起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營造良好的氛圍著手,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方法,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形成家校合力,奠定銜接基礎,實現幼小銜接的創新教育,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為后續學習和個人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文化融入視角下幼兒園幼小銜接的范式創新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D/2021/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