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婕
1 拳擊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形成原因及特點
1.1拳擊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形成原因
1.1.1訓練前準備不充分
首先,熱身活動不充分會導致運動員的肌肉、韌帶、關節和血管沒有得到充分的伸展,從而降低運動員的柔韌性、協調性和反應能力,增加運動員肌肉拉傷、韌帶扭傷、關節脫位和血管破裂等損傷的風險。
其次,身體檢查不充分會導致運動員的身體狀況沒有得到及時的了解和評估,從而忽視了運動員潛在的疾病或損傷,這些疾病或損傷可能在運動中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運動員的生命。
再次,裝備檢查不充分會導致運動員的裝備沒有做到合適的選擇和調整,從而影響運動員的舒適度,這些裝備如果不合適或質量不過關,那么可能會造成運動員手部、面部、腹部、足部等部位的損傷,影響運動員技術動作的發揮。
最后,心理調節不充分會導致運動員的心理狀態沒有得到適當的調整,從而影響運動員的情緒、注意力和信心。過度緊張、恐懼、焦慮、分心等心理狀態可能會導致運動員的判斷力、反應力和執行力下降,或者導致運動員用力過猛、過輕或失誤,從而增加運動員損傷出現的可能性。
1.1.2 技術動作錯誤
一方面,技術動作錯誤會造成運動員不合理地用力或過度用力,從而導致運動員肌肉、骨骼、關節和軟組織的損傷。另一方面,技術動作錯誤會造成運動員身體姿勢的不協調或不平衡,從而導致運動員的身體失去穩定性和靈活性,增加運動員出現摔倒、滑倒、碰撞等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1.1.3運動員心理素質不過關
心理素質是指運動員在運動中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時所表現出的心理能力和特征,如自信、冷靜、堅忍、專注等。心理素質不過關的運動員心理調節能力較差,運動中容易出現心理失衡和壓力過大等問題,引起運動員心率、血壓、呼吸、肌肉緊張等異常變化,從而影響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心理素質不過關也會影響運動員的情緒控制能力,從而導致運動員在運動中出現心理失控和行為失誤,增加運動損傷出現的風險。
1.2拳擊訓練中運動損傷的特點
1.2.1損傷的部位
拳擊訓練中的運動損傷主要集中在運動員的頭部、面部、手部、腹部和腿部等部位,這些部位是拳擊訓練中最容易受到攻擊和沖擊的部位。頭部和面部的損傷可能會導致頭部外傷、眼部外傷、鼻部外傷、口腔外傷等,這些損傷可能會影響運動員的視力、聽力、嗅覺、味覺、認知能力等;手部的損傷可能會導致手指、手腕等部位的骨折、脫位、挫傷等,這些損傷可能會影響運動員的握力、打擊力、靈敏度等;腹部的損傷可能會導致肝臟、胃、腸等內臟的挫傷、破裂、出血等,這些損傷可能會影響運動員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腿部的損傷可能會導致膝蓋、踝關節、足部等部位的扭傷、拉傷、肌肉撕裂等,可能降低運動員的移動、平衡、協調等能力。
1.2.2 損傷的類型
拳擊訓練中的運動損傷可以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兩種。急性損傷是指在訓練或比賽中突然發生的損傷,如骨折、脫位、出血等,這些損傷通常有明顯的癥狀和體征,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否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慢性損傷是指在長期的訓練或比賽中逐漸形成的損傷,如關節炎、肌腱炎、骨質增生等,這些損傷雖然沒有明顯的癥狀和體征,但是會影響運動員的運動功能和質量,需要長期的預防和康復,否則可能會導致永久的損害。
1.2.3 損傷的影響
拳擊訓練中的運動損傷不僅會影響運動員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影響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在身體上,運動損傷會導致運動員的疼痛、不適、功能障礙、殘疾等,這些影響既會降低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和競技水平,還會增加運動員再次受傷的風險。在心理上,運動損傷會導致運動員的情緒波動、自信心下降、恐懼感增加、壓力感增加等。
2 拳擊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2.1規范訓練前后的準備和恢復活動
訓練前后的準備和恢復活動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環節。在訓練前,應該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包括關節活動、肌肉拉伸、心肺功能提升等,以增加血液循環,提高肌肉和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減少運動阻力,預防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損傷。在訓練后,應該進行適當的恢復活動,包括放松肌肉、緩解疲勞、降低心率、補充能量等,以促進新陳代謝,消除乳酸,防止出現肌肉酸痛、僵硬、炎癥等后遺癥。訓練前后的準備和恢復活動應該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運動強度進行調整,一般建議訓練前的熱身活動持續10—15分鐘,訓練后的恢復活動持續5—10分鐘。
2.2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水平
首先,設定目標和反饋。拳擊運動員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期望水平,設定具體、可量化、可實現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同時,拳擊運動員應及時獲取自己的訓練和比賽的反饋,如教練的評價、錄像的分析、數據的統計等,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訓練方法和策略,增強自信心。
其次,進行心理訓練和放松。拳擊運動員應該定期進行一些心理訓練,如冥想、自我對話、想象、呼吸等,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同時,拳擊運動員應該在訓練和比賽前后進行一些放松活動,如聽音樂、看電影、聊天等,以緩解自己的壓力,恢復身心的平衡。
再次,多樣化和系統化的技術訓練。拳擊運動員應該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多樣化和系統化的技術訓練,以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同時,拳擊運動員應該注意技術訓練的強度、頻率、時間、順序等因素,避免過度訓練,以保持良好的狀態。
最后,多參與實戰和模擬比賽。拳擊運動員應該多參與實戰和模擬比賽,以提高自己的實戰能力和經驗,如對抗不同風格和水平的對手、適應不同的場地和規則、應對不同的情況和變化等。同時,拳擊運動員應該在實戰和模擬比賽中,盡量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展現自己的風格和個性,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2.3 選擇合適的裝備和場地
拳擊訓練的裝備和場地也是影響運動損傷的因素之一。拳擊訓練的裝備包括拳套、牙托、護頭、護胸、護腹、護腿等,這些裝備的作用是保護拳擊運動員的身體部位,減輕打擊的沖擊力,防止出現骨折、脫臼、出血、挫傷等損傷。拳擊運動員在選擇裝備時,應該注意裝備的質量、尺寸、舒適度、適用性等,避免使用劣質、不合適、不舒適的裝備,以免影響運動效果。拳擊運動的場地包括拳臺、沙袋、繩索、墊子等,場地的作用是提供拳擊運動員進行訓練和比賽的空間和設施,增加運動的趣味性、挑戰性,提高訓練效率。
2.4注意運動營養和水分補充
拳擊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有氧和無氧結合的運動,會消耗身體大量的能量和水分。因此,拳擊運動員在訓練前后和運動中都應該注意運動營養和水分補充。運動營養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營養素可以為拳擊運動員提供能量、修復肌肉、增強免疫力、保持平衡等。拳擊運動員在日常應該適當攝入一些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肉類、奶制品等,避免饑餓或飽食,以免影響運動表現和消化功能。運動飲料包括水、電解質和糖分等物質,其可以為拳擊運動員補充流失的水分、維持體液平衡、防止脫水和中暑等。拳擊運動員在訓練前后和運動中都應該及時補充一些水或運動飲料,以免影響運動效果和身體健康。
2.5及時發現和處理運動損傷
拳擊運動員在運動中,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感覺,如有不適或疼痛,應該立即停止運動,檢查受傷部位,判斷損傷的類型和程度,如有必要,尋求專業的醫療救助。拳擊運動員在訓練后,應該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全面的檢查,查看有無腫脹、淤青、出血、酸痛、僵硬等異常現象。如有,應該及時進行處理;如癥狀加重,應該及時就醫。拳擊運動員在發生運動損傷后,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適當的休息和恢復性訓練,避免過早或過度的運動,以免引起損傷的加重。
3 結語
拳擊運動員應該在專業教練員的指導下,制訂合理的訓練計劃和目標,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避免盲目的、過度的、不規范的運動,以保證運動的安全性。運動員在訓練前后和運動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感覺和狀況,如有不適或疼痛,應及時停止運動,尋求專業的醫療救助,不要忽視或掩飾運動損傷,避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傷。運動員在訓練中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克服恐懼和緊張,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平時還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保養和心理調節,合理安排生活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以提高自身的運動水平,從而降低運動損傷風險。
參考文獻:
[1]黨勇.拳擊訓練與比賽中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6(6):75-76.
[2]周士峰.拳擊訓練比賽中運動損傷的特點與預防[J].灌籃,2021(18):30-31.
[3]阿不都卡德爾·艾比布.拳擊訓練與比賽中的運動損傷及預防策略探討[J].灌籃,2021(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