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梅



摘要:目的 探討阿柏西普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4例。兩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玻璃體切除術治療,研究組術前3 d向玻璃體腔注射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液,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術后3個月,研究組BCVA顯著高于對照組,眼壓、CMT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VEG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遠視力/移動/光感、調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精細和閱讀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在實施玻璃體切除術前于玻璃體腔注射阿柏西普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視力水平,降低CMT,調節細胞因子水平,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玻璃體腔;阿柏西普;玻璃體切除術;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由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微血管損害,對患者視力影響較大,甚至會致盲,也是成年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據眼底改變情況,可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兩種,其中以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視力的危害最大,新生血管的出現是增殖型的標志,以退行性視力損失為主要臨床表現[1~2]。
玻璃體切除術是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手段,能夠一次性清除患者玻璃體內的積血、纖維增生,視網膜表面增生的纖維血管膜等,促使視網膜復位,恢復眼部結構[3],但術中患者面臨較高的出血風險,同時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影響早期視力的恢復[4]。本研究旨在探討阿柏西普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4例。對照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1.72±4.83)歲;糖尿病病程3~14年,平均病程(8.34±1.05)年。研究組男29例,女25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61.05±4.42)歲;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05±1.1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診斷,符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治專家共識》[5]中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診斷標準,具有手術適應癥。
排除標準:伴有原發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葡萄膜炎、脈絡膜炎或既往有眼部手術史;晶狀體渾濁Ⅲ級以上;伴有眼部外傷;高血壓性玻璃體積血。
1.2 方法
研究組患者于術前3 d給予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液(規格:0.05 mL/2 mg),先行眼球表面麻醉,在顳下方距角鞏膜緣4.0 mm睫狀體平坦部勻速進針(30 G針頭),注入0.05 mL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液,注射完畢后退出針頭,用無菌棉簽輕輕壓迫注射點,涂抗生素眼膏、滴抗生素滴眼液3 d。隨后,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鞏膜三切口手術:切除積血的玻璃體,剝除纖維血管增生機化膜,行廣泛視網膜激光光凝術治療,術畢,向患者玻璃體腔內注射0.05 mL曲安奈德注射液。術后兩組患者均進行抗生素眼藥水和糖皮質激素眼藥水點眼,積極控制血糖及血壓,保持全身狀況良好。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視力改善情況:采用最佳矯正視力表(BCVA)統計時將小數記錄的視力換算為最小分辨角對數(logMAR)進行視力分析;采用氣動眼壓計測量患者的眼壓;采用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測量患者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CMT)。
(2)比較兩組生長因子水平:主要觀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3)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4)比較兩組生活質量:使用中文版低視力者生活質量量表(CLVQOL)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遠視力/移動/光感、調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細和閱讀能力四個維度,各維度百分制,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生長因子水平比較
術后3個月,研究組VEG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視力改善情況比較
術后3個月,研究組BCVA顯著高于對照組,眼壓、CMT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0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術后3個月,研究組遠視力/移動/光感、調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細和閱讀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常因玻璃體出血、增殖、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導致視力喪失,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視網膜玻璃體切除術是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手段,能夠挽救大多數患者的視力。術中新生血管膜容易再次破裂導致出血,影響手術視野,同時反復止血不僅會導致手術操作時間延長,還可能引發視網膜脫離、繼發性青光眼等嚴重并發癥,影響患者術后視功能的恢復。此外,清除玻璃體后皮質是玻璃體切除術成功的關鍵,以往玻璃體切除術常因難以辨別透明玻璃體后皮質,導致視網膜損傷或玻璃體后皮質殘留,也會影響患者預后[6]。
阿柏西普是由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胞外結構域,即VEGFR1 Ig2區和VEGFR2 Ig3區與人免疫球蛋白G1的Fe段相結合形成的一種重組蛋白,是一種新型VEGF抑制劑[7~8]。在玻璃體切除術前,向患者玻璃體腔注射阿柏西普,能夠對纖維增生進行有效的控制,促使血管實現有效的萎縮,減少術中出血風險,使手術視野更加清晰[9~10],同時可顯現透明的玻璃體和玻璃體后皮質,減少玻璃體后皮質的殘留,降低手術難度,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個月,研究組BCVA顯著高于對照組,眼壓、CMT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3個月,研究組VEG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3個月,研究組遠視力/移動/光感、調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細和閱讀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玻璃體腔注射阿柏西普聯合玻璃體切除術能夠顯著提升患者術后視力水平,降低患者眼壓及CMT,抑制患者VEGF活動,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減輕對患者視神經的損傷,改善患者視網膜的功能,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實施玻璃體切除術前于玻璃體腔注射阿柏西普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楊勇,胡宏閣,婁賓.玻璃體腔注射阿柏西普聯合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 2023, 50(6):63-65.
[2]王智勇,王洪亞,馬勝男,等.阿柏西普聯合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21,61(16):89-91.
[3]單田慧,俞嘉宣,劉春莉,等.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聯合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不同分期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23,23(8):1242-1249.
[4]楊玲玲,陳焓,莊靜宜.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輔助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效果研究[J].北方藥學,2021,18(5):11-12.
[5]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眼科學分會.中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遠程醫療專家共識(2023年)[J].中華眼科雜志,2023,59(11):870-879.
[6]常家巍,高永峰.抗VEGF藥物玻璃體腔內注射聯合23G玻璃體切除術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療效分析[J].實用防盲技術,2020,15(1):3-5.
[7]龔珂,張妍春,孫文濤,等.雷珠單抗與阿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治療滲出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療效觀察[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9,19(21):4129-4132.
[8]張少華,趙銘,張鵬.阿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治療不同年齡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黃斑水腫患者的效果及對視網膜微循環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34):49-52,57.
[9]劉矯連,左慧懿,衷昕.康柏西普玻璃體腔注射聯合全視網膜光凝術治療合并黃斑水腫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山東醫藥,2020,60(30):89-91.
[10]石瓊,呂伯昌,謝紅英.分析玻璃體注射手術針對不同類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3):166-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