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態公益林是保障國土安全的生態屏障,對生態環境演變、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因此,加強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促進生態公益林提質增資意義重大。基于此,以廣西靈山縣平山林場為例,分析其在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中存在的認識不到位、撫育管理與管護之間的矛盾、申報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項目困難、成效監測不到位等問題,提出加強撫育管理認識、完善撫育管理機制、加快撫育管理項目批復、加強撫育管理監測、加強撫育管理技術研究等對策。
關鍵詞 生態公益林;撫育;森林資源;廣西靈山縣平山林場
中圖分類號:S76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50
靈山縣是我國南方集體林區重點縣,也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典型縣。截至2023年底,靈山縣平山林場經營總面積3 513.33 hm2,林地面積3 133.33 hm2,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1 449.00 hm2(含國家級生態公益林面積353.13 hm2,自治區級生態公益林面積1 095.87 hm2),森林覆蓋率為86.41%,活立木總蓄積量為22.13萬m3。林山縣平山林場生態公益林建設成績斐然,在抵御自然災害、改善自然環境、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縣情、林情的變化,林山縣平山林場生態公益林的撫育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對促進生態公益林事業有序發展極為關鍵。
1 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的重要性
1.1 強化生態公益林的生態功能
生態公益林的面積、結構、類型不同,能發揮出的生態功能不同[1]。加強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對其面積、結構、類型進行調整優化,有利于促使生態公益林向著立體結構發展,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進一步強化生態公益林的生態功能[2]。
1.2 提高森林資源質量
在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中,多人工伐除枯木、染病樹木,清理灌木、雜草、藤本植物,以保障林木健康生長;伐除生長不良、生長過密的林木,防止有益木、優良木的無益競爭,使生態公益林內林木受光面積增加,從而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
1.3 提供工作崗位
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作,能為當地林農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促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轉移,減輕當地就業壓力,讓林農通過收獲間伐材、次材小料獲得收入[3]。此外,靈山縣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經營投入中有大部分資金用于勞動報酬支出,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民就業難問題,對促進當地農民就業、實現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2 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認識不到位
受認知誤區、思想偏差的影響,靈山縣平山林場部分工作人員產生了重造林、輕撫育,重產業、輕生態,重數量、輕質量的認知誤區。也有部分工作人員認為間伐要“砍大留小”“砍好留差”,或認為闊葉林不需要撫育管理,只需要封山管護就行。認識上的片面性影響了撫育管理工作的開展。當下,靈山縣平山林場部分林木已經進入成熟期乃至衰退期,或面臨病蟲害威脅。靈山縣平山林場急需通過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調整林種結構,使現有林分向著生態功能更強大的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發展,提高生態公益林質量。
靈山縣平山林場部分領導更重視“短、平、快”的項目,對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的認識不到位,認為林場公益林每667 m2補償資金比集體公益林的少7~8元,每年少160 000元左右收入,不愿意投入資金進行撫育管理,等上級部門下達專項資金才考慮。
2.2 撫育管理與管護之間的矛盾
從靈山縣平山林場實際情況來看,生態公益林的撫育管理和管護有一定的沖突和矛盾之處。1)經過幾十年的生態公益林保護,林場內很多林分已經形成復層林,雖然撫育管理能進一步提高單位面積蓄積量,但是如果撫育管理不當,或管理不嚴,很可能破壞既有的林分結構,導致林場生態功能降低、生物多樣性減少、動物棲息地破壞等問題。2)目前,林業部門對生態公益林的保護力度很大,部分林區已經全封,部分管理人員擔心林農以撫育管理為由進行林木采伐。事實上,當地也發生過超采伐強度的事件,嚴重影響生態公益林的建設成果。
2.3 申報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項目困難
申報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項目困難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多年來,上級并沒有下達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任務,但是根據林木生長情況,有必要進行撫育管理。目前,要進行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需要經縣林業局同意向市林業局申請,再上報自治區林業局批準同意,程序比較復雜,阻礙了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2.4 成效監測不到位
成效監測是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但是靈山縣平山林場在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成效檢測方面采取的措施還較少,沒有設立森林撫育管理對照區,也沒有監測、觀察撫育管理措施對林木生長、林分結構等的影響,沒有為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改進、總結撫育管理技術提供依據;或對照區的設置不科學,資料、設備支持少,導致當地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成效監測不到位。
3 加強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的對策
3.1 加強撫育管理認識
加強林場工作人員的教育,端正其態度。通過教育使林場工作人員認識到,開展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是推動林業“雙增”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靈山縣平山林場乃至全國林場健康發展的必要路徑。為實現以上目標,就必須在持續增加生態公益林面積的同時,立足林場資源現狀開展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推動生態公益林從封育保護向林分結構調整[4]。
對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大力宣傳,提高林場領導的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意識,使其認識到做好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是保護林場長遠利益、增加森林資源的有效舉措。在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中,靈山縣平山林場可以通過發展森林旅游、林下種養等產業有效增加林業經濟效益。
無論是普通工作人員還是林場領導,都要明確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的原則:保護生態多樣性和保護森林整體性。森林系統是生物多樣性的載體,也是珍貴的生物基因庫。因此,靈山縣平山林場要積極開展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保護好林場的幼苗幼樹、珍貴樹種、珍貴動物資源,保護生態平衡,還要保留林場不影響主要樹種生長的植物。實行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要保護森林的整體性,將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視為整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來考慮,確保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與森林整體發展相協調。
3.2 完善撫育管理機制
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不能簡單地將生態公益林等同于商品林,必須有嚴格、規范的編制與施工方案。
1)制定操作性強的技術規程。生態公益林與商品林的培育目的不同,撫育管理方法有很大差別。對此,靈山縣林業部門應當根據現有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技術規程,按照生態公益林、商品林分類管理要求制定符合當地生態公益林實際情況的撫育管理技術標準,以減少撫育管理操作的盲目性,使撫育管理操作有據可依,不斷提高撫育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
2)省、市林業部門應當盡快完善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間伐相關政策[5]。當前,部分地區已經將生態公益林進行分級,如浙江省將生態公益林分為重點、特殊、一般3個保護等級,撫育管理間伐只在一般、重點生態公益林內開展,還根據不同保護級別和林場條件設定了間伐強度。對此,林業部門有必要針對靈山縣平山林場生態公益林的實際情況完善配套政策,解決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和管護之間的矛盾。
3.3 加快撫育管理項目批復
靈山縣平山林場應當進一步完善生態公益林經營情況匯報制度,以周、月為固定單位定期向上級林業部門匯報生態公益林經營情況,使上級部門了解生態公益林的一般情況及開展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的必要性,將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納入生態公益林管理計劃中。
林業部門應當簡化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項目申請、審批的環節,或成立由自治區林業局牽頭的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專項工作組,定期對各林場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進行必要性考察,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立項、及時開展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6]。
3.4 加強撫育管理監測
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具有工作環境艱苦、作業周期長(3~5 a)等特征,較長的作業時間對作業嚴謹性、專業性有較高要求,也要求對作業成果進行全面監測[7]。
在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成果監測中,靈山縣平山林場應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1)堅持每年對林木生長情況進行測定,并根據相關數據隨時調整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手段及階段性工作重點。2)定期對獲取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總結,掌握林場撫育的進度、成果,分析撫育管理中的經驗與不足,評估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成果,為今后改進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持[8]。
靈山縣平山林場可采取全程監督管理辦法,派技術人員到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現場跟班作業,使其做好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及時發現并解決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中遇到的問題。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小組要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現場質量調研工作,及時跟進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開展進度和質量。及時建檔并做好檔案管理,確保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有資料可查,要在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工作開展前、中、后記錄影像資料,對項目的實施方案、組織管理、作業設計、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間伐、“施工登記書”“施工驗收單”等資料進行統一歸檔,由專人管理[9]。
3.5 加強撫育管理技術研究
以往的撫育管理技術側重增加森林蓄積量,對提升森林生態效益重視不足。對此,林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鼓勵林業科研人員探索新的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方法。
1)不斷完善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技術措施。
①慎重選擇撫育管理林分。撫育管理過密、樹種單一的生態公益林時,重在優化林分結構,提高林分質量,防止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發生,培育健康森林,發揮森林經濟、生態、社會綜合效益。撫育管理幼林時,根據地形、地勢、樹種、林齡等,選擇郁閉度0.8以上的中齡林、郁閉度0.9以上的幼林進行撫育管理。
②采取合理的撫育管理技術,在保護原生植被的基礎上,按照相關技術規程對幼林進行修枝、割灌、間株定株、補植補造等技術措施,對中齡林進行衛生伐、生態疏伐等技術措施,對灌木林采取補植補種、平茬復壯等技術措施。通過實施這些技術措施,優化林分密度和結構,建立復層群落結構,增強林場生態防護功能。
2)間伐方面應當尤其注意,采伐樹種的選擇要做到采密留稀、采老留小、采弱留強,按照一定的密度、成熟度進行均勻間伐。如果為了增強樹勢、調整樹種,應當在樹木生長期間伐;如果為了促進更新,應當在樹木休眠期間伐。總之,要通過采取合理的間伐措施,促進生態公益林林分的優化,實現森林的生態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生態公益林建設利國利民,靈山縣平山林場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生態公益林開展綜合管理,實現生態公益林的生態價值。筆者針對靈山縣平山林場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撫育管理機制、撫育管理技術等角度提出了撫育管理措施。除上述措施外,在多雨山區,由于坡度較大,還要重點做好保土、保水、保肥工作,不斷提高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成效。通過開展生態公益林撫育管理促進林分生長與順向演替,促進欽江水源頭區域生態系統平衡,實現森林綜合效益大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朵,李況.七坡林場場外桉樹人工營造林技術及撫育管理措施[J].南方農業,2023,17(18):237-239.
[2] 鄧嬋,覃蘘媚.國有林場林木撫育采伐技術與管理探析:以廣西黃冕林場為例[J].園藝與種苗,2023,43(3):60-61.
[3] 陳蓓,程偉,侯玉松,等.國有林場森林撫育相關思考:以國有淄川林場為例[J].綠色科技,2021,23(1):84-86.
[4] 李侃竑.國有林場森林撫育問題及對策:以國有官鵝林場為例[J].綠色科技,2021,23(15):153-155.
[5] 許環.竹溪縣標湖國有林場森林撫育現狀分析及對策和建議[J].林業勘查設計,2021,50(2):4-6.
[6] 王新媛.森林撫育采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以費縣國有林場為例[J].花卉,2021(24):103-105.
[7] 程寶棟,徐暢,秦光遠,等.集體林區生態公益林建設對勞動力轉移的影響:以浙江省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21(2):40-49.
[8] 林修鳳,劉偉平.福建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的改進及其法律評價[J].中國林業經濟,2021(2):73-77.
[9] 陳園林.生態公益林區劃界定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17):82-83.
(責任編輯:劉寧寧)
作者簡介:陸葉開(1979—),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保護。E-mail:6103651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