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本文選取2013—2022年滬深證券市場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可了解近十年來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狀況,掌握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特征,從而有助于推進我國商貿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商貿流通業;經濟效益;流通體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7.044
[中圖分類號]F2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7-0149-04
0" " "引 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流通體系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現代商貿流通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的重要樞紐,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實現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關鍵環節,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近年來,我國商貿流通業整體規模持續穩步壯大,結構持續優化,以零售業為代表的內貿流通業不斷順應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轉變,積極開展創新和轉型,取得了良好成效。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5.6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11.4萬億元,十年增加了5.8萬億元,平均增長率為8.8%。但由于我國產業發展存在局部密集而大體分散、多面并立卻競爭加劇的空間結構,商貿流通業發展仍存在許多痛點、難點和弱項,這嚴重阻礙了商貿流通業現代化轉型進程,不利于國民經濟循環暢通與高質量發展,也不利于構建新發展格局。因此本文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對我國商貿流通業進行分析,以滬深資本市場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通過財務指標分析了解近十年來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狀況,推進我國商貿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更有效率、更高水平循環暢通。
1" " "我國商貿流通業現狀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從66 517.2
億元增加到132 373億元,增加了99.01%。2013—2020年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增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從11.34%下降到-2.61%,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導致增長率為負,2021年上升到14.95%,2022年下降到3.09%。2013—2022年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平均增長率為8.44%。2013—2022年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33.30%下降到2022年的28.50%,下降了4.8個百分點。2013—2021年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5.0%左右,2022年下降到10.94%。
2" " "我國商貿流通業經濟效益分析
本文選取滬深證券市場批發與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以及住宿與餐飲業企業作為研究樣本,剔除ST公司,選取中位數衡量指標。本文中涉及的指標數據不再一一列示。
2.1" "盈利能力分析
2.1.1" "銷售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營業毛利率整體呈微弱上升趨勢,由2013年的19.76%上升到2022年的19.91%。營業毛利率的波動幅度不大,圍繞20%上下浮動,于2021年達到峰值21.61%。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營業利潤率和營業凈利率整體均呈波浪式下降趨勢,營業利潤率于2017年達到峰值6.22%,2022年下降到最低值4.50%,營業凈利率于2016年達到峰值4.92%,2022年下降到最低值3.37%。2013—2022年營業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而營業利潤率和營業凈利率下降到最低值,可能是由于行業競爭激烈引起的期間費用等增加造成,表明行業銷售經營盈利能力在下降[1]。
2.1.2" "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總資產報酬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峰值6.17%下降到2022年的最低值4.66%。總資產報酬率變動率除了2017和2021年為正值,其余年份均為負值。通過分析總資產報酬率的兩個影響因素,發現總資產周轉率和銷售息稅前利潤率的共同下降,導致總資產報酬率不斷下降,行業資產經營盈利能力不斷減弱[2]。
2.1.3" "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凈資產收益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峰值8.45%下降到2022年的最低值5.71%。凈資產收益率變動率呈波浪式變動,2020年下降幅度最大,為27.10%,2021年增長幅度最大,為25.54%。凈資產收益率由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構成。2013—2022年行業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整體均呈下降趨勢,營業凈利率由2013年的4.32%下降到2022年的3.37%,總資產周轉率由2013年0.77次下降到0.66次,權益乘數由2013年2.08下降到2.06,三者的共同下降引起了凈資產收益率的下降,表明行業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在不斷減弱。
通過對以上指標的分析發現,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營業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營業利潤率、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下滑幅度較大,下降到最低值,表明目前我國商貿流通業整體盈利能力不斷減弱。
2.2" "營運能力分析
2.2.1" "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應收賬款周轉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峰值21.11次下降到2022年的13.81次,下降了34.58%。從變動率來看,2015年和2022年下降幅度較大,2015年為-14.29%,應收轉款周轉率由2014年的19.69次下降到2015年的16.87次,2022年為-14.09%,應收轉款周轉率由2021年的16.07次下降到2022年的13.81次。應收賬款周轉率的持續下滑表明營業收入中賒銷占比不斷提高,行業對應收賬款的管控有效程度在不斷減弱[3]。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存貨周轉率整體呈波浪變動趨勢,2013—2015年呈逐漸下降趨勢,2015年下降到9.40次,2015—2018呈逐漸上升趨勢,于2018年達到峰值11.41次,2018—2020年呈逐年下降趨勢,2020年大幅度下降,降幅為19.48%,下降到8.91次,2021年有所回升,但增長幅度只有1.48%,2022年繼續呈下降趨勢,降到最低值8.46次。存貨周轉率的下滑表明行業存貨的周轉速度變慢,變現能力逐漸減弱,存貨的管理效率在降低。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流動資產周轉率整體呈波浪下降趨勢,由2013年峰值1.98次下降到2022年的1.67次。2020年流動資產周轉率下降幅度最大,為16.56%,下降到最低值1.55次,2021年以11.29%的增長速度扭轉了下降趨勢,2022年仍呈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較為平緩。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和存貨周轉速度的下降共同導致了流動資產周轉率的下降,表明行業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在變慢,運用流動資產的能力在下降。
2.2.2" "固定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固定資產周轉率整體呈波浪上升趨勢,由2013年的最低值3.83次上升到2022年的5.17次,增加了34.99%。其中2021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大幅度增長,以39.84%的增長速度達到峰值5.83次,2022年雖有小幅度下滑,以-11.26%的增長速度下降到5.17次,但仍在5.0以上,僅次于2021年的峰值。固定資產周轉率的不斷增加表明固定資產的周轉速度越來越快,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在不斷提高。
2.2.3" "總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總資產周轉率整體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13—2018年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3年的0.77次上升到2018年的峰值0.83次,2018—2022年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18年的0.83次下降到2022年的0.66次。從變動率來看,2020年變動率最小,為-21.78%,總資產周轉率下降到了最低值0.61次,2021年變動率最大,為22.88%,扭轉了總資產周轉率的下滑趨勢。對總資產周轉率進行因素分解,2013—2022年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保持相對平穩,在50%上下小幅波動,而流動資產周轉率呈波浪下降趨勢,由2013年1.98次下降到2022年的1.67次,且與總資產周轉率的變化趨勢相對一致,說明總資產周轉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流動資產周轉率下降引起的。總資產周轉率的下降表明行業運用總資產的能力在下降。
2.3" "償債能力分析
2.3.1" "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整體均呈現微弱增長態勢,流動比率2013年為1.21,2022年為1.34,速動比率2013年為0.90,2022年為1.02,現金比率2013年為32.74%,2022年為34.68%。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且兩者的差距保持在0.30左右,說明行業存貨較少且比較穩定,且2022年速動比率為1.02,大于1,表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強。2013—2022年現金比率變動呈波浪起伏狀,最低值在2014年,為32.02%,最高值在2015年,為38.18%,整體保持在30%以上,表明行業的現金比率總體表現較好,直接支付能力較強[4]。
2.3.2"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資產負債率整體呈先降再升后降的趨勢,其中2013—2017年資產負債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51.38%下降到2017年的最低值47.41%,2017—2021年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7年的最低值47.41%上升到2021年的最高值52.53%,2022年資產負債率出現小幅度下降,但仍高于50%,表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負擔有所增加。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利息保障倍數整體呈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最高值6.05下降到2022年的4.69,下降了22.48%。從變動率來看,波動幅度不大,在-17.86%~-15.19%上下浮動。聚焦到
2020—2022年,利息保障倍數保持逐年下降趨勢,2022年下降到4.69,打破了2016—2021年一直大于5.0的趨勢。利息保障倍數的下降表明企業支付利息的保障程度明顯降低,企業償還利息的能力下降,長期負債能力有所下降。
2.4" "發展能力分析
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總資產增長率和所有者權益增長率均呈現波動下降趨勢,總資產增長率由2013年的8.12%下降到2022年的3.10%,所有者權益增長率由2013年的5.86%下降到2022年的4.02%。總資產增長率2021年大幅度增長,達到峰值11.15%,2022年大幅度下降,下降到最低值3.10%。所有者權益增長率2016年達到最高值7.80%,2021年增長到6.41%,2022年下降到最低值4.02%。總資產增長率和所有者權益增長率始終為正,表明行業總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均實現穩步增長,但增長速度逐漸放緩。
2013—2017年營業收入增長率整體呈增長態勢,由2013年的7.25%增加到2017年的峰值12.93%,2017—2020年呈下降趨勢,2020年為負,表明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并在2020年負增長,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大幅度增加,表明營業收入扭轉了下降趨勢,并以15.26%的速度增長,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大幅度下降,但仍為正值,表明營業收入仍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長速度較為緩慢。凈利潤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增長率基本保持一致,2013—2017年凈利潤增長率整體呈增長態勢,由2013年的4.83%增加到2017年的峰值21.75%,2017—2020年整體呈下降趨勢,2020年首次為負,表明凈利潤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并在2020年出現下滑,2021年凈利潤增長率大幅度增加,表明凈利潤扭轉了下降趨勢,并以16.23%的速度增長,2022年凈利潤增長率大幅度下降,再次為負,表明凈利潤再次下滑。對比來看,除2013、2015和2022年,凈利潤增長率均小于營業收入的增長率,說明行業成本和費用的增長幅度較大,企業對成本和費用的管控能力在下降,說明行業凈利潤的增長潛力不夠[5]。通過對以上指標的分析,2013—2022年總資產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總體均呈下降趨勢,2022年為最低值。綜合來看,四個指標波動幅度較大,穩定性較差,加上凈利潤增長率大部分小于營業收入的增長率,說明行業凈利潤的增長潛力不夠,自身發展能力不強。
3" " "結束語
通過分析發現,2013—2022年我國商貿流通業營業毛利率保持相對穩定,營業利潤率、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下滑幅度較大,下降到最低值,表明目前我國商貿流通業整體盈利能力不斷減弱;2013—2022年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和存貨周轉速度的下降共同導致了流動資產周轉率的下降,流動資產周轉率的下降又引起了總資產周轉率的下降,表明行業整體的運營能力在不斷減弱;2013—2022年行業短期償債能力有所增強,2022年資產負債率為51.37%,仍處于高位,表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負擔有所增加,利息保障倍數的下降表明了企業償還利息的能力下降,長期償債能力有所下降;2013—2022年總資產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總體均呈下降趨勢,2022年為最低值,四個指標波動幅度較大,穩定性較差,加上凈利潤增長率大部分小于營業收入的增長率,說明行業凈利潤的增長潛力不夠,自身發展能力不強。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Z].2022.
[2]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商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2022—2023年河南省流通業發展形勢分析與展望[R].2023.
[3]賈萬聰.河南省商貿流通業經濟效益分析[R].2023.
[4]朱麗萍,王國峰,李新剛.“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沿線省份流通業發展水平的影響:機制分析與實證檢驗[J].財經科學,2022(10):91-106.
[5]楊仁發,徐曉夏.數字經濟對商貿流通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J].中國流通經濟,2023(5):28-40.