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雄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前列腺電切術和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60例,研究組給予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參照組給予前列腺電切術治療,比較兩組手術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手術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沖洗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Qmax、BC、PVR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Qmax、BC、PVR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Qmax、BC高于參照組,PVR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CIPE-5、IIEF-5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CIPE-5、IIEF-5評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8.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較于前列腺電切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效果更為顯著,手術時間短,術后患者恢復快,且并發癥發生率低,尿流動力學改善效果更佳。
關鍵詞:前列腺增生;電切術;剜除術;性功能;尿動力學指標
前列腺增生癥屬于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患者可出現尿急、尿頻和排尿困難等癥狀,若增生加重,可出現多種并發癥,如腎積水、尿失禁或尿路感染等,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1]。臨床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手術方式有前列腺電切術、前列腺剜除術等,前列腺電切術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常會導致電切綜合征和術后出血情況[2]。本研究旨在進一步對比分析前列腺電切術和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為臨床術式選擇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60例。研究組年齡61~88歲,平均年齡(70.33±3.71)歲。對照組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70.26±3.4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前列腺電切術進行治療: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后用等滲鹽水沖洗尿道,置入電切鏡后,觀察尿道、輸尿管口、膀胱以及增生的腺體情況。從膀胱頸口至精阜依次中葉、左右葉順序進行切除,將切除的碎片組織吸出,之后進行止血,徹底止血后留置尿管。術后為預防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3 d,導尿管于術后5~7 d拔除。
研究組采用前列腺剜除術治療: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后用等滲鹽水沖洗尿道,置入電切鏡后,觀察尿道、輸尿管口、膀胱以及增生的腺體情況,于精阜兩側尋找因腺體增生而且突出的與尿道之間有明顯的溝性標志線,沿精阜的前沿及前列腺兩側葉遠端點切開部分尿道黏膜,采取逆推方法聯合電切的方式將前列腺組織與外包膜分離,將完整剝離的前列腺組織懸掛在12點鐘方向,用電切環將剜除的組織快速切除并吸出。之后進行止血處理,完全止血后留置三腔導尿管。術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直至尿色清澈,為了預防術后感染常規抗生素治療3 d,導尿管于術后3~5 d拔除。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主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沖洗時間和住院時間。
(2)比較兩組尿動力學指標:通過尿動力學測定儀監測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順應性(BC)和剩余尿量(PVR)。
(3)比較兩組性功能:采用(CIPE-5)射精功能評分表、(IIEF)勃起功能評分表進行評估,CIPE-5評估內容有陰莖勃起硬度、射精時間、延長性交時間的困難度、性生活頻率、性欲望、性生活滿意度、性高潮頻率、性生活情趣、性生活自信度、配偶性生活滿意度等,每項均采用5級評分法,總分為50分,得分越高說明射精功能越強。IIEF-5評估內容有維持勃起功能、插入能力、性交完成能力、勃起自信度和性交滿足感等,采用5級評分法,總分為25分,得分越低說明性功能越弱。
(4)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如尿道狹窄、暫時性尿失禁、繼發性出血、包膜穿孔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研究組手術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沖洗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P<0.05)。
2.2 兩組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Qmax、BC、PVR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Qmax、BC高于參照組,PVR低于參照組(P<0.05)。
2.3 兩組CIPE-5、IIEF-5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CIPE-5、IIEF-5評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8.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可對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早期前列腺增生癥狀無特異性,當有臨床癥狀表現時,疾病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確診時大多數患者前列腺體積超過60 cm3,此時采用藥物治療已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需采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3]。臨床中關于前列腺增生的手術治療方案較多,不同的方法所獲得的效果不同。當前,國際中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為前列腺電切術,雖然效果良好但患者仍然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4]。
前列腺剜除術也是臨床中常見的治療手段,屬于經尿道等離子術,術中沿著前列腺外科包膜對增生的腺體進行剝離,之后進行分塊切除[5]。手術從精阜處為起點,膀胱頸水平處為終點,在直視下對增生腺體進行剜除,術中能夠清晰地發現血管紋理,可及時通過電凝止血處理大血管或點狀出血,有效控制術中出血量,且能夠保證剜除的完整性,同時該方法的應用還能夠明顯的改善尿流率,術中幾乎不會出現電切綜合征,對患者尿道功能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此外,術中還能夠在避免包膜切穿的同時實現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的快速切除[6~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手術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沖洗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Qmax、BC、PVR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Qmax、BC、PVR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Qmax、BC高于參照組,PVR低于參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CIPE-5、IIEF-5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IPE-5、IIEF-5評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8.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前列腺剜除術能夠獲得較好的手術效果。但需注意,無論采用哪種手術治療,均會產生較高的溫度,這種情況下海綿體的神經和前列腺血管均會被一定程度地灼傷,對術后性功能造成影響。在進行前列腺增生治療中,其主要目的是將臨床癥狀消除,解除患者尿道壓迫癥狀,改善患者排尿功能[8~9]。
綜上所述,相較于前列腺電切術,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效果更為顯著,手術時間短,術后患者恢復快,且并發癥發生率低,尿流動力學改善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朱顯鐘,李金雨,于忠英,等.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2,22(12):2280-2283,2288.
[2]羅洪賀,管德佳,劉建勛,等.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與剜除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比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2,33(8):1201-1203.
[3]李小平.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和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療效對比分析[J].甘肅科技,2020,36(15):140-142.
[4]郭新寧,秦毅.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與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對比[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31(11):1681-1683.
[5]潘凱.保留控尿結構的鈥激光前列腺剜除術與電切術在治療大體積前列腺增生的療效對比與并發癥分析[D].揚州:揚州大學,2020.
[6]常玉健.對比分析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和電切術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療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31(9):1347-1349.
[7]王冬,劉凱,杜宏宏.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對前列腺增生癥患者尿流動力學及并發癥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36):94-98.
[8]仲華維,李晨,練文勇,等.經尿道鈥激光前列腺剜除術在南疆基層醫院的應用分析[J].農墾醫學,2022,44(6):522-523,528.
[9]趙治國,羅祥國,葉玉花,等.經尿道前列腺雙極等離子剜除術治療大體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療效觀察[J].貴州醫藥,2022,46(11):1703-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