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仕煒 賈中海
摘 要:為批判以巴枯寧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反權威主義的錯誤觀點和主張,恩格斯撰寫了《論權威》一文。在《論權威》中,恩格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立場,深入闡述權威的形成、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揭露了巴枯寧反權威主義的反動本質,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權威觀的基本形成。在新時代深入研究和挖掘恩格斯的權威思想,對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論權威》;恩格斯;權威思想
中圖分類號:A8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4)02 — 0034 — 06
巴枯寧作為無政府主義和反權威主義的典型代表,卻打著“革命”的旗號混進了第一國際,并在第一國際內部大肆宣揚無政府主義思想,對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第一國際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為了揭露巴枯寧無政府主義、反權威主義的丑陋面目,批判其無政府主義的錯誤思想,恩格斯于1872年至1873年撰寫了《論權威》一文。在《論權威》中,恩格斯深刻論述了權威的辯證統一性、服從性、強制性的基本特征,并闡述了經濟權威、社會管理權威、政治權威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最終得出了“問題是靠權威來解決的”[1]結論,深入批判了巴枯寧主張個人絕對自由和否定一切權威的錯誤思想。認真研究恩格斯《論權威》一文,對全黨全國人民樹立權威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具有重要意義。
一、權威的形成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論述了權威產生的根源,批判了無政府主義者主張否定一切權威的錯誤觀點。一方面,權威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特別是現代工業生產中社會生產的有組織性和生產的規模化,為權威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人類政治文明進步是權威產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政治國家的形成使權威政治化、階級化,政治革命是權威的集中體現,“我不知道什么東西能比革命更有權威了”。[2]
(一)社會化大生產是權威產生的重要因素
1864年,政治野心家巴枯寧遷居到意大利的南部城市那不勒斯,他企圖在這里實現自己“泛斯拉夫主義”的迷夢。這時的意大利與英國法國那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同,還是一個落后的國家,小生產在經濟中還占據絕對優勢,當時意大利的產業工人隊伍十分弱小,組織性、紀律性和階級意識都不強,因此,工人運動也并不發達,但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致使意大利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成批的破產,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人數眾多的游民無產者階層。巴枯寧來到意大利后,結識了一批游民,并荒謬的把他們看成是社會革命的真正力量,正是在與游民無產者共同生活的幾年里,受其盲目破壞情緒影響,以及資產階級個人主義世界觀的支配下,巴枯寧從意大利小生產占絕對優勢的經濟基礎出發,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的關于社會革命的觀念,即無政府主義思想。以巴枯寧為代表的反權威主義者宣稱“一切權威都是虛假的、專橫的和極其有害的”。[3]恩格斯批判了這種形而上學的錯誤觀點,并從社會大生產的角度論證了權威的必要性。
社會化大生產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它體現在社會生產的有組織性,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蒸汽機在生產領域的廣泛使用,封建制度下的小生產逐漸被資本主義的聯合生產所取代,現代化的工業取代落后的農業在經濟生活中居主導地位;在社會生活中,海上的小型帆船已被機器化的輪船所代替,甚至在農業生產中落后的小農具已退出生產領域,機器和蒸汽機在農業生產中越來越占據統治地位??偟膩碚f,傳統的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被資本主義新的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所取代,把人們從封建的、落后的、孤立的小生產中解放出來,轉向現代的、有組織的生產活動,“但是聯合活動就是組織起來,而沒有權威能夠組織起來嗎?”[4]現代化的聯合的生產過程使權威成為生產中的必要因素。
另一方面,是社會生產的日益規?;?。科學技術的進步催生了現代意義上的工廠,工廠的生產需要雇傭大量工人,從而形成了規?;漠a業工人階級,工人階級日常的組織管理以及維護工人階級內部團結需要權威。其次,規?;纳a不僅注重生產領域,而且還注重分配、交換、消費等領域,只有使各個環節連接起來才能產生規模效益,工人密切配合才會使生產暢通、循環往復,因此,為了使生產能夠聯結起來,需要形成一個各個生產環節都必須遵守的統一的權威,權威在生產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政治文明進步是權威產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反權威主義者巴枯寧從唯心史觀的立場出發,沒有看到權威是人類政治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否定權威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把權威視為世界上最大的惡,“權威=國家=絕對的禍害”。[5]恩格斯從唯物史觀的立場出發,強調權威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政治國家的產生特別是政治革命使權威成為必要的東西。在原始社會早期,人類處在最原始的狩獵生活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下,過著獨居的生活,政治文明還未形成,因此權威也未產生。到原始社會晚期,人類社會形成了部落,人們過著群居生活,在部落生活中產生了人類社會最早的權威——“酋長權威”,部落中的每一個成員必須服從酋長的意志,這是權威的最原始形態。隨著政治文明的進步,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出現了階級性的國家,產生了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必然要樹立自己的統治權威,并采取強制性的手段,使被統治階級服從自己的權威,權威成為政治國家必不可少的統治工具。政治革命是被統治階級推翻統治階級權威的主要手段,在革命斗爭中,被統治階級需要依靠權威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來,向統治階級作斗爭,因此,在政治革命中確立權威也是必要的。
二、權威的基本特征:服從性、強制性、辯證統一性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反駁了無政府主義者反對權威的種種錯誤觀點,系統地闡發了馬克思主義權威觀,其中蘊含著權威服從性、強制性和辯證統一性等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權威的基本特征,是科學發揮權威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中重要作用的關鍵所在。
(一)權威的服從性
從權威一詞的詞源來看,其內涵就是一種使人信服和認同的力量與威望,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認同并遵守權威規范。恩格斯在《論權威》中把服從性作為權威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權威又是以服從為前提的”[6]。首先,服從性表現為客體對主體權威的自覺服從與理性認同,是客體從情感和心理上對主體的認可,客體對于主體權威的服從是遵循內心自愿的結果,如果沒有客體基于內心自覺而產生對主體權威的服從,那主體的權威性就不能實現,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權威可言。“一方面是一定的權威,不管它是怎樣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從,這兩者都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7]
其次,服從性表現為非自覺的強迫性的服從,即主體通過一些非常手段把自己的權威意識強加給客體,這時的權威是一種外部的強加式的力量作用于客體,使客體產生恐懼感、畏懼感并服從于主體的權威,“權威是把別人的意志強加于我們。”[8]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的權威是一種利己的權威,是維護自己統治的工具。因此,統治階級的權威總是表現為一種強迫的強加式的力量作用于被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也就不可能對統治階級的權威產生自覺的認同與理性的服從,而是屈從于統治階級的暴力暫時的服從于統治權威,這種權威是暴力性質的權威,服從也非自覺性的服從。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統治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被消滅,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成為國家的主人,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權威體現無產階級領導集體崇高的思想覺悟和優良的工作作風,人民群眾自覺服從權威體現對無產階級領導核心的衷心擁護,社會主義權威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反映。因此,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權威主體對權威客體已不存在強制性,而是轉化為真正意義上的客體對主體權威的理性認同與自覺服從,是客體的一種自愿的選擇,所以社會主義國家的權威、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的確立,與廣大人民群眾密不可分。
(二)權威的強制性
權威不僅有服從性,還有強制性,權威的強制性在非常時期、特別是緊急情況下表現的尤為明顯。恩格斯認為,在嚴峻復雜的局面中,一個團體需要有絕對權威帶領才有可能走出困境進而獲得新生,“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一致的行動。”[9]在《論權威》中,恩格斯用海上航行的巨輪做例證。在海上航行的巨輪需要船長來指揮和斧正航行,尤其是在遇見危險時,為了保證巨輪航行的安全和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所有人都必須強制性的絕對服從于船長的意志,這就是“船長權威”。無產階級由于自身認識和知識水平的局限性,在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中,總是陷入盲目的個人主義的自發斗爭,缺乏權威性和統一的指揮,從而導致革命斗爭失敗。因此,在革命斗爭中,無產階級必須絕對服從于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實現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但是,權威的強制性并不等同于專制獨裁,權威包含著自由,而非自由的對立面,因此,恩格斯在論權威中所說的“把別人的意志強加于我們”,必然不等同于無政府主義者所批判的專制。
(三)權威的辯證統一性
反權威主義者巴枯寧從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立場出發,認為全部歷史就是人類由動物性狀態向人性狀態的演變,所謂人性狀態,則只有在“絕對自由”下即不受任何約束限制下才能實現,據此,巴枯寧提出:“自由和權威是兩個截然對立的概念,一切權威都是自由的絕對對立物”。從這種謬論出發,巴枯寧認為現代社會的主要禍害不是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剝削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而是國家本身,“它一方面產生專制,另一方面產生奴役”。[10]巴枯寧反對一切國家,也瘋狂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專政,反對無產階級權威,他認為未來的理想社會應是一種無政府狀態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每個人都有充分的“絕對自由”,不再有任何權威。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立場,系統論述了權威與自治的辯證關系,批判了巴枯寧的絕對主義自由觀,“把權威原則說成是絕對壞的東西,而把自治原則說成是絕對好的東西,這是荒謬的”,[11]一方面,權威與自治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存在著對立,因為他們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另一方面,權威與自治之間的的對立又是相對的,既沒有絕對的權威,也沒有絕對的自治,它們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關系,權威的產生及其存在并沒有否認自治的生存空間,而自治的存在也沒有否認權威的合理性,恩格斯既反對只強調絕對自治而忽視權威,離開權威談自治,只會走向無政府主義,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因此,權威與自治是辯證統一關系。
權威的辯證統一性還表現在權威與自治會隨著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權威與自治是相對的東西,它們的應用范圍是隨著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改變的?!保?2]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會不斷擴大權威的作用范圍。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一定程度的權威會促進自治的良性發展,而自治的良性發展則會推動人類社會朝著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方向邁進。隨著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將會消失,“公共職能將失去其政治性質,而變為維護真正社會利益的簡單管理職能?!保?3]權威的政治屬性也會隨之消失,社會自治將會發揮維護社會利益的管理職能的作用,但是在共產主義到來之前,在政治國家和政治權威還存在的時候,任何反對權威、廢除權威的觀念和行動都是荒謬的。
三、權威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經濟權威、政治權威、管理權威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運用工廠生產、鐵路運營、社會革命等事例來論證權威在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組織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闡明了經濟、政治、管理權威的重要意蘊,批判了無政府主義者極端仇視一切權威的錯誤觀點,深刻理解權威的重要性,對于準確把握恩格斯權威思想、避免陷入無政府主義的泥淖具有重要意義。
(一)經濟權威
受普魯東無政府主義的影響,巴枯寧逐漸走上了無政府主義和反權威的道路,他把資產階級的人性論作為理論基礎,主張建立一個個人絕對自由沒有權威的無政府社會,反對一切國家,提出社會革命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消滅國家。他還主張社會生產中已不需要權威,因為生產者在企業中能夠自治,甚至提出消滅一切權威。恩格斯批判了這種虛無縹緲的幻想,強調社會生產需要權威,系統論證了經濟權威在社會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引用紡織廠的例子來予以例證,在現代工業社會,在社會化大生產的生產關系中,棉紗的生產是在多道連續工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每道工序必須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復雜的紡紗過程。在生產中,為了保障機器的不斷運轉,需要專業的機械師進行日常的檢修;其次,在每個車間里無時無刻都發生有關生產的問題,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很有可能導致整個生產過程的停滯。在生產完成后,需要出工進行產品的搬運,“所有這些勞動者——男人、女人和兒童——都被迫按照那根本不管什么個人自治的蒸汽權威所確定的鐘點開始和停止工作?!保?4]為了使復雜的生產工序能夠連貫起來,就必須為勞動者制定統一的工作時間表,“勞動者們首先必須就工作時間取得一致?!保?5]一旦時間確定,所有的勞動者都要遵守,即個人意志要服從生產權威。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生產過程日益復雜化,生產工序相互依賴,需要加強對社會生產的統一管理以適應生產關系的變化,從而確立經濟權威。生產力越發達,社會化大生產程度越高,經濟權威就越重要,“想消滅大工業中的權威,就等于想消滅工業本身”。[16]
(二)政治權威
除了社會生產領域需要權威,在社會政治生活中也需要發揮權威的作用。巴枯寧主張“支部自治”、消滅一切權威,要求“絕對自由”,他把國家與“奴役”“壓迫”等同起來。恩格斯揭露了這些無政府主義空想的實質,那種散布反權威思想的人若不是糊涂蟲,就必然是故意制造混亂背叛無產階級革命。但無論哪種情況,都只能是為反動派效勞的,并反問這些反權威主義者“這些先生見過革命沒有”?“革命無疑是天下最權威的東西?!?/p>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引用巴黎公社失敗的例子來例證在社會革命中確立權威的重要性,巴黎公社是19世紀70年代爆發的一次偉大的社會革命運動,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權威,代之以無產階級權威的一次偉大嘗試。但是,轟轟烈烈的巴黎公社運動僅僅存續了73天就宣告失敗,其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公社內部沒有建立起一個集中統一的政治權威,公社成員各自為政,缺乏一致的行動,給反革命分子以可乘之機,最終不可避免的走向失敗,正如恩格斯所說:“難道我們沒有理由責備公社把這個權威用的太少了嗎?”[17]“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保?8]
但在《論權威》中,恩格斯并沒有完全否定巴黎公社拋棄權威,至少在革命斗爭前期,巴黎公社依靠政治權威把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向反動政府作斗爭,但是,在革命取得關鍵勝利后,巴黎公社沒有很好的把政治權威堅持下去,從而導致反動分子的反撲,革命最終失敗。恩格斯強調,不僅在革命斗爭中需要權威,革命勝利后仍然需要權威,無產階級在取得革命勝利后,還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國內的反革命分子還未完全平息,新的革命政權尚未鞏固,同時面臨艱巨繁重的經濟建設任務,國外的帝國主義勢力虎視眈眈,企圖顛覆新生的革命政權,因此,在革命勝利后,無產階級仍需要確立和鞏固政治權威,從而需要挫敗國內外反革命分子的破壞活動,以確保國內政權的穩固。
(三)管理權威
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機制,社會的組織管理同樣也離不開權威,管理權威具有普遍性,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在哪一種場合都要碰到一個顯而易見的權威?!保?9]在《論權威》中,恩格斯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和鐵路上運營的火車為例,來論證權威在社會組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鐵路的運行中,為了避免不幸事故的發生,“無數人的協作也是絕對必要的,”[20]這種協作是包括鐵路管理方與鐵路乘客在內的各方面必須依照統一規定的時間來進行,其中火車乘客服從于鐵路部門的管理權威也必不可少。恩格斯在文中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鐵路部門沒有對乘客的管理權威或鐵路乘客不服從于鐵路部門的權威,會發生什么情況呢?只會導致鐵路運營的中斷或不幸事故的發生,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鐵路的正常運轉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過程,需要以維護鐵路部門的管理權威為基礎,正如恩格斯所說,“運轉的首要條件也是要有一個能處理一切所管轄問題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21]恩格斯這里說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就是指管理權威。恩格斯又通過大海上航行的船只來例證,在社會危機發生時,絕對服從于管理權威的重要性,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如若發生不測的事故,“在危機關頭,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保郏?]
四、恩格斯權威思想的當代價值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通過對權威的形成、基本特征和重要性的論述,系統闡發了馬克思主義權威思想,這一思想在當今時代仍具有重要價值。當今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多,在前進道路上,不知還要經歷多少風風雨雨、艱難險阻,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充分發揮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的政治優勢,更好發揮黨中央權威保駕護航、舉旗定向的重要作用。在新時代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民族復興,必須從《論權威》中汲取智慧,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
(一)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從多個維度論述了確立權威的重要性,這為確立無產階級政黨權威提供了理論依據。確立并維護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是馬克思主義權威思想的核心內容,馬克思主義認為,確立并維護無產階級政黨權威特別是中央權威是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也是革命勝利后鞏固革命成果、穩固革命政權、開展經濟文化建設的根本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擁有近1億名黨員的世界性大黨,并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長期執政,如果沒有黨中央權威,黨就無法真正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更不可能完成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黨中央有權威,才能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當前我國正處于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在前進道路上不知還要經歷多少“婁山關”“臘子口”,在這樣的形勢下,需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來掌好舵、護好航,這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才能確保黨和國家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馬克思主義闡明了核心對于維護中央權威的重要意義,黨的核心是黨中央的大腦和中樞,一個政黨、一個組織要想蓬勃發展,就必須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只有確立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才能使黨成為凝聚各種力量的磐石,才能使黨擁有維系頑強生命的堅韌紐帶,從而為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提供根本保證。馬克思曾指出:“應該使自己的每一個支部都成為工人協會的中心和核心”。[23]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要建立領導核心,反對一國三公?!保郏?]鄧小平也曾指出:“任何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25]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成就,辦了許多過去想辦而辦不了的事,啃了許多過去沒有啃下的硬骨頭。在新時代面對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和瞬息萬變的國內外局勢,要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必須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人民立場,夯實維護黨中央權威的群眾基礎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論述了權威是主體對客體的自覺服從,服從性是權威的基本特征,這一基本特征在無產階級政黨權威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政黨權威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理性認同,無產階級政黨權威是真正體現人民共同意志的科學的權威。黨的權威與人民群眾是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一方面,人民群眾需要黨的權威,沒有黨的權威,人民群眾的斗爭和實踐就會陷入自發盲目狀態,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26]
另一方面,維護黨的權威必須依靠人民群眾,黨的權威來源于人民,無產階級政黨的權威,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認可為前提和基礎,傾聽人民呼聲,堅持人民至上。因此,維護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權威,需要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的立場是鮮明的,就是人民立場,中國共產黨的立場只有轉化為每個黨員的價值立場才具有現實性。因此,每一位黨員必須站穩人民立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黨制定的方針和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最高衡量標準,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全國各族人民始終聽黨話、跟黨走,自覺服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斷夯實維護黨中央權威的群眾基礎。
(三)正確處理維護中央權威與發揮地方自主性的關系,實現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在《論權威》中,恩格斯論述了權威與自治的辨證統一關系,強調既沒有絕對的權威,也沒有絕對的自治,權威與自治的對立是相對的,這一思想對處理和維護黨中央權威與發揮地方自主性的關系具有重要價值。
一方面,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黨中央是中國共產黨的大腦和中樞,黨中央享有最高決策權,涉及全國性的重大問題必須由黨中央決定,有關全國性的重大政策必須由黨中央制定。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的歷史表明,維護黨中央權威是黨不斷從挫折中奮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法寶,什么時候黨中央有權威,黨就有力量,在人民中就有威望,黨和人民事業就能順利發展。因此,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以實際行動維護黨中央權威,對黨忠誠,與黨中央同心同德。
另一方面,在維護黨中央權威的前提下,要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維護黨中央權威并不是要搞專制獨裁,并不是說不發揮地方積極性、自主性,并不是不民主了,集中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維護黨中央權威與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完全一致的。黨中央權威建立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只有廣泛發揚民主,堅持群眾路線,深入到最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策于民,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黨中央權威才有群眾基礎,黨中央制定路線方針政策也要兼顧地方和基層的利益,積極聽取地方和基層的呼聲,充分發揮地方的創造性,實現中央和地方相互促進、協同高效。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5.
[3]巴枯寧言論[M].北京:三聯書店,1978,222.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7—378.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4.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4.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7.
[10]國家制度與無政府狀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218.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277.
[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7.
[1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5.
[1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7.
[1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5.
[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2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2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2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8.
[24]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9.
[2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2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