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思政課教師“六要”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是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事關為黨育什么人、為國育什么才的大事,是國之大者。堅定政治信仰、厚植家國情懷、培育創(chuàng)新思維、開拓廣闊視野、堅定慎獨自律、塑造高尚人格既是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師“六要”素養(yǎng)的路徑選擇,也是新征程的時代所需。
關鍵詞:教育數(shù)字化;思政課教師;“六要”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7-0001-03
“推進教育數(shù)字化”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舉措,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數(shù)字化建設是落實這一重大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在此背景下,與時俱進地提升作為思政教育主體的思政課教師素養(yǎng)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必然要求,對新時代思政教育工作來說尤為重要,是提升新時代思政教育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敖逃龜?shù)字化轉型是一種劃時代的系統(tǒng)性教育創(chuàng)變過程,指將數(shù)字技術整合到教育領域的各個層面,推動教育組織轉變教育范式、組織架構、教學過程、評價方式等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盵1]這一創(chuàng)變過程必然會對思政課的教學范式、教學過程、評價方式等產(chǎn)生重要影響。盡管這一過程具有復雜性和不可預估性,但提升教師“育”的能力始終是其核心要素之一。創(chuàng)新提升思政課教師“六要”品格(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路徑是推進思政教育數(shù)字化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堅定政治信仰,落實立德樹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這一思想不會因為教育數(shù)字化引起的教育活動的創(chuàng)變而有所改變,而應作為教育活動系統(tǒng)性創(chuàng)變的指導思想。思政課兼具理論性、實踐性與政治性,要求思政課教師不但要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2],宣揚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本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理念開展教育工作,強化學科的政治功能。要保持政治定力和清醒的頭腦,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白層行叛龅娜酥v信仰”[3],要求思政課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信、真懂。教師只有將其內化為指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理念,才能更好地輸出、傳播給學生,才能在學生的心里播種下理想的種子,綻放出信仰之花。
在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開展思政課教育教學工作,盡管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會有所改變,但仍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心懷“國之大者”。利用好數(shù)字化平臺和資源,通過翻轉課堂、在線溝通等方式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注意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正向引導學生,強化學生的“大德”意識。
二、厚植家國情懷,講好中國故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2],要將“家國情懷”深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彰顯著濃厚的情懷底色,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師必備的道德素養(yǎng)。作為中國人,思政課教師要有家國情懷、民族情感,既要有傳播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傳道精神,也要有關心青年一代健康成長的仁愛情懷,始終心系祖國和人民,飽含情感上好每一堂思政課,讓思政課真正成為一門有生命力、有溫度的育人課程。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會議的醫(yī)藥衛(wèi)生界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上思政
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否則就會“沒有生命、干巴巴的”。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如何讓思政課更有溫情、更接地氣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師可積極有效地利用好數(shù)字化教育平臺和資源,以影音、數(shù)字等多維方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將家國情懷蘊于其中,將中國故事講得更生動,讓數(shù)字技術賦能思政課,讓思政課提質增效。要想使思政課堂鮮活起來,思政課教師不但要將道理講清楚、講明白,還要重視“需求驅動”,注意傾聽學生的聲音,形成有效互動,要飽含深情,讓學生感同身受、置身其中。思政課教師要具有對國家、對民族的情懷,帶著感情去講課,使學生共情,以吸引學生“悟課”,提高“抬頭率”。通過翻轉課堂、在線研討等方式有效利用教育數(shù)字化資源,引領學生有效融入恰當思政課程,進而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相關知識內化,達到“啟智潤心”的理想效果。思政課教師提高利用數(shù)字化平臺和資源的能力,在教學中有機融入恰當案例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授課過程中不僅可以引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家國情懷的經(jīng)典案例,如岳飛、文天祥等歷史人物案例,還要與時俱進,結合當代具有家國情懷的具體案例進行講解和討論,如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事例,更要結合新時代能夠激發(fā)青年愛國情懷的案例,如孟晚舟事件。被困1 028天的孟晚舟在中國政府的不斷努力下,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她在機場發(fā)表了激情演講,她說:“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燈塔。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盵4]這樣的案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深深感受到祖國母親的溫暖及作為中國人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這些案例既有史實又能反映時事,有理有據(jù)又不乏味,利于學生理解與吸收。
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數(shù)字媒介開展教學活動,飽含深情,結合典型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將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5],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使其產(chǎn)生共鳴,讓思政課成為一門厚重且有溫度的課程,成為一門學生愛聽、愛學,并能啟智的課程。
三、培育創(chuàng)新思維,堅持與時俱進
“萬眾創(chuàng)新”同樣適用于思政課建設。教育數(shù)字化時代,在思考思政教育問題時也要跟上時代步伐,要與時俱進,要有數(shù)字化思維。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清楚“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6],以數(shù)字化平臺為媒介,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辯證、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待社會事務,來分析和解決問題,要培育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洞察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做出理性的判斷。
作為思政課教師,思維要新。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原著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關理論成果,結合自身專業(yè)背景,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利用好數(shù)字化資源,時刻關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動態(tài)及其最新研究成果,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形勢,時刻關注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不斷豐富、更新自身的知識庫,為教學和科研工作做好足夠的、有效的知識儲備。要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為思政教育質量的提升做好學術儲備。
作為思政課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利用數(shù)字化手段與資源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及時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推動思政課教學與時代發(fā)展的同頻共振,讓思政課教學因時而變,因時而進,提升學生學習獲得感,在學校教學與社會發(fā)展之間建立起有效鏈接。不但要講好已發(fā)生的中國故事,還要暢想好我們共同的夢想。要重視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方式。利用數(shù)字化平臺充分挖掘當?shù)氐臍v史文化古跡及紅色文化資源,以數(shù)字化平臺開展相關交流,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嘗試情景教學,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置身其中,切身感受歷史事件,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如位于海南省三亞市的紅色娘子軍演繹基地,通過演繹紅色娘子軍的發(fā)展、斗爭過程,展現(xiàn)給學生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這支特殊的紅色武裝力量堅定的革命信仰及堅貞不屈的革命斗志和意志品質。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依據(jù)紅色娘子軍的發(fā)展歷程,對有代表性的事件,開展情景教學,讓學生以“紅色娘子軍”的身份出現(xiàn)在舞臺上,穿越到“歷史上的某個時刻”,讓他們切身感受當年革命者視死如歸的革命斗爭精神,這對于深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提升他們對紅色文化及革命精神的認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開拓廣闊視野,把道理講明白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教師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盵3]這既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能力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也為提升思政課教師自身素養(yǎng)和思政課教育質量做出了重要的指引。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平臺提供的資源,努力開拓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將道理講深、講透、講實。
首先,知識視野要廣。作為思政課教師,不但要精通馬克思主義理論,還要廣泛涉獵文、史、哲及自然科學知識,要學會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努力成為“通才”式的教育者。利用數(shù)字化教育平臺,檢索豐富、多元的參考資料,不斷開拓知識視野,懂得融會貫通,多維度思考和闡釋問題。
其次,國際視野要寬。思政課教師要具有寬闊的國際視野,利用好數(shù)字化平臺優(yōu)勢,緊跟國際形勢,將國際熱點案例應用于課堂教學,答疑解惑,回應學生關切,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堅定“兩個維護”“四個意識”“四個自信”,達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效果。
最后,歷史視野要深。思政課教師要博古通今,既要熟知歷史,也要善于在思政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入恰當?shù)臍v史案例,擺事實、講道理,為解決今天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提供思路,引導學生對當今的國際國內社會現(xiàn)象進行客觀理性思考,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思維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堅定慎獨自律,保持職業(yè)操守
思政課教師要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這不僅是傳統(tǒng)思政教育教學中應該堅持的原則,在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采取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也要堅守這一原則。思政課教師要始終保持知行合一,練好內功,以身示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向學生傳播正能量。思政課教師不但要“學高”“身正”,還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wǎng)上網(wǎng)下一致,保持言行一致,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要求,引領良好社會風尚。思政課教師在利用數(shù)字化平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慎獨自律,要堅持自己的職業(yè)操守,要有底線思維。
首先,思政課教師要真學、真信馬克思主義理論,將之作為指導自己工作的思想指南,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政治定力。
其次,思政課教師要謹言。無論課上還是課下,網(wǎng)上還是網(wǎng)下,都要把控好自己的言論。要多傳播正能量,規(guī)避負能量。不信謠,更不能傳謠,做社會風尚的引領者。數(shù)字化平臺為思政課教育教學提供了更為便捷、多維的交流模式,數(shù)字化時代信息流轉更快、更多元,更易引起師生思想即興碰撞,因此思政課教師更應謹言,要沉穩(wěn)、理性地回應學生關切,要整體把控好課堂教學的“度”。
最后,思政課教師要慎行。對于教師來說,“身正”方能“為范”,思政課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堅定信仰,堅守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網(wǎng)絡虛擬世界中,都要做到“不逾矩”,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率先垂范,努力成為教書育人的典范。如2019年開始的新冠感染疫情,很多思政課教師都沖到了抗擊疫情前線做志愿者,這種行為既是社會所需,也體現(xiàn)了思政課教師知行合一、率先垂范的道德品質。思政課教師只有堅定慎獨自律,保持職業(yè)操守,才能對青年學生群體起到更好的榜樣作用。
六、塑造高尚人格,賦能思政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3]。在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開展思政課教育,無論教育教學形式如何變化,思政課教師作為教育主體的地位不可改變,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能改變。利用好數(shù)字化資源,努力塑造思政課教師高尚人格,能夠有效賦能思政教育。
中國自古以來就特別看重人格的塑造,強調理想人格的重要作用,如孔子強調“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的君子型人格,認為具有君子型人格的人能夠對社會發(fā)展起到正向的引領作用。古代圣賢側重“言傳身教”,也就是注重先生自身的品格熏陶。努力培養(yǎng)思政課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是提升思政教育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的必備條件。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品格高尚的“大先生”,以自身的品格魅力感染學生,成為塑造學生良好品格的引路人與守護者,做一名合格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思政課教師要向張桂梅老師那樣的榜樣學習,“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不斷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成為學生喜歡的思政課教師。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應該體現(xiàn)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在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思政課教師要利用好數(shù)字平臺的交流手段,展現(xiàn)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教育數(shù)字化背景下提升思政課教師“六要”素養(yǎng)既是思政課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思政課教師素養(yǎng)提升的必然要求,其路徑選擇至關重要。新時代,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師“六要”素養(yǎng)須與教育數(shù)字化有機結合,針對思政課教師“六要”素養(yǎng)開展有效培育,這既符合教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也符合思政教育與時俱進的特征,是新時代思政教育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祝智庭,胡姣.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的本質探析與研究展望[J].
中國電化教育,2022(4).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
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
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
26(1).
[3] ?新華社.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
會[EB/OL].(2019-03-18)[2023-08-03].https://www.
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4] ?新華社.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EB/OL].
(2021-09-25)[2023-08-03].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21-09/25/c_1127901874.htm.
[5] ?新華社.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黨的
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
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EB/OL].(2022-04-25)[2023-08-
03].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
5687105.htm.
[6] ?恩格斯.致威納爾·桑巴特[Z].1895-03-11.
收稿日期:2023-11-01
作者簡介:史慶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項目:2023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思政專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六要的學理邏輯與實踐路徑研究”
(hnsz2023-26);2021年度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文化傳統(tǒng)視域下儒家官德思想研究”(RHDRC102115);2021年度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文化傳統(tǒng)視域下傳統(tǒng)官德研究”(RHYjg2021sx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