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小兒外科肛門疾病,如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肛周膿腫等,是嬰幼兒常見的健康問題。患兒年齡小,術后并發癥風險高,因此居家護理尤為關鍵且充滿挑戰。新手爸媽在面對肛周皮膚破損、肛門狹窄、傷口造口護理及排便障礙等問題時,常感到無從下手。其實,掌握幾項必備技能,即可輕松應對。
肛門疾病手術后,患兒的排便習慣可能會發生變化,如出現大便次數增多的情況。同時,由于手術部位特殊,肛周皮膚往往存在傷口,這使得患兒更容易遭遇紅臀和傷口感染的困擾。因此,在術后早期,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顯得尤為關鍵。
為確保臀部皮膚得到充分透氣,建議每天至少敞開紙尿褲1次,最佳時段為白天溫暖時刻,每次持續時間不少于30分鐘。在此期間,可以讓寶寶躺在柔軟的護理墊上享受自然的空氣流通。此舉不僅有助于預防紅臀,還能提升寶寶的舒適度。
選擇合適的皮膚保護劑是預防紅臀的關鍵步驟。在每次清潔皮膚后,應均勻涂抹鞣酸軟膏、賽膚潤等溫和且無刺激性的潤膚霜。對于高風險人群,如已有輕度紅臀跡象的,可預防性使用液體皮膚保護膜,以增強皮膚屏障功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爽身粉因其吸濕后可能結塊并摩擦皮膚,不建議用于預防紅臀。
清潔手部是為寶寶更換紙尿褲前后的首要任務。建議使用流動水徹底清洗雙手,持續時間至少2分鐘。若條件不允許,可使用快速手消毒液,確保消毒時間不少于15秒。在每次移除紙尿褲后,應使用專為嬰幼兒設計的濕巾進行皮膚清潔。這些濕巾通常含有溫和的成分,能夠輕柔有效地清潔寶寶的皮膚。避免使用普通毛巾清潔,以減少二次污染的風險。
選擇合適的紙尿褲對預防紅臀至關重要。建議選擇型號適中、松緊適宜的紙尿褲,以確保寶寶穿著舒適且不會因過緊或過松而引發皮膚問題。同時,應優先考慮吸收性、透氣性好,且質量可靠的一次性紙尿褲。如發現寶寶對某一品牌的紙尿褲出現過敏癥狀,如紅疹、瘙癢等,應立即停用并更換成其他品牌。在更換紙尿褲時,還需確保粘貼部分松緊適宜,避免過緊造成勒痕或過松導致側漏。此外,根據寶寶的排尿排便情況,建議每2小時更換一次紙尿褲,以保持干爽舒適的環境。
對于輕度紅臀,每次更換紙尿褲時,首先要確保皮膚的徹底清潔。使用溫和的嬰幼兒專用濕巾輕輕擦拭寶寶的臀部,特別注意肛周區域。清潔后,均勻涂抹一層適合寶寶膚質的潤膚霜,以滋潤和保護皮膚。緊接著,噴灑一層液體保護膜,這一步驟至關重要。液體保護膜能有效地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阻斷大小便對肛周皮膚的直接刺激,從而降低紅臀的發展風險。
當中、重度紅臀出現時,需要使用更具針對性的護理方法。推薦用造口粉配合液體保護膜進行護理。首先,在清潔后的皮膚上均勻撒上造口粉,它能有效吸收多余的滲液,保持皮膚干燥。然后,噴灑液體保護膜,以形成一層持久的保護屏障。如果滲液較多,可以采用“三明治”方法,即一層粉加一層膜的方式,均勻涂抹并重復三遍。
在使用上述方法后,如果寶寶的紅臀狀況沒有明顯改善或持續加重,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前往專科就診。專業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提供更精確的診斷和治療建議,確保寶寶的皮膚健康得到及時有效的恢復。
在寶寶完成肛門成形手術后的第14天,擴肛護理便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擴肛,即人為地擴張肛門,其主要目的是保持直腸的血液循環暢通,這樣有助于減少術后疤痕的增生,避免手術導致的肛門狹窄問題。
對于小嬰兒而言,擴肛不僅僅能預防生理上的并發癥,還能有效刺激肛門括約肌的反射活動,對于促進寶寶的排便功能恢復和正常化具有積極意義。擴肛護理不僅關乎手術效果的長遠維持,也直接影響到寶寶日常生活的舒適與健康。在進行擴肛護理時,家長需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潔和衛生,以確保操作過程的安全無菌。同時,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和排便情況,如有任何異常或不適,應及時向醫生反饋并尋求專業指導。
手術后兩周是一個關鍵的隨訪時期。家長需按照醫囑,帶寶寶前往專科門診進行復查。在門診中,醫生會根據寶寶的恢復情況,給出具體的擴肛指導和建議。家長應嚴格遵循醫囑進行擴肛操作,切勿自行其是,以免影響手術效果和寶寶的康復進程。
肛周膿腫是指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肛周膿腫在嬰兒中比較常見,發病初表現為肛門周圍皮膚紅腫、硬結,有疼痛或發熱癥狀,之后出現波動,破潰后有膿汁排出。
炎癥急性浸潤期可采取保守治療,如:用溫水坐浴或用少量溫鹽水灌腸,肛門給予抗炎栓劑,局部外涂抗炎軟膏,外敷清熱解毒中藥。觀察有無發熱、局部紅腫,炎癥加重應用抗生素預防并發感染。
膿腫形成期,一旦局部有明顯波動或穿刺有膿時,應盡早切開引流。切開引流后,清創后會放置引流條,保持傷口引流通暢。每1~2天傷口換藥一次,更換引流條直至創面長出肉芽,膿汁減少。保持局部清潔,可每天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反復發作可以選擇經瘺管掛線療法。反復膿腫發作會形成肛瘺,肛瘺形成需要切除瘺管,敞開創面,讓創面肉芽生長填滿創面。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