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榨槭是甘肅省迭部縣常用造林樹種之一。為掌握青榨槭種子處理與育苗技術,對青榨槭的生物學特征進行了概述,從種子采集、苗圃地處理與整地、催芽、播種、田間管理等方面說明青榨槭種子處理與育苗技術。
關鍵詞 青榨槭;育苗;病蟲害防治;甘肅省迭部縣
中圖分類號:S792.3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72
青榨槭是一種落葉喬木,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生態價值。為實現青榨槭的大規模種植和保證苗木的質量,需要全面掌握科學的種子處理與育苗技術。筆者旨在介紹甘肅省迭部縣林區青榨槭種子處理與育苗技術,為該地區的青榨槭種植提供指導和參考。
1 研究區域概況
甘肅省迭部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甘南州東南部、白龍江上游的高山峽谷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2°55′~104°05′、北緯33°39′~42°20′。迭部縣海拔1 600~4 920 m,處于大陸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過渡帶,屬非典型性大陸性氣候,干濕季分明,季風氣候特點突出,年平均氣溫在8~11 ℃,無霜期147 d,年降水量634.6 mm。迭部縣林地面積422.17萬hm2,青榨槭種植面積占林地面積的15%左右。
2 青榨槭生物學特征
青榨槭是一種高度在10~15 m,稀達20 m的落葉喬木[1]。青榨槭的樹皮通常為黑褐色或灰褐色,縱裂成蛇皮狀。青榨槭的枝條較細瘦,呈圓柱形,無毛。當年生青榨槭的嫩枝呈紫綠色或綠褐色,皮孔稀疏;多年生青榨槭老枝呈黃褐色或灰褐色。青榨槭冬芽生長在枝條的腋部,呈長卵圓形,顏色為綠褐色,長度為4~8 mm,鱗片的外側無毛[2]。青榨槭葉脈呈羽狀排列,葉柄細瘦,長度為2~8 cm,嫩時被紅褐色的短柔毛,葉片老化后脫落。
青榨槭的花朵為黃綠色,具有雄花和兩性花,同株生長。花朵呈下垂的總狀花序,頂生于新生葉的嫩枝上,開花時間與嫩葉的生長大致相同。雄花的花梗長3~5 mm,通常每個總狀花序有9~12朵;兩性花的花梗長1.0~1.5 cm,通常每個總狀花序有15~30朵[3]。花萼由5片橢圓形的萼片組成,先端微鈍,長度約為4 mm;花瓣有5片,倒卵形,先端圓形,與萼片等長;雄蕊有8枚,沒有毛發,在雄花中稍長于花瓣,在兩性花中不發育,花藥呈黃色,球形,花盤無毛,在雄蕊的內側,子房被紅褐色的短柔毛,在雄花中不發育[4]。花柱無毛,細瘦,柱頭反卷。青榨槭的果實為翅果,嫩時呈淡綠色,成熟后變為黃褐色;翅片寬1.0~1.5 cm,與小堅果一起總長度為2.5~3.0 cm,展開后呈鈍角狀或近似水平。青榨槭的花期在4月,果期在9月。
3 青榨槭種子處理與育苗技術
3.1 種子采集
3.1.1 母樹選擇
青榨槭的種子在成熟后會長時間掛在樹上不脫落,因此采種期較長。為了采集到優質的種子,需要選擇樹高10~12 m、樹齡在15年左右的青榨槭母樹作為采種對象[5]。這些母樹應該具備干形通直、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等特點。在采種過程中,應注意選擇合適的時間,確保種子已經充分成熟。此外,需要注意采集過程中的衛生和安全,避免對母樹和環境造成破壞。
3.1.2 果序處理
采集后的果序應該在室內進行處理存放,選擇一個陰涼通風的環境,可以是通風良好的庫房或室內陽臺等。將果序攤放在這樣的環境中,確保空氣流通。同時,要經常翻動果序,避免濕氣積聚和發霉的情況發生。在處理果序的過程中,需要將果梗分離開來。果梗是連接果實和枝干的部分,需要將其剪斷或輕輕拔離,與果實分離開來,以確保采集后的青榨槭果序保持干燥,避免發霉和腐爛的情況發生。
3.1.3 種子貯存
采集到的成熟種子需要將果枝和雜物清除,然后攤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如室內陽臺或通風窗戶下,直到完全干燥。干燥后的種子應儲存在麻袋中,保持種子的透氣性和干燥度。麻袋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保護性,能夠防止種子受潮和霉變。貯存地點應選擇干燥通風的室內環境,避免陽光直射和室內高溫潮濕,以確保種子的質量和保存期限,為后續的種子利用提供良好條件。
3.2 苗圃地處理與整地
3.2.1 苗圃地選擇
為確保青榨槭生長良好,應保證土壤的適宜性。團粒結構的砂質壤土、壤土或輕黏土具有較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能夠提供良好的根系生長環境,有助于保持適宜的濕度和水分供應,以滿足青榨槭的生長需求。同時,要選擇交通方便的平地,以方便林農進出種植區域,進行必要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另外,管理人員應保證選擇的苗圃地具備良好的灌溉條件,以確保青榨槭在生長期間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
3.2.2 整地
在準備種植青榨槭的圃地時,需要進行翻耕、平整土地,并清除雜草、石塊、草根等雜物。翻耕、平整土地是為了創造一個平坦而細膩的種植基底,有利于青榨槭苗木的生長;清除雜草、石塊、草根等雜物,為青榨槭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在進行平整時,還應嚴格進行土壤消毒,以確保土壤的衛生狀況。每667 m2土地均勻撒入10 kg硫酸亞鐵并與土壤拌勻,確保土壤消毒劑能夠充分接觸到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蟲卵,防止土壤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蟲對青榨槭造成危害[6]。
3.3 催芽
3.3.1 雪藏法
雪藏法是一種常用的催芽方法,適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如高山植物或寒冷地區的植物,促進種子的萌發。在雪藏法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以確保育苗的成功和苗木的健康生長。
1)選擇一個合適的種子處理坑,確保避風向陽,并具備良好的排水性。坑底要平整,以便種子的堆積和萌發。2)按照1∶6的體積比,將種子與鮮雪混合均勻。混合后的種子與鮮雪堆積在種子處理坑底部,堆積的厚度應達到50 cm。在種子與鮮雪堆積的上方覆蓋10~20 cm的鮮雪,以提供較好的保溫效果[7]。再在鮮雪上方蓋上一層冰塊,以進一步提高保溫效果。3)用草簾或麻袋覆蓋種子處理坑,以保護種子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在整個雪藏期間,管理人員應注意種子處理坑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定期檢查種子處理坑并適時進行調整,以提高種子萌發率。
3.3.2 其他
催芽的目的在于促進青榨槭種子的萌發和胚芽的生長,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苗木的生長速度,為青榨槭的育苗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1)播種前約10 d,將青榨槭種子取出并用清水進行漂洗,洗干凈后,使用0.5%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種,浸泡時間為2~3 h,水溫保持在35 ℃左右,再將種子撈出并用清水洗凈。2)將洗凈的種子堆放在室內,厚度約為10 cm,進行加溫處理[8]。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 ℃左右,定時翻動種子并灑溫水,以保持適宜的濕度。待30%左右的種子出現咧嘴現象,即種子外皮裂開露出胚芽時,即可以進行播種。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處理和加溫過程中,管理人員應控制好水溫、濕度和翻動種子的頻率,以確保種子能順利萌發。
3.4 播種
播種前,必須充分灌溉苗床,以確保種子發芽和生根。為方便管理,采取條播的方式,行距為20~25 cm,播幅為5~8 cm。在開好播種溝后,可以使用0.5%的退菌特拌種液進行種子處理,但要注意藥量不宜過大,以免造成藥害。播種后,覆土厚度應為1.0~1.5 cm,以防止土壤板結,最好使用篩過的森林土進行覆蓋。在迭部縣林區,最佳的播種期為4月底至5月初,此時播種能為青榨槭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促進種子的發芽和苗木的生長。需要注意的是,播種前要確保苗床充分灌溉,播種后要確保苗床土壤保持一定的濕度,并定期進行管理和維護工作,以確保苗木的健康生長。
3.5 田間管理
3.5.1 灌溉施肥
播種后,管理人員應及時進行澆水,保持苗床表面濕潤,防止土壤過于干燥,影響種子的發芽和苗木的生長。播種后20 d左右,幼苗基本出齊[9]。為確保播種后的苗木健康生長,需要經常觀察和管理苗床的濕度,定期澆水,保持床面濕潤;但要注意避免過度澆水,以免積水影響苗木的生長。在幼苗出齊后,可以逐漸減少澆水的頻率,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為滿足青榨槭生長過程中對營養的需求,一般于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追施2~3次速效氮肥,輔以磷肥、鉀肥;9月下旬,結合深翻改土施1次以有機肥為主的冬肥。此外,播種后的第2年2—3月,幼苗出土后,可以噴施1~2次人糞尿,以促進青榨槭生長。現階段,關于青榨槭施肥量未有相關規范和要求,但根據實踐經驗,各類肥料的施用量均以每株0.1~0.3 kg為宜。具體的施肥量需要種植人員根據青榨槭生長情況進行適當增減。
3.5.2 松土鋤草
松土是指在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期間對土壤進行適當地耕作,以保證植株根系能夠良好地呼吸和生長。對于青榨槭來說,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氣的含量,有利于根系的生長,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種子發芽后,需要進行輕度松土,以避免破壞幼苗的根系;隨著幼苗的生長,可以逐漸加深松土的深度,為根系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條件。
鋤草是田間管理的重要環節。雜草會與幼苗競爭養分、水分和光照,對幼苗的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及時鋤草對于保證幼苗健康生長至關重要。在迭部縣,鋤草通常與松土同時進行。鋤草時要盡量減少對幼苗的損害,特別是對于剛出土的幼苗,要更加小心操作。
3.6 病蟲害防治
3.6.1 病害防治
青榨槭幼苗可能會出現立枯病。為防治立枯病,可以在苗木出土后采取一定措施。常用方法是噴灑2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7~10 d噴1次,噴灑2~3次。在噴灑退菌特水溶液時,需要注意噴灑的均勻性和覆蓋范圍,確保藥液能夠充分接觸到苗木的葉片和莖部。同時,要注意藥液的濃度不宜過高,以免對苗木造成傷害。為防治病害,需要定期檢查苗木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
3.6.2 蟲害防治
青榨槭幼苗易受到金龜子的危害。為防治金龜子,可以在危害前期或危害期(8月中旬到9月初)采取一定措施。可在晴天傍晚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濕全株。。在進行金龜子防治時,需要注意藥劑的濃度和使用方法,確保藥劑的稀釋比例準確,并在適當的時間和條件下進行應用。同時,要注意防治的時機,選擇在金龜子的危害前期或危害期進行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4 結語
育苗管理是迭部縣林區青榨槭種植的關鍵環節。通過對青榨槭生物學特征進行了解,合理選擇母樹進行種子采集,并采取適當的果序處理和種子貯存方法,可以保證種子的質量。在苗圃地的選擇和整地要求上,要根據青榨槭的生長特點進行科學規劃。適當進行種子處理,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在田間管理中,合理澆水、科學防治病蟲害及及時松土鋤草,有助于保證青榨槭苗木的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 彭仲韜,郭嘉興,王藝璇,等.小興安嶺3種槭樹不同生長期葉性狀變異及相關性分析[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4,48(1):131-139.
[2] 李秀玲.槭樹扦插育苗技術研究進展[J].遼寧林業科技,2022(2):66-68.
[3] 張金峰,葛樹森,李玉堂,等.長白山9種槭樹的翅果擴散及種子萌發研究[J].生態學報,2022,42(4):1441-1449.
[4] 劉科偉,楊虹,楊軍.闊葉槭物候特征及播種育苗試驗[J].陜西農業科學,2021,67(10):26-28.
[5] 劉科偉,楊虹,楊軍,等.3種常綠槭樹在南京地區的物候及適應性[J].陜西農業科學,2021,67(6):30-32.
[6] 司長征,張彩霞,趙輝.幾種槭樹在漯河的引種及表現[J].河南林業科技,2021,41(1):14-16.
[7] 劉陽,許麗穎,魏統超,等.4種槭樹葉功能性狀及其關系對季節變化的響應[J].植物研究,2023,43(2):242-250.
[8] 王海榮.淺談槭樹科黃櫨病蟲害種類及其防治方法[J].種子科技,2020,38(22):93-94.
[9] 李上前.1年生青榨槭混交造林效果分析[J].綠色科技,2020(23):109-110.
(責任編輯:張春雨)
作者簡介:敏曉靜(1992—),大專,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養護。E-mail:798571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