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福金
摘 要: 旨在探討裝配式建筑在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全生命周期分析。首先介紹了裝配式建筑的定義、分類、特點與優勢,以及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然后,通過對裝配式建筑在決策設計、構件生產、運輸、施工環節的分析,闡述了其對于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最后,針對裝配式建筑在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裝配式建筑 節能減排 可持續發展 全生命周期分析
中圖分類號: TU741;X32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9-3567(2024)03-0062-03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n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XIAO Fujin
Yunnan Junyue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Zhaotong, Yunnan Province, 657002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role and full life-cycle analysi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n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in China. Then, it ana‐lyzes the decision-making design, component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and expounds its contribution to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it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n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ll life-cycle analysis
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消耗問題日益嚴重,建筑行業作為人類活動的主要領域之一,對于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關鍵的影響。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方式,具有節能、減排、環保、高效等優點,對于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探討裝配式建筑在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中的運用,并分析其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效果及可持續發展潛力。
1.1 裝配式建筑的定義與分類
裝配式建筑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方式,通過將預制構件和配件在工廠進行加工和生產,然后運至施工現場進行組裝,最終形成建筑物的建筑方式。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裝配式建筑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首先,按照結構形式分類,裝配式建筑可以分為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鋼筋混凝土(RC)裝配式建筑、木結構裝配式建筑等。其次,按照預制構件分類,裝配式建筑可以分為預制外墻板(PFP)、預制內墻板(PPC)、預制樓板(PLP)、預制樓梯(PST)等。最后,按照施工方式分類,裝配式建筑可以分為干法施工、濕法施工和部分濕法施工。干法施工是指將預制構件在工廠進行加工和生產后,運至施工現場進行組裝,最終形成建筑物的建筑方式。濕法施工是指將預制構件在工廠進行加工和生產后,運至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并通過現澆混凝土等方式進行連接的建筑方式。部分濕法施工則結合了干法和濕法的特點,利用預制構件和現澆混凝土等方式進行連接[1]。
1.2 裝配式建筑的特點與優勢
裝配式建筑采用工廠預制的方式,大大減少了施工現場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同時,其保溫性能和隔熱性能優越,能夠有效地降低能耗。裝配式建筑的構件和配件在工廠預制,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施工現場只需進行組裝工作,降低了勞動強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工廠預制的方式能夠嚴格控制構件和配件的質量,同時避免了施工現場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裝配式建筑的質量更加穩定、可靠。裝配式建筑采用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生產的方式,能夠大幅度減少材料浪費和建筑垃圾產生。同時,其可拆卸的特點也為循環利用提供了可能。裝配式建筑的綠色環保特點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綠色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其節能減排的優勢也能夠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2]。
2.1 決策設計環節
在決策設計階段,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應充分考慮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建筑類型和規模,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資源狀況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其次,要優化建筑設計,提高空間利用率,減少材料浪費和能源消耗。同時,要采用環保材料和設備,如可再生能源系統、節能空調等。此外,應進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綜合考慮初始投資、運營成本、維護費用等因素,以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平衡。
2.2 構件生產環節
在構件生產環節,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和配件應在工廠進行大規模生產。這種方式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并減少施工現場的污染。同時,應選擇可再生資源和環保材料,如竹材、石膏等。此外,應采用節能技術和設備,如智能生產線、太陽能照明等,以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3]。
2.3 運輸環節
在運輸環節,裝配式建筑的構件和配件需要從工廠運輸到施工現場。應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和路線,以減少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時,應考慮運輸容量和負載均衡問題,避免出現運輸浪費和資源損失。此外,應采用綠色運輸方式,如電動車、氫能源車等,以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污染。
2.4 施工環節
在施工環節,裝配式建筑的構件和配件需要在現場進行組裝。應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同時,應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術、裝配化施工等,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此外,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規范施工行為,減少塵土、噪聲等污染。
3.1 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生產降低能源消耗
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設計和模塊化生產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關鍵。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可以使構件和配件的尺寸和形狀更加統一,從而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這種方式可以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此外,模塊化生產可以將建筑構件和配件進行模塊化設計,使生產過程更加簡單、高效,從而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例如:遠大住工的“模塊化集成建筑”(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MIC)技術,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和模塊化的生產方式,實現了建筑的高效建造。該技術采用集裝箱式的建筑單元,將建筑分解成多個模塊,在工廠進行批量生產,然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快速組裝。這種方式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減少了能源消耗,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4]。
3.2 現場快速組裝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裝配式建筑的現場快速組裝可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傳統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塵土、噪聲、廢棄物等污染,而裝配式建筑通過在工廠進行大規模生產,將建筑構件和配件運到施工現場進行快速組裝,避免了現場加工和切割等產生污染的環節。此外,裝配式建筑還可以采用環保材料和設備,如可再生能源系統、節能空調等,從而進一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例如:萬科集團的“預制裝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技術,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和模塊化的生產方式,實現了建筑的快速組裝。該技術將建筑分解成多個預制構件和配件,在工廠進行生產,然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這種方式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同時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質量[5]。
4.1 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裝配式建筑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實現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的技術水平還不夠先進,部分技術和設備還需要從國外引進,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因此,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對策:加大科研力度,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推動裝配式建筑技術的自主化和國產化。同時,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合作和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我國裝配式建筑的整體技術水平。
4.2 政策法規完善與實施
政策法規的完善和實施是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鼓勵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但相關政策還不夠完善,執行力度也不夠。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對傳統建筑方式的保護也制約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對策:加強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政策體系和法規制度,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對違反政策法規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提高政策的權威性和執行力。
4.3 產業鏈協同發展
產業鏈協同發展是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必要條件。裝配式建筑涉及的產業鏈環節較多,包括設計、生產、運輸、施工、維護等多個環節。如果這些環節之間缺乏協同和配合,就會影響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和效益。
對策:加強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建立完善的協作機制和溝通機制,確保各個環節之間能有效配合和銜接。同時,加強產業鏈各環節的科技創新和效率提升,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裝配式建筑在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推廣,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案例和實踐。
5.1 案例一:中國遠大住工的“模塊化集成建筑”(MIC)技術
遠大住工的“模塊化集成建筑”(MIC)技術是一種裝配式建筑技術,采用集裝箱式的建筑單元,將建筑分解成多個模塊,在工廠進行批量生產,然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快速組裝。這種技術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和模塊化的生產方式,實現了建筑的高效建造,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減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
5.2 案例二:萬科集團的“預制裝配式建筑”(Prefabri? cated Building)技術
萬科集團的“預制裝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技術將建筑分解成多個預制構件和配件,在工廠進行生產,然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這種方式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同時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質量。
5.3 案例三:上海的“新里程”(New里程)住宅項目
上海的“新里程”(New里程)住宅項目采用了裝配式建筑技術,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和模塊化的生產方式,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并降低了建筑垃圾產生。該項目采用了預制外墻板、預制樓梯板等預制構件和配件,并在施工現場進行快速組裝。
5.4 實驗數據
根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實驗數據顯示,裝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可以縮短50%以上,能源消耗可以降低30%以上,建筑垃圾可以減少50%以上。
5.5 調查數據
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裝配式建筑的市場需求逐年增加,預計到2025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
裝配式建筑在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和模塊化的生產,裝配式建筑能夠顯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建筑垃圾產生。同時,政策支持與產業扶持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仍需應對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政策法規完善與實施、人才隊伍建設與培養、市場推廣與民眾認知、產業鏈協同發展等方面的挑戰。
參考文獻
[1]王鵬里.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項目管理與發展問題解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6):185-186.
[2]張鑫,隗鳶翀.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前景及結構設計要點[J].綠色環保建材,2019(6):68.
[3]葉永紅.綠色建筑理念下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應用探究[J].陶瓷,2022(10):175-177.
[4]孫磊,劉雅雅.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成本控制的研究[J].北方建筑,2019,4(2):79-81.
[5]李晴,李素蕾,吳廣源,等.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價值工程,2019,38(1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