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塑形”與“塑性”:以底線思維引導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

2024-07-12 15:33:08劉少華翁曉文

劉少華 翁曉文

摘 要:? 資本是個歷史范疇,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本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手段,但資本行為必須有底線,以底線思維指導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中國共產黨對資本的認識經歷了“禁—放—管—治”的邏輯演變,是一個以底線思維治理資本的歷史過程。底線思維治理資本應尊重資本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發展規律。從外在形式上,要維持與經濟發展所需資本對應的規模與結構的動態平衡;從內在性質上,要有效限制資本可能發生的行為失范,合理設置資本擴張的底線,避免造成資本極化風險。其重點和難點主要在于堅持底線思維,合理設定資本健康發展的勞動力健康化底線、法治化底線、產業實體化底線及資本市場發展規范化底線。

關鍵詞:底線思維;引導資本;資本健康;資本結構

中圖分類號:F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055X(2024)03-0029-11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24.03.004

一、引 言

資本是一種具有歷史性的社會生產關系。資本作為“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1]49,主導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從社會發展的形態來看,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來,資本及其主導的生產方式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新航路的開辟和工業革命為資本迅速擴張提供了便利,資本主義國家在掠奪瓜分殖民地的過程中,逐步緩解過剩產能,實現資本增殖,客觀上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可以說,正是資本邏輯主導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因此得以強化。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指出,一切社會形式中總有一種部門的生產占主導地位并影響其他部門,“這是一種普照的光,它掩蓋了一切其他色彩”[1]48。可見,資本邏輯主導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充當著“普照的光”的角色,包括國家在內的一切都必須服務于資本的增殖。

在社會主義中國,資本仍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手段,但其地位卻發生了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的重大變化,即資本不會也不可能成為主導一切的力量,利用資本幫助我們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資本的揚棄。黨的二十大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部署,并明確指出要“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2]30。過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資本與土地、技術及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各類資本形態多樣、性質各異、規模不一。根據不同資本的行為規律,結合中國實際,規范和引導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這既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也是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概述與問題的提出

2022年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正確處理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關系,在性質上要區分,在定位上要明確,規范和引導各類資本健康發展”[3]219。此后,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研究數量和質量皆顯著提升。概括來看,學術界基本遵循了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范式,擴展了馬克思主義資本理論對當代資本的解釋范圍與批判界限。

學術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對資本健康發展的必要性進行了探討。在理論邏輯上,沿襲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運動規律的分析,學者們從正反兩面分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健康發展的必要性。多數研究從資本具有二重性出發探討資本健康發展,但對資本具有“二重性”的觀點看法不一。大部分學者認為資本具有生產要素的自然屬性和生產關系的社會屬性,其正反兩方面作用皆源于此。以劉鳳義[4]為代表的學者反對將資本的物質形態等同于資本的自然屬性,認為這種觀點“自覺不自覺地把資本范疇永恒化”。張俊山[5]反對以資本具有二重性為基礎開展論述的觀點,稱自然性不在資本身上而是在生產資料身上,應“在一定的領域和一定的程度上限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實現路徑上,邱海平[6]主張資本健康發展必須厘清資本與資本主義、資本與社會主義的關系。李松齡[7]倡導從資本逐利動機與實現途徑判斷,將追求有償占有超額剩余價值而實施的資本擴張認定為有序的資本擴張。張杰[8]提出資本有序擴張的兩大核心原則及衍生原則,由此得出更加具體的建議。一言以蔽之,學界以馬克思主義的資本邏輯和分析框架對資本特性和行為規律展開大量學理分析,并提出若干富有建設性的意見,但對資本健康發展的界定仍未達成共識,且多以結果為導向對資本運動作價值定性,以過程研究的視角探討資本發展還未得到重視。

底線思維是黨治國理政的七大科學思維方式之一,其強調把握事物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凡事做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是唯物辯證法在社會治理上的運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以底線思維開展工作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2]26具體到經濟領域,資本行為具有兩面性,既能發展生產力,創造物質財富,但若放任資本無序運動,則又會危害經濟發展。當下市場經濟變化多端,市場行為日益復雜,以底線思維治理資本,既能發揮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作用,又能為資本行為劃“紅線”,防患于未然。社會總資本的運動包括資本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四個環節,是一系列子過程的集合。如同食品生產中采用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的方式(HACCP體系)保障安全一樣,在資本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借鑒類似思路進行底線設定,有的放矢地針對關鍵點進行規范,以底線思維從類型、規模與結構上對資本進行“塑形”,從勞動力健康、法治體系完善、產業實體化發展與資本市場發展四個維度對資本進行“塑性”。

三、“禁—放—管—治”:黨管資本的底線思維演變邏輯

資本是特定歷史時期生產關系的反映。馬克思認為,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9]16,規范與引導資本健康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社會主義社會同樣面臨著資本治理的問題。回顧百年黨史,黨對資本的治理經歷了“由禁到放”“由放到管”“由管到治”的思路演進。

(一)由“禁”到“放”:對資本與社會制度關系的認識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對資本的認識主要與其制度屬性相關聯,“嚴格限制”是這一時期黨治理資本的總體基調。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將資本置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研究,指出資本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雖然馬克思對資本在推動生產力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給予肯定,但他更多地強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資本的發展給無產階級帶來的剝削與罪惡。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資本等同于資本主義的觀念廣為流傳,大家普遍認為資本帶有天然的制度屬性,必須對之慎之又慎,放任資本幾乎就等同于放任資本主義。因此,私人資本雖然被容許發展,但受到嚴格限制。“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在人民中國并不是可以不受限制而自由發展的。”[10]15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中國的經濟,一定要走‘節制資本和‘平均地權的路,決不能是‘少數人所得而私”[11]678-679。鑒于當時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黨雖然認識到禁止那些“不能操縱國計民生”的私有資本無益于經濟發展,但在以“耕者有其田”的合作經濟為主的基調下,“節制資本”依然意味著對私人資本加以嚴格管制這個時期雖然提出“節制資本”,但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內涵上,其與如今所說的“節制資本”截然不同。,對資本可能給社會主義事業帶來的破壞高度警覺,絕不任其發展成歐美那樣由少數資本家支配經濟的局面。對資本嚴格的限制雖然禁錮了資本在推動生產力進步中的作用,但這種方式和做法在當時有著特殊的社會性和歷史性原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對資本特性和行為規律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順利完成后,基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需要,黨開始探索資本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經過改革開放,資本作為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生產要素受到重視。鄧小平作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重大論斷,適時提出“三個有利于”,從方法論層面為利用資本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樹立了評判標準,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2]372。作為判斷改革開放工作成敗的標尺,市場經濟被視作發展經濟的手段而非資本主義制度的象征,破除了將資本等同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藩籬,打破了意識形態化的資本認識。在這一歷史時期,資本展現了高效集中各類生產要素的活力,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逐漸壯大。但資本的行為并非完全不受限制,“三個有利于”更像是資本頭上的“緊箍咒”,防范資本逐利行為可能對社會主義社會造成的腐蝕與沖擊。

(二)由“放”到“管”:提升駕馭資本的能力

黨中央通過分析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認識到“社會主義社會不需要資本的觀點不利于我們釋放生產力的潛能、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13]。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93年,“資本”的概念首次被黨的文獻正式使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允許屬于個人的資本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等論述,是黨首次在重要文獻中使用“資本”二字。。自此,國內資本規模增加,類別逐漸多樣化,我國對外資的利用力度和規模逐步加大。在這一階段,資本充分發揮了高效配置生產要素的功能,顯著提升生產力和社會勞動能力,奠定了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接軌的基本盤。

新時代賦予資本發展新的活力。資本積聚帶來的能量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我國資本的體量之大、類別之豐富前所未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決定,市場作為資本流通最主要的載體,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發生了由“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的重大變化。政府逐漸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轉而在宏觀調控上發揮作用,使資本得以在微觀經濟活動中發揮紐帶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不等于以市場為絕對準則,“一些帶有戰略性的能源資源,政府要牢牢掌控,但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去做”[14]58。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資本在社會主義中國的行為有著不可逾越的邊界,即黨在利用資本的同時,始終伴有限制資本和以體制機制為“底線”對資本加以管制的思維,對資本的治理行為由過去的“放一放”轉變為“管一管”。

(三)由“管”到“治”:始終堅持底線思維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資本衍生出新的形態,在一些領域野蠻生長,主要表現為資本的無序擴張。互聯網資本的積聚使若干頭部互聯網企業形成行業壟斷,擠壓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侵害消費者利益。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增加,教育等民生領域矛盾激化。由此,黨中央強調要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隨著對資本規律的認識不斷加深,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國在可控范圍內漸進式地放松對資本的嚴管力度。但總體而言,堅持對資本管制是一以貫之的。從治理架構上看,我國設有專門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和資本行為進行監管,歷經從“一行三會”到“一委兩會一行”,再到2023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掛牌。在“一行一局一會”的監管架構下,資本市場將得到更精準和更有效的管理2003—2018年,我國金融業監管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構成,即“一行三會”。2018年,銀監會與保監會合并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形成“一委兩會一行”的監管格局,其中“一委”為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2023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成立,撤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至此,“一行一局一會”監管格局形成,金融監管從分業監管邁向綜合監管。。從治理效力上看,相對完善的整套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都通過設定“紅綠燈”的方式對資本行為進行監管。從治理方式上看,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對部分行業允許非國有資本進入,依然體現了在審慎的態度下張弛有度的治理嘗試,這是以往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所未涉及的,也是以底線思維治理資本問題的新嘗試。

綜上所述,黨對資本特性和運動規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排斥到接納,由對立到融合,由被動管控到主動治理的過程。這種由“禁”到“放”再到“放管有序”的治理實踐始終恪守底線思維,以正視并防范資本可能帶來的各式風險與挑戰。

四、規范與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的底線思維原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本質上是“以物為中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9]784-785。在不同的制度土壤里,資本帶來的結果也不一樣。引導和規范資本健康發展絕不能脫離具體的國情和歷史發展階段,抽象地將資本“懸空”;而應基于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狀,從理論上明確何為資本的健康發展,以何種方式健康發展等若干重要問題。規范和引導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對資本進行“塑形”與“塑性”。

資本的行為必須有底線。對資本的態度源于對發展為了誰、財富屬于誰這一問題的思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上,資本的發展應服務人的全面發展,而絕不能本末倒置。

(一)資本健康發展的內涵

規范資本的前提在于客觀認識資本發展現狀。有學者認為社會對資本積極作用的了解已較為充分,對資本消極作用的認識卻避而不談[15],這種觀點有待商榷。實際上,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學術界探討,都長期將教育與研究重心集中在資本帶來的副作用上,媒體對資本的貪婪、剝削與唯利是圖等行為的宣傳更是不在少數。可以說,民間與學界對資本消極作用與積極作用皆有較清晰的認識,但過去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有意選擇更大發揮資本推動生產力的作用,而對其帶來的負面效應未能及時采取有效舉措一舉化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資本,但絕不允許資本肆意妄為,成為主導一切的權力。資本健康發展是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框架內,遵守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承擔相應風險、追逐合理利潤并由全民共享的資本行為的總和。及時判斷資本是否發生無序擴張,發現資本是否正野蠻生長,既要研究資本“一般”的行為共性,也要熟知各類資本行為特性。從過程發展視角來看,資本在運行中如果出現危害政治安全、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妨礙社會公平,阻礙經濟發展,損害人民福祉等行為,就必須及時依法干預和阻止。

(二)資本健康發展應緊密結合中國實際

西方經濟學往往將資本作為經濟系統的單一部分孤立出來研究,忽視了資本所反映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自然科學的熵增定律告訴我們,孤立系統的熵只能增大,達到平衡態時為最高值。這一定律描述了物理系統不受外力干擾而自發趨向混亂的自然現象,若將熵增定律擴散到社會生產這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中,不難得出以下結論:如果任由資本發展,最終將發展為混亂無序的狀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生產資料的積聚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他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9]779-780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將因個別企業生產的有序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序性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滅亡。類比熵增定律,那時的資本無序性將達到頂峰。

那么,如何對抗熵增呢?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的耗散結構理論認為,系統必須從外界吸取能量,以此作為系統之所以能夠保持有序性與組織性的源泉,減小熵值[16]187。如此看來,資本的發展也必須借助“外在的力量”來對抗無序,而不能寄希望于市場經濟系統通過自組織,發生偶然的突變使原有系統重新步入穩定。根據馬克思的資本理論,借鑒耗散結構理論,可知對資本的發展進行管制是必要的。在市場經濟中引入外界能量,可以使系統通過耗散結構實現“熵減”,實現組織與功能上的有序。“節制資本在減少流動資本,提升財政穩定性,降低資本經濟過熱風險等方面是有效的”[17],政府可以通過節制資本以達到政策預期效果。因此,政府對資本的合理干預和適度監管是合理的,更是必要的。

作為政治經濟學術語,資本健康發展的提法極具中國特色。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經濟發展的若干手段也許一樣,但最終目的截然不同。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的發展以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的,資本運動被認為是自然規律。其擴張就同激增、停止、緊縮與外逃等運動形式一樣,始終受到市場的無形調控,在合乎個人理性的框架內運動,控制資本也不過是基于資本流動伴隨風險波動的純經濟考量。而“資本健康發展”這一提法則將資本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中,堅持黨管資本,強調資本發展為了人民的最終目的,更加突出資本作為經濟發展的要素屬性,更加聚焦資本對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強大作用。以“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為導向對資本的發展給予界定,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剝離了資本制度屬性的外殼,轉而將目光投向其生產要素的基本屬性,如此看來,似乎對資本進行“塑性”已是多此一舉。但現實表明,無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中的公有資本還是私人資本,在趨利本性下,同樣存在出現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違反公序良俗、破壞社會公平秩序甚至突破法律底線等失序行為的可能,如放任不理將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因而必須加以適度干預和治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劇增,結合我國對外開放并且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的實際,我們要在不確定性中尋求資本健康發展的確定性,就必須以底線思維對資本進行有效治理。

(三)資本健康發展的“底線”設置應堅持以人為本

資本總公式(G—W—G′)包含資本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9]142。資本健康發展既是合乎法律和規律的生產和積累過程,也是流轉暢通的過程,同時還是以人為本、堅持共同富裕的分配過程,是質與量的齊頭并進。因此,資本發展的底線設置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首先,資本積累必須注重人的健康發展。資本擴張以積累為前提,而資本積累實質是剩余價值的資本化。正如馬克思所述,“剩余價值雖然要資本化,但往往要經過若干次循環的反復,才能增長到

(也就是積累到)它能實際執行追加資本的職能的

規模”[18]91,足夠的資本規模乃是提升資本擴張效率和速率,更快投入價值循環過程的必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資本積累是一個不斷吮吸活勞動,無償占有剩余價值的過程,也是一個財富積累和貧困積累同時發生的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價值同樣來源于活勞動,資本固有的生產關系屬性和逐利本質沒有消失。但勞動與資本不應作為絕對對立面,必須高度重視勞動者的身心健康,杜絕將人異化為“工具人”的做法,消除不合理、不合法的高強度勞動現象,尊重人的體力、腦力發展規律,緩和勞動與資本相對立的矛盾。

其次,資本流通必須統籌效率與公平。資本在流通的不同階段承擔不同職能,貨幣資本、生產資本與商品資本循環往復的運動是社會總生產順利進行的保證,也是擴大再生產和剩余價值資本化不斷實現的前提。這個“時間上繼起,空間上并存”的轉化過程是資本生命力的所在。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周轉時間和次數往往是決定資本增殖效率的關鍵,周轉時間越長,需要的預付資本越多。正因為如此,在資本主義國家,追求效率和高利潤的私有資本往往不愿投身于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美國屢見報端的火車脫軌,木制老舊電線桿不堪重壓而頻繁出現的大面積停電等事件都凸顯了美國基礎設施的陳舊與老化。與此不同,

在社會主義中國,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更新既拉動了經濟增長,又改善了民生。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2021-12-11(01)。,將大量資本投入基礎設施領域的升級中。短期看,較長的回報周期損失了資本獲利的效率,但長期來看卻是激發市場潛能、提升社會效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舉措。

最后,資本健康發展必須兼顧勞動與分配。資本有序擴張是資本健康發展的表現,但如果一味將資本健康發展的討論局限于引導資本有序擴張,卻忽視勞動者所得如何分配的問題,即使資本規模再大,財富累積再多,也難以支撐高質量發展。分配是資本發展的最終環節,在社會主義中國,價值生產與價值分配同等重要,剩余價值的積累和轉換必須最終服務于廣大勞動者。

(四)資本健康發展的“底線”設置應注重防止極化

(1)資本的極化。極化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事物運動逐漸趨向兩極分化,使原有性質和表征發生改變的現象。這一概念普遍應用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岡納·繆爾達爾(G.Myrdal)非均衡增長理論認為,市場力量的自由發揮通常擴大已經存在的不平等,由于存在循環累積效應,隨著時間推移,地區經濟發展表現出分異或極化[19]34。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雖未正式提出資本極化理論,但不少論述中已經潛在蘊含對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下資本趨向極化的判斷。《資本論》第一卷中揭示,資本主義生產和積累是不間斷進行的,單個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形成“許多小資本變成少數大資本”的集中[9]643。資本集中使那些需要漫長的資本積累才能夠做到的生產與制造在瞬間完成,但集中是有限度的,“當社會總資本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資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資本家公司手中的時候,集中才算達到極限”[20]723。列寧進一步指出:“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任何一個經濟部門,在市場的統治下,都沒有也不可能有均衡的發展。”[21]103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雖認為持久技術進步及穩定增長的生產率可能平衡私人資本的不斷極化,但他的不平等理論同樣認為,在資本收益率明顯超過經濟增長率,且維持了較長時間的情況下,“財富積累和擴張的動態機制將自動導向高度集中的分布”[22]374,故資本的極化是資本非均衡發展的結果。既有研究已經論證,“資本集中在少數個體或私人手中,就創造了資本無序擴張的溫床”[8]。隨著時間推移,資本在不同的區域、部門、行業及所有者手中集中,不斷極化。在量上表現為規模的激增,在空間上表現為各生產要素的區域高度集中,在行為上表現為壟斷以及資本脫實向虛。不同的經濟部門和同一部門的不同企業之間,發生極化的資本規模、程度與速度都有明顯區別。

(2)資本極化的負面效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資本運動最終目的是不斷實現資本的自我增殖。資本是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因而資本的積累乃至壟斷的出現,都對社會發展產生影響,且這種影響范圍和時間與日俱增,已經超出了經濟領域。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日益顯著的貧富分化及勞資糾紛、精英人群與普通勞工的割裂、國內居民高福利生活與殖民地剝削加劇等都可看作是資本極化帶來的負面效應。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樣應重視資本極化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是資本的過度極化帶來資本無序風險。單個資本的運動受市場理性與政府理性的制約,發展往往是有序的;但是,社會總資本的擴張容易呈現出無序與混亂。資本運動包括擴張與收縮兩個方向。在資本總量保持平衡的狀態下,資本的擴張與收縮是相對的,資本總體的擴張過程包含具體資本的擴張與收縮,但無論哪一個方向的運動,其動力都源自對價值增值的無盡追求。資本的健康發展不僅在于引導其有序擴張,還必須對資本的無序收縮加以關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資本無序收縮引發的風險對人民美好生活的危害更甚。

二是資本的時間極化帶來階層固化風險。馬克思指出,社會財富不斷膨脹帶來相對人口過剩,這是資本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9]663。托馬斯·皮凱蒂認為,當資本收益率超過經濟增長率時,資本收入的不平等遠大于資本本身的不平等,繼承財富比儲蓄財富更重要,資本分配呈現兩極化[22]478。富裕家庭的財富傳承往往使得下一代的資本所得超過自身勞動所得,資源在實力相近的人群中流動。隨著時間推移,食利者數量與日俱增,食利者與食利者之間通過交流、聯姻、合作等形式,又塑造了新的階層壁壘。而窮人則在財富傳承和積累中天然處于劣勢,資本在代際間的極化造成少部分人占有社會大量財富的現象。

三是資本的空間極化帶來發展失調風險。資本的擴張還伴隨著區域的開拓。資本面前,效率為王,最大化生產要素流動效率要求不斷擴張資本運動空間,尋找生利的落腳點,如此導致區域經濟發展懸殊,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虹吸效應”明顯,產業、資本及勞動力外流頻繁。例如,資本向海外擴張;再如資本加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污染較大的工廠移至海外,落后國家和地區為了發展經濟,不得不采取以生態環境為代價的方式積累財富。總而言之,資本極化對地域發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科技與金融更是加劇了資本的空間極化,帶來了對空間的不合理擠壓和破壞。

四是資本的利潤率極化帶來結構失衡風險。馬克思認為,和資本結合在一起的利潤率的下降必然引起競爭斗爭[23]285

。資本積累過程中,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驅動資本不斷進行愈發激烈的競爭和艱難的積累,為獲得超額剩余價值,資本不斷催生和普及新技術。然而,科技的飛速發展并不意味著人人平等地享有科技紅利。利用高科技生產工具獲得利潤的智力門檻與經濟門檻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階段都高,這將進一步加劇資本的集中,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形成“知識壟斷”。科技的飛速提升越是依賴資本集中,部門之間的發展越是難以均衡,財富的積蓄更加困難,相對消費不足的弊端愈加顯露。同時,雖然生產力的提高使得資本周轉、循環的運轉效率大幅提升,形成暫時平衡的循環,但某個新興領域面臨海量資本的短期集中,必然出現脫實向虛、盲目建設、重復投資等亂象。一旦生產力的提升僅靠資本的堆積已經難以再有質的突破,海量資本就會面臨停滯、無序緊縮甚至失去生命力的危險,最終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經濟發展停滯。

五、資本的“塑形”:以底線思維保持資本動態平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資本理論既承認資本的增殖本性,也肯定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巨大能量。我國正面臨經濟結構的轉型,對資本的規模和結構“塑形”有利于總體把握資本的發展程度和水平。馬克思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指出,順利實現擴大再生產要求兩大部類按一定比例進行生產,相互實現實物替換和價值補償,以維持各部門供需平衡,避免出現嚴重不足或嚴重過剩的情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承擔各類職能的資本眾多,性質、定位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以底線思維將資本結構與規模保持在合理穩定的范圍。

(一)不同性質資本構成的合理底線

研究資本行為不可忽略其所有制基礎,否則只會陷入泛泛而談、空有外殼的形而上學。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中指出,資本“只能理解為運動,而不能理解為靜止物”[18]121-122。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是“普照的光”,但當社會制度發展到了社會主義社會,資本將體現新的生產關系。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各類性質各異的資本規模激增,運動活躍。不同的資本構成有不同功能,執行不同職能的資本循環形式也不同,過程同時塑造著資本結構的變化。宏觀上看,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結構保持穩定,資本結構形式以公有資本為主體,其他性質的資本為輔。資本健康發展表現為能夠以高效配置資源的資本結構完成資本循環過程。國有資本在關系民生的重大領域中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大而不優”的問題,總體回報率較低。民營資本則呈現規模小但效率較高的情形。因此,以公有資本為主不意味著非公有資本越少越好,民營企業“小富即安”“大富恐慌”的思維阻礙著私有資本滿足市場多層次、多種類需求。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及外資在社會總資本中的比例協調是一個動態過程,宏觀上要服從國家經濟方針政策,微觀上要最大化生產效率,堅守為公為民的底線。

(二)產業資本配置的恰當底線

產業資本在經濟生產中處于創造價值的基礎地位,能夠通過擴大投資規模和投資范圍帶動經濟發展。我國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合理配置產業資本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線。

首先,保持產業資本的基礎作用不動搖。資本積累是資本規模不斷擴大的再生產,資本積累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地區經濟生產速度和社會總財富的積累程度。根據社會再生產一般規律,社會總資本的結構協調是社會總產品的流向能夠補償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前提。為順利進行擴大再生產,執行生產職能的資本必須足夠應對預付資本價值,且按一定比例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中進行配置。一旦生產部門生產的產品遠多于消費部門所需,再生產越擴大,越會出現生產過剩;反之,則出現產能不足,阻礙經濟增長。

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以來,技術發展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被生產束縛的資本減少,部分過剩貨幣資本從循環中跳出,脫離實體產業成為生息資本。應該認識到,對經濟發展而言,一定規模的產業資本是必備的底線,不能對離開實體產業的資本聽之任之。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更需要維持資本投入實體產業的底線不動搖,引導資本以合理比例在不同附加值的生產部門合理配置和流通。尤其是投入科技、服務、文化等高附加值產業鏈,提升生產的質與量,以適應市場需求。

其次,保證產業資本循環的暢通。無論公有資本還是私人資本,只要是產業資本,都要歷經G-W…P…W′-G′的貨幣資本循環[18]31、P…W′-G′-W…P的生產資本循環[18]75以及W′-G′-W…P…W′的商品資本循環[18]101,整個循環過程是流通與生產過程的統一。應利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契機,疏通資本循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行政壁壘、基礎設置限制、自然資源稟賦制約等“堵點”,使產業資本循環暢通,更好地提升資本運行效率。

(三)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協調配合底線

產業資本收縮與金融資本膨脹帶來生產結構失衡。如前所述,游離資本成為借貸資本后,若要執行擴大再生產,首先必須達到新投資所要求的規模,那些難以找到投資目標的借貸資本同樣會發生過剩。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分析了過剩資本(貯藏貨幣)如何轉化為借貸資本,深刻地指出,“貨幣資本本身的過剩,不是必然地表示生產過剩,甚至也不是必然地表示缺少投資領域”[23]573。資本總是試圖繞過骯臟辛苦的生產階段而直接獲利,依靠信用機制,過剩資本可以輕而易舉地成為金融資本,不必經過漫長的生產過程和充滿風險的銷售過程,直接分割剩余價值總量。在美國及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奉行去工業化的理念,重金融輕實業,資本直接跳過了生產和流通過程完成增殖,直接后果就是非物質生產擠壓物質生產,導致制造業迅速衰落。

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應保持協調。二者的矛盾既是經濟發展承壓的原因,也是經濟結構改革的推力。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轉型期,同樣出現了經濟發展“脫實向虛”的傾向,個別地區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和第三產業占比明顯高于第二產業的趨勢。制造業關系國計民生,因此,應當對金融資本跨過生產階段,盲目追求利潤的過程進行干預。但金融資本并非越少越好,而是應與產業資本在規模與結構上保持合理比例。2023年10月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準確把握貨幣信貸供需規律和新特點,加強貨幣供應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2023-11-1(01)。,金融資本關鍵是用在刀刃上。投資上應以支撐實體經濟為主,減少部分實體企業盲目向金融領域擴張的現象,對利用高倍杠桿卻沒有實體產業支撐的資本投機行為依法進行監管。此外,針對低端制造業外遷明顯,高端制造業處于技術突破關鍵期的特征,應引導不同職能資本互相協調運作,推進科學的產融一體化,使資本切實投向擴大再生產,防止資本“空轉”,提升金融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四)引進外資與轉變機制的同步底線

當前,我國存在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及外來資本等對資本進行分門別類是為了研究上的方便,經濟運行的復雜性決定了以絕對的二分法對資本的公私屬性進行簡單劃分是粗糙的。。“在公有和私有之間的中間地帶,同樣存在不同類型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是客觀存在,不容忽視”[24],基于混合所有制經濟存在和不斷發展的客觀實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必然。

外來資本曾經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涌入我國的外資規模不斷加大,為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本運行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應堅守底線思維,通過不斷轉變機制,加快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消除要素流動中的行政壁壘,以鼓勵競爭為基調,變資產管理為資本管理。除了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核心領域實行國有獨資或絕對控股外,鼓勵各類資本參與投資,保證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提升引進外資的效能。在滿足國內大市場需求、提供就業崗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作用,使各類資本運行協調暢通,優勢互補。

六、資本的“塑性”:以底線思維降低極化風險

資本的本性決定了如對其不加以干預,其將不會按照人們的預想進行合乎理性的運動。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不斷加大,應結合我國實際,充分考慮資本在中國發展的現狀及資本治理的條件,針對資本在市場經濟中的積累、流通、競爭與積聚四個階段,在“實然”的基礎上作資本健康發展“應然”的探討,合理設置資本發展的“紅綠燈”,否則容易脫離實際而陷入盲目。由于資本的有序只能由演化而得到,而無法提前規劃,故而對資本“塑性”有利于防止資本極化帶來的諸多負效應。

(一)堅持資本健康發展的勞動力健康化底線

健康的勞動力是能夠創造價值的資本,如果資本積累和擴張片面追求利潤而忽視人的全面發展,那么這樣的資本發展是無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法定職工周工作時長不斷下降,有酬勞動時長下降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與《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對比兩份報告可以發現居民的平均有酬勞動時間相較無酬勞動時間下降更快。參見

https://www.stats.gov.cn/zt_18555/ztsj/2008sjly/以及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0224.html。,但當下勞動者仍然面臨亞健康隱憂。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人們傾向通過高強度的勞動時間獲取更多勞動產出。而當經濟增長率回落,在競爭壓力下,人們普遍覺得更累了。個別行業加班成為常態,人們依然傾向通過提升生產率或延長勞動時間獲得更多報酬,忽視甚至透支身體健康,造成“內卷”。存量競爭越是加劇,“內卷”就越嚴重,這與人的全面發展目標背道而馳。

馬克思曾從節約勞動時間的角度指出,勞動時間的節約就等于發展生產力[25]107。節約勞動時間并不會降低生產效率。相反,節約勞動時間客觀要求提升生產力,有計劃、按比例地實行生產,杜絕勞動和資源的浪費,節約下來的時間用來實現個人的充分發展,是補償原有勞動力消耗、提升整體素質使生產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舉措。工人將自己的勞動用于現代化建設,理應合理合法地占有自己的勞動成果,即得到物質補償和精神補償。法律法規的完善在堅持勞動力健康底線中占據關鍵作用,個別地方勞動法“執行難”,勞動者維權成本高的問題理應得到妥善解決。應摒棄以所謂“狼性精神”為幌子的加班文化,依法懲罰惡意透支勞動人民身體與精神健康以牟取私利的行為,清理“尸位素餐”的食利者。

(二)堅持資本健康發展的法治化底線

“合天下之眾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參見王安石《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馬克思認為,商品經濟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顛倒地表現為物和物之間的社會關系[25]426,而非單純的由商品交換所呈現出的“物與物的關系”。故規范資本健康發展應規范資本背后人的行為,正視資本所有者背后的社會屬性,即“人格化的資本”。一是資本所有者的行為規范必須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框定,遵循倫理規范和倫理準則。通過依法界定允許、部分允許和絕對不允許私人資本介入的領域,對資本行為加以監管。二是堅持反腐敗不放松,對資本與權力相勾連所滋生的腐敗行為零容忍,斬斷資本伸向公權力的手,約束資本所有者的行為。三是法律的完善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同步。不斷完善資本進退機制,使有利于發展生產力的資本流動暢通,而觸碰法律底線的資本能夠依法有序退出。

(三)堅持資本健康發展的產業實體化底線

金融是把雙刃劍,作為現代經濟重要的要素市場,金融市場能夠通過融資與投資推動實體產業向前,但也是風險孕育和滋生的平臺。引導資本流向實體經濟,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是資本有序發展的應有之義。馬克思曾犀利地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只是為了賺錢而必須干的倒霉事”[18]67。游離資本為追逐利潤,設計了豐富的金融產品與精密的金融游戲規則,讓資本跳過實體生產這樣艱辛的過程實現輕松套利,“實體經濟中的利潤率極化現象投射到虛擬資本領域,產生了虛擬資本在利潤率上的時間極化與空間極化”[26]。資本無序擴張在金融資本階段達到巔峰,并不斷加劇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

資本在實體經濟各部門的流向也是非均衡的,哪里有利潤,資本就“順流”到哪里。而那些資源稟賦不足、自然條件惡劣、發展飽和的地區和產業則面臨資本逃離的壓力。只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借助轉移支付、減免稅收等手段引導資本“逆流”到相對落后地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讓資本獲利,才能彌補不同資本之間因市場競爭造成的利潤率下降缺口。但堅持實體經濟不意味著盲目砸資金、上項目,刺激性政策很容易復制已有的產業結構[27],原有結構問題依然存在,且易導致千篇一律的發展模式和排擠競爭的現象,制約發展活力,對此必須加以正視。

(四)堅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市場規范化底線

資本市場是籌集資金、配置資源及滿足社會所需金融服務的平臺。我國資本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加深,對外開放力度持續加大,客觀要求我們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受金融人才短缺、監管能力與水平不足及投資者結構等因素制約,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相對發達國家還不夠完善,應通過不斷改革獲得發展,提升治理精度,依法打擊擾亂資本市場正常秩序的行為。提升金融市場主體風險把控的意識與能力,避免資本市場大起大落,防范其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保證“放得開”的同時能“管得住”,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七、結 語

基于上述分析,發揮資本推動創新、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作用,避免資本極化帶來的危害,是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黨中央對資本健康發展高度重視。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現實,以底線思維對資本進行“塑形”與“塑性”具有可行性。社會主義資本的健康發展最終應該回歸社會主義的人民性,明確資本的利益絕不能背離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維持不同性質資本構成合理,恰當配置產業資本,注重產業資本同金融資本協調配合,引進外資與轉變機制協同的做法有利于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與規模。另一方面,合理設定資本健康發展的勞動力健康化底線、法治化底線、產業實體化底線、資本市場發展規范化底線,做好事前引導、事中預防及事后干預,引導和規范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

資本健康發展最終的落腳點在分配。分配的效率與公平是社會主義資本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關鍵。“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參見《孟子·滕文公上》。,受不同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的制約,我國不同區域或同一區域不同行業的發展參差不齊,地區與個人的發展差異必然存在,也應當允許其存在。資本健康發展既要避免資本絕對極化,也要避免資本絕對平均化,過度追求效率最大化和絕對公平都已被歷史證明不可取。發展的非均衡使區域、部門及行業之間存在“落差”,合理范圍的落差能夠產生“勢能”,促進人才、技術、物流與信息的流動。正是發展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推動了社會的不斷發展,因此需要消除的是發展的差距而非差異。當前我國強調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協調并行。如何更好發揮勞動者、政府、企業等不同主體在不同分配環節中的主導作用,利用不同分配方式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中等收入人群占比,使資本健康發展的成果最終由全體人民共享,是當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 劉鳳義.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9):93-101,156.

[5] 張俊山.對“資本中性論”及其思想方法的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22(7):77-86.

[6] 邱海平.社會主義分配理論的創新發展[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2(4):75-86,204.

[7] 李松齡.資本有序或無序擴張的理論界定及其制度規范[J].現代經濟探討,2022(10):1-9.

[8] 張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資本有序擴張的內在邏輯與形成機制[J].學術月刊,2022,54(10):33-42.

[9]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1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 范欣,宋曉雨.社會主義制度下資本健康發展的三重邏輯[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3(1):93-101,204.

[1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15] 簡新華,余江.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J].上海經濟研究,2023(1):5-22.

[16] 普里戈金,斯唐熱.從混沌到有序[M].曾慶宏,沈小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17] LANDI V N,SCHIAVONE A. The effectiveness of capital controls[J].Open Economies Review,2021, 32(1):183-211.

[18]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五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 MYRDAL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 London: G.Duckworth, 1957.

[20]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 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全集:第十七卷[M].2版(增訂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 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M].巴曙松,陳劍,余江,等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4] 厲以寧.中國道路與混合所有制經濟[J].中國市場,2014(23):3-11.

[25]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6] 魯品越.利潤率下降規律與資本的時空極化理論——利潤率下行背景下的資本擴張路徑[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5,17(3):4-12,21.

[27] 李義平.馬克思的若干論述對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意義[J].探索與爭鳴,2015(11):86-89.

“Shaping”and“Character Building”: Gui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apital with Bottom-Line Thinking

LIU Shaohua WENG Xiaowen

(Marxism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Hunan, China)

Abstract:Capital is a historical category, and it is a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o regulate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apital.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develop productive forces, but capital behavior must abide by the bottom line. It is reasonable in theory and feasible in practice to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apital with bottom-line think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understanding of capital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shift from prohibition to release, from release to management, and from management to governance, which is a historical process of managing capital with bottom-line thinking. The bottom-line thinking governance of capital should follow the rule of capit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 In the external form, it should maintain the dynamic balance of scale and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capital neede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al nature, it should set the bottom line of capital expansion reasonably to avoid the risk of capital polarization.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mainly lie in adhering to the bottom-line thinking, reasonably setting the bottom line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apital, the bottom line of rule of law, the bottom line of industrial materialization and the bottom line of standardized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Key words:bottom-line thinking; guiding capital; capital healthy;capital structu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污视频|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欧美色视频在线|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五月天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91在线丝袜|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538国产视频| 国产第一页亚洲|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va视频|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夜色精品| 亚洲最新地址|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址|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亚洲一区免费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91av国产在线|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69视频国产|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嫩草在线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成人欧美日韩|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她的性爱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58av国产精品|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另类|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第八页| 69av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99国产在线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va|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