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的日子》是著名童話作家秦文君的小說,寫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這兩個搗蛋鬼的故事。故事用一種獨角戲式語言講兒童趣事,適合小學生閱讀。
這節導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1.通過看封面,了解書的作者和繪者。2.大概了解書的內容,學會一邊品讀一邊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教學重點、難點)3.通過做“人物檔案”的活動,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探究人物特點的興趣。
趣味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秦文君的《調皮的日子》。(揭示書名)從“調皮”一詞,你會想到什么?請你預測一下,這本書會講什么故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設計意圖:從書名直接導入教學,抓住“調皮”一詞,就是抓住故事的核心。引導學生對整本書內容進行預測,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認識作者和繪者
1.查找關于秦文君的資料,并進行匯報。2.觀察圖書封面,說感受,認識繪者:(1)觀察書的封面,你注意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關注書名、作者、插圖等信息。(2)找一找書中關于繪者的介紹并反饋。
設計意圖:這本書的作者與繪者的母女關系,決定了該書是一本滲透了滿滿真情的好書。引導學生了解文中的插圖是秦文君的女兒戴縈裊畫的,作者從女兒身上找到創作的靈感,而女兒是最懂媽媽作品的人,從而使學生對故事更感興趣。
了解故事梗概
看視頻,了解故事內容。《調皮的日子》主要寫了朱多星和姑媽家的兒子小沙在層出不窮的餿主意中,盡情揮灑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戰斗力和破壞力,做出了一件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引導學生關注書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在閱讀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有趣的內容,還要關注那些讓我們有新鮮感的詞句。什么是新鮮感呢?“有特色的”,“自己感興趣的”,或者用了修辭手法的,都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設計意圖:從預測故事內容到了解故事內容,不論學生猜測得是否準確,都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帶來獨特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關注、體會有新鮮感的詞句,既是閱讀方法指導,又達成了課內外閱讀的銜接,更為賞析詞句做好鋪墊。
品讀賞析,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
一是同讀第6集故事。1.快速閱讀第6集故事,用自己的話說說講了什么;尋找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分享。2.共同賞析:“小沙為寵物豬的事吵了一個星期,甚至還舉著畫著豬的牌子在家里示威游行,默默地從飯廳走到廚房,他還去了好幾次洗手間,也不知去那兒示什么威?!?/p>
查字典,再聯系上下文,理解“示威游行”的意思;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如何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感受小沙的特點和情感。
二是同讀第7集故事。用前面學習的方法,共同閱讀第7集;關注描寫小沙的句子,將有新鮮感的句子畫出來,在旁邊寫一寫體會;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關注人物描寫中有新鮮感的語句。
三是總結閱讀方法。
設計意圖:帶領學生按照有效的閱讀方法進行實踐的過程,就是引領學生真正走進書中的故事情節,感受閱讀趣味的過程,為學生接下來的自主閱讀做好閱讀方法和閱讀情感的鋪墊。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整本書
秦文君就是用這樣細致的描寫和漫畫的方式展現人物。走進故事,你會發現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發現很多有趣的人物。在閱讀過程中,你可以給書中出現的人物做一張“人物檔案”,記錄他們的姓名、年齡、性格、典型事件等。
設計意圖:教師課后通過設計“人物檔案”這一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尋找人物描寫,發現人物特點,提煉關鍵詞句。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既沉浸其中,又跳出來思考,把感性閱讀和理性思考相結合,使閱讀走向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