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海 陳宗金
摘 要 泰青飼12號是以DY17233為母本、J1z13125為父本雜交配成的玉米雜交種。對青飼玉米品種泰青飼12號的選育過程和栽培管理措施進行介紹,以為其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該品種于2023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山東省玉米種植地區推廣。
關鍵詞 青飼玉米;品種選育;泰青飼12號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21
青飼玉米是一種重要的飼料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1-2]。目前,我國青飼玉米的品質和產量仍有待提高,對于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青飼玉米的選育和栽培管理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青飼玉米的生長發育和品質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選擇適應性廣、抗病性強、抗蟲害能力強的品種對提高青貯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3]。同時,優化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青飼玉米的養分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青貯玉米產量。因此,進行青飼玉米品種的選育和栽培管理措施的研究,對于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 青飼玉米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以農牧業過渡帶和黃淮海地區為重點,支持規模化草食畜牧養殖場(戶)、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化飼料收儲服務組織采集和利用優質飼料青貯玉米、苜蓿、飼料燕麥、黑麥草、飼料黑麥及飼料高粱等,以養、種方式加快種植結構調整和現代飼料工業發展[3]。青貯玉米是飼料工業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發展青貯玉米產業是推動我國現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但我國對青貯玉米的研究利用起步較晚,玉米育種一直以粒用玉米為主,青貯玉米種質資源匱乏,優質品種較少,需要選育出鮮質量及干物質積累量大、抗病、抗倒等優良的青貯玉米雜交品種,并進行推廣種植[4]。
青貯玉米產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市場需求,但從現狀來看,仍面臨一些問題,需要通過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完善產業鏈、出臺政策進行扶持和引導、促進產業化經營等措施,推動青貯玉米產業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畜牧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1)科研院所和種子企業要加大青貯玉米品種選育力度,篩選出一批優質、高產、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的品種。2)政府需要引導種植戶合理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業部門加強對高素質農民的培育,推廣科學的種植和管理技術,提高青貯玉米的生產效益。3)農機企業需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研發適合青貯玉米生產的機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4)建立健全青貯玉米產業鏈,加強各環節的技術研發和設備更新,提高青貯玉米的品質和效益。5)拓展終端市場渠道,加強青飼產品宣傳和推廣銷售,提高青貯玉米的市場競爭力。6)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鼓勵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參與青貯玉米產業,實現產業化經營。通過訂單耕種、股權分紅等方式,促進農民增收,提高青貯玉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 品種來源及選育過程
泰青飼12號是山東省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玉米所于2017年冬季在海南省以DY17233為母本、J1z13125為父本本組配成的玉米雜交種。DY17233是2013年以Lh5035為母本、6jk為父本雜交后,連續自交7代,于2017年選育穩定而成的自交系,該系具有植株繁茂、抗倒、抗逆性強、持綠性長的特點;J1z13125是2010年春季在泰安市以岱18/9801為母本、LH5035為父本進行雜交,然后連續回交3代,后連續自交5代于2016年選育穩定而成的自交系,該系具有抗病、抗倒、抗旱、結實性好、高配合力的特點[5]。
泰青飼12號于2017年在海南省組配,2018年于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馬莊基地進行初步篩選;2019年,參加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內基地品比試驗,并于2020—2021年連續2年參加山東省青貯飼料夏播玉米品種自主區域性試驗(667 m2種植密度4 500株,對照品種為登海605);2022年,參加山東省青貯飼料夏播玉米品種自主生產性試驗(667 m2種植密度4 500株,對照品種為登海605)。同時,委托山東農業大學進行抗病鑒定實驗及委托相關機構進行品質檢測。結果表明,泰青飼12號鮮質量及干物質含量高、營養成分達標、抗病、抗倒,是一個優良的青貯玉米雜交種。該品種于2023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魯審玉20236063。
3 特征特性
3.1 基本特征
株型緊湊,夏青貯生育期103 d,成熟期與對照登海605相當,收獲時籽粒乳線位置54.0%(乳熟1/2以上視為青儲收獲合格),平均干物質含量37.4%,全株葉18片,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藥黃色,雄穗分枝7~8個。區域試驗結果:株高274 cm,穗位107 cm,倒伏率2.3%、倒折率0.1%,果穗柱狀。
3.2 抗病鑒定結果
2021年,經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接種抗病鑒定,抗南方銹病2級,中抗莖腐病3級,易感小斑病5級,感彎孢葉斑病5級,感瘤黑粉病4級。
3.3 品質分析
對泰青飼12號的品質分析顯示,該品種粗蛋白含量8.25%,粗淀粉含量27.56%,中性洗滌纖維含量39.57%,酸性洗滌纖維含量22.4%。
4 產量表現
區域性試驗期間,2020年,泰青飼12號每667 m2鮮質量3 636.1 kg,比對照登海605增產6.5%;每667 m2干質量1 328.1 kg,比對照登海605增產5.9%;2021年,泰青飼12號每667 m2鮮質量3 628.5 kg,比對照登海605增產5.8%;每667 m2干質量1 357.0 kg,比對照登海605增產8.5%。在2022年的生產試驗中,該品種每667 m2鮮質量3 591.7 kg,比對照登海605增產6.1%;每667 m2干質量1 344.4 kg,比對照登海605增產8.0%。
5 栽培技術要點
5.1 播種
在播種泰青飼12號之前,需要進行嚴格選種。精選優質包衣種子,發芽勢強、活力高,適合單粒精播。玉米包衣或者拌種,主要預防苗期病害和蟲害的發生。藥劑依據山東省近年苗期常發的病蟲害來進行選擇,一般選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精甲霜靈、咯菌腈、苯醚甲環唑等,可預防玉米莖基腐病、絲黑穗病等;選用噻蟲嗪、吡蟲啉、氯氰菊酯、氟蟲腈或噻蟲胺等,可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及薊馬、灰飛虱、蚜蟲、二點委夜蛾等地上害蟲。也可復配殺蟲殺菌藥劑,包衣防治蚜蟲、灰飛虱、蠐螬等地上、地下害蟲及莖腐病等病蟲害。
在小麥收獲后,進行貼茬直播,利用玉米精量播種機進行單粒精量播種,嚴格控制播種質量,保證出苗齊整,提高玉米苗的整齊度。在播種時盡量選用玉米氣吸式精密播種機,其播種效果要優于傳統的勺輪式精量玉米播種機和指夾式玉米播種機。等行距播種,行距為60 cm。播種機播種速度不可太快,適宜播速為5 km·h-1,播種深度在3~5 cm,播種后覆土并均勻壓實,防止漏播、重播或壓實輪打滑。泰青飼12號的種植密度較普通糧用玉米品種可適當提高,一般每667 m2保苗4 500~5 000株。這樣的密度設置基于對光照、水分和養分的充分考慮,可確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夠得到適宜的生長條件。在適宜的密度下,玉米植株能夠保持正常的生長速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從而提高產量,提升品質。大規模種植青貯玉米時,應制定科學的種植計劃,錯期播種,以便適時分批收獲,分期加工。
泰青飼12號在播種時進行種肥同播,可選用專用玉米控釋肥,每667 m2用量40 kg左右。同時,要根據田間含水量進行按需灌溉,確保出苗整齊。
5.2 田間管理
5.2.1 化學除草
玉米播后苗前要進行化學除草,可選用乙草胺、異丙甲草胺、乙·莠懸浮劑等進行封閉除草。若封閉除草失敗或未進行,可在玉米3~5葉期、雜草2~4葉期用煙嘧磺隆、苯唑·莠等進行苗后莖葉噴霧除草。禾本科雜草可用硝磺草酮、噻吩磺隆或煙嘧·莠去津等藥劑防除;闊葉雜草可用氯吡嘧磺隆、唑嘧磺草胺、二氯吡啶酸、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滅草松或麥草畏等藥劑防除。
5.2.2 病蟲害防治
玉米大喇叭口至穗期,需要大面積進行玉米“一防雙減”。統一防控與綠色防控相結合,利用無人機或者其他專用植保器械大面積噴施殺蟲劑和殺菌劑,降低害蟲種群基數,達到長效防治玉米病蟲害的效果。病蟲害的發生,對玉米的青貯品質影響很大。農戶可選用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氯霉素·全氯氟、溴氰菊酯、噻蟲嗪·全氯氟等藥劑,以及氯霉素酰胺、高效氯氰菊酯、甲維鹽苯甲酸鹽、氟苯甲酰胺等藥劑,噴施防治蚜蟲、薊馬、紅蜘蛛;可選用多硫乙酯、氟苯甲酰胺、吡蟲啉、擬除蟲菊酯·高效氟啶脲、氟啶脲·吡蟲啉及虱螨脲等藥劑防治玉米穗蟲;可選用乙基多殺菌素、氟苯蟲酰胺、虱螨脲、除蟲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鈴脲·茚蟲威及甲氧蟲酰肼·茚蟲威等防治草地貪夜蛾。需要注意的是,收割前30 d禁止噴施化學藥劑。
5.2.3 灌溉
7月底8月初玉米正處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此時正是玉米需水的關鍵時期,植株對水分變化特別敏感。如遇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尤其要防止“卡脖旱”,避免造成雌雄穗發育不同步。土壤濕度過高也會阻礙植株發育,提高空棵率,引起倒伏,因此如遇強降雨,應及時排水。有條件的可采取間作、培土等措施,促進氣根發育,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排水后,及時使用速效氮肥,避免玉米生長后期早衰,影響玉米產量。玉米花粒期如遇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以保持較高的粒質量。后期漬水要注意及時排水,保持根系活力,延長水肥供應時間,增加穗質量,提供高玉米產量。
5.2.4 及時化控
生長期根據玉米長勢,及時進行化控防倒。通常,農戶應在7~11葉展開期噴施化控劑,可防止倒伏,適度控制株高,增強葉片光合能力,增強植株抗逆、抗倒伏能力,改善群體結構。使用化控劑時,應按說明書指導劑量噴施,防止過量使用造成植株過矮,無法產生足夠的光合產物,影響玉米產量。
5.2.5 人工授粉
開花期密切關注玉米授粉情況,遇到連續陰雨或者極端天氣要及時采取措施,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或者無人機授粉,以有效提高結實率,力爭增加每穗粒數[6]。
5.3 收獲
5.3.1 收獲時期
適宜的收獲期決定了青貯玉米能否獲得最高收益和最佳品質。泰青飼12號作為青貯玉米品種,最佳收獲期為乳熟后期至蠟熟前期,全株平均含水量為61%~70%,全株平均含水率為61%~70%,籽粒乳線位置在1/2左右,干物質含量在30%以上,玉米粒出現凹陷。如果采收過早,植株含水量高,干物質含量低;若收獲過晚,酸洗纖維增多,消化吸收率下降,且由于水分減少,不易壓縮,導致青貯飼料發霉變質,品質下降。收獲時,應選擇晴好天氣。
5.3.2 收割高度
機械收獲時,選用動力強、高效率的自走式青貯飼料收獲機,收割高度一般控制在20 cm左右。如果留茬高度過低,會增加青貯玉米的纖維、木質素、灰分含量,降低整株玉米青貯飼料的養分含量和消化率,并將青貯玉米的根部和土壤帶入青貯中,造成霉菌、酵母菌、梭菌等有害微生物污染,影響青貯飼料的品質,增加青貯飼料中的硝酸鹽含量;如果留茬過高,會導致產量下降,影響種植效益。收獲時,青貯玉米稈應切成2 cm以下的段,長度一致性在90%以上,破碎率在90%以上,切割、砍拋過程中的總損失率不超過總產量的2%。
6 青貯
收割完的青貯玉米及時運輸到青貯池。裝填要均勻壓實,可用鏟車推勻,逐層填入,并用專用青貯壓實機等機械壓實。密封窖要嚴密,防止水、氨氣泄漏。密閉發酵6~7周,質檢合格后即可飼喂牲畜。
7 結語
泰青飼12號的審定及推廣必將進一步推動山東省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青貯玉米產業的發展需要從品種選育、種植技術、加工創新、養殖結構調整、政策扶持、市場拓展、產業鏈延伸及科技創新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優化和提升。通過這些措施,我國青貯玉米產業將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畜牧業提供更加優質、安全的飼料,助力我國畜牧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良才,盧崇恩.串葉松香草育種的重大突破:光滑串葉松香草品種選育成功[J].草業科學,2007,24(12):93.
[2] 李體芳,楊榮,曹崇金,等.優質高產糧飼兼用型青貯玉米雅玉26的選育[J].玉米科學,2007,15(S1):6-9.
[3] 宋錫章.青飼和青貯專用玉米品種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3(3):30-32.
[4] 李淑艷,秦偉娜,焦婷,等.雨養區和灌溉區不同青飼玉米品種的生產性能及光合特性[J].草業科學,2022,39(7):1429-1440.
[5] 王虎寧,秦偉娜,焦婷,等.甘肅不同青飼玉米品種產量、農藝性狀及營養品質評定[J].草業科學,2023,40(6):1617-1628.
[6] 肖雨霄,張紅娟,岑劍濤,等.RZWQM2模型對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青飼玉米模擬適用性評價[J].節水灌溉,2023(7):20-27.
(責任編輯:劉寧寧)
作者簡介:李平海(1975—),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玉米育種及栽培技術研究。E-mail:19451831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